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

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包括顶板、两个侧板、支撑板和三个驱动单元;两个侧板垂直连接以形成“L”形骨架,顶板与支撑板由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于“L”形骨架的拐角内,且顶板、支撑板均与侧板相垂直;顶板的中部设有导向孔,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U”形叉,且其中两个驱动单元能分别与滑动“U”形叉相连接;汽车控制臂球销能够固定于安装孔内;在三个驱动单元中,其中一个驱动单元能贯穿导向孔以在竖直方向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加载力,另两个驱动单元能够通过滑动“U”形叉以在水平方向上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加载力。该检测工装能够同时对汽车控制臂球销进行疲劳试验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2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55300.3

  • 发明设计人 潘琦俊;王超;董宇;

    申请日2016-04-22

  • 分类号G01M13/00;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苗

  •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新芜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西侧125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9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M13/00 申请日:2016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工装,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 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球销控制臂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起到连接和传递力和力矩的作 用。球销控制臂生产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需模仿装车状态下的产品受力试 验,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汽车的组装中,否则汽车存在安全隐患;尤其 是需要检测球销的质量。

球销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实施加载力 或者位移进行检测,最红观察球销是否出现损伤。若无损伤,则表示球销是 合格的。目前,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是在三个方向分别进行检测,这样 便导致了每个球销的检测均需要经过三个步骤,进而使得检测的效率低下, 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该 检测工装能够同时对汽车控制臂球销进行疲劳试验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 检测工装,检测工装包括顶板、两个侧板、支撑板和三个驱动单元;两个侧 板垂直连接以形成“L”形骨架,顶板与支撑板由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于“L” 形骨架的拐角内,并且顶板、支撑板均与侧板相垂直;顶板的中部设置有导 向孔,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U”形叉, 并且其中两个驱动单元能够分别与滑动“U”形叉相连接;

其中,汽车控制臂球销能够固定于安装孔内;在三个驱动单元中,其中 一个驱动单元能够贯穿导向孔以在竖直方向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加载力,另 两个驱动单元能够通过滑动“U”形叉以在水平方向上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 加载力。

优选地,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角板,两个角板之间形成有安装槽; 其中,滑动“U”形叉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在安装槽内滑动,并通过固定件固 定于安装槽内。

优选地,滑动“U”形叉的两侧设置有贯穿孔,驱动单元为油缸;并且 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贯穿孔内。

优选地,安装孔内设置有螺纹锥套,汽车控制臂球销的锥度段固定于螺 纹锥套内。

优选地,螺纹锥套的外部套设有锥套锁紧螺母。

优选地,汽车控制臂球销的顶部高于螺纹锥套的顶部,并且汽车控制臂 球销的顶部套设有球销自锁螺母。

优选地,汽车控制臂球销的球部套设有紧固夹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工装包括顶板、两个侧板、支撑 板和三个驱动单元,只需将汽车控制臂球销固定于安装孔内,然后通过一个 驱动单元贯穿导向孔以在竖直方向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加载力,另外两个与 滑动“U”形叉相连接的驱动单元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加 载力。由此,便可同时实现在三个两两垂直的方向上对汽车控制臂球销进行 同步的疲劳检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工装能 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及能耗,减少试验周期,提高试验精准与质量,提高 试验效率,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的结构示 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检测工装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侧板2、顶板

3、支撑板4、导向孔

5、安装孔6、滑动“U”形叉

7、角板8、固定件

9、螺纹锥套10、锥套锁紧螺母

11、球销自锁螺母12、汽车控制臂球销

13、紧固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 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 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控制臂球销疲劳试验的检测工装,如图1-3, 该检测工装包括顶板2、两个侧板1、支撑板3和三个驱动单元;两个侧板1 垂直连接以形成“L”形骨架,顶板2与支撑板3由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于 “L”形骨架的拐角内,并且顶板2、支撑板3均与侧板1相垂直;顶板2 的中部设置有导向孔4,支撑板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5;侧板1的外壁上 设置有滑动“U”形叉6,并且其中两个驱动单元能够分别与滑动“U”形叉 6相连接;

其中,汽车控制臂球销12能够固定于安装孔5内;在三个驱动单元中, 其中一个驱动单元能够贯穿导向孔4以在竖直方向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12 加载力,另两个驱动单元能够通过滑动“U”形叉6以在水平方向上给与汽 车控制臂球销12加载力。

上述的检测工装包括顶板2、两个侧板1、支撑板3和三个驱动单元, 只需将汽车控制臂球销12固定于安装孔5内,然后通过一个驱动单元贯穿 导向孔4以在竖直方向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12加载力,另外两个与滑动“U” 形叉6相连接的驱动单元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给与汽车控制臂球销12加载力。 由此,便可同时实现在三个两两垂直的方向上对汽车控制臂球销12进行同 步的疲劳检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工装能够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及能耗,减少试验周期,提高试验精准与质量,提高试 验效率,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在本发明中,滑动“U”形叉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固定的位置,当然也可 以进行活动设置,为了能够条件滑动“U”形叉与球销的球心的位置,优选 地,侧板1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角板7,两个角板7之间形成有安装槽;其 中,滑动“U”形叉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在安装槽内滑动,并通过固定件8固 定于安装槽内。这样,便可通过滑动滑动“U”形叉的位置,使得滑动“U” 形叉与球心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只有两者在同一水平面上才能够进一步 保证疲劳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U”形叉与驱动单元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在 本领域任何一种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 (如铰接),为了便于两者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优选地,滑动“U”形叉的两 侧设置有贯穿孔,驱动单元为油缸;并且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于贯穿 孔内。

此外,为了保证汽车控制臂球销12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 安装孔5内设置有螺纹锥套9,汽车控制臂球销12的锥度段固定于螺纹锥套 9内。这样便可利用螺纹锥套9稳定地将汽车控制臂球销12固定在检测工装 中,防止汽车控制臂球销12在安装孔5中的晃动导致自身的损伤。

在上述螺纹锥套9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螺纹锥套9与支撑板3之间结合 的稳定程度,优选地,螺纹锥套9的外部套设有锥套锁紧螺母10,由此也能 够防止螺纹锥套9在工装检测过程中的晃动,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精确度。

当然,汽车控制臂球销12与螺纹锥套9之间的配合程度也能够影响检 测结构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度,优选地,汽车控制臂球销12的 顶部高于螺纹锥套9的顶部,并且汽车控制臂球销12的顶部套设有球销自 锁螺母11。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降低汽车控制臂球销12的重心以提高汽车控制 臂球销12的稳定性,优选地,汽车控制臂球销12的球部套设有紧固夹具13。 当然,紧固夹具13除了能够降低汽车控制臂球销12重心的作用,还能够起 到提供紧固力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