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

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准备:按区域范围或属性条件,通过比对线路的空间范围或属性内容对满足条件的线路进行筛选,并将这些输电线路缓存到列表中;步骤二、设定特征点的判定规则;步骤三、设定线路抽稀因子d;步骤四、每2个特征点间抽稀后的坐标点按照线路走向存储在一个坐标点数组中,在线路完成抽稀后按照线路走向形成一条新的线路,并更新原有线路的坐标点序列,形成抽稀后的电网接线图。本发明在对电网接线图进行抽稀处理之前,对电网接线图设置特征点约束条件,再进行顾及特征点的抽稀处理,可保留所需的特征点及线路,最大限度减少数据量,自动抽稀速度快,效率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31

    授权

    授权

  • 2016-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30 申请日:2015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 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理接线图是电网管理和电网规划的基础资料,而地理接线图的 绘制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作,其常用的制图方法是以普通地图为背 景,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发电厂、变电站的地理位置,电力线 路的路径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传统的抽稀算法是根据几何算法进行的线性抽稀,而GIS软件所 使用的抽稀算法通常是面向全局的,对所有需要抽稀的数据进行处 理。然而传统的抽稀算法并不能识别数据中存在的特征点,某些关键 的数据被删除,导致信息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可大 减少线路中的冗余控制点、简化线路,最大限度减少数据量,而且在 传递信息时减少数据冗余,并能够使关键信息的表现更为突出,自动 抽稀速度快,效率高。

一种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准备:按区域范围或属性条件,通过比对线路的空 间范围或属性内容对满足条件的线路进行筛选,并将这些输电线路缓 存到列表中;

步骤二、设定特征点的判定规则:通过设定最小搜索距离r,用 于判断输电线路列表中每条线路两侧的变电站到线路的垂直距离,如 果垂距小于r,则判定该处有一个特征点,在此基础上判断以变电站 所在位置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是否存在线路的几何坐标 点,如果存在,则该几何坐标点为特征点,如果不存在,则计算变电 站到线路的垂足,取垂足所在点为特征点,按照线路的走向,线路的 首尾点及特征点不进行抽稀,线路上其余的几何坐标点均可抽稀掉;

步骤三、设定线路抽稀因子d,抽稀因子d是控制线抽稀疏密程 度的一个参数,其值表示抽稀后的线路坐标点与原中心线之间的最大 偏差值,线路中每2个特征点连接后的线段组成整个线路的中心线, 计算线路上所有非特征点与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确定每2个特征点 间的最大垂直距离dmax,用dmax与事先给定的抽稀因子d相比:若 dmax<d,则将这2个特征点间的点全部舍去;若dmax≥d,保留dmax 对应的控制点形成新的特征点,并以该点为分界点,把线路切断为两 部分,对这两部分重复使用该方法,直到所有dmax均<d,即完成对 线路的抽稀;

步骤四、每2个特征点间抽稀后的坐标点按照线路走向存储在一 个坐标点数组中,在线路完成抽稀后按照线路走向形成一条新的线 路,并更新原有线路的坐标点序列,形成抽稀后的电网接线图。

如上所述的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一中的区域范围包括行政区域或电压等级指定需要进行抽稀 处理的输电线路范围。

本发明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算法能够在电网接 线图上设置若干个特征点约束条件,能够使用户所需的特征点在抽稀 后保留下来,同时经过抽稀处理后,可大大减少线路中的冗余控制点、 简化线路,从而减少数据量。在传递信息时减少了数据冗余,能够使 关键信息的表现更为突出,使表现内容更为简洁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特征点判定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心线及抽稀算法;

图4是抽稀前的地理接线图;

图5使用传统的抽稀方法进行抽稀后的地理接线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抽稀方法进行抽稀后的地理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所述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步骤一、数据准备:按区域范围或属性条件,包括行政区域、电 压等级等指定需要进行抽稀处理的输电线路范围,通过比对线路的空 间范围或属性内容对满足条件的线路进行筛选,并将这些输电线路缓 存到列表中。

步骤二、设定特征点的判定规则:如图2所示,通过设定最小搜 索距离r,用于判断输电线路列表中每条线路两侧的变电站(点)到 线路的垂直距离,如果垂距小于r,则判定该处有一个特征点,在此 基础上判断以变电站所在位置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是否 存在线路的几何坐标点,如果存在,则该几何坐标点为特征点,如果 不存在,则计算变电站到线路的垂足,取垂足所在点为特征点,按照 线路的走向,线路的首尾点及特征点不进行抽稀,线路上其余的几何 坐标点均可抽稀掉;

步骤三、设定线路抽稀因子d。抽稀因子是控制线抽稀疏密程度 的一个参数,其值表示抽稀后的线路坐标点与原中心线之间的最大偏 差值,线路中每2个特征点连接后的线段组成整个线路的中心线(如 图3所示),计算线路上所有非特征点与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并确定 每2个特征点间的最大垂直距离dmax,用dmax与事先给定的抽稀 因子d相比:若dmax<d,则将这2个特征点间的点全部舍去;若 dmax≥d,保留dmax对应的控制点形成新的特征点,并以该点为分 界点,把线路切断为两部分,对这两部分重复使用该方法,直到所有 dmax均<d,即完成对线路的抽稀。

步骤四、每2个特征点间抽稀后的坐标点按照线路走向存储在一 个坐标点数组中,在线路完成抽稀后按照线路走向形成一条新的线 路,并更新原有线路的坐标点序列,形成抽稀后更为简洁明了的电网 接线图。

在对电网的地理接线图进行抽稀前,拐点多、重点不突出并且数 据量大,地理接线图如图4所示。

传统的抽稀属于线性抽稀,利用这样的抽稀方法进行抽稀可以得 到如图5所示的结果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在进行抽稀后电网线路与 变电站等必须保留的点断开,导致信息缺失。

利用本文所发明的面向电网规划的地理接线图自动抽稀算法对 线路图进行抽稀后结果如图6所示。通过在电网接线图上设置点线等 特征点规则约束,使用户所需的特征点在抽稀后保留下来,最大限度 的减少了数据量,使接线图更为直观可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