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混合帘线和包括该混合帘线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

混合帘线和包括该混合帘线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的混合帘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高混合帘线的环境友好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该混合帘线包括高模量纤维层和低模量纤维层。该混合帘线具有包括初始模量部分、中间模量部分和最终模量部分的应力-应变曲线。该初始模量部分的初始模量比该中间部分模量的中间模量高,并且该最终模量部分的最终模量比中间模量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254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84486.X

  • 申请日2015-10-20

  • 分类号D02G3/48(20060101);D02G3/36(20060101);D02G3/04(20060101);B60C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淼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2: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25

    授权

    授权

  • 2016-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2G3/48 申请日:2015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混合帘线和包括该混合帘线的高性能 子午线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相对于常规的混合帘线具有在 应力-应变曲线上不同物理性质、优异的关于工序的制造效率、和 优异的品质一致性的混合帘线以及包括该混合帘线的高性能子 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性能的提高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车速逐渐加快。 在这种趋势下,为了在高速行驶期间保持轮胎的稳定性和耐用 性,已经积极地开展对用作轮胎的橡胶补强材料的轮胎帘线的研 究。

因为在轮胎帘线中使用的某些材料具有高强度却在其断裂 点具有低的抗张伸展率,所以它们不适合那些在其断裂点需要高 的抗张伸展率的应用。相反,因为某些材料在其断裂点具有非常 高的抗张伸展率却又不具有足够的强度,它们不能用于需要高的 破坏压力或重载荷承载的某些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开发了通过将在断裂点具有高的耐疲劳 性和高的抗张伸展率的纤维与具有高强度的纤维组合和绞合到 一起而形成的混合帘线。通过将基于具有小的初始模量的材料(例 如,聚酰胺66)和具有大的初始模量的材料(例如,芳纶)的两条线 加捻在一起而制成以合股纱形式的混合帘线,从而分配在小变形 的情况下降低和在大变形的情况下增加的拉伸模量。

具有合股纱结构的混合帘线的缺点在于,在小变形的情况下 速度降低,并且过早的“变硬”而导致行驶噪声,从而降低基于 轮胎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77875号中 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混合帘线的最终切线模量与初始切线模量 的比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10,从而降低了行驶噪声。在上述引用 的专利公开中,聚酰胺66纱被用作芯纱,并且芳纶纱被用作包 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用聚酰胺形成芯纱并且用芳纶形成包纱, 有必要给芳纶分配比给聚酰胺分配的Z捻更大的Z捻,或者在与 芳纶被扭绞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扭绞聚酰胺。这种方法的缺点在 于,它不能由现有技术的直接制缆器实现,并受到处理效率的显 著损失,例如制造周期的增加,因为必须使用老式的环扭绞器来 执行该方法。当在浸渍和热处理中施加低的张力时,在合股纱形 成工序中构成的包芯结构能被保持,并且如上述获得的芳纶-聚酰 胺66混合帘线可以被构造成切割模量与初始模量的比率等于或 大于10。施加这样大的模量比率的理由是为了将低模量分配到应 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部分从而便于制造以及为了将高模量分配到 应力-应变曲线的最后部分从而提高在成品轮胎的拉伸方向抵抗 变形的能力。

图1示出了使用常规方法制造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的 应力-应变曲线。在图1中,初始模量Einitial是14gf/d,并且最终 模量Eterminal是257gf/d。因此,最终模量与初始模量之间的比率 为18.3,其大于10,如上所述。然而,由于一种纤维帘线材料(例 如纺织帘线)不是固体状态,但对应于薄纤维组件,在测量过程 中可能会出现显著误差,因此不足以简单地利用最终模量与初始 模量之间的比率来定义物理性质。

另外,在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中过低的初始模量可能会 带来在随后的包括轧制工序的处理中导致产品之间的差异的缺 点。当为了实现低的初始模量而在帘线的热处理工序中人为地降 低张力时,增加了提高帘线的物理性能之间的差异的问题。当为 了简化制造而过度地降低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部分的初始模量 时,其过度地低于工艺条件,并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即, 当在加工过程中沿帘线的轴向方向将拉伸力施加到帘线上时,帘 线可以容易地变形,其结果是可能降低了在制造过程期间的尺寸 的稳定性。另外,出现了这样的缺陷,即,在帘线制造工序期间 帘线产生的物理性能之间的差异可能影响成品轮胎的均匀性和 尺寸。

在常规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中,初始模量被设定为一 个非常低的值以便增加的最终模量与初始模量的比率。因此,产 生了在帘线制造方面的各种问题,导致了制造成本的增加。例如, 当聚酰胺66被布置在芯纱中然后被芳纶覆盖的结构形成时,具 有芯-包结构的芳纶-聚酰胺66的帘线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制造, 在该方法中扭绞机施加不同捻到各个层中,并且在浸渍之后进行 的热处理工序期间几乎不施加张力,由此促使聚酰胺66线的自 收缩。然而,由于所有的工序必须在无张力下进行,会出现这样 的缺陷,即,必须保持非常缓慢的处理速度并且增加了物理性能 之间(例如各自帘线的中间的伸长等)的差异增加。此外,非常 低的初始模量使得它在轮胎制造过程的施加拉伸力的切割/成型 工序期间难以保持均匀的物理性质,并最终影响轮胎的物理性能 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涉及提供一种混合帘 线,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即,在帘线的物理性质中的差异和当帘 线被用作轮胎的增强材料时产生的驾驶性能的降低,并因此可以 确保轮胎的良好的均匀性和行驶性能。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涉及提供一种制造混 合帘线的方法,其可以制造具有均匀的物理特性的混合帘线,同 时克服了在混合帘线的制造过程中由于低的初始模量所导致的 加工困难,以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的转变 点具有的特性的变化,并且还改变各部分的模量比率。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涉及提供一种高性能 的环境友好的子午线轮胎,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 施例的混合帘线的轮胎的均匀性得到了改善,并且减小了轮胎的 驾驶性能的差异。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帘线,包括高 模量纤维层和低模量纤维层;其中所述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包括初始模量部分、中间模量部分和最终模量部分,并且其中, 初始模量部分的初始模量比中间模量部分的中间模量高,最终模 量部分的最终模量比上述中间模量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帘线的制造 方法,包括:S扭绞两类Z捻纱(即,低模量芯纱和高模量包纱) 从而形成合股纱,其中芯纱的输入与包纱的输入的比例范围为 1:1.05至1:1.2;并进行热处理,其中,在热处理工序中进行0.9 至1.2范围的适当的拉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子午线轮 胎,其中使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混合帘线。

附图说明

本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与附图结合 的以下详细描述而被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常规的芳纶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应力 -应变曲线;和

图3是子午线轮胎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帘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果有必要,本发明将详细地参照附图进行描述。除非本文 另有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那些在本发明 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

本文所用的术语“混合帘线”是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具 有不同特性的材料的复合帘线。本文所用的术语“芯纱”指的是 被布置在混合帘线的核心中的线纱。本文所用的术语“包纱”是 指缠绕在芯纱上的一缕或多缕纱。

本文所用的术语“高模量纤维”是指具有的拉伸模量范围为 200(180g/dtex)至600g/d的纤维,并且这里所用的术语“低模量 纤维”是指纤维具有相对低的模量,其拉伸模量范围为20至 150g/d。

在本说明书中,纱或细线以逆时针方向扭绞具有的捻被称为 的“Z捻”,纱或细线以顺时针方向扭绞具有的捻被称为“S捻”。 通过Z扭绞细线形成的纱的被称为“Z捻纱”。本文所用的术语“合 股纱”指的是通过将两缕或多缕纱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扭绞在一起 所形成的纱。

本文所用的术语“混合帘线的初始模量”指的是主负载已被 施加后,原点的切线的斜率。本文所用的术语“混合帘线的中间 模量”指的是,在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切线斜率在减小 低于初始模量部分的切线斜率后开始增大的位置的模量。本文所 用的术语“混合帘线的最终模量”指的是,切线斜率与对应于混 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帘线的断裂的伸长相同的模量。

本文所用的术语“转变点”指的是切线斜率在混合帘线的应 力-应变曲线上变化的点。

在本发明中,不同的模量比率被应用在由高模量-低模量纤维 (例如芳纶-聚酰胺66、全芳族聚酯-聚酰胺66等)构成的混合帘 线(即,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的常规的增强帘线)的各部分, 从而提高了混合帘线的制造效率和轮胎的关于工序的制造效率。 相比于其中已经应用了具有常规特性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 的轮胎,在均匀性和驾驶性能上的差异可被减小。

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包括:

高模量纤维层和低模量纤维层;

其中混合帘线具有包括初始模量部分、中间模量部分和最终 模量部分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且其中,初始模量部分的初始模量 比中间模量部分的中间模量更高,并且最终模量部分的最终模量 比上述中间模量更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应力 -应变曲线。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物理性质部分被分为初始模量 第一部分,中间模量第二部分和最终模量第三部分,如图2中所 示。在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中,初始模量Einitial的值比中间模量 Eintermediate的值更高,并且最终模量Eterminal的值比中间模量 Eintermediate的值更高。也就是说,常规的芳纶混合帘线具有一个转 变点和两个模量部分,而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具有两个模量转换 点和三个模量部分。

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包括:第一和第二模量转换点,第 一转换点存在于从0.003至0.025的应变范围内,并且第二转换 点存在于从0.03至0.065的应变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初始模量部分是相对高的模量部分, 该部分成为轧制和切割/成型工序中的变形部分。在相应的工序 中,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帘线显示出希望的均匀性和比传统帘线高 的模量,从而减少了半成品在物理性能上的差异。第二相对低的 中间模量部分是调节在固化过程中由于带提升产生的变形的部 分。因为没有这部分的混合帘线妨碍在固化工序中的轮胎膨胀, 从而产生缺陷,因此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第三 部分是包括最终模量部分的部分。由于这部分具有最高模量并显 示了芳纶的特性,该部分确保了在实际的轮胎中的性能,诸如对 轮胎直径增加的防止、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等。

在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中,初始模量与中间模量的比率范围 可以为1:0.4至1:0.85,并且初始模量与最终模量的比率范围可以 为1:4至1:9。

在图2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初始 模量部分具有50g/d的模量,中间模量部分具有30g/d的模量, 以及最终模量部分具有240g/d的模量。如上所述,芳纶-聚酰胺 66混合帘线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在于,初始模量比中间模量 更高,最终模量为比前二者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初始模量与中 间模量的比率为1:0.6,以及初始模量与最终模量的比率为1:4.8。 在这种情况下,拉伸试验在0.1g/d的主负载、300毫米/分钟的拉 伸速度以及使用S夹具握持的条件下进行。

当得到初始模量时,在主负载条件下的初始模量被设计为与 传统的混合帘线不同,以排除由于由纤维束强度可能由于合股纱 在形成过程中的非均匀性而变化所引起的初始细微变形中的合 股纱和纤维组件的结构变形而造成的影响。虽然0.05g/d的主负 载被分配到常规的纤维帘线,通过具有0应变的应力-应变曲线的 部分中的微分的初始模量的获得是不准确的,因而选择略微增加 主负载值的方法。该方法是为了防止哪怕由在相同过程中发生的 误差所产生的在初始模量值上的显著差异,而不管合股纱形成工 序的概念或所需的扭绞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具有即使当标本的数 量增加时也获得一致的初始模量值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混合帘线可以包括由聚酰胺66纤维构 成的芯纱和在合股纱形成工序中螺旋缠绕芯纱的一缕或多缕芳 族聚酰胺包纱。当芯-包结构由热处理工序消除,可以显示出固有 的物理性质。这种混合帘线是混合式帘线,其中,由脂肪族聚酰 胺纤维构成的具有优异的粘合强度和优异的耐热性和疲劳特性 的层与芳纶纤维构成的层被组合成合股纱。在这种混合帘线中, 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的低模量被芳纶纤维补充,而归属于芳纶纤维 的低应变的不利于加工的缺陷被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的模量补充, 从而当应用到产品(如轮胎)时减少了成本,并因此增加了产品 的竞争力。

可用于芯纱的聚酰胺纱可以选自由普通聚酰胺6、聚酰胺66 和聚酰胺6.10构成的组,优选聚酰胺66。包纱可以是芳纶纱、 聚酮、全芳族聚酯纱或类似物。

芳纶是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的一种,并表现出聚酰胺模量的 10倍以上的模量,因为苯环被链接到所有除了酰胺基团以外的主 链。这种芳纶取决于苯环的链路的状态,被分成对(p)-芳纶和间 (m)-芳纶。优选地,使用以对位形式链接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 胺(PPTA)。PPTA在溶解于浓硫酸中的特定浓度的溶液中呈现液 晶特性,并通过干喷湿纺获得。

代替PPTA,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高强度纤维作为高模量的 纱。也可以使用共聚3,4'-二苯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DPE/PPTA),即,芳纶中的一个。在溶剂中进行溶解的过程中, DPE/PPTA展现了除了液晶的特性的各向同性,并且其特征在于 它在被干喷湿纺之后进行的热处理工序中拉长了10倍,从而在 其中发展了微结构。作为另一种高强度纤维,也可使用全芳族聚 酯。这些是高强度纤维,具有热致液晶特性,并且通过熔融纺丝 得到,与上述的芳纶不同。

混合帘线可包括20-80%的500-1600旦尼尔芳纶纱和80-20% 的400-1300旦尼尔聚酰胺66丝。在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中,当 芳纶纱的比例小于20%时,在重负载条件下增加模量的效果是轻 微的,因而不能期望在应用的轮胎上的运行性能的改善,即,预 期的目的。相反,当芳纶纱的比例超过80%时,初始模量变得非 常高,产生噪声和乘坐舒适性的降低,因此,很难将它应用到高 品质的轮胎中。

优选地芳纶纱是具有等于或高于16g/d的拉伸强度和200至 60016g/d的杨氏模量的高强度的芳纶纱。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制造混合帘线纱的方法。在本实施 方式的方法中,当通过采用S扭绞两种Z捻纱(即,低模量芯纱 和高模量包纱)制造合股纱的步骤而制造混合帘线时,合股纱在 这样的状态下形成,其中芯纱的输入与包纱的输入的比率的范围 为从1:1.05至1:1.2,即,在包纱和芯纱的输入是不同的状态下, 然后在热处理工序中进行0.9至1.2的拉伸。

可以使用脂肪族聚酰胺纱,如聚酰胺6,聚酰胺66或聚酰胺 6或10作为低模量芯纱,并且可以使用选自由芳纶纱、聚酮和全 芳族聚酯组成的组的纱作为高模量包纱。

在上述合股纱形成工序中,优选地S扭绞以这样的方式进行, 即,S扭绞范围200至500捻每米(TPM),且两种类型Z捻纱优 选具有相同的扭绞。

在常规的芳纶混合帘线的制造中,合股纱形成工序中使用倍 捻机等形成合股纱,从而芳纶纱和聚酰胺66的纱具有不同的 TPM,聚酰胺66被布置为靠近芯部并且芳纶帘线被布置为靠近 包覆部分,并且在热处理工序没有提供显著的张力。然而,这种 类型的芳纶混合帘线展示出非常低的初始模量。

为了实现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模量和中间模量之间的差异, 本实施例采用了下面描述的方法。为了在合股纱形成工序中形成 其中聚酰胺66纱被用作芯纱而芳纶纱被用作包纱的结构,在扭 绞工序中使用不同的输入而形成芯包结构,而不是使用聚酰胺66 纱和芳纶纱的不同的Z捻。在本实施方式的合股纱的形成工序中, 芯纱的输入与包纱的输入的比率范围为从1:1.05至1:1.2。使用由 上述获得的芯纱-包纱的合股纱进行编织,并且在热处理工序中进 行0.9至1.2的拉伸。一旦执行了热处理,芯-包结构被消除。

在制造工序的浸渍和热处理中,选自温度、时间和张力的在 张力上的变化被赋给具有芯-包结构的芳纶-聚酰胺混合帘线的坯 料织物。在常规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的情况下,使用提供 在一定水平的能够使工序执行的张力的方法,由此实现成品混合 帘线的初始模量与最终模量之间的差异显著,同时保持芯-包结 构。相反,在本实施例中,进行热处理,从而可以通过在上述具 有芯-包结构的芳纶-聚酰胺66帘线的热处理中给予足够的张力来 消除芯-包结构。执行上述的热处理的理由是通过聚酰胺66纱在 热处理中产生受热伸长而增加模量,从而增加成品芳纶-聚酰胺 66混合帘线的初始模量。在如上所述制造的芳纶-聚酰胺66混合 帘线中,它们的初始模量比传统的芯-包型芳纶混合帘线的模量 高,并且中间模量部分存在于由外力所导致变形时的应力-应变曲 线中。能够存在其斜率比初始模量的斜率更缓和的中间模量的原 因是,在初始张力工序中通过在热处理中被赋予足够张力的聚酰 胺66纱而使得初始模量增加,并且随后负载不但施加到芳纶纱, 而且足够的负载也施加到聚酰胺66纱中的聚酰胺66纱分子链的 断开的部分中。在随后的拉伸变形部分中,所述芳纶纱经受力, 并因此表现出高的最终模量。

上述制造方法将在下面进行详细说明,使用作为例子的包括 聚酰胺芯纱和芳纶包纱的混合帘线。

当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制造混合帘线时,同时进行Z-扭绞 每一个聚酰胺长丝和芳纶长丝的工序以及将通过Z-扭绞工序形 成的聚酰胺Z捻纱和芳纶Z捻纱S-扭绞到一起的工序,并且Z- 扭绞工序和S-扭绞工序所形成的合股纱被浸入到粘合剂溶液、干 燥,然后进行热处理。

通过如下步骤制造了具有其中聚酰胺66被用作芯纱而芳纶 纱被用作包纱的结构的原坯帘线:对具有几乎线性拉伸特性和非 常高的初始模量的芳纶纤维束进行适当的Z方向扭绞,对具有低 的初始模量的聚酰胺66进行相同的扭绞,以及输入更大量的芳 纶纱。如上所述制造的原坯帘线以适当的经密(EPI)进行编织。棉 或人造丝构成的纺纱被用作在上述情况下使用的纬纱,有利于在 以后执行的切割。如上所述制造的原坯织物通过包括通常被称为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混合溶液的粘合浸渍溶液,并且随后 进行热处理。相反,当原坯织物没有被制造时,通过使用单端线 (SEC)热处理设备进行热处理而不执行编织工序从而制造浸渍的 单端线(SEC)。当在原坯织物和SEC的热处理中进行0.9至1.2 适当的拉伸时,制造了具有不同值的初始模量、中间模量和最终 模量的芳纶混合帘线和S捻,并且制造了使用这种芳纶混合帘线 的轮胎。

更详细地,可以使用20-80%的500~1600旦尼尔单元层芳纶 帘线和80-20%的400-1300旦尼尔聚酰胺66帘线来制造本实施方 式的帘线,从而每个层和帘线扭绞的范围为大约200至500捻每 米(TPM)。这取决于根据基于混合帘线的修正后的重量的纤度的 捻系数而变化。如此,可以制造具有基于修正后的重量强度比等 于或高于11g/d的纤度、范围从20至50g/d的初始模量和范围从 30至300g/d的高负荷模量的混合帘线。

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捻系数αd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1来表 示,可落入从100至250的范围。基于等式1的捻系数,在捻系 数低于100时,由于缺乏帘线纤维束强度,强度和可加工性可能 下降,而帘线强度和模量可能下降,并且当捻系数超过250时, 期望的性能的轮胎的应用是不可能的。

αd=T100ρd---(1)

其中,αd为以旦尼尔为单位的捻系数;T为每米的捻数(TPM), 而ρd为基于混合帘线的修正后的重量的以旦尼尔为单位的纤度。

当进一步地降低基于芳纶混合帘线的修正后的重量的纤度 时,可以通过提高芳纶混合帘线织物的EPI来减轻来关于不足的 强度担心。例如,尽管24的EPI在常规的芳纶-1500D/2+聚酰胺 66-1260D/1混合帘线中理论上是不可能,可以施加40或更高的 EPI到芳纶-600D/1+聚酰胺66-400D/1的情况下。

为了加强轮胎的粘合性,将如上述获得的合股纱浸入并通过 粘接剂溶液,在约100-170℃中干燥,然后进行热处理,并在200 至260℃范围的温度下热固定,从而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 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干燥和热处理工序中进行0.9至1.2 适当的拉伸。使用这些浸渍、干燥和热处理工序,合股纱的表面 涂覆有粘合剂溶液的粘合剂组分,在之前的工序中合股线已浸渍 在该粘合剂溶液,从而增加了用于在随后的工序的轮胎制造中的 橡胶组合物的粘结性。

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可以理想地应用于橡胶及其它弹性制 品的补强。虽然包括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的产品不限于特定的产 品,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可以在橡胶产品,如充气轮 胎、软管、皮带和波纹管和其它弹性基质的产品中使用。

根据本实施例的又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本实施例的混合 帘线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特别地,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可以有 利地应用到胎面,用于承受负载并防止由高速行驶导致的变形, 并应用到胎冠层试图用于防止带部的变形。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制造的混合 帘线应用在轮胎的胎冠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 示例性实施例的轮胎包括:内衬1,被配置为形成轮胎的内周; 胎体2,被布置在内衬1的外周表面上;至少一层带3,被布置 在胎体2的外周面上;胎冠层4,被配置为布置在带3的外周面 并紧固带3;胎面层5,被配置为布置在胎冠层4的外周面并实 质上与地面接触;两个侧壁6,被配置为形成轮胎的两个侧面; 和两个胎圈7,被配置为为环绕安装在车轮上并保持轮胎的内部 空气压力。此外,如图3所示,该胎冠层4被布置为覆盖带3的 整个圆周或带3外周的两侧。胎冠层4具有防止分离现象的功能, 在该分离现象中,在车辆的行驶期间,带3由于其损坏而分离, 或者胎面花纹块51由于在圆周方向上的重复的变形和复原而被 扯掉。此外,当由于高速行驶的离心力而使轮胎发生直径的增加 的变形时,在由路面变化所导致的高速处理的变化被抑制,这提 高了在高速行驶时的行驶稳定性。

如上所述,当通过将两个帘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帘线被 用作增强层并被设置在胎冠层与胎面之间时,可以使用聚酰胺帘 线的优良的收缩性来阻止由于帘线从带分离和带的变形所导致 的发热现象,并且可以使用芳纶帘线的特性来阻止发热现象,该 芳纶帘线的物理性质在高温下的下降是很低的,并且由于其高模 量,由剪切应力产生的变形而很小。特别地,在轮胎中,其中胎 冠层应用了本实施例的混合帘线,工序相关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轮 胎均匀性得到改善并且在驾驶性能的差异减小。

本发明基于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限于这些实施 例。

实施例1-2及比较例1-3

在比较例1中,将聚酰胺66用于加强带;在比较例2中, 使用了芳纶;并且在比较例3中,使用了用常规方法制造的、并 且在其中最终模量与初始模量之间的比率等于或高于10的芳纶- 聚酰胺66混合帘线。在实施例1和2中,使用了用上述方法制 造的具有新的物理特性和基于修正的重量的低纤度的芳纶-聚酰 胺66混合帘线。在实施例1中,通过减少基于修正的重量的纤 度而试图降低重量。在实施例2中,使用了与比较例3相同的纱。 在这两个实施例1和2中,使用了芳纶混合帘线,其被进行了上 述的合股纱成型和热处理工序并且存在两个模量转换点。

使用包括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混合帘线的轮胎 (225/45R17)进行了室内驾驶试验和实际车辆性能测试;使用以下 方法的测定了均匀性、动态轮廓、滚动阻力、高速行驶耐久性、 车辆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噪声特性;试验的结果列于表1 中。

[性能评价方法]

*均匀性,是R1H、锥度等值的综合指数值,使用均匀性测 定装置进行测定。比基于比较例1的值更高的值是有利的。

*滚动阻力采用SAEJ1269方法进行评价,并基于比较例1 的设定为100的RRc值以指数形式表示。滚动阻力的更高的指数 值是有利的。

*高速行驶耐久性在轮胎被装载到鼓式行驶耐久性试验机且 鼓已被旋转的状态下进行评价,轮胎和鼓偶合在一起并旋转,并 且模仿实际轮胎的运行条件而使速度逐步增加。速度按照每10 分钟20至30km/h的增量而升高从而进行评价。

*动态轮廓以这样的方式测定,使用专用测试设备测定了由 于基于运转速度的离心力在圆周上的增加,并且测量和记录了在 从肩部到胎面部的范围内的每个位置的轮廓的变化。可以确定轮 廓上小的变化显示出优异的性能。在表1中,比较例1的值由指 数100表示,高于100的值表示它优于比较例1。

*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以及噪声性能是当实际行 驶装有试验轮胎的车辆时测试驾驶员感觉到的值的指标。比较例 1的值设为指数100,并且高于100的值表示更优异。当所讨论 的值是等于或大于100的参考指数的时候,所讨论的值优于比较 例1。相反,当所讨论的值低于100,所讨论的值不如比较例1。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使用聚酰胺66帘线的比较例1 中,噪声和乘坐舒适性都优异但高速行驶耐久性和车辆操纵稳定 性较差,并且还可以看出,在使用芳纶帘线的比较例2中,高速 行驶耐久性和车辆操纵稳定性都优异但噪声和乘坐舒适性较差。 相反,可以看出,在使用具有通常目的纤度的芳纶-聚酰胺66混 合帘线的比较例3中,获得了噪声、乘坐舒适性、高速行驶耐久 性和车辆操纵稳定性的整体的期望的结果。然而,由于增加了轮 胎的重量,滚动阻力得到一个较低的值,并且由于混合帘线的物 理性能的非均匀性,均匀性也获得较低的值。

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使用芳纶-聚酰胺66混合帘线的实施 例1和2的情况下,高速行驶耐久性、车行驶稳定性、动态轮廓、 乘坐舒适性展示为类似于或优于比较例3的值。特别地,在实施 例1中,展示了最好的滚动阻力特性,并且展示了优于比较例1, 2和3的均匀性。其结果是,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混合帘线由于 在物理性能差异上的整体减少而减少了轮胎的特性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帘 线,不但具有优异的关于工序的制造效率,而且当它被应用到轮 胎上时还可以提高运行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帘 线,可以减轻在混合帘线和轮胎的制造中设置张力条件的难度, 从而在混合帘线和轮胎的制造中提高了关于工序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了根 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的混合帘线的轮胎,其中,轮 胎性能的均匀性优异、减小了制造偏差,并且因此容易预测轮胎 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 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其中,通过在轮胎中应用具有基于修正后 的重量的低纤度的纤维帘线而减小了轮胎的重量,从而额外地提 高燃油里程性能。

尽管基于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 这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这 些修改和变化应被解释为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