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

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电网进行分层分区;确定所研究区域及其边界;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边界条件,无功补偿配置情况,区域电网限值;进行潮流计算,调节无功补偿容量,将区域电网边界调至边界条件;判断区域内电压是否存在越限情况;判断各主变功率因数是否满足限值规定。本发明可以同时进行无功电压校核和无功电压优化,大幅提高大规模电网无功电压分析效率,并能针对局部电网开展重点分析,适用于区域电网数据较全,但大电网数据不足的情况下。易于理解和实现、并贴近电网运行实际,适合在线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9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3/16 申请日:2015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 电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电力系统中,随着负荷增长和各项新增工程不断开展,电网运行情况愈加复杂, 无功电压控制面临各种新挑战。为保障电压运行质量,有必要对电网无功电压情况变化进 行跟踪,及时开展电网无功电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无功电压分析已成为目 前电网建设维护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对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 意义。随着大电网互联,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无功电压分析效率亟待提高。

目前,对无功电压控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无功优化方面,而对无功电压校核方法的研 究较为缺乏,并且大电网分析效率不高,仅有局部电网数据时,电网无功电压分析受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 析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大幅提高电网无功电压分析效率,并能针对局部电网 开展重点分析,为电网运行决策提供指导的无功电压分析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电网进行分层分区;

步骤2:确定所研究区域及其边界;

步骤3: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边界条件,无功补偿配置情况, 区域电网限值;

步骤4:进行潮流计算,调节无功补偿容量,将区域电网边界调至边界条件;

步骤5:判断区域内电压是否存在越限情况;

步骤6:判断各主变功率因数是否满足限值规定。

所述步骤1中分层分区采用的具体方法为: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分层,同一电压等级电 网分为一层;在同一层电网里,根据地理位置和负荷供电范围进行分区,变电站根据由哪 一区供电划分在哪一区内,由不同区同时供电的变电站,按供电负荷大小分配到各区中。

所述步骤2中确定所研究区域,即根据研究需要确定接下来要研究的区域电网;所述 确定边界,是指选出所研究区域电网与上一层电网相连接的变电站,作为该研究区域的边 界。

所述步骤3中所述最大负荷日、最小负荷日分别是指地区电网在一年当中负荷最大的 一日和负荷最小的一日,此专利将最大负荷日和最小负荷日作为两种电压分析情况;所述 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是指将最大负荷日中各厂站的负荷、各发电机 出力作为一种电压分析情况,分析区域电网低电压问题;将最小负荷日中各厂站的负荷、 各发电机出力作为一种电压分析情况,分析区域电网高电压问题;所述边界条件是指,将 所研究区域电网边界变电站在最大、最小负荷日的电压及功率因数作为边界条件;所述无 功补偿配置情况,是指得到所研究区域电网各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QLmax、 容性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QCmax;所述区域电网限制,是指区域电网各厂站正常运行电 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

所述步骤4中所述进行潮流计算的方式包括:

方式一:各厂站负荷为最大负荷日负荷,各发电机出力为最大负荷日出力,在各变电 站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范围内,调节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将边界变电站的电压及功 率因数调至最大负荷日水平,计算得到各厂站电压;

方式二:各厂站负荷为最小负荷日负荷,各发电机出力为最小负荷日出力,在各变电 站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范围内,调节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将边界变电站的电压及功 率因数调至最大负荷日水平,计算得到各厂站电压。

所述步骤5中所述判断区域内电压是否存在越限情况,是指将步骤4中得到的电压计 算结果,与步骤3输入的各厂站正常运行电压限值进行比较,判断电压计算结果是否存在 越限情况包括以下方式:

(1)若存在电压越限情况,则分析电压越限原因,对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微调, 重新进行电压计算;若仍存在变电站电压越限,则输出该变电站及越限电压,进行下一步; 若不存在变电站电压越限,则进行下一步;

(2)若不存在电压越限情况,则输出区域电压情况良好,进行下一步。

所述步骤6中所述判断各主变功率因数是否满足限值规定的方式中,各主变的功率因 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步骤3输入的各厂站正常运行功率因数限值进行比较,判断各 主变功率因数是否存在超出限值的情况;

(1)若不存在主变功率因数超出限值的情况,则输出该区域主变功率因数良好;

(2)若存在主变功率因数超出限值的情况,则输出越限主变和越限功率因数,并分析 越限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进行调整优化。

所述步骤3中: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边界条件,无功补偿配置 情况,区域电网限值,是指将电网信息输入PSASP仿真软件开展无功电压分析;所述PSASP 仿真软件不局限于一种仿真计算软件。

所述步骤4中:进行潮流计算能够用牛顿-拉夫逊法、高斯赛德尔法等多种计算方法进 行计算,不局限于一种潮流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分层分区和边界条件等效对所研究电网进行简化;通过调节现有无功补偿 投入容量,进行电网潮流计算,判断电网内变电站电压是否越限,校核现有无功补偿设备 配置情况是否满足相关规定和电压调整需要;通过调整主变功率因数至规定限值内,对电 网无功分布进行优化。该方法较为全面,可以同时进行无功电压校核和无功电压优化;并 且该方法通过边界条件等效对大电网分层分区,大幅提高大规模电网无功电压分析效率。 并能重点针对大电网中的一个局部区域电网开展重点分析,不需要对全网建模,可适用于 区域电网数据较全,但大电网数据不足的情况。易于理解和实现、并贴近电网运行实际, 适合在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 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网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图1是基 于边界条件的分层分区无功电压分析方法流程图,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步骤1:对电网进行分层分区。

所述分层分区采用的具体方法为: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分层,同一电压等级电网分为一 层;在同一层电网里,根据地理位置和负荷供电范围进行分区,变电站根据由哪一区供电 划分在哪一区内,由不同区同时供电的变电站,按供电负荷大小分配到各区中。

步骤2:确定所研究区域及其边界。

所述确定所研究区域,即根据研究需要确定接下来要研究的区域电网。

所述确定边界,是指选出所研究区域电网与上一层电网相连接的变电站,作为该研究 区域的边界。

步骤3: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边界条件,无功补偿配置情况,区 域电网限值。

所述最大负荷日、最小负荷日分别是指地区电网在一年当中负荷最大的一日和负荷最 小的一日,此专利将最大负荷日和最小负荷日作为两种电压分析情况。

所述输入最大、最小负荷日负荷及发电机出力,是指将最大负荷日中各厂站的负荷、 各发电机出力作为一种电压分析情况,分析区域电网低电压问题;将最小负荷日中各厂站 的负荷、各发电机出力作为一种电压分析情况,分析区域电网高电压问题。

所述边界条件是指,将所研究区域电网边界变电站在最大、最小负荷日的电压及功率 因数作为边界条件。

所述无功补偿配置情况,是指得到所研究区域电网各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 容量QLmax、容性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QCmax

所述区域电网限值,是指区域电网各厂站正常运行电压限值、功率因数限值。

将上述电网信息输入PSASP等各种仿真软件开展无功电压分析,不局限于一种仿真软 件。

步骤4:进行潮流计算,调节无功补偿容量,将区域电网边界调至边界条件。

可在PSASP仿真软件中分两种方式进行潮流计算:

方式一:各厂站负荷为最大负荷日负荷,各发电机出力为最大负荷日出力,在各变电 站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范围内,调节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将边界变电站的电压及功 率因数调至最大负荷日水平,计算得到各厂站电压。

方式二:各厂站负荷为最小负荷日负荷,各发电机出力为最小负荷日出力,在各变电 站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总容量范围内,调节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将边界变电站的电压及功 率因数调至最大负荷日水平,计算得到各厂站电压。

该步骤中,进行潮流计算的方法还包括用牛顿-拉夫逊法、高斯赛德尔计算方法等计算 方法进行潮流计算,不局限于一种潮流计算方法。

步骤5:判断区域内电压是否存在越限情况。

上述步骤4中,PSASP潮流计算后,可输出方式一、方式二两种方式下的电压计算结果 EACEL表,方便进行排序比较。

所述判断区域内电压是否存在越限情况,是指将步骤4中得到的电压计算结果,与步 骤3输入的各厂站正常运行电压限值进行比较,判断电压计算结果是否存在越限情况。

(1)若存在电压越限情况,则分析电压越限原因,对投入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微调, 重新在PSASP软件中进行潮流计算。若仍存在变电站电压越限,则输出该变电站及越限电 压,进行下一步;若不存在变电站电压越限,则进行下一步。

(2)若不存在电压越限情况,则输出区域电压情况良好,进行下一步。

步骤6:判断各主变功率因数是否满足限值规定。

在PSASP软件中对方式一、方式二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潮流计算后,可方便输出各主变 的功率因数,将主变功率因素计算结果与步骤3输入的各厂站正常运行功率因数限值进行 比较,判断各主变功率因数是否存在超出限值的情况。

(1)若不存在主变功率因数超出限值的情况,则输出该区域主变功率因数良好。

(2)若存在主变功率因数超出限值的情况,则输出越限主变和越限功率因数,并分析 越限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进行调整优化。

实施例2:

下面以2015年内蒙古赤峰电网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做进一 步说明。

首先对赤峰电网进行分层分区,按500kV、220kV、66kV、10kV分为四层;举例研究 66kV层级电网,按负荷供电范围和地理位置分区,分为中京系统、平庄系统、锦山系统、 赤峰系统、金沟梁系统、林东系统、天山系统、太本系统、西郊系统、宁城系统、热水系 统、乌丹系统、大板系统、元宝山系统、新惠系统、铜都系统、城东系统共17个区域。

确定研究区域为66kV锦山系统,内蒙古赤峰锦山地区电网接线图如图2所示。

确定该区域的边界为220kV锦山变,边界条件包括锦山变66kV侧电压、锦山变高压侧 功率因数。

输入各站的最大负荷日负荷(最大负荷)、最小负荷日负荷(最小负荷),以及无功补 偿装置配置情况,如表1所示。该地区无发电厂,所以不需输入发电机组负荷日出力情况。

输入锦山电网边界条件数值:

(1)低电压情况(最大负荷日):锦山变66kV侧电压为65.3kV;锦山变高压侧功率因 数0.957;

(2)高电压情况(最小负荷日):锦山变66kV侧电压为67.5kV;锦山变高压侧功率因 数0.991。

输入区域电网限值包括:各66kV变电站正常运行母线电压控制在64.02-70.62kV之间; 各变电站10kV侧母线电压控制10-10.7kV;接入66kV电网的发电机功率因数可控0.8-0.85 控制;66kV主变功率因数控制在0.9-1;220kV主变功率因数控制在0.95-1。

运用PSASP软件对大小负荷两种方式进行潮流计算,调节配置的无功补偿容量,将区 域电网边界分别调至边界条件。

经计算,大负荷方式下,旺业甸变66kV母线电压低至61.4kV,西山变投入电容器后 10kV母线电压为9.95kV,均低于正常运行电压下限;旺业甸变10kV母线为10.87kV,高于 电压运行上限。小负荷方式下,旺业甸变10kV母线电压为11kV,牛营子变10kV母线电压 为10.8kV,均高于电压运行上限。

旺业甸变、牛营子变主变功率因数均低于0.9,不满足运行要求。

1、分析原因:旺业甸变属于系统末端站,无功负荷较大,负荷功率因数低,为0.78, 导致出现低电压问题,并且该站没有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在将旺业甸变的负荷功率因数优 化至0.9,并对同一线路上的小府变、四十家子变的无功负荷就地补偿后,旺业甸变新投入 6Mvar电容器后,66kV母线电压可升至合格范围。

并且,旺业甸两台主变变比不一致,分别为63±2×2.5%/11、66±2×2.5%/11。变比 不一致导致站内无功流动,进一步降低了旺业甸变功率因数。两台主变可以调至变比相近 的最高档位分别为1档和3档。

解决措施:建议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将旺业甸变功率因数优化至0.9。目前旺业甸站没 有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考虑到该站移址新建,建议新站应至少配置6Mvar电容器。

2、分析原因:牛营子变目前有两台无载调压主变,一组1.2Mvar的电容器。负荷功率 因数低和两台主变变比不一致导致主变功率因数低于0.9。在大小方式下,10kV母线电压 存在调节困难的问题。经计算,主变分接开关调至2档为最合理的运行档位。

解决措施:建议提高负荷功率因数,将牛营子变功率因数优化至0.9,牛营子变有移址 新建的计划,并且伴随负荷的增长,10kV侧的高电压问题将有所缓解。

3、分析原因:西山变10kV母线电压调压困难,目前配置一台1.5Mvar的电容器,#1 主变共17档位,有载调压;#2主变共5档位,无载调压。#1主变在5档,#2在1档为相 对合理的运行档位。

解决措施:建议西山变增加一台2Mvar的电容器。

经上述电压调整后,解决了电压和主变功率因数越限问题,地区电压情况良好,无 功电压分布得以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

表1:输入信息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