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

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所述成型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干燥装置、除尘装置、冷凝装置、水净化装置、防水溶液罐、成型装置、型煤煤仓;褐煤首先经过预处理装置破碎筛分及流化床低温烟气干燥,干燥的褐煤送入褐煤成型装置进行高压成型。干燥装置产生的烟气和水蒸气混合物经过除尘装置除尘、冷凝,所得冷凝水一部分与型煤防水剂进行混合制成型煤防水液,在型煤成型时以喷涂的方式将型煤进行表面涂覆。通过将褐煤低温烟气干燥技术、褐煤无粘结剂高压成型技术和型煤表面涂覆技术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褐煤的水分,并回收利用干燥水,提高了褐煤热值,并且型煤更适合长距离运输,提高了褐煤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1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91464.0

  • 发明设计人 孙宝林;裴培;刘周恩;吴道洪;

    申请日2015-12-07

  • 分类号C10L5/08;C10L5/04;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文君

  •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神牛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07: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专利权保全的解除 IPC(主分类):C10L 5/08 专利号:ZL2015108914640 申请日:20151207 授权公告日:20171124 登记生效日: 解除日:20220921

    专利权的保全及其解除

  • 2019-02-26

    专利权的保全 IPC(主分类):C10L5/08 授权公告日:20171124 登记生效日:20190121 申请日:20151207

    专利权的保全及其解除

  • 2017-11-24

    授权

    授权

  • 2017-08-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10L5/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0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0L5/08 申请日:2015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3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属于能源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褐煤资源较为丰富,探明保有资源处理达到1300亿吨, 约占全国保有资源量的13%。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价格低, 反应活性高,但属于低阶煤,其特点是水份含量高,易风化和自燃, 热值较低。目前干燥成型技术是褐煤提质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 向,褐煤中的毛细孔发达,干燥后褐煤的复吸水的能力很强,型煤 在运输过程中或露天堆存时受天气影响,复吸水较严重。在湿度较 大情况下型煤吸湿高达10%-25%。这对褐煤强度和干燥效果都有很 大影响。

目前,有关褐煤干燥成型技术报道主要有日本UBC轻油法脱水 成型工艺、澳大利亚BCB气流干燥辊压成型工艺等。但这些工艺仍 然存在干燥过程不易控制、褐煤型煤复吸较为严重等问题。因此, 有必要结合褐煤本身特点,开发一种适合褐煤的干燥成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通 过将褐煤低温烟气干燥技术、褐煤无粘结剂高压成型技术和型煤表面 涂覆技术相结合,有效降低了褐煤的水分,并回收利用干燥水,提高 了褐煤热值,并且型煤更适合长距离运输,提高了褐煤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干燥装置、除尘 装置、冷凝装置、水净化装置、防水溶液罐、成型装置、型煤煤仓;

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出口与干燥装置的原料进口连接,所述干 燥装置干燥煤出口与成型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干燥装置的气体出口 与除尘装置气体进口连接,所述除尘装置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气体进 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液体出口与水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水净化装置 水出口与防水溶液罐进口连接,所述防水溶液罐出口与成型装置液体 进口连接,所述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型煤煤仓的入口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系统中,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采用的干燥介质 为温度在150℃~200℃的低温烟气。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系统中,所述预处理装置为破碎筛分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系统中,所述干燥装置为流化床干燥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系统制备褐煤型煤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 步骤:

(1)褐煤经过预处理装置破碎、筛分,得到一定粒径的颗粒作 为原料;

(2)褐煤原料送入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

(3)干燥后的褐煤送入成型装置进行成型;干燥产生的烟气和 水蒸汽混合依次进入除尘装置、冷凝装置,冷凝后的烟气排放掉,而 水蒸汽冷凝成液态水进入水净化装置中;

(4)净化后的水一部分回收利用,另一部分进入防水溶液罐中 与防水剂混配,所得防水溶液输送至成型装置中;

(5)成型装置中的型煤经防水溶液表面涂覆后输送至型煤煤仓 储存。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的粒径≤2mm。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2)中,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 采用的干燥介质为温度在150℃~200℃的烟气。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2)中,经流化床干燥装置干 燥后的褐煤水分含量在8%~15%;所述干燥温度为60~90℃。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3)中,所述成型压力为 100Mpa~300Mpa。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3)中,经除尘装置除尘后的 褐煤的尘含量≤20μg/Nm3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工艺中,步骤(4)中,所述防水溶液为焦油 乳液或硅油乳液。

本发明将褐煤干燥、无粘结剂成型技术高度集成,整个工艺简单、 高效、环保,并且由于成型无需加入粘结剂等物质,经济效益好。本 发明采用低温流化床烟气干燥,干燥过程更易控制,干燥效率高并且 并对褐煤干燥水进行回收利用,比褐煤蒸汽干燥技术更节水。此外, 本发明所述方案有效降低了褐煤中的水分含量,并通过在褐煤成型过 程中对型煤表面进行涂覆,提高褐煤型煤的防水性能,是褐煤适应长 距离运输,使褐煤利用前景更加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成型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成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处理装置,2、干燥装置,3、除尘装置,4、冷凝装 置,5、水净化装置,6、防水溶液罐,7、成型装置,8、型煤煤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粘结剂褐煤成型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1、 干燥装置2、除尘装置3、冷凝装置4、水净化装置5、防水溶液罐6、 成型装置7、型煤煤仓8;

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出口与干燥装置的原料进口连接,所述干 燥装置干燥煤出口与成型装置入料口连接,所述干燥装置的气体出口 与除尘装置气体进口连接,所述除尘装置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气体进 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液体出口与水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水净化装置 水出口与防水溶液罐进口连接,所述防水溶液罐出口与成型装置液体 进口连接,所述成型装置的出料口与型煤煤仓的入口相连。

其中,所述流化床干燥装置采用的干燥介质为温度在 150℃~200℃的低温烟气。

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为破碎筛分装置。

其中,所述干燥装置为流化床干燥装置。

实施例2一种制备褐煤型煤的成型工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1所述系统制备褐煤型煤的成 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内蒙褐煤水分含量32%送入破碎筛分装置1中进行破碎和筛 分,得到粒径<2mm的褐煤粉煤。

2)将褐煤粉煤送入流化床干燥装置2中进行低温干燥,低温烟气 160℃由流化床底部送入。褐煤粉煤在流化床干燥装置中干燥到一定 程度水分含量12%。

3)褐煤粉煤温度为80℃的送入成型装置7中。流化床干燥装置2 顶部排出的烟气和水蒸气进入除尘装置3中进行除尘,至尘含量 15μg/Nm3。除尘后的烟气蒸汽混合物进入冷凝装置4中,将水蒸气冷 凝成液体水,烟气进行排放。干燥出的水进入水净化装置5中。

4)20%的干燥水在防水溶液罐6中与型煤防水剂制成型煤防水溶 液(焦油乳液类)。剩余干燥水进行收集。型煤防水溶液送入成型装 置7中。

5)褐煤成型采用辊压成型,在成型装置内对型煤用防水溶液进 行表面涂覆,制成型煤进入型煤煤仓8中储存。生产出型煤强度达到 150N/个,型煤热值提高350kJ/Kg。在水中浸泡1h,吸湿率仅为5.3%。

实施例3一种制备褐煤型煤的成型工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1所述系统制备褐煤型煤的成 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印尼褐煤水分含量40%送入破碎筛分机1中进行破碎和筛分, 得到粒径<2mm的褐煤粉煤。

2)将褐煤粉煤送入流化床干燥装置2中进行低温干燥,低温烟气 180℃由流化床底部送入。褐煤粉煤在流化床干燥装置中干燥到一定 程度水分含量14%。

3)褐煤粉煤温度为70℃的送入成型装置7中。流化床干燥装置2 顶部排出的烟气和水蒸气进入除尘装置3中进行除尘,至尘含量 18μg/Nm3。除尘后的烟气蒸汽混合物进入冷凝装置4中,将水蒸气冷 凝成液体水,烟气进行排放。干燥出的水进入水净化装置5中。

4)10%的干燥水在防水溶液罐6中与型煤防水剂制成型煤防水溶 液(硅油乳液类)。剩余干燥水进行收集。型煤防水溶液送入成型装 置7中。

5)褐煤成型采用辊压成型,在成型装置内对型煤用防水溶液进 行表面涂覆,制成型煤进入型煤煤仓8中储存。生产出型煤强度达到 160N/个,型煤热值提高320kJ/Kg。在水中浸泡1h,吸湿率仅为4.7%。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 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 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