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及系统

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包括: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根据应用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将修改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绑定在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本发明解决因PON?MAC功能较弱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实现如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的更多VLAN模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7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00494.9

  • 发明设计人 李俊奎;

    申请日2015-10-26

  • 分类号H04L12/24(20060101);H04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再朝

  • 地址 201616 上海市松江区思贤路366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07: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05

    授权

    授权

  • 2016-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24 申请日:2015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置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电信PON设备技术要求,OLT应支持VLAN透传、VLAN标记/去标记、VLANTrunk、VLAN转换、N:1VLAN聚合功能。对于VLANTrunk功能,每个PON口应支持4K的VLAN数,VLANID的范围是1~4094。对于VLAN转换功能,每个PON口应支持不小于512个VLANTranslation条目数。对于N:1VLAN聚合功能,每个PON口N应不小于64。此外,OLT还应支持VLAN转换和N:1VLAN聚合的混合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在虚拟局域网模式的配置上仅仅能实现透传、Access、Trunk、Hybrid四种VLAN模式,配置较为简单,且未涉及到如何配置,更无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PON设备仅仅能实现透传、Access、Trunk、Hybrid四种VLAN模式,配置较为简单,且未涉及到如何配置,更无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等种种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从业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PON设备仅仅能实现透传、Access、Trunk、Hybrid四种VLAN模式,配置较为简单,且未涉及到如何配置,更无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应用于无源光纤网络系统中光线路终端侧,所述光线路终端设置有无源光纤网络接口,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根据应用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将修改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绑定在所述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

可选地,所述将修改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绑定在所述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的步骤之后包括:当接收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删除指令,则删除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

可选地,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系统中存储有根据应用需求的,关于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中虚拟局域网模式的配置参数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信息表、中继信息表、转换信息表、聚合信息表、及绑定信息表。

可选地,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输入进入指令以执行进入模板索引为x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进入指令;查询所述模板信息表以检测模板索引为x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是否存在,若否,则结束进程;若是,则继续执行下一步骤;采用默认命名规则生成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模板名,以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为虚拟局域网模式,并在所述模板信息表中增加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其中,所述默认模式为VLAN透传模式。

可选地,所述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包括:虚拟局域网标记模式、虚拟局域网中继模式、1:1虚拟局域网转换模式、和/或N:1虚拟局域网聚合模式。

可选地,根据用户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标记模式;在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为VLAN标记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

可选地,根据用户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中继模式;在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为VLAN中继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中继模式的DefaultVLAN和VLAN中继模式的TrunkVLAN。

可选地,根据用户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1:1VLAN转换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1:1VLAN转换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配置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1:1VLAN转换模式的DefaultVLAN和1:1VLAN转换模式的TranslateVLAN。

可选地,根据用户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所述N:1VLAN聚合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N:1VLAN聚合模式的DefaultVLAN和N:1VLAN聚合模式的AggregationVLAN。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应用于无源光纤网络系统中光线路终端侧,所述光线路终端设置有无源光纤网络接口,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模块,与所述创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应用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绑定模块,与所述创建模块和修改模块连接的,用于将修改的PONVLAN模板绑定在所述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

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绑定模块连接的删除模块,所述删除模块用于接收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删除指令,则删除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

本发明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设备,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设备包括:

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可在OLT交换芯片上实现OLTPONVLAN功能,解决了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

第二,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了更多的VLAN模式,如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Trunk)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等。

第三,由于本发明是先创建PONVLAN模板,然后在端口处绑定模板,且同一个模板可以绑定多个端口,方便用户操作。

第四,本发明中使用数据库的方式来保存模板信息及端口绑定信息,可以实时地保存用户配置信息,便于系统重启时配置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无源光纤网络设备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PON设备

10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

101创建模块

102修改模块

103绑定模块

104删除模块

11CPU

12PON接口

S1~S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应用于无源光纤网络(PON)系统中光线路终端(OLT)侧,所述光线路终端(OLT)设置有无源光纤网络接口,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

根据应用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

将修改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绑定在所述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述的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该配置方法应用于PON系统中OLT侧,所述PON系统中存储有根据应用需求的,关于PONVLAN模板VLAN模式的配置参数的数据库。所述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实现了OLT的PON口的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Trunk)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的功能。

根据中国电信标准,各种VLAN模式的行为规则如下:

表1:VLAN透传模式的行为规则

表2:VLAN标记模式的行为规则

表3:VLANTRUNK模式的行为规则

表4:1:1VLAN转换模式的行为规则

表5:N:1VLAN聚合模式的行为规则

所述数据库包括PONVLAN模板信息表、Trunk信息表、转换信息表、聚合信息表、及绑定信息表的数据库表定义如下:

表6:模板信息表

表7:Trunk信息表

表8:转换信息表:

名称类型键值注释

Profile IdUINT32key模板索引Source VlanUINT32key转换模式的源VlanDestination VlanUINT32转换模式的目的Vlan

表9:聚合信息表:

表10:绑定信息表:

名称类型键值注释Interface IndexUINT32keyOLT PON接口索引Profile IdUINT32所绑定模板的索引

本实施例使用数据库的方式来保存模板信息及端口绑定信息,可以实时地保存用户配置信息,便于系统重启时配置的恢复。

请参阅图1,显示为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创建配置默认VLAN模式的PONVLAN模板;所述PONVLAN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VLAN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默认VLAN模式为VLAN透传模式。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输入进入指令以执行进入模板索引为x的PONVLAN模板的进入指令;

查询所述模板信息表以检测模板索引为x的PONVLAN模板是否存在,若否,则结束进程;若是,则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采用默认命名规则生成PONVLAN模板的模板名,以默认VLAN模式为VLAN模式,并在所述模板信息表中增加PONVLAN模板;其中,所述默认VLAN模式为VLAN透传模式。

S2,根据应用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VLAN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VLAN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所述多种非默认VLAN模式包括:VLAN标记模式、VLAN中继模式、1:1VLAN转换模式、和/或N:1VLAN聚会模式。

其中,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标记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

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11、输入第一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一配置指令。

步骤12、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13。

步骤13、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步骤11输入的第一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14。

步骤14、针对VLAN标记模式,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结束流程。

其中,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Trunk)中继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VLAN中继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和VLAN标记模式的TrunkVLAN。

VLAN中继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15、输入第二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二配置指令。

步骤16、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17。

步骤17、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步骤15输入的第二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18。

步骤18、查询数据库的Trunk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结束流程。

VLAN中继模式的Trunk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19、输入第三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中继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TrunkVLAN配置的第三配置指令。

步骤20、查询数据库中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如否,执行步骤21。

步骤21、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步骤19输入的执行TrunkVLAN配置的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信息;若否,执行步骤22。

步骤22、检查待配置的TrunkVLAN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23。

步骤23、查询Trunk信息表,获取模板TrunkVLANBitmap,并与待配置TrunkVLAN合并生成新的模板TrunkVLANBitmap。

步骤24、更新数据库中的Trunk信息表,结束流程。

其中,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1:1VLAN转换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1:1VLAN转换模式的DefaultVLAN和1:1VLAN转换模式的TranslateVLAN。

1:1VLAN转换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25、输入第四配置指令以执行修改成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四配置指令。

步骤26、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27。

步骤27、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步骤25输入的第四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28。

步骤28、查询数据库的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结束流程。

1:1VLAN转换模式的Translate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29、输入第五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TranslateVLAN配置的第五配置指令。

步骤30、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31。

步骤31、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步骤29输入的第五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执行步骤32。

步骤32、检查待增加或删除的VLAN(1:1VLAN转换模式)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33。

步骤33、查询数据库中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VLAN(1:1VLAN转换模式)与规则的VLAN(即,Trunk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若否,生成新的规则并更新数据库,结束流程。

其中,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N:1VLAN聚合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N:1VLAN聚合模式的DefaultVLAN和N:1VLAN聚合模式的AggregationVLAN。

N:1VLAN聚合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34、输入第六配置指令以执行修改成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六配置指令。

步骤35、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36。

步骤36、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步骤34输入的第六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37。

步骤37、查询数据库的聚合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结束流程。

N:1VLAN聚合模式的Aggregation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38、输入第七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AggregationVLAN配置的第七配置指令。

步骤39、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40。

步骤40、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步骤38输入的第气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执行步骤41。

步骤41、检查待增加或删除的VLAN(N:1VLAN聚合模式)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2。

步骤41、查询数据库中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VLAN(N:1VLAN聚合模式)与规则的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若否,生成新的规则并更新数据库,结束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非默认VLAN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还包括模板名的配置。

模板名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43、输出第八配置指令以在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执行模板名配置命令的第八配置指令,x为模板索引。

步骤44、检查待设置的PONVLAN模板的模板名长度及字符等是否合法。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5。

步骤45、检查待设置的模板名是否与其他模板的默认模板名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6。

步骤46、查询数据库中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7。

步骤47、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模板名,比较待设置的模板名与原有的模板名是否相同。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信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8。

步骤48、遍历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检查待设置的模板名是否与其他模板的模板名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49。

步骤49、在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更新此模板的模板名,结束流程。

S3,将修改的PONVLAN模板绑定在所述PON系统的PON接口上。具体绑定过程如下:

步骤50、输入绑定指令以在多个PON接口中的一个PON接口下的配置节点下执行绑定PONVLAN模板x的命令。(执行模板绑定时可采用模板名或模板索引。)

步骤51、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是否存在。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52。

步骤52、查询数据库,获取模板x的VLAN信息。

步骤53、判断模板x是否已完成配置。若无,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54。

步骤54、将PON接口索引、VLAN模式、DefaultVLAN(非透传模式)、TrunkVLAN(Trunk模式)、TranslateVLAN(转换模式)或AggregationVLAN(聚合模式)组包后作为PONVLAN模板绑定命令的数据下发,执行绑定操作。其中,所述绑定操作过程如下:

步骤541根据端口当前VLAN模式,将PON接口VLAN模式配置为透传模式。

步骤542、设置PON接口当前VLAN模式为待配置VLAN模式,并保存相关参数。

步骤543、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透传模式。若是,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544。

步骤544、将PON接口从所有VLAN中删除。

步骤545、配置PON接口的默认VLAN,并配置默认VLAN处理规则。

步骤546、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标记模式。若是,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547。

步骤547,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Trunk模式。若是,执行步骤548。若否,执行步骤549。

步骤548、将端口增加到TrunkVLAN中,结束流程。

步骤549、根据端口待配置VLAN模式,创建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请分别参考表4和表5),并配置出入口丢包规则(出入口丢包规则为若以太网包符合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则保留,不符合则丢包),结束流程。

步骤55、更新数据库绑定信息表。

S4,当接收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PONVLAN)模板删除指令,则删除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具体删除模板的过程如下:

步骤56,输入删除指令以在全局配置节点下执行删除PONVLAN模板x的删除指令,x为模板索引或模板名。

步骤57、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存在。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不存在,并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58。

步骤58、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PONVLAN模板已被绑定不能被删除,并结束流程;否则,执行步骤59。

步骤59、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VAN标记模式。若为VLANTag模式,则直接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并结束流程;若否,则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VLANTrunk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Trunk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若否,则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1:1VLAN转换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转换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所有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若否,则判断此模板VLAN模式是否为N:1VLAN聚合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聚合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所有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结束流程。

本实施例所述的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可在OLT交换芯片上实现OLT侧PONVLAN功能,解决了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实现了更多的VLAN模式,如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Trunk)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等。由于本实施例是先创建PONVLAN模板,然后在端口处绑定模板,且同一个模板可以绑定多个端口,方便用户操作。本实施例中使用数据库的方式来保存模板信息及端口绑定信息,可以实时地保存用户配置信息,便于系统重启时配置的恢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应用于无源光纤网络系统中光线路终端侧,所述光线路终端设置有无源光纤网络接口,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配置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的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

修改模块,与所述创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应用需求将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的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虚拟局域网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

绑定模块,与所述创建模块和修改模块连接的,用于将修改的PONVLAN模板绑定在所述无源光纤网络接口上。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述的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10,该配置系统应用于PON系统中OLT侧,所述PON系统中存储有根据应用需求的,关于PONVLAN模板VLAN模式的配置参数的数据库。所述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实现了OLT的PON口的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Trunk)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的功能。请参阅图2,显示为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10包括:创建模块101、修改模块102、绑定模块103、及删除模块104。

所述创建模块101用于创建配置默认VLAN模式的PONVLAN模板;所述PONVLAN模板上可配置多种非默认VLAN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默认VLAN模式为VLAN透传模式。所述创建模块101具体用于:输入进入指令以执行进入模板索引为x的PONVLAN模板的进入指令;查询所述模板信息表以检测模板索引为x的PONVLAN模板是否存在,若否,则结束进程;若是,则采用默认命名规则生成PONVLAN模板的模板名,以默认VLAN模式为VLAN模式,并在所述模板信息表中增加PONVLAN模板;其中,所述默认VLAN模式为VLAN透传模式。

修改模块102与所述创建模块101连接,用于根据应用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多种非默认VLAN模式中的一种,并针对非默认VLAN模式配置与该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

所述修改模块102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标记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标记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

在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用于输入第一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一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输入的第一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否则,针对VLAN标记模式,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

所述修改模块102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VLAN(Trunk)中继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VLAN中继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VLAN中继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VLAN标记模式的DefaultVLAN和VLAN标记模式的TrunkVLAN。

在VLAN中继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输入第二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标记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二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输入的第二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数据库的Trunk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

在VLAN中继模式的Trunk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输入第三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VLAN中继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TrunkVLAN配置的第三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中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如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输入的执行TrunkVLAN配置的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信息;若否,检查待配置的TrunkVLAN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Trunk信息表,获取模板TrunkVLANBitmap,并与待配置TrunkVLAN合并生成新的模板TrunkVLANBitmap,更新数据库中的Trunk信息表。

所述修改模块102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1:1VLAN转换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该1:1VLAN转换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1:1VLAN转换模式的DefaultVLAN和1:1VLAN转换模式的TranslateVLAN。

在1:1VLAN转换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输入第四配置指令以执行修改成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四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输入的第四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是,查询数据库的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

在1:1VLAN转换模式的Translate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用于输入第五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1:1VLAN转换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TranslateVLAN配置的第五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输入的第五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检查待增加或删除的VLAN(1:1VLAN转换模式)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数据库中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VLAN(1:1VLAN转换模式)与规则的VLAN(即,TrunkVLAN,N:1Aggregation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生成新的规则并更新数据库。

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根据用户需求将PONVLAN模板的默认VLAN模式修改成所述N:1VLAN聚合模式。在VLAN模式修改为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上配置与该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其中,所述与N:1VLAN聚合模式相应的模式参数包括:N:1VLAN聚合模式的DefaultVLAN和N:1VLAN聚合模式的AggregationVLAN。

在N:1VLAN聚合模式的Default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输入第六配置指令以执行修改成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DefaultVLAN配置的第六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PONVLAN模板x的VLAN模式,检查输入的第六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数据库的聚合信息表,检查待配置DefaultVLAN与规则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在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更新模板DefaultVLAN。

在N:1VLAN聚合模式的AggregationVLAN模式参数的配置过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输入第七配置指令以执行在修改成N:1VLAN聚合模式的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输入执行AggregationVLAN配置的第七配置指令,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该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并结束流程;若否,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VLAN模式及DefaultVLAN,检查输入的第气配置指令与VLAN模式是否匹配。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检查待增加或删除的VLAN(N:1VLAN聚合模式)与Default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数据库中转换信息表,检查待配置VLAN(N:1VLAN聚合模式)与规则的VLAN(即,TrunkVLAN,1:1TranslateVLAN)是否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否,生成新的规则并更新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还用于配置模板名。在配置模板名时,所述修改模块102用于输出第八配置指令以在PONVLAN模板x的配置节点下执行模板名配置命令的第八配置指令,x为模板索引检查待设置的PONVLAN模板的模板名长度及字符等是否合法。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检查待设置的模板名是否与其他模板的默认模板名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查询数据库中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提示用户此模板已被绑定不能修改PONVLAN模板的模板信息;否则,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的模板名,比较待设置的模板名与原有的模板名是否相同。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信息;否则,遍历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检查待设置的模板名是否与其他模板的模板名有冲突。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否则,在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更新此模板的模板名。

所述绑定模块103与所述创建模块101和修改模块102连接,所述绑定模块103用于将修改的PONVLAN模板绑定在所述PON系统的PON接口上。所述绑定模块103具体用于输入绑定指令以在多个PON接口中的一个PON接口下的配置节点下执行绑定PONVLAN模板x的命令,(执行模板绑定时可采用模板名或模板索引),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获取模板x是否存在。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若是,查询数据库,获取模板x的VLAN信息。判断模板x是否已完成配置。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错误,结束流程。若是,将PON接口索引、VLAN模式、DefaultVLAN(非透传模式)、TrunkVLAN(Trunk模式)、TranslateVLAN(转换模式)或AggregationVLAN(聚合模式)组包后作为PONVLAN模板绑定命令的数据下发,执行绑定操作。其中,所述绑定操作过程如下:

根据PON接口当前VLAN模式,将PON接口VLAN模式配置为透传模式。

设置PON接口当前VLAN模式为待配置VLAN模式,并保存相关参数。

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透传模式。若是,结束;若否,将PON接口从所有VLAN中删除,配置PON接口的默认VLAN,并配置默认VLAN处理规则。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标记模式。若是,结束;若否,判断PON接口的待配置VLAN模式是否为VLANTrunk模式。若是,将端口增加到TrunkVLAN中。若否,根据端口待配置VLAN模式,创建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请分别参考表4和表5),并配置出入口丢包规则(出入口丢包规则为若以太网包符合1:1VLAN转换关系或/和N:1VLAN聚合关系则保留,不符合则丢包)。

更新数据库绑定信息表。

与所述绑定模块103连接的删除模块104用于接收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删除指令,则删除所述无源光纤网络虚拟局域网模板。所述删除模块104具体用于输入删除指令以在全局配置节点下执行删除PONVLAN模板x的删除指令,x为模板索引或模板名。查询数据库的模板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存在。若否,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模板不存在;否则,查询数据库的绑定信息表,检查模板x是否已被绑定。若是,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此PONVLAN模板已被绑定不能被删除;否则,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VAN标记模式。若为VLANTag模式,则直接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若否,则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VLANTrunk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Trunk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若否,则判断此模板的VLAN模式是否为1:1VLAN转换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转换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所有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若否,则判断此模板VLAN模式是否为N:1VLAN聚合模式,若是,则先从数据库聚合信息表中删除模板索引为x的所有记录,再将此模板从数据库模板信息表中删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源光纤网络(PON)设备1,请参阅图3,显示为PON设备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PON设备1包括上述系统10。所述无源光纤网络的虚拟局域网配置系统10是受所述PON设备1的CPU(中央处理器)控制11上实现,PONVLAN功能的实现是在PON设备的交换芯片上实现,也就是说CPU会根据模板信息设置交换芯片的寄存器,从而实现PONVLAN功能。所述PON设备1包括多个PON接口12。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实现PONVLAN功能PONVLAN模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可在OLT交换芯片上实现OLTPONVLAN功能,解决了因某些芯片厂商PONMAC功能较弱而不能在PON口实现多种VLAN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更多的VLAN模式,如VLAN透传模式、VLAN标记/去标记模式、VLAN中继(Trunk)模式、1:1VLAN转换模式、N:1VLAN聚合模式等。由于本发明是先创建PONVLAN模板,然后在端口处绑定模板,且同一个模板可以绑定多个端口,方便用户操作。本发明中使用数据库的方式来保存模板信息及端口绑定信息,可以实时地保存用户配置信息,便于系统重启时配置的恢复。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