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

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

摘要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包括工作管道,上游检漏井,下游检漏井,人孔;在工作管道外面套装有塑料防护套管,工作管道外壁与塑料防护套管内壁之间设有密闭检漏空间,工作管道和塑料防护套管与检漏井井壁对接位置的密闭检漏空间、通过密封环与检漏井井壁密封连接,密封环内设有短管,短管一端与密闭检漏空间连通、另一端位于检漏井且安装有泄水阀与压力表。本发明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条文需设置检漏管沟及检漏井的地方。本发明施工成本更低,劳动强度降低,检漏效果更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6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1005207.9

  • 发明设计人 陈海龙;

    申请日2015-12-29

  • 分类号E02D29/00;E02D29/12;

  • 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刘继春

  •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45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5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06

    授权

    授权

  • 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9/00 申请日:2015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小区室外的市政工程设施,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工程管道敷设检漏使用,具体是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

背景技术

在湿陷性地区由于场地的湿陷性的存在,在外来水量雨水洪水或管道自身漏损的水量给建筑基础、道路以及管道本身基础造成不均匀沉降及塌陷,损害结构安全。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工程管道敷设,一般在防护区内采用敷设检漏地沟及检漏井,通过土建结构的检漏地沟及检漏井发现管道泄漏点,以便维修更换管道系统。但由于土建检漏系统造价高昂,甚至费用达到所保护管道系统投资的数倍,有本末倒置的感觉;且土建检漏系统效率低、占地大、施工难度大,一旦漏损会增大处理难度。为此,需要有一种节约资金、便于施工的管道自身检漏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条文说明5.5.5中提出一种带保温层的塑料管工艺,称为“管中管”技术,但我们认为其并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检漏效果可靠、泄漏管段定位准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包括工作管道,上游检漏井,下游检漏井,人孔;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管道外面套装有塑料防护套管,工作管道外壁与塑料防护套管内壁之间设有密闭检漏空间,工作管道和塑料防护套管与检漏井井壁对接位置的密闭检漏空间、通过密封环与检漏井井壁密封连接,密封环内设有短管,短管一端与密闭检漏空间连通、另一端位于检漏井且安装有泄水阀与压力表。

塑料防护套管与工作管道的管材材质相同;检漏井为塑料检漏井。泄水阀安装有作为操作手柄的泄水阀操作杆,泄水阀操作杆的另一端位于近于检漏井口处;这样,工作人员可在地面操作泄水阀。

本发明在工作管道外面加装了塑料防护套管,工作管道与塑料防护套管双层管道之间留出的空间作为密闭检漏空间,且把双层管道与检漏井井壁对接位置的密闭检漏空间用密封材料与检漏井井壁密封连接,而工作管道中的流体正常流出,密封空间用短管接出了压力表及泄水阀。如果此段工作管道发生泄漏,泄水就会灌满该段密闭空间,待检漏检查中开启泄水阀,会有漏水从短管流出,重力流管道的短管出口应连接到水舌以外便于观察的位置,压力流管道如泄水压力表就会产生读数,由此判定泄漏量大小以及是否需要更换工作管。

本发明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条文需设置检漏管沟及检漏井的地方。与土建钢筋混凝土检漏地沟及检漏井比较,本发明所采用材料更加具有防水性,UPVC管道的防水效果更佳,材料上虽然增加了防护套管,但比起钢筋混凝土检漏地沟的造价总体会节省很多;塑料检查井室比较小,为预制件,也会节省投资;施工成本更低,劳动强度降低;检漏效果更好。

目前,土建笨重复杂的检漏系统,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管道中的广泛使用,不仅增加了建设成本等不利因素,也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漏与不漏,在哪里漏,如何发现”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科学问题。在塑料工业科技发达的今天,本发明为解决检漏提供了一种实用、低成本、泄漏管段定位准确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应用于重力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应用于压力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泄水阀、压力表与密封环、密闭检漏空间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图中:1—下游检漏井,2—塑料防护套管,3—工作管道,4—上游检漏井,5—密闭检漏空间,6—泄水阀,7—压力表,8—室外地坪,9—泄水阀操作杆,10—密封环,11—人孔,12—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压力流管道。如图3与图4所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塑料双管与塑料井检漏设施,包括埋设在室外地坪8下面的工作管道3,上游检漏井4,下游检漏井1,人孔11;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管道3外面套装有塑料防护套管2,工作管道3外壁与塑料防护套管2内壁之间设有密闭检漏空间5,工作管道3和塑料防护套管2与检漏井井壁对接位置的密闭检漏空间5、通过密封环10与检漏井井壁密封连接,密封环10内设有短管,短管一端与密闭检漏空间5连通、另一端位于检漏井且安装有泄水阀6与压力表7。密封环10使用的密封材料可以是橡胶圈或者类似补心的塑料部件。

作为本发明的完善;泄水阀6安装有作为操作手柄的泄水阀操作杆9,泄水阀操作杆9的另一端位于近于检漏井口处;这样,工作人员可在地面操作泄水阀6。

塑料防护套管2与工作管道3的管材材质相同;检漏井为塑料检漏井。

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重力流管道。现有技术的重力流管道的下游检漏井1与上游检漏井4井内,设置有内与两端工作管道联通的溜槽12;所以,如图1与图2所示:重力流管道的短管出口应连接到水舌以外便于观察的位置,泄水阀6开启时,即使不观察压力表7,也能够将短管出口的漏水与工作管道中正常流出的流体区别开来。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工程设计实施中,首先,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S531-1—5,确定使用钢筋混凝土检漏地沟及检漏井的范围。而后采用本发明技术替换原土建钢筋混凝土检漏地沟及检漏井。按图施工,定期检漏,记录压力及泄水量值,定期与上期数据比对,结合其他因素确定漏损管段位置。

具体操作:施工竣工期间可以向密闭空间做气密性试验。密闭检漏空间可以采用压力表接口,进行空气打压测试管道泄漏情况。使用过程中,在7天至一个月一次检漏检查中,记录每次每个井中压力表值以及泄水量大小,根据与上次数据的对比,以及其他参数比如地面塌陷观测数值等确定管道漏损的具体管段;决定更换具体管段。

下面是某小区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钢筋混凝土检漏地沟的举例对比说明:建筑小区20万平方米,室外小区污水管网管径一般在De300~De400之间,场地湿陷性处理完后仍有剩余湿限量150mm,污水双联井200座。室外污水管网长度5563米,检漏地沟(钢筋混凝土800x800)。造价比较:

采用检漏地沟钢筋混凝土(三联井暂不对比):

200x0.15+5563x0.12+5563x0.016=786.57万元;

采用塑料双管(井)检漏技术:

200x0.15+5563x0.016+5563x0.025=258.08万元。

节省528.51万元,接近新技术258.08万元投资的两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