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

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属于油冷却器的结构设计领域,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通过将风机设置在冷却本体的内部,冷却本体在风机的周边,极大的省去了风机安装的空间,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滑片式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由于其体积较大导致制约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的问题,进而减小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体积,节约了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扩大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范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224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957534.8

  • 发明设计人 管介善;曹建国;宋琪;

    申请日2015-12-18

  • 分类号F04C29/04;

  • 代理机构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袁粉兰

  • 地址 21409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五号桥工业园常康路1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5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2

    授权

    授权

  • 2016-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4C29/04 申请日:2015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冷却器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 的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滑片式空压机也叫旋转叶片式空气压缩机,顾名思义,是通过转动叶片来 实现气体压缩,最终将实现机械能转化成风能的一种压缩机。它属于容积式压 缩机的一种。滑片式空压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操作简单可靠性高 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到新能源客车、电车领域。

冷却系统是滑片式空压机中必不可少的系统,其包括对空气的冷却和对油 的冷却。

然而,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体积通常较大,所需 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大,从而制约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阻碍了滑片式空压机 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滑片式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由于其体积较大导致制约 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的问题,从而减小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 体积,节约了安装空间,进而扩大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包括:内置有风机的壳体, 所述壳体的底端封装有下封头,所述壳体的左端、顶端以及右端分别封装有左 冷却本体、顶冷却本体和右冷却本体,所述左冷却本体、所述顶冷却本体和所 述右冷却本体的油通道密封连通,所述壳体的后端面底部设置有油进口和油出 口;

所述下封头内部设有一隔板,通过所述隔板将所述下封头分隔成左下封头 和右下封头;

其中,所述油进口与所述左下封头密封连通,所述油出口与所述右下封头 密封连通;或者所述油进口与所述右下封头密封连通,所述油出口与所述左下 封头密封连通。

上述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所述风机采用离心式风机。

上述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所述左冷却本体、顶冷却 本体和右冷却本体均采用板翅式冷却本体。

上述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所述下封头的底面固定安 装在一支撑板上。

上述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所述左冷却本体的顶端和 所述顶冷却本体的左端之间通过一正视图为四分之一圆形、侧视图为矩形的密 封盖板密封连通。

上述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其中,所述右冷却本体的顶端和 所述顶冷却本体的右端之间通过一正视图为四分之一圆形、侧视图为矩形的密 封盖板密封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通过将风机设置在冷却本 体的内部,冷却本体在风机的周边,极大的省去了风机安装的空间,从而克服 了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滑片式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由于其体积较大导致制约滑片 式空压机的应用的问题,进而减小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体积, 节约了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扩大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 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 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 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后视图;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左视图;图4是本 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 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包括:内置有风机(图中 为示出,在图中01的位置处)的壳体101,壳体101的底端封装有下封头102, 壳体101的左端、顶端以及右端分别封装有左冷却本体103、顶冷却本体104和 右冷却本体105,左冷却本体103、顶冷却本体104和右冷却本体105的油通道 密封连通,壳体101的后端面1011底部设置有油进口106和油出口107;下封 头102内部设有一隔板108,通过隔板108将下封头102分隔成左下封头1021 和右下封头1022;其中,油进口106与左下封头1021密封连通,油出口107与 右下封头1022密封连通。通过将风机设置在冷却本体的内部,冷却本体在风机 的周边,极大的省去了风机安装的空间,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滑片式 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由于其体积较大导致制约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的问题,进 而减小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体积,节约了安装空间,进一步 的扩大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中,风机采用离 心式风机。采用离心式风机,能够使得冷风吸进后向四周吹出去,从而在左冷 却本体、顶冷却本体以及右冷却本体中与高温油进行热交换,达到给油进行冷 却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中,左冷却本体 103、顶冷却本体104和右冷却本体105均采用板翅式冷却本体,较佳的,采用 铝制板翅式冷却本体;采用板翅式冷却本体能够提高冷却效果,而采用铝制板 翅式冷却本体能够减轻整体的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重量,进而 方便安装。

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中,下封头102 的底面固定安装在一支撑板109上。设置该支撑板,使得下封头不直接接触地 面或者其他部件,从而防止了下封头的磨损,保证了下封头的质量,进而保证 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中,左冷却本体 103的顶端和顶冷却本体104的左端之间通过一正视图为四分之一圆形、侧视图 为矩形的密封盖板110密封连通;右冷却本体105的顶端和顶冷却本体104的 右端之间亦通过一正视图为四分之一圆形、侧视图为矩形的密封盖板110密封 连通。采用密封盖板来密封连通左冷却本体、顶冷却本体以及右冷却本体,既 在制造上容易实现,制造方便,又加快了油的流速,保证了油的通畅流行。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时,高温油 从油进口中进入左下封头,而后进入左冷却本体,与此同时,启动离心式风机, 风机吸入空气,而后向四周鼓入冷风,冷风与高温油在左冷却本体中进行热交 换,高温油温度降低,在压力的推动作用下,流向密封盖板,而后流入顶冷却 本体,冷风与经过左冷却本体后的油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降低油的温度,经 过顶冷却本体后的油再通过密封盖板流入右冷却本体,在右冷却本体中,再一 次的与冷风进行热交换,此时油温已经回降至系统需求的温度,达到要求的油 进入右下封头,通过油出口流出,循环至滑片式空压机中,从而完成了对滑片 式空压机中的油的冷却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于滑片式空压机的油冷却器,通过 将风机设置在冷却本体的内部,冷却本体在风机的周边,极大的省去了风机安 装的空间,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滑片式空压机中的油冷却器由于其体 积较大导致制约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的问题,进而减小了该应用于滑片式空压 机的油冷却器的体积,节约了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扩大了滑片式空压机的应用 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 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 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 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 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 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 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 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 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