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以解决发布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错误,并且传输速度较慢的问题。其中方法包括: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和第一路径信息;视联网服务器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息;视联网服务器按照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发布终端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本发明的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准确性较高,数据传输速度更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064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4661.5

  • 发明设计人 杨春晖;胡海锋;王艳辉;李殿坤;

    申请日2014-06-13

  • 分类号H04L29/06(20060101);H04L2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19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娟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歌华大厦A1103-1113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02: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8-17

    授权

    授权

  •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4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发布方法、一种信息发 布系统、一种视联网服务器、以及一种发布终端。

背景技术

信息发布系统由服务器、网络、播放器、显示设备、存储器等组成,信 息发布是指将服务器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播放器,再由播放器组合音视 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包括播放位置和播放内容等),输送给显示设备可 以接受的音视频输入形成音视频文件的播放,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可通过网络 将服务器信息发送到终端的链路。

目前的信息发布方法中,通常是首先人为地将要发布的信息从存储器中 传递至服务器中,再由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将要发布的信息下发至播放器,最 后由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但是,上述方法中,由服务器主动将发布信息发送至播放器,发布过程 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错误;并且,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采用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的解决方案,传输速度较慢, 对带宽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以 解决目前的信息发布方法的发布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错误,并且传输速 度较慢,对带宽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 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 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视联网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 据包;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 传输路径;

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 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 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 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 发布。

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 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 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 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 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 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源地址对应的编辑终端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视联网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 二视联网数据包的步骤包括: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解析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得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发 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分别将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转换成一 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 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 端的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 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 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的步骤包括: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源地址 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 的发布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发布终端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 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 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 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 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 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 网数据包;

发布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 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 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 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

所述发布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 发布的步骤包括:

所述发布终端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若存在,则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 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所述发布终端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 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发布终端获取 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发布终端停止发布 所述发布信息。

优选地,所述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 发布终端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的 步骤包括:

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发布终端判断 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若所述发布类型为在线,则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 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 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若所述发布类型为离线,则所述发布终端从本地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 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若所述发布类型为插播,则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 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 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该发 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优选地,所述发布终端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 对应的发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发布终端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包括所述 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和第三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标识 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为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的数据包。

优选地,在所述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预先设 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在发布;

在所述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预先设置的状态 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记录的发布状态 标志位;

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如果存在,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所对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

若是,则从所述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视联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 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其中,所 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 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 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 包;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 据包;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 传输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所述第 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 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 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 息发布。

优选地,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 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 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 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 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编辑终端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 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地址对应的编辑终端按照所述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得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发 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转换子模块,用于分别将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转换成一个 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 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 端的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 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 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布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发布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 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 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 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 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 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 网数据包;

发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 发布;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 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优选地,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 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 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

所述发布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向所述视联 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保存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 的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开始发布子模块,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 时,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停止发布子模块,用于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 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优选地,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 判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在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在线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 布信息;

离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离线时,从本地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 信息;

插播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插播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 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优选地,所述保存子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三 视联网数据包包括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和第三路径信息,所述 第三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 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为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 发送的数据包。

优选地,所述发布模块还包括:记录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始发布子模 块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 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在发布;在所述停止发布子模块停止发布所 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 态标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所述发布终端还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 记录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判断发布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 标志位所对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所述 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括:编辑终端、如上所述的视联网服务器、以及如上所述的发布终端。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首先,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编辑终端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 务器,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了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每个发布任务 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视联网服务器可以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 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该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 视联网服务器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 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因此,本发明中发布终端即可 以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自动进行信息发布,在需要发布 信息时,自动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要发布的信息,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 准确性较高。

其次,在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和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均包括路径信息,该 路径信息用于标识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因此在视 联网数据包的传输过程中,直接按照上述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即可,而无需采 用目前IP协议的解决方案,由每个数据包自行协商传输路由,从而可以保 证传输通路的稳定和通畅,避免多媒体业务的延时,传输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发布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 网络,视联网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 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 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 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 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 播、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VOD)、电视邮件、个人视频录像(Personal videorecorder,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 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 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清品质视频播放。

通过视联网统一视频技术架构的综合多媒体视频服务平台,轻松突破了 传统网络视频的缺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数千至数万个高清视频、多媒 体和数据服务点(终端)的统一智能化管理,实现实时高清、高度智能化的 视频播放、视频通讯和视频传输,并且成本不再高的难以想象。视联网可以 与现有的IP网络、局域网、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3rd-generation,3G) 网络、电话网络全兼容,并且可以与现有的数据库、监控系统、电视网络进 行对接,实现全面兼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信息发布技术中,由于通过人为控制服务器主 动将发布信息发送至播放器,发布过程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错误;并且通过 互联网发送信息的过程中,需要采用IP协议的解决方案,传输速度较慢, 对带宽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以简化发布 过程更加简单,提高发布准确性,并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下面,通过以下各 个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该方 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需要通过发布终端进行信息发布时,首先可以通过 编辑终端根据发布需求(例如,需要发布哪些发布信息,通过哪个发布终端 发送哪些发布信息,发布信息的发布时间等)生成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然后 将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其中,编辑终端可以为PC (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终端,例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 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发布终端可以为机顶盒等终端。

在视联网中,每台允许入网的终端都需要在视联网服务器中接入,没 有接入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无法入网。因此,为了保证编辑终端能够顺利 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需要预先将编辑终端接入视联网 服务器,接入之后,编辑终端即可与视联网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在本发明 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 务器:

步骤a1,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步骤a2,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 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执行步骤a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a5。

步骤a3,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 的入网应答指令;

步骤a4,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 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步骤a5,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拒绝接入的提示信息。

首先,编辑终端在需要接入视联网服务器时,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入网 请求指令,该入网请求指令中可以包括编辑终端的MAC地址、终端标识等 信息;然后,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入网请求指令后,可以确定当前是否 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以确定是否允许该 编辑终端入网,如果存在,则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向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 网请求指令的入网应答指令;最后,编辑终端在接收到入网应答指令后,即 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视联网服务 器在接收到该确定应答指令后,编辑终端即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如 果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不存在大于或等于编辑终端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 资源,则可以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拒绝接入的提示信息,此时不允许该编辑 终端入网,即所述编辑终端接入失败。

在视联网服务器中可以维护一个终端注册信息表,该终端注册信息表 里可以包括已接入终端的终端标识、MAC(Medium/MediaAccess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信息,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编辑终端在接入成功之 后,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将该编辑终端的终端标识、MAC地址等信息保存 至上述终端注册信息表中。

编辑终端主要是根据发布需求的不同进行任务的编辑,从而生成第一视 联网数据包,并将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编辑终端可以根据发布需求,编辑至少 一个发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述发布任务 列表表示了发布终端的发布任务,所述终端标识表示了该发布任务列表的发 布任务需要哪个发布终端去执行。例如,所述发布任务列表中可以包括:至 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 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 可以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当然,所述发布任务列表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其 他信息,例如,每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显示布局信息、每个发布信息标识 对应的数据类型(例如图片、视频、文字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 以限制。

所述编辑终端中还可以维护一个设备信息表,该设备信息表中可以存 储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发布终端的MAC地址、视联网服务器和 发布终端的对应关系(例如哪个发布终端接入了哪个视联网服务器)等 信息。编辑终端在编辑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后,可以将所述至少一个发 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打包为第一视联网数据 包,并且在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中添加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 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因此,编辑终端即可 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网 服务器。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编辑终端的 MAC地址和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编辑终端的MAC 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因此,该步骤 101即为: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源地址对应的编辑终端按照所述源地址和 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步骤102,视联网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 视联网数据包。

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之后,即可依据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步骤102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b1,所述视联网服务器解析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得到其中的 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子步骤b2,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分别将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 转换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例如,视联网服务器在对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进行解析之后,得到10 个发布任务列表,其中5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均为A,另外5个 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均为B,此时,视联网服务器则将终端标识A 对应的5个发布任务列表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a,将终端标识B对 应的另外5个发布任务列表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b。即最终生成2 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对应的5个发布任务列 表。

再例如,视联网服务器在对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进行解析之后,得到 2个发布任务列表1和2,其中发布任务列表1对应的终端标识为C和D, 发布任务列表2对应的终端标识为E和F,此时,视联网服务器则将终端标 识C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1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c,将终端标识D 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1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d,将终端标识E对应 的发布任务列表2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e,将终端标识F对应的发 布任务列表2打包成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f。即最终生成4个第二视联网 数据包,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对应的1个发布任务列表。

为了保证发布终端能够与视联网服务器进行通信,需要预先将发布终端 接入视联网服务器,接入之后,发布终端即可与视联网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布终端在接入成功之后,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将该发 布终端的终端标识、MAC地址等信息保存至上述终端注册信息表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发布终端接入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步骤c1,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发布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步骤c2,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布终端 入网所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执行步骤c3;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c5。

步骤c3,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发布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令 的入网应答指令;

步骤c4,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发布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 答指令的确定应答指令,所述发布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步骤c5,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发布终端发送拒绝接入的提示信息。

上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是视联网服务器要发送至发布终端的数据包,每 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都要发送至自身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 即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 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视联网服务器在依据第一视联网 数据包生成第二视联网数据包时,还可以在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添加第 二路径信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 的传输路径。因此,视联网服务器即可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 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 MAC地址、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所对应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

例如,在上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a中添加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视联网 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终端标识为A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在上述第二 视联网数据包b中添加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 终端标识为B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在上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c中添加 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终端标识为C的发布终 端的MAC地址;在上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d中添加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 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终端标识为D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在上 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e中添加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视联网服务器的MAC 地址和终端标识为E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在上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f 中添加的第二路径信息可以为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和终端标识为F的 发布终端的MAC地址。

步骤103,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 个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视联网服务器在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之后,即可按照所述第 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视联网 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即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 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 器的终端。

在所述第二路径信息所包括的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所述第 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的 MAC地址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布终端的 MAC地址为目的地址。因此,该步骤103即为: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源 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 对应的发布终端。

发布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之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 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发布,并且各个 发布终端的发布过程相互独立。对于发布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 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的具体过程,将在下面的实施例二中进行详细 论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布终端可以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 表自动进行信息发布,在需要发布信息时,自动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要发布 的信息,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准确性较高;并且,在视联网数据包的传 输过程中,直接按照对应路径信息进行传输即可,而无需采用目前IP协议 的解决方案,由每个数据包自行协商传输路由,从而可以保证传输通路的稳 定和通畅,避免多媒体业务的延时,传输速度更快。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的流程图,该方 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发布终端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 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 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 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 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 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 网数据包。

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 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对于该步骤相关的具体过程,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的相关描述即可,本发 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步骤202,发布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 信息发布。

发布终端在接收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之后,首先可以对所述第二视联网 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其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并解析为发布终端所能识别的 数据格式,然后即可根据所述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从而实现信息的 自动发布,并且各个发布终端的发布过程相互独立。

其中,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 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 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当然,所述发布任务列表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信息, 例如,每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显示布局信息、每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数 据类型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所述发布类型可以包括在线、离线和插播。

在线:在播放的时候根据视联网服务器下发的发布任务列表,下载发布 信息,这些发布信息播放完不保存,所以下次播放的时候需要重新下载,在 线方式不需要外部的存储工具存储数据。

离线:在播放之前,先把发布信息下载到本地的一个存储空间,然后根 据发布任务列表播放发布信息,离线方式不需要频繁的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 发布信息,节省带宽。

插播:在发布终端正在发布“离线”或者“在线”任务时,中间有紧急 的任务需要播放,又不想影响到现在播放时,可以推送插播任务,插播任务 在开始播放时间到达时,发布终端会暂时停止当前正在发布的发布信息,开 始进行插播任务,插播任务结束后,会重新进入之前的发布状态,自此一次 插播完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步骤20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d1,所述发布终端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若存在,则执行子步骤d2;若不存在,则执行子步骤d4;

子步骤d2,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 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子步骤d3,所述发布终端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 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子步骤d4,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发 布终端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子步骤d5,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发布终 端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由于存在一种离线的发布类型,该类型需要在开始发布时间到达之前, 先从视联网服务器下载对应的发布信息至发布终端本地,才能保证该类型发 布信息的顺利发布,因此,发布终端在解析出发布任务列表之后,首先可以 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如果存在则要向视联网服务器 下载该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如果不存在,则无需下载,直接等待 某一发布信息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进行发布即可。

上述子步骤d2和子步骤d3即为发布终端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离线发布 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的过程。首先,发布终端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 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该下载 请求之后,即可从预先设置的存储有发布信息的资源数据库中获取上述下载 请求中包括的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然后将所述发布信息打包成第 三视联网数据包,还可以在该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中添加第三路径信息,其中 所述第三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发送所述下载 请求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 所述发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最后,由于所述第三路径信息用于 标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因此视联网服务器即可 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也即视联 网服务器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 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布终端。

因此,所述发布终端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 应的发布信息的步骤包括:所述发布终端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对所述第 三视联网数据包进行解析,即可得到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子步骤d4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d41,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所述 发布终端判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子步骤d42,若所述发布类型为在线,则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 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 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子步骤d43,若所述发布类型为离线,则所述发布终端从本地获取该发 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子步骤d44,若所述发布类型为插播,则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 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 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 发布所述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上述子步骤d42和子步骤d44中,所述发布终端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 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 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的过程与上述子步骤d2和子步骤d3的过程基本相 似,具体参照上面的相关描述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论述。

上述插播发布类型的发布任务列表,可以通过编辑终端进行设置。在本 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由视联网服务器自动生成插播类型的发布 任务列表,在该种情况下,还可以预先设置监控前端和监控服务器,监控服 务器首先要接入视联网服务器,从而与视联网服务器实现双向通信,对于接 入的具体过程,参照上述编辑终端和发布终端接入过程的相关描述即可。

监控前端进行实时监控,在采集到需要发布的信息时,监控前端将把采 集到的发布信息打包发送给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收到之后,即可将这些 发布信息打包成第四视联网数据包,并添加第四路径信息,其中所述第四路 径信息可以包括的监控服务器MAC地址和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所述监控服务器的MAC地址为 源地址;然后,由于所述第四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四视联网数据包在视 联网中的传输路径,因此监控服务器即可按照所述第四路径信息,通过视联 网发送所述第四视联网数据包,也即监控服务器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 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四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视联网 服务器。

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第四视联网数据包之后,对其进行解析得到其中 的发布信息,然后可以针对该发布信息自动生成发布任务列表,该发布任务 列表中可以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即插 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视联网服务器 可以将该发布信息列表打包成第五视联网数据包,并添加第五路径信息。本 发明实施例中,监控服务器可以为多个,可以预先设置监控服务器与发布终 端的对应关系,即设置哪个发布终端发布哪个监控服务器发送的发布信息, 视联网服务器将该发布信息转换成成与该监控服务器对应的发布终端个数 相同个数的第五视联网数据包,每个第五视联网数据包中均包括该发布信 息,只是包括的第五路径信息不同,每个第五路径信息中可以包括视联网服 务器的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发布终端的MAC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布终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由于所述 第五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五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因此 视联网服务器即可按照所述第五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五视联网 数据包,也即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 第五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布终端。

发布终端接收到第五视联网数据包,解析得到发布类型为插播的发布任 务列表,即可按照上述方式根据该发布任务列表进行信息发布,对于具体的 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视联网的新型的信息发布,可以支持在发布情况下,对当前的周边环境 画面,声音等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发送给需要的发布终端,可以用来处理临时 播放(插播)的情况,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监控服务器的发布信息后,就能 够及时编辑发布任务列表,给信息发布推送及时任务,把这个出现警报情况 的信息及时推送给发布终端和需要数据流的地方,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的控 制。可以解决紧急情况下(例如火灾等)不能自动的给发布终端推送发布信 息调度不及时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设置状态数据库用于存储发 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因此,在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 在发布;在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 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息发布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记录的 发布状态标志位。

该步骤可以在步骤201之前执行,即发布终端上电后,首先执行该步骤 e1。

步骤e2,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如果存在,则执 行步骤e3;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1。

步骤e3,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所对 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e4;若否,则执行步骤 201。

步骤e4,从所述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并可以并行执行步骤 201。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控制发布终端的停止发布和继续 发布,例如,可以通过编辑终端的控制软件给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停止指令, 该停止指令中可以包括一些退出的字段信息和对应的发布终端标识,然后视 联网服务器收到后会转发给对应的发布终端,发布终端收到后,会自动停止 发布。继续发布的控制过程类似。

另外,视联网服务器还可以有多个,可以设置视联网服务器的优先级, 编辑终端可以按照优先级选择视联网服务器接入。编辑终端还可以向视联网 服务器发送查询指令,视联网服务器收到查询指令后将各个发布终端的在线 状态发送至编辑终端,根据这些在线状态可以对发布终端进行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布准确性较高,并且基于视联 网传输数据,使得传输速度更快。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 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 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 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结构框图,该 视联网服务器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其中, 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对应 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视联 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 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网数 据包;

生成模块302,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 网数据包;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 径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 中的传输路径;

发送模块303,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所 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所述对应的发布终端为所述第 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 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 行信息发布。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编辑终 端的MAC地址和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编辑终端的 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所述第 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源地址对应的编辑终端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 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

所述生成模块可以包括以下子模块:

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得到其中的至少一个发 布任务列表、以及每个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

转换子模块,用于分别将每个终端标识对应的发布任务列表转换成一个 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所述第二路径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以及所述 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的 MAC地址,其中,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MAC地址为源地址,所述发布终 端的MAC地址为目的地址;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源地址和目 的地址,通过视联网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发 布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编辑终端接入所述视联网服 务器: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入网请求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确定当前是否存在大于或等于所述编辑终端入网所 需资源的空闲资源;

若存在,则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向所述编辑终端发送针对所述入网请求指 令的入网应答指令;

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编辑终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入网应答指令的 确定应答指令,所述编辑终端成功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

对于上述视联网服务器实施例而言,由于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 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发布终端的结构框图,该发布 终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视联网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第二路径信 息,所述第二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 径;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用于接收编辑终端发送的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依据第 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并按照所述第二路径信 息,通过视联网分别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发布终端;

所述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每个发布任务列表 对应的终端标识、以及第一路径信息,所述第一路径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 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编辑终端为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 服务器的终端,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所述第一视联 网数据包;

发布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进行 信息发布;所述发布终端为所述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对应的 终端标识所对应的、预先接入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终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布任务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 发布信息标识、每个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以及每个所述发布 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和结束发布时间;其中,所述发布类型包括在 线、离线和插播。

所述发布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布类型中是否存在离线发布类型;

发送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向所述视联 网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离线发布类型对应的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

保存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 的发布信息,并将所述发布信息保存至所述发布终端本地;

开始发布子模块,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 时,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停止发布子模块,用于当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结束发布时间到达时, 停止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所述保存子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三视联网数据包;所述第三视联网数 据包包括所述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和第三路径信息,所述第三路径 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三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的传输路径;所述第三视联 网数据包为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按照所述第三路径信息,通过视联网发送的数 据包。

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可以包括以下子单元:

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某一个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开始发布时间到达时, 判断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类型;

在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在线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 布信息;

离线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离线时,从本地获取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发布 信息;

插播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发布类型为 插播时,向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包括该发布信息标识的下载请求;接收所 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暂停发布当前正在 发布的发布信息,并开始发布所述该发布信息标识对应的发布信息。

所述发布模块还可以包括:记录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始发布子模块开 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 的发布状态标志位记录为正在发布;在所述停止发布子模块停止发布所述发 布信息之后,将预先设置的状态数据库中,所述发布信息对应的发布状态标 志位记录为完成发布;

所述发布终端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布终端重新上电后,读取所述状态数据库中所 记录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标志位;

判断发布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早于所述为正在发布的发布状态 标志位所对应的发布信息的结束发布时间;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时,从所述 当前时间开始发布所述发布信息。

对于上述发布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 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一种信息发布系统,该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包括编辑终 端、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终端。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 实施例三的相关描述,所述发布终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四的相 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论述。当然所述信息发布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前端和 监控服务器,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相关描述。

所述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通过编辑终端将第一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视联 网服务器,该第一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了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表和每个发布 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视联网服务器可以依据第一视联网数据包生成至 少一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该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包括至少一个发布任务列 表;视联网服务器将每个第二视联网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 布任务列表对应的终端标识所对应的发布终端。因此,本发明中发布终端即 可以根据第二视联网数据包中的发布任务列表自动进行信息发布,在需要发 布信息时,自动向视联网服务器下载要发布的信息,发布过程更加简单,发 布准确性较高。其次,在视联网数据包中均包括路径信息,该路径信息用于 标识视联网数据包在视联网中进行传输的传输路径,因此在视联网数据包的 传输过程中,直接按照上述传输路径进行传输即可,而无需采用目前IP协 议的解决方案,由每个数据包自行协商传输路由,从而可以保证传输通路的 稳定和通畅,避免多媒体业务的延时,传输速度更快。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 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 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 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 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 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 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 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 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 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 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 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 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 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和系统,视联网服务器和发布 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 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 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