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生成所述案例的案例脚本,并对所述案例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并将其存服务器数据库;客户端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案例事件链,并解析所述案例事件链,生成所述案例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与具体信息,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具体信息,生成所述事件的可缩放矢量图,将所述可缩放矢量图添加到网页的页面;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对所述可缩放矢量图进行调整,并结合可视化技术完成突发事件态势的展示,采用贝叶斯概率统计原理结合事件的内在逻辑概率,自动完成事件的推演。本发明提供了事件链的可视化展示与编辑功能,为非专业人员编辑演练脚本提供帮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1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98451.X

  • 发明设计人 夏时洪;袁铭择;

    申请日2015-07-08

  • 分类号G06F9/44;

  • 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祁建国

  •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47: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10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44 申请日: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态势推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突发事件链可用于应急演练和灾害预防等方面。传统的应急演练主要使用“桌面推演”的方式进行,演练之前,专业人员根据演练的目的和主题,从演练库中选取案例,并根据演练时长和规模等,对现有内容进行编排,演练库是存储了大量演练案例的文本或影音图像库,通常以纸质或电子文档的形式组织,库中的每个演练案例都是根据客观现实,由专业人员结合演练情景,以教学为目的精心编排而成的,案例库中包括洪水、地震、堰塞湖和火灾等,以及由上述事件综合组成的案例,演练进行时,专业人员根据事先编排好的案例主持演练活动,同时播放视频、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展示事件态势,同时根据参演人员的反馈调整演练发展过程和进行速度。

在传统的突发事件演练过程中,突发事件链的生成和编辑往往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在演练过程中,非专业人员很难根据当前的事件发展状态,对下一时刻的事件发展态势做出客观的评估,从而造成演练过程中出现事件发展逻辑不清晰,缺少调理等问题,在传统的推演过程中,事件的态势通常以被动方式进行表达,即在主持人宣布事态后才进行文件通知下发、播放视频和图片播放等工作,这种被动的表达方式,很难给参演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不能明确了解当前事件的态势,用户体验不佳,此外,在演练过程中,事件信息通常以独立的、离散的、与地理信息无关的方式进行表达,表达形式比较单一,且很少与空间信息紧密融合。

发明专利“一种巨灾应急救援预案可视化与推演系统”,该发明公开了属于计算机辅助应急救灾减灾决策领域的一种巨灾应急救援预案可视化与推演系统。该系统以预案库以及情景模型为基础,通过综合应用GIS、VR、FLASH等可视化先进技术,对应急预案中的各个关键要素进行抽象表达,以对应的复合图形符号在遥感影像图以及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同时以多空间尺度、多时间序列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灾种的预案进行推演。该发明实现了决策预案的可视化与推演,为灾害应急决策提供可视化决策环境,对于提高我国巨灾应急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预案的可视化推演,主要为灾害决策提供支持。并且该系统主要通过GIS对事件进行表达,而本发明主要针对的是事件态势的可视化展示,并且提供了可视的事件链编辑方法,通过WebGIS与影音信息融合,展示当前态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包括:

步骤1,生成所述案例的案例脚本,并对所述案例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并将其存服务器数据库;

步骤2,客户端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案例事件链,并解析所述案例事件链,生成所述案例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与具体信息,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具体信息,生成所述事件的可缩放矢量图,将所述可缩放矢量图添加到网页的页面;

步骤3,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对所述可缩放矢量图进行调整,并结合可视化技术完成突发事件态势的展示,采用贝叶斯概率统计原理结合事件的内在逻辑概率,自动完成事件的推演。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所述步骤2还包括:为所述可缩放矢量图的图元添加事件回调函数,实现图像与鼠标的交互功能。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与所述可缩放矢量图向结合。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事件的发生地点上添加图形、文字和视频展示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完成内容展示。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展示界面为地图图片添加3D展示功能,并集成物理引擎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包括:

生成案例事件链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案例的案例脚本,并对所述案例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并将其存服务器数据库;

生成可缩放矢量图模块,用于客户端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案例事件链,并解析所述案例事件链,生成所述案例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与具体信息,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具体信息,生成所述事件的可缩放矢量图,将所述可缩放矢量图添加到网页的页面;

调整并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对所述可缩放矢量图进行调整,并结合可视化技术完成突发事件态势的展示,采用贝叶斯概率统计原理结合事件的内在逻辑概率,自动完成事件的推演。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所述生成可缩放矢量图模块还包括:为所述可缩放矢量图的图元添加事件回调函数,实现图像与鼠标的交互功能。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还包括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与所述可缩放矢量图向结合。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所述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还包括在所述事件的发生地点上添加图形、文字和视频展示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完成内容展示。

所述的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所述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还包括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展示界面为地图图片添加3D展示功能,并集成物理引擎功能。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与传统的演练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事件链的可视化展示与编辑功能,为非专业人员编辑演练脚本提供帮助,同时系统提供了实时演化信息的展示,使参演人员实时获得态势信息,此外本发明还将影音、图像和三维等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整合,给参演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的信息获取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地图展示逻辑图;

图2为生成SVG逻辑图;

图3为实现的事件链效果图;

图4为实现的事件与地理信息融合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整体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步骤101/102/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引用以下技术,完成了高沉浸式的可视化展现与表达:贝叶斯网络(BayesianNetwork)是基于概率推理的图形化网络,是目前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领域最有效的理论模型之一;SVG(ScalableVectorGraphics)可缩放矢量图形,是一种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语法的二维图形表示语言,通过在网页内绘制基本图元来创建图像,生成任意复杂的图像;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指运用在Internet上、采用网络协议客户端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请求/应答机制提供便捷的用户交互能力。此外,在本发明中还使用了数据库、PHP、AJAX、JavaScript、JSON、HTML5和CSS3等技术。

以下为本发明方法的整体流程,如图5所示:

步骤101,生成所述案例的案例脚本,并对所述案例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并将其存服务器数据库;

步骤102,客户端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案例事件链,并解析所述案例事件链,生成所述案例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与具体信息,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具体信息,生成所述事件的可缩放矢量图,将所述可缩放矢量图添加到网页的页面,如图3所示;

步骤103,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对所述可缩放矢量图进行调整,并结合可视化技术完成突发事件态势的展示,采用贝叶斯概率统计原理结合事件的内在逻辑概率,自动完成事件的推演。

步骤102还包括:为所述可缩放矢量图的图元添加事件回调函数,实现图像与鼠标的交互功能。

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与所述可缩放矢量图向结合,在所述事件的发生地点上添加图形、文字和视频展示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完成内容展示,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展示界面为地图图片添加3D展示功能,并集成物理引擎功能,如图4所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系统,包括:

生成案例事件链模块,用于生成所述案例的案例脚本,并对所述案例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并将其存服务器数据库;

生成可缩放矢量图模块,用于客户端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所述案例事件链,并解析所述案例事件链,生成所述案例中事件的逻辑关系与具体信息,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具体信息,生成所述事件的可缩放矢量图,将所述可缩放矢量图添加到网页的页面;

调整并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关系与所述页面的尺寸,对所述可缩放矢量图进行调整,以完成展示与推演所述突发事件态势。

所述生成可缩放矢量图模块还包括:为所述可缩放矢量图的图元添加事件回调函数,实现图像与鼠标的交互功能。

还包括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与所述可缩放矢量图向结合。

所述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还包括在所述事件的发生地点上添加图形、文字和视频展示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完成内容展示。

所述地图与可缩放矢量图结合模块还包括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展示界面为地图图片添加3D展示功能,并集成物理引擎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演练脚本编排过程复杂、事件演化信息展示形式单一、推演过程的态势可见性差的问题。。

该方法使用了Web技术,完成事件链态势演化的可视化展示、突发事件链图形的交互编辑、与事件有关地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信息整合与集中展示等功能。所述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该系统使用了Web技术完成事件链态势演化的可视化展示。后台采用PHP和MySQL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加载和处理,前台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实现数据可视化,前后台之间采用AJAX完成数据请求与应答、前台使用JavaScript完成逻辑处理、使用SVG绘制事件链矢量图、使用CSS实现页面样式管理,综合以上技术完成事件链的可视化表达,Web技术方便系统的部署和使用,只需要在服务器安装系统软件,客户端就可以使用现代浏览器访问系统页面进行操作,Web技术为系统今后的升级和扩张提供便利,此外,随着HTML5、CSS3等技术的更新,浏览器的表现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提供很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客户端浏览器使用JavaScript解析事件链数据,根据事件之间的逻辑结构,在页面添加SVG的XML描述,将事件链逻辑关系用SVG有向图表示,使用SVG有向图表示抽象的事件链数据,使事件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形象的表示了出来,参演人员通过图像可以很快的对演练态势进行全局把握,加强演练的效果;

使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SVG图元表示事件的状态,并采用布局算法设置图元位置,使有向图更容易观察和操作。不同形状和颜色使SVG图像表达更多的信息,使参演人员从图像上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对当前的演练态势有更加清晰的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真实感而且加强了演练效果;

SVG图形的交互编辑功能,使SVG图形对鼠标悬停、单击、双击等事件做出反应,实现用户对SVG图形的选择、添加和删除功能,完成了图像的交互编辑功能,SVG图形交互编辑逻辑如图2所示,通过交互功能,控制人员可以根据当前情景,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做出调整,使事件的发展呈现多样性,此外参演人员还可以对多种情景做出演练,提高了演练效果;

系统提供了事件态势展示页面。新的事件发生时,该事件会自动添加到“已发生事件链展示图”中,并展示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图片信息,该功能使参演人员实时了解发生的事件,掌握最新的演练信息,为实时决策提供帮助;

事件链有向图中会根据历史演练数据,标记后续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演练时控制人员可以根据事件链有向图的概率提示信息,选择概率较大的方向发展事件,该功能给非专业人员提供了后续事件决策的参考信息与辅助功能;

通过浏览器调用WebGIS提供的API,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加载、展示、标记与添加功能,同时提供地图的交互功能,通过该接口标记事件发生的位置,并添加影音、图片和文字展示按键,该功能将与事件有关的全部数据添加到了地图上,把地理信息和事件信息有效的结合,为参演人员提供更真实的演练体验,地图的展示逻辑如图1所示;

在标记点上添加按键,当点击这些按钮时会在地图上弹出窗口,窗口内展示与该事件有关的信息,包括文字、视频和图片,多种信息的综合展示,使用户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事件的详细信息,为参演人员做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系统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数字化演练案例,包括地震、泥石流、堰塞湖、洪水、龙卷风、水污染、急性传染病和群体事件等,多种数字化案例为多样的应急演练提供支持,非专业人员通过加载现有案例,可以方便的编辑出不同灾种的演练脚本,加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针对不同级别化工原料泄露导致污染带、不同震级导致房屋倒塌交通水电设施毁坏、不同传染病导致疫情传染、不同规模群体事件导致冲击政府打砸抢烧和不同指令应急指挥行动过程等事件演化过程进行动画模拟,以模拟动画形式展示事件演化信息,使参演人员全面地认识、真实地体验事件演化过程,从而强化了演练效果。

系统提供了开放的API接口,其它软件通过调用该接口可以访问系统资源,或者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充,开放的接口为与第三方软件的联合演练、功能的扩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系统提供了3D展示和物理引擎等功能,在浏览器中使用3D功能加载模型和图片等多媒体内容,通过鼠标操作完成360度全方位观看,在3D场景中提供物理引擎,完成重力模拟、运动和碰撞等功能。3D和物理引擎模拟了灾害的3D场景,为参演人员提供了更加真实的体验。

以下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如下所示:

系统后台使用MySQL数据库、ApacheHTTP服务器、PHP服务器和NodeJS,为数据与页面的访问提供支持,数据库用来存储演练数据,根据逻辑关系将演练脚本进行抽象和组织,分别存储于事件信息表event、事件关系表eventrelation和素材表material。PHP完成后台业务逻辑,用于访问数据库和生成JSON文件,HTTP服务器用来响应用户的页面请求,NodeJS主要用于数据的主动推送和事件信息同步,客户端采用现代的浏览器完成数据访问和页面渲染。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异步通信采用AJAX的方式,数据采用JSON格式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一种基于案例的突发事件态势推演方法”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1)数字化演练脚本和导入演练素材:将文字化的演练脚本进行抽象,提取案例事件链存入数据库,将演练模拟素材和展示素材导入到系统文件夹下;

(2)构建基本页面访问服务:将系统页面代码放入HTTP服务器中,使用现代浏览器访问该页面,完成页面数据加载和展现功能;

(3)构建数据异步传输服务:客户端以AJAX形式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服务端的PHP程序根据请求内容查询数据库,以JSON格式返回查询结果;

(4)客户端解析事件数据:客户端JavaScript程序解析JSON格式的事件数据,对数据属性进行检查与解析,获得事件的逻辑关系和具体信息;

(5)客户端展示事件数据:根据解析后的JSON数据,生成事件链SVG矢量图代码,并添加到页面中;

(6)布局SVG图像:根据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页面的尺寸,对事件链图进行布局,使图像美观易操作;

(7)添加SVG图像的交互功能:使用DOM为SVG的图元添加事件回调函数,实现图像与鼠标的交互功能。当删除或者添加事件节点时,返回步骤(4)更新图像;

(8)添加事件链自动推演功能:使用贝叶斯概率模型,根据事件链的内在逻辑关系,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式进行事件的添加或者删除。当删除或者添加事件节点时,返回步骤(4)更新图像;

(9)事件的地理信息展示:在浏览器端调用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放API,完成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展示和操作功能;

(10)实现事件地点的标记功能:使用WebGIS提供的开放API,在地图上实现事件地点的动态标记和交互功能;

(11)事件信息展示功能:在地图的事件发生地点上添加图形、文字和视频展示按钮,用户通过点击按钮完成内容展示;

(12)加入WebGL的3D引擎:在地图展示界面实现地图图片的3D展示功能,并集成物理引擎功能实现运动、碰撞等效果;

(13)事件信息同步发送功能;事件发生时,使用WebSocket接口将事件编号发送的每个客户端,触发相关程序;

(14)封装代码提供开放接口:使用Facade设计模式对内部实现功能的JavaScript程序模块进行封装,为第三方软件提供简单易用的开放接口。

步骤(1)中,所述数字化演练脚本和演练素材的导入方法如下:

分析演练脚本的内容,将脚本中的事件进行抽象,提取事件、地点、人物和描述等关键信息,并存储到数据库Event表;

提取出事件组成信息,包括人员数量、事件发展情况和事件等级等信息条。将这些内容的描述存储到数据库的information表;

分析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并存储到eventrelation表,事件的编号对应着Event表中事件的编号;

根据事件和信息条的详细描述,收集图片、视频等素材信息。将素材在服务器端文件夹的路径和素材编号存储到material表中,根据该编号更新Event和information表的素材列。

步骤(2)中,所述请求服务构建方法如下:

将已经编辑好的页面文件放入HTTP服务器的www文件夹中,启动MySQL服务程序,并向数据库中导入演练数据;

启动ApacheHTTP和PHP服务程序,使用FireFox4.0+、IE9.0+等现代浏览器,输入系统页面的URL:http://192.168.1.106/project_01/page_server/Server.html。

浏览器载入控制页面,解析页面内容并进行展现。

步骤(3)中,所述异步数据传输方法构建如下:

页面解析完成后,浏览器运行页面内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调用JQuery的JSON()函数,使用AJAX方式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

服务器PHP程序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分析客户端请求的URL连接,获取事件名称等信息;

使用PHP连接MySQL数据库,根据事件名称生成SQL语句,查询event、eventrelation和material表,读取事件的相关信息;

PHP将查询到的事件基本信息、事件逻辑关系和事件素材信息存储于JSON格式的文本对象中;

将事件的详细信息存储于JOSN对象的nodes属性,事件的逻辑关系信息存储于links属性;

PHP调用echo函数将JSON格式的文本对象输出,作为AJAX的应答数据返回到客户端。

步骤(4)中所述的数据检查与解析的方法如下: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传回的JSON格式的文本数据后,自动将其转换为JavaScript对象;

使用JavaScript程序遍历数据,将以文本格式存储的时间、日期属性解析为JavaScript的Date对象。

步骤(5)中所述的SVG图像生成方法如下:

使用JavaScript获取HTML页面中id为“graph”的DOM对象,在该DOM对象中添加SVG的XML代码;

遍历事件数据的nodes属性,为nodes中的每个子对象建立一个“g”标签,添加到SVG的XML代码中。将nodes子对象的“class”属性设置为“nodeinactive”样式。在g的标签中添加“rect”和“text”子标签,“rect”标签用于绘制事件结点的方形,“text”用于在结点上标记事件的名称;

遍历事件数据的links属性,为links内的每个子对象绘制一个有向箭头,表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箭头的绘制使用SVG的“path”标签实现,在“path”的“d”属性中设置箭头的起止位置,并将“class”属性设置为“linkinactive”,使箭头显示为半透明未选中的状态。

步骤(6)中所述的SVG图像布局方法如下:

遍历事件链数据对象的links属性,根据事件的因果关系获得有向图的最大深度;

使用SVG的DOM对象获取HTML中SVG图像的最大高度信息。用高度除以有向图的最大深度,获得图像中事件链每一层级的高度像素值。根据该高度值和结点的层级信息,计算出每个图元在图像中的y值;

为避免事件链中结点相互重叠,需要对结点的x值进行调整。为每结点设置的x为关于图像中轴的随机偏离值。更新位置后的xml数据是;

<gclass="nodeinactive"transform="translate(316.588,102.668)">

<rectrx="5"ry="5"x="-28"y="0"height="23"width="56">

</rect>

<textx="0"y="15.5"text-anchor="middle">灾民恐慌

</text>

</g>

<gclass="linkinactive"id="link1:2">

<pathid="path1:2"d="M701.315,108.716L684.788,161.590">

</path>

</g>

根据结点的位置更新path的d属性。

步骤(7)中所述的添加图像的交互功能的方法如下:

使用JavaScript获取SVG的DOM对象;

遍历结点DOM数组,为每个结点添加鼠标悬停、单击和双击等回调函数,对相应事件做出处理;

在回调函数中实现对结点和连线样式的设置、事件详细信息展示等功能。如:鼠标悬停的回调函数将结点的class属性设置为“linkselected”、将连接到该结点连线的样式设置为“linkactive”、将该结点的父节点样式设置为“nodeactiveparent”、其子节点的样式设置为“nodeactivechild”。单击和双击样式设置方式类似;

结点的单击回调函数中,添加了事件详细信息展示功能。使用AJAX方式从服务器端请求结点事件的详细内容,并添加到页面HTML中显示;

当用户按住键盘“Ctrl”键并点击SVG图像时,会在nodes中添加新的数据项,表示新的结点。按住“Ctrl”键依次点击两个不同节点后,在links属性中添加新的数据项,表示事件间新的因果关系。数据更新后返回步骤(5)对图像进行重新绘制。

步骤(8)中所述贝叶斯概率模型方法如下;

根据事件链的内在逻辑因果关系与历史演练信息等概率信息,结合贝叶斯概率方法,采用最大后验概率方法完成推演过程。当给定输入事件X后,计算后续事件Y的概率表达方式如下所示:

E[Y|X,D]=Σθρ(Y|X,θ)ρ(θ|D)

其中θ是模型参数,ρ(θ|D)为后验概率使用公式θMAP=argmaxθρ(D|θ)ρ(θ)进行近似求解。

步骤(9)中所述的地理信息展示方法如下:

在HTML的“head”标签中引入WebGIS提供的JavaScript头文件。以百度提供的API为例,加入的代码为: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src="http://api.map.baidu.com/api?v=2.0&ak=x">

</script>

在页面中添加标签“<divid="allmap"></div>”表示地图的加载位置,并添加JavaScript初始化地图,完成基本的配置,JavaScript代码如下:

varmap=newBMap.Map("allmap");

varpoint=newBMap.Point(116.404,39.915);

map.centerAndZoom(point,15);

步骤(10)中所述的事件地点的动态标记和交互功能如下:

事件发生时通过AJAX从服务器获取事件经纬度坐标信息;

调用WebGIS的开放API,在地图的指定坐标点添加HTML标签;

在该标签中加入HTML代码,进行地点的标注。

步骤(11)中所述的信息展示功能如下:

在地图的标记点中添加“li”标签,其中添加标签名称和超级链接信息。标签名称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等,超级链接中包括访问PHP文件的URL信息;

在地图上加入窗口弹出代码和视频播放代码。窗口弹出功能使用“magnific”插件实现,视频播放功能使用“mediaelement”插件实现;

添加窗口关闭功能,关闭窗口后界面恢复地图信息的显示。

步骤(12)中所述的WebGL的3D引擎实现方法如下:

在HTML页面中引入ThreeJS引擎的库文件three.js;

使用JavaScript创建3D展示程序,创建Three子类,并调用AmbientLight、DirectionalLight和PlaneGeometry等函数设置光照和相机参数;

通过Baidu地图提供的静态地图图片获取接口,获取静态地图图片。调用ThreeJS的ImageUtils.loadTexture函数,将地图图片作为纹理贴到图形上;

引入Box3实现碰撞检测等物理引擎功能。

步骤(13)中所述的同步发送功能如下:

调用NodeJS的socket.io库的接口,编写WebSocket服务端程序,实现WebSocket消息实时转发的功能;

在命令行执行“nodewebsocket.js”命令,启动WebSocket后台服务进程;

在客户端引入socket.io库文件,并实现WebSocket的回调函数。当信息从NodeJS推送到客户端时,回调函数被调用完成事件处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