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的钙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的钙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的新型钙增强剂(难溶性钙-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造在高钙乳制品中稳定性更好的食品类外源性钙添加剂。本发明以食品级难溶性钙和磷脂为原料,采用溶剂转换的方法将磷脂包裹到不溶性钙表面,制备了稳定性更好的钙增强剂,对液态、粉体或营养棒等高钙乳制品的稳定性、口感有很好的提高。本发明工艺简便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494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72057.3

  • 申请日2015-09-09

  • 分类号A23L33/16;A23L33/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43: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0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23L33/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0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1-30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33/16 申请日:2015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制备的钙增强剂(难溶性钙-磷脂复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起到重要的调控作 用,并且是人体含量最高的矿物质之一,人类对其需求量非常大。中国居民的 钙摄入量远远低于推荐摄入量,补钙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共识。 高钙类的牛奶、奶粉、酸奶、奶酪和乳饮料等钙强化乳制品是补钙较理想的食 品,目前,高钙乳制品中普遍采用难溶性钙剂作为钙增强剂,其含钙量高、价 格低廉,并且不会造成乳蛋白在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但是由于难溶性钙盐在液 态体系容易发生沉淀、溶解性差,容易对产品的口感产生不良影响。而磷脂是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一类天然、安全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在食品、医药等方 面有广泛的应用。磷脂是双亲性分子,常用作表面活性剂,并且本身也具有很 好的生物活性。如果用磷脂包裹难溶性钙粉,来提高钙粉的稳定性,不仅安全, 并且对营养性也有较好的提高。因此,本发明旨在公布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 合的稳定性好的钙增强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的钙增强剂(难溶性钙-磷脂 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造稳定性更好的食品类外源性钙添加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制备的钙增强剂(难溶性钙-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溶解:将磷脂溶于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

步骤二:混合:将难溶性钙分散在上述溶液中,形成悬浮液;

步骤三:溶剂转换: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大量水,使得溶液中水的比例趋 近于100%;

步骤四:分离:将混合液离心或静置,分离上清和沉淀;

步骤五:干燥:将步骤四所得到的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难溶性钙-磷脂复合 物。

步骤一中所述的磷脂为一种食源性磷脂,或几种食源性磷脂的混合物,如 大豆磷脂、卵磷脂及其他磷脂。

步骤二中所述的难溶性钙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CaCO3)或磷酸钙类(如磷 酸三钙(TCP)和羟基磷灰石(HA)等)。

步骤一、二、三中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溶剂转换方法。

本发明所得为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的钙增强剂(难溶性钙-磷脂复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难溶性钙本身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难溶性钙与磷脂复合钙增强剂在液 态体系中不易沉淀,在固态体系中不易迁移。

本发明采用溶剂转换的方法制备,工艺简便安全,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将磷脂用罗丹明-B标记后,HA-磷脂复合物的激光共聚 焦成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HA-磷脂复合物与HA的悬浮液2h内浊度变化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HA-磷脂复合物与HA粉末2h后的表观稳定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将磷脂用罗丹明-B标记后,TCP-磷脂复合物的激光共聚 焦成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TCP-磷脂复合物与TCP的悬浮液2h内浊度变化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TCP-磷脂复合物与TCP粉末2h后的表观稳定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将磷脂用罗丹明-B标记后,CaCO3-磷脂复合物的激光共 聚焦成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CaCO3-磷脂复合物与CaCO3的悬浮液2h内浊度变化示 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CaCO3-磷脂复合物与CaCO3粉末2h后的表观稳定性示 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HA-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HA的悬浮液2h内浊度变化 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中HA-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HA粉末2h后的表观稳定性 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中TCP-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TCP的悬浮液2h内浊度变化 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中TCP-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TCP粉末2h后的表观稳定性 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中CaCO3-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CaCO3的悬浮液2h内浊度 变化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6中CaCO3-大豆卵磷脂复合物与CaCO3粉末2h后的表观稳 定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限 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磷脂溶于其中, 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HA分散在0.2mL磷脂溶液中,形成悬浮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HA-磷脂复合物。

(6)激光共聚焦成像:将步骤(1)中的磷脂用罗丹明-B染色,用激光共 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可见HA颗粒表面包裹一层磷脂,说明HA-磷脂复 合物的形成(见图1);

(7)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HA浓度的HA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稳定 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2);

(8)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HA浓度的HA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物的悬 浮稳定性远高于HA粉末(见图3)。

实施例2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磷脂溶于其中, 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TCP分散在0.2mL磷脂溶液中,形成悬浮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TCP-磷脂复合物。

(6)激光共聚焦成像:将步骤(1)中的磷脂用罗丹明-B染色,用激光共 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可见TCP颗粒表面包裹一层磷脂,说明TCP-磷脂复 合物的形成(见图4);

(7)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TCP浓度的TCP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稳 定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5);

(8)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TCP浓度的TCP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物的 悬浮稳定性远高于TCP粉末(见图6)。

实施例3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磷脂溶于其中, 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CaCO3分散在0.2mL磷脂溶液中,形成悬浮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CaCO3-磷脂复合物。

(6)激光共聚焦成像:将步骤(1)中的磷脂用罗丹明-B染色,用激光共 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可见CaCO3颗粒表面包裹一层磷脂,说明CaCO3- 磷脂复合物的形成(见图7);

(7)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CaCO3浓度的CaCO3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 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8);

(8)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CaCO3浓度的CaCO3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 物的悬浮稳定性远高于CaCO3粉末(见图9)。

实施例4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大豆卵磷脂溶于 其中,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HA分散在0.2mL大豆卵磷脂溶液中,形成悬浮 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HA-大豆卵磷脂复合物。

(6)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HA浓度的HA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稳定 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10);

(7)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HA浓度的HA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物的悬 浮稳定性远高于HA粉末(见图11)。

实施例5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大豆卵磷脂溶于 其中,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TCP分散在0.2mL大豆卵磷脂溶液中,形成悬 浮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TCP-大豆卵磷脂复合物。

(6)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TCP浓度的TCP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稳 定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12);

(7)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TCP浓度的TCP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物的 悬浮稳定性远高于TCP粉末(见图13)。

实施例6

(1)溶解:将乙醇和水按体积比2:3配制成混合溶液,将大豆卵磷脂溶于 其中,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2)混合:准确称取5mgCaCO3分散在0.2mL大豆卵磷脂溶液中,形成悬 浮液;

(3)溶剂转换:室温下,在上述悬浮液中加入1.4mL水,使得溶液中水的 比例趋近于100%,并搅拌或震荡均匀;

(4)分离:将上述混合液离心(5000r/min,5min),分离上清和沉淀;

(5)干燥:将上述沉淀漂洗后干燥得到CaCO3-大豆卵磷脂复合物。

(6)浊度检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置于石英比 色皿中,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浊度的表征,记录900nm波长下2h内的吸光 度值变化(吸光度值减少量(%)=(t时间再分散液的吸光度值/起始吸光度值) ×100),并与相同CaCO3浓度的CaCO3分散液对比,可见复合物在2h内的悬浮 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见图14);

(7)表观稳定性观测:将步骤(4)中的沉淀重新分散在3mL水中,与3mL 相同CaCO3浓度的CaCO3分散液共同在室温下静置2h后拍照,可观察到复合 物的悬浮稳定性远高于CaCO3粉末(见图1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