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叉形大泷六线鱼产卵礁

一种叉形大泷六线鱼产卵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固定中轴(6);所述固定中轴(6)上设有承卵板(2),所述承卵板(2)与底板(1)夹角为10~70°;所述承卵板(2)上设有网袋(9)。由此构筑的产卵礁可以有效的增加大泷六线鱼鱼卵的附着率,提高卵子的受精卵,孵化率和成活率;同时为亲鱼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空间,以提升亲鱼的护卵效果。产卵礁结构稳定,制作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同时叉型的开放式结构,迎流阻力小,孵卵面积大,不会对产卵亲体在成任何伤害,符合六线鱼的产卵及护卵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3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59676.0

  • 申请日2015-11-30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21212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赵淑梅;李馨

  •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43: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3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5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卵礁,具体涉及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

背景技术

大泷六线鱼又名欧氏六线鱼、六线鱼,俗称黄鱼,属鲉形目、六线鱼科、六线鱼 属,为冷温性近海底层岩礁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和渤海,也见于朝鲜、日本和 俄罗斯远东诸海。此鱼耐低温,生存温度2~26℃,生长于中国辽宁、山东等地的近 海多岩礁海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有“北方石斑”之称,经济价值较高,深 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青睐。大泷六线鱼是中国北方网箱养殖的理想种类,也是开展 渔业增殖放流和发展游钓渔业的理想品种,作为北方特有名贵海水鱼类具有广阔的推 广前景。

近年来,由于近海以及江河地区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一些水上工程的建设、大面 积的围湖围海造田以及渔业捕捞强度的有增无减,使得近海和内陆一些水域的渔业资 源严重衰退。天然水域六线鱼数量锐减,导致六线鱼市场价格不断提高,沿海渔民对 六线鱼的捕捞量逐渐加大,渔获体长逐年减小,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单纯依靠资源自 身的恢复已经不能修复受损的六线鱼资源,增殖放流与投放人工鱼礁、建立保护区等 人为力量的介入,成为六线鱼资源修复和增加的有效手段。在充分把握海域环境条件 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产卵礁进行投放,是进行产卵场修复的主要方式。

大泷六线鱼鱼卵较大,卵径1.6~2.3mm,亲鱼怀卵量低,属黏性卵,自然状态 下受精后的卵粒互相黏着成团,卵块内部的卵会因缺氧而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孵化率 仅有20%左右。在自然海区,大泷六线鱼多产卵于苔藓和礁石表面,成扁平状卵块, 可平铺于产卵基上。自然产卵基由于形状结构的不确定性,产在表面的鱼卵遇海水后 会在10min内迅速凝结成块,内层鱼卵受精时精卵接触率小,从而导致受精率和孵化 率均较低。对于大泷六线鱼,雌鱼产卵后,雄鱼在产卵基附近护卵直到卵粒孵化,雄 鱼对产卵基的庇护性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设计一种适合六线鱼卵子附着,同时为雄 鱼提供护卵隐蔽的新型产卵礁,以提高六线鱼卵子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产卵基 的形状是鱼类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鱼类将卵产于不适合的产卵基上,在卵粒孵化 前很容易从产卵基剥离,剥离的卵块得不到雄鱼的看护,很容易被捕食者捕食。目前 人工产卵礁的建设多是粗放式的,即直接向海中投放废旧船只,石块和制作形状简单 的混凝土礁作为近海鱼类的附着基,没有考虑不同卵子的特性和亲鱼的行为习性,特 别是黏性卵对产卵基的要求较高,因此为稳定和扩大大泷六线鱼产卵场,提升大泷六 线鱼增殖效果,亟需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卵礁,增加附着性六线鱼卵的资源补充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该礁体制作费用低且经久耐用,同时,产卵礁迎流阻力较小,孵卵面积大,适用于风 浪较小的近岸水域。

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固定中轴 (6);所述固定中轴(6)上设有承卵板(2),所述承卵板(2)与底板(1)夹角为 10~70°;优选为60°。所述承卵板(2)上设有网袋(9)。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中轴的形状可以为方形,菱形,圆形。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卵板(2)与底板(1)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中轴(6)为中空结构。中空的设计 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流对本人工产卵礁体的冲击,降低迎流面积,同时也为产卵亲体提 供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中轴(6)内径为30~100cm。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卵板上有多个贯穿的圆形孔洞(7)。以 增加礁体的透水性。圆形孔洞(7)的直径为3-20cm。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中轴上设有2-6个承卵板(2);所述承 卵板(2)对称安装在固定中轴(6)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中轴上设有4个承卵板(2),所述承 卵板(2)呈叉形对称安装在固定中轴(6)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中轴底部的2块承卵板与底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承卵板上设有挂钩(8),所述网袋通过挂 钩固定在承卵板(2)上。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网袋(9)的材料为聚乙烯材质,所述网 袋(9)内填充有贝壳。贝壳网袋作为产卵礁的一部分提升了礁体的透水性,同时减少 了混凝土的使用,网袋随水流不断摆动,可以增加鱼卵与氧气的接触。简单的混凝土 表面坚硬且较为光滑,而网袋同时具有不规则和开阔的表面,更适合于大泷六线鱼鱼 卵附着。表面凹凸不平的产卵礁可以给鱼卵提供更加安全和牢固的附着,以减少其被 食卵鱼类的捕食。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是实心的。可以有效的保证本人工产卵 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承卵板(2)、固定中轴(6) 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大泷六线鱼产卵礁已经水槽实验和海上实验的双重验证,可以有效的增 加大泷六线鱼鱼卵的附着率,提高卵子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同时为亲鱼提供 了相对安全的空间,以提升亲鱼的护卵效果。产卵礁结构稳定,制作简单,材料易得, 成本低,同时叉型的开放式结构,不会对产卵亲体在成任何伤害,符合六线鱼的产卵 及护卵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卵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承卵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承卵板;6、固定中轴;7、孔洞;8、挂钩;9、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 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叉型大泷六线鱼产卵礁,包括一钢筋混凝土底板1,四 块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承卵板2和一个用以固定混凝土承卵板2的固定中轴6,固定 中轴6为钢筋混凝土材质,中空,中空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流对本人工产卵礁体 的冲击,降低迎流面积,同时也为产卵亲体提供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长方形混凝土 承卵板2对称安装在固定中轴6的两侧,呈叉型。底板1是实心的,与底部混凝土承 卵板2相连接,可以有效的保证本人工产卵礁的稳定性。长方形混凝土承卵板2上有 多个圆形孔洞7,以增加礁体的透水性。其混凝土承卵板2上表面四角安装有挂钩8, 用以固定混凝土承卵板2上部敷设有用来附着大泷六线鱼鱼卵的网袋9,网袋9的材 料为聚乙烯材质,网袋9内填充有贝壳。多孔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使 用,增加礁体的透水性,流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使不同方向的水流都能 与网袋9充分接触,网袋9随水流的冲击不断摇曳,如此附着在网袋9上部的受精卵 可以获得充足的溶氧。

钢筋混凝土底板1,规格为长宽高160×140×10cm,四块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承 卵板2,长宽高160×80×10cm和一个用以固定混凝土承卵板2的固定中轴6,固定 中轴6为中空,外直径为:80cm,内直径为:60cm。长方形混凝土承卵板2对称安装 在固定中轴6的两侧,呈叉型,角度分别为120°和60°。底板1是实心的,与底部 混凝土承卵板相连接。长方形混凝土承卵板2上有多个孔洞7,直径为10cm。其混凝 土承卵板2上表面四角安装有挂钩8,挂钩为钢材质,用以固定混凝土承卵板2上部 敷设有用来附着大泷六线鱼鱼卵的网袋9,网袋9的材料为聚乙烯材质,网袋9内填 充有贝壳。

大泷六线鱼卵子遇水在10分钟内会凝结成团块,在较平的表面产卵,卵子会凝 结成较大的卵块,由于卵块相互重叠、挤压,卵块上的死卵、卵壳等污物覆盖于好卵 之上,使内层卵因长期缺氧而腐败死亡,导致孵化率较低,同时卵块内部的卵子受精 率也较低。此叉型产卵礁为斜面设计,大泷六线鱼雌鱼在相关倾斜的表面上排卵,卵 子成液态,会随斜面向下流动,因此,斜面设计可以更好的降低卵子的层叠数,使鱼 卵成松散排列的片状,可以增加卵子的受精率及孵化率。同时叉型礁体的设计,形成 了更多具有遮挡的空间结构,更利于亲鱼的护卵。研究发现,具有护卵行为的大泷六 线鱼更喜欢栖息在礁石突出的边缘或凹槽部分,以便掩蔽,因此叉型的设计及固定中 轴6中空的结构增加了产卵礁的复杂性,形成了更多的掩蔽空间以供亲鱼栖息。

研究发现,表面凹凸不平的鱼礁可以给鱼卵提供更加安全和牢固的附着,以减少 其被食卵鱼类的捕食,而简单的混凝土表面坚硬且较为光滑,因此本人工产卵礁增加 了网袋9的设计,网袋9同时具有不规则和开阔的表面,更适合于大泷六线鱼鱼卵附 着。将网袋9用挂钩8固定在具有开孔的混凝土承卵板2上,增加了网袋9与水流的 接触面积,及网袋9的活动性,使附着在网袋9上的受精卵获得了更加充足的氧气, 以增加卵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