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Schiff碱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一种Schiff碱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chiff碱聚合物及其合成法与应用,这种具有三维共轭结构的Schiff碱聚合物电极材料,具有高度离域的π电子,较低的平衡电极电势(0.7V?vs.Li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617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聚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55897.9

  • 申请日2015-09-02

  • 分类号H01M4/60;H01M10/0525;C08G73/02;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邱启旺

  • 地址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青山湖街道鹤亭街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38: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03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4/60 申请日:2015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chiff碱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Schiff碱聚合物 具有三维共轭结构,较低的平衡电极电势(0.7Vvs.Li+/Li)和优异的氧化还原 可逆性。

背景技术

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的研究始于1979年,大多是以聚合物作为电池正极, 而电池负极则用金属锂。自1984年全有机电池开始萌芽,Farrington将聚乙炔 同时作为电池正负极来研究。但由于聚乙炔在空气中的不稳定性、性能也不佳, 所以在全电池组装方面有很大问题。1986年有报道指出Mohammadi等研究了以 聚吡咯作为正负极的全有机电池,但由于聚吡咯不具有n-掺杂性质,使得该电 池基本不能工作。1992年Lee等提出了PPy/0.1MTEAP/PC/PAn全有机电池, 虽然开路电压仅为18mV、库伦效率低、性能也不理想,但这仍是全有机电池的 研究的曙光。直到2002年以自由基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的, 并促进了全有机电池的发展。

2007年Suga等使用不同的两种自由基聚合物组装全有机电池并推测了该电 池的充放电机理,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在2009年他们 得到不同聚合物作电池正负极的全有机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并探究了该电池机 理。2011年他们又以同种聚合物作电池正负极,该全有机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 学性能,再加上有机聚合物的一些特殊性质使全有机电池的发展更为诱人。

目前关于全有机电池的报道很少,有较好性能的更为少,多数报道集中在 对有机聚合物的研究。至今所研究的有机聚合物类型有限,还需进一步探究其 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资料中的聚合物的容量都不高、正负极材料的电压 都不够理想,所以组合的全电池有容量低、工作电压小、能量密度低等不足。

根据电极的掺杂离子所带电荷的不同,有机电池电极导电原理可以分为p- 型掺杂和n-型掺杂。发生p-型掺杂时,共轭链段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 液中的阴离子转移到电极中,n-型掺杂则相反。在本实验中我们会在电极中加入 活性炭来提高导电性。

有机聚合物电池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1)可以实现高比能量。如果增加聚合物的活性中心并降低单体的分子量, 就可以提高聚合物电极材料的比容量;

(2)设计主链共轭聚合物以加强其本身的电子电导率;

(3)可以实现多电子反应。调节聚合物单体上的基团来增加聚合物的活性 点数,从而调节氧化还原电势;

(4)环保。电极材料可自然降解;

(5)方便加工。有机聚合物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6)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电极表面,电子得失速度快,因此具有较好的倍率 性能。

这些特点将是电化学工作者发展、探究全有机二次电池的强大动力。

为了发展全有机聚合物电池,需要寻找电压和容量都较为匹配的有机聚合 物材料。高压全有机聚合物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其难点是寻找 具有较低电极电势的负极材料或者更高电极电势的正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chiff碱聚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Schiff碱聚合物,结构式如 下:

其中,R1、R2、R3、R4均选自H、F、Cl、Br、I、CN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chiff碱聚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将4,4’,4”-三醛基 取代的三苯胺与R对位取代的对苯二胺按照官能团比1:1在极性溶剂中进行加 热脱水缩聚,所述官能团分别为醛基和氨基。

进一步地,所述R为H,F,Cl,Br,I或CN。

进一步地,所述极性溶剂可以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亚砜,N,N’-二甲基 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碳酸二甲酯或间甲酚。

进一步地,加热脱水缩聚的温度区间是60~2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chiff碱聚合物的应用,该应用为,将Schiff碱聚合物作 为电池负极材料,以聚三苯胺作为正极材料,得到一种电压为3V的高压有机聚 合物全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以三醛基取代的小分子与含两个氨基的小 分子聚合生成三维的、π电子高度离域的共轭Schiff碱聚合物,具有较低的平衡 电极电势(0.7Vvs.Li+/Li),优异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将Schiff 碱聚合物与聚三苯胺组装成全有机聚合物电池,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 (3.0Vvs.Li+/Li)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4,4’,4”-三醛基取代三苯胺的核磁氢谱图;

图2为Schiff碱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图对比图;图中,(a)共轭Schiff碱聚合 物;(b)4,4’,4”-三醛基取代三苯胺;(c)对苯二胺;

图3为纽扣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Schiff碱在酯类电解质溶液中的CV曲线图(0.1mV/s);

图5为Schiff碱充放电曲线图;

图6为Schiff碱倍率放电性能曲线图;

图7为聚三苯胺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8为PTPA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曲线图;

图9为共轭Schiff碱、聚三苯胺和全电池的电压vs.时间曲线图;

图10为有机聚合物全电池的循环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合成Schiff碱聚合物,步骤如下:

(1)按照现有技术合成4,4’,4”-三醛基取代三苯胺,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制备4,4’-二醛基取代三苯胺

称取10.001g三苯胺加入250mL双口烧瓶中,再加入41.0mLDMF,搅拌。 烧瓶处于冰水浴(保证0℃),通氩气保护。用注射器在恒压分液漏斗中加入 37.5mL的POCl3,打开恒压漏斗,控制流速,将POCl3缓慢滴加到双口烧瓶中, 并搅拌1小时。

换油锅加热至105℃并搅拌,保持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搅拌下缓慢加 入冰水中,体系呈黑色,有棕色固体析出。静置3小时,过滤得到棕色固体。 用约50mL的饱和碳酸氢钠将其洗三遍,再用饱和食盐水洗一遍。

用CH2Cl2溶解粗产物,用V(CH2Cl2):V(石油醚)=1:2为淋洗剂,用硅胶柱层 析法分离提纯粗产品。装柱前将100-200目的硅胶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烘 干12小时。取60~70g干燥后的硅胶(成柱长度约15cm左右),用石油醚调成 糊状加入层析柱中。压实,保证硅胶层表面平整。在上表面加一层5mm的石英 砂。

湿法上样。用少量CH2Cl2溶解粗产物,使样品在柱内液面高度为4-5cm。 当溶解产物的CH2Cl2恰好都进入层析柱中时,开始滴加淋洗剂。薄层色谱点样 分析法判断粗产物提纯情况。然后将提纯后的产物旋蒸,用真空干燥箱将其在 80℃下干燥12小时。称重,得到8.636g亮黄绿色固体,产率为70.3%。

采用d6-DMSO溶解产物,核磁氢谱检测其结构。

(1.2)制备4,4’,4”-三醛基取代三苯胺

称取8.636g步骤1.1的产物加入250mL双口圆底烧瓶中,再加入35.3mL DMF。安装反应装置同上反应,烧瓶处于冰水浴(保证0℃),通氩气保护。用 注射器在恒压分液漏斗中加入32.3mLPOCl3。打开恒压漏斗,控制流速,将POCl3缓慢滴加到双口烧瓶中,并搅拌1小时。

混合物在105℃下反应1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再缓慢加入冰水中,有棕色 固体析出。静置3小时,过滤得到棕色固体。用约50mL的饱和碳酸氢钠将其洗 三遍,再用饱和食盐水洗一遍。

用CH2Cl2溶解粗产物,用V(CH2Cl2):V(石油醚)=1:1为淋洗剂,用硅 胶柱层析法分离提纯粗产物。装柱前将100-200目的硅胶放入干燥箱中,在120℃ 下烘干12小时。取60~70g干燥后的硅胶(成柱长度约15cm左右),用石油醚 调成糊状加入层析柱中。压实,保证硅胶层表面平整。在上表面加一层5mm的 石英砂。

湿法上样。用少量CH2Cl2溶解粗产物,使样品在柱内液面高度为4-5cm。 当溶解产物的CH2Cl2恰好都进入层析柱中时,开始滴加淋洗剂。薄层色谱点样 分析法判断粗产物提纯情况。然后将提纯后的产物旋蒸,用真空干燥箱将其在 80℃下干燥12小时,称重,得到3.210g亮黄色固体,产率为34.0%。

采用d6-DMSO溶解产物,核磁氢谱检验其结构,核磁参数为:1HNMR(400 MHz,d6-DMSO)δ9.93(s,3H),7.91(d,J=8.2Hz,6H),7.28(d,J=8.2Hz,6H)。结 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核磁氢谱图中有一个单峰、两个双峰,其积 分高度最简比是1:2:2(从低场到高场),其中δ9.93ppm处的单峰对应于目标化 合物(3)的醛基氢。2号氢受苯环邻位醛基影响,向低场位移,对应δ7.91ppm 处的双峰。δ7.28ppm处的双峰对应目标化合物的3号氢。从而判定其结构式为:

(2)共轭Schiff碱的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2.1)称取0.896g三苯胺三醛、0.454g对苯二胺加入三口烧瓶中(醛基与 氨基的摩尔比为1:1),再加入10.0mLDMSO。180℃下,搅拌、反应72小时。

(2.2)冷却至室温,过滤,将所得固体依次用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洗 涤,烘干,称重0.675g,产率为56.1%。

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法测试上述产物的红外光谱:将光谱级KBr磨细干燥, 置于干燥器中备用,取1~2mg的干燥样品,并以1:(100~200)比例的干燥KBr 粉末,一起在玛瑙研钵中于红灯下研磨,直到完全研细混匀(粉末粒径2μm左 右)。将眼好的粉末均匀放入压膜器内,抽真空后,加压至50~100MPa,得到透 明或半透明的薄片。将薄片置于样品架上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三醛基三苯胺醛基上的C-H两个吸收峰(2832cm-1, 2734cm-1)和对苯二胺中氨基的吸收峰(3409cm-1,3372cm-1)在Schiff碱中已 经消失,可见醛基与氨基已经反应生成Schiff碱。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对苯二胺合成共轭Schiff碱,对苯二胺的等同 替换,如F,Cl,Br,I或CN对位取代的对苯二胺也可实现共轭Schiff碱的合 成。

此外,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在温度区间60~200℃内,经过不同时长的加热脱 水缩聚后均能得到Schiff碱,然而温度低于60℃,产率较低,浪费较大;而当 温度高于200℃,具有较多的碳化副产物。

下面测试该实施例制备的共轭Schiff碱的电化学性能。

活性物质:活性炭:PTFE(60%)=5:3:2。分别称取0.1042g活性物质、 0.605g活性炭、0.0694g粘结剂(PTFE)。称取PTFE后加少量纯净水,防止混 合时粘在烧杯上,减小误差。

将聚合物与活性炭充分研磨后,加入PTFE,继续研磨,蒸去水分(可以微 波,注意时间)。采用异丙醇破乳,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干膜(注意厚度均匀)。 将膜真空干燥12小时后,称重得总质量为0.2148g。

将膜制成规定大小的正极膜。锂片作负极,聚丙烯隔膜(PP膜)及商业电解 质,组装纽扣电池的过程中都是在充满氮气且相对湿度≤1%的手套箱中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氧值=30.0ppm,H2O<0.5ppm)。电池结构如图3所示:

半电池装配步骤如下:

(1)负极壳放在最下面,用镊子将弹片、垫片依次放在上面。用塑料滴管 将酯类二次电池电解液(醚类电解液用100μL移液枪移取)从负极壳与垫片的 缝隙中滴入,使垫片以下浸润在电解液中。

(2)用镊子轻轻摆正垫片位置,在垫片中间位置点一滴电解液,将锂片轻 轻地平整地盖在上面。锂片上均匀的铺满一层电解液,将PP膜盖上,调整其中 间位置。在PP膜上均匀的铺满一层电解液,将正极膜盖上。最后盖上正极壳, 用镊子压一下。

(3)换胶头镊子夹住电池正负极,将电池放入封口机器中,压紧成型。注 意每次压制电池后要及时清理仪器内部,以免电解液腐蚀仪器。

以Schiff碱作为工作电极,金属锂作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电解液是商业化 酯类电解质溶液,扫描速度是0.1mV/s,扫描范围0.2~2.3V(vs.Li+/Li),测试结 果如图4所示:半电池的开路电压为2.7V左右,首次负方向扫描出现了较大的 还原电流,但是在随后的循环测试曲线很稳定,而且氧化和还原峰非常对称, 表明电化学氧化还原氧化的可逆性好。

图5是扣式半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随着倍率的增加,电池容 量逐渐缩小,并且同一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也逐步升高。

图6是扣式半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0.4C,0.8C,1.0C,2.0C, 4.0C,8.0C,16.0C下的放电容量大约分别是133mAh·g-1,129mAh·g-1,127 mAh·g-1,118mAh·g-1,104mAh·g-1,86mAh·g-1,60mAh·g-1。随后进行了300 次1C倍率下充放电,其容量一直维持在126~130mAh·g-1,库伦效率接近100%, 表现出优异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制备的Schiff碱聚合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 以聚三苯胺作为正极材料,制备电压为3V的高压有机聚合物全电池,步骤如下:

(1)按照现有的技术,合成聚三苯胺。

为了与该负极进行匹配,聚三苯胺被用来作正极。参照文献中的方法合成 得到聚三苯胺,具体过程是:0.025mol(~6.1g)三苯胺溶解在100mL无水氯仿 中;在氩气保护下,分四次加入总量为0.1mol(~16.22g)无水三氯化铁,每隔 一小时加一次;并继续反应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甲醇中,析出产物。将 粗产品溶解于氯仿中,过滤,将滤液浓缩,倾倒于5wt%氨水的丙酮溶液,析出 最终产品。50℃真空干燥24小时即可。

聚三苯胺的半电池测试如下:

聚三苯胺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如图7所示。充放电曲线的交点对应 的电压随着倍率的增加而升高,推测其该电极材料的平衡电极电势大约是 3.7V(vs.Li+/Li)。

聚三苯胺的倍率测试和循环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0.4C,0.6C,0.8C,1.0C 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是70mAh·g-1,69mAh·g-1,65mAh·g-1,62mAh·g-1和 70mAh·g-1。随后,0.5C倍率下进行了50个循环的测试,其容量保持为70mAh·g-1, 库伦效率接近100%。

(2)有机聚合物全电池的组装。

电池组装的方法同前。该全电池中,以Schiff碱为负极,聚三苯胺为正极, LiPF6酯类电解液,正极稍稍过量。在0.2C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

将共轭Schiff碱,聚三苯胺和全电池的电压随时间曲线进行叠加,如图9 所示。Schiff碱负极的电压-时间曲线位于最下面,电压平台大约是0.7V(vs. Li+/Li),聚三苯胺正极的电压-时间曲线位于最上面,电压平台大约是3.7V(vs. Li+/Li)。理论上,以Schiff碱为负极,聚三苯胺为正极的全有机聚合物电池的电 池电压应该是3.0V左右。实际测试的结果是,该全有机聚合物电池的电压-时间 位于Schiff碱和聚三苯胺的电压-时间曲线之间,其电压平台约是3.0V(vs.Li+/Li), 与理论预测相符。

该全有机聚合物电池的循环测试结果如图10所示,0.2C倍率下测试了40 个循环,放电容量归一化为Schiff碱,容量保持在大约80mAh·g-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