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

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师用扩音设备和领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本发明的支座分别与领带下部和蛇皮管连接,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话筒支撑于讲话者嘴的附近。蛇皮管受力后发生变形,话筒位置随蛇皮管的变形而变动。蛇皮管不受力时不发生变形。蛇皮管固定于支座,或插装于支座;支座固定于领带下部,或与领带下部具有可拆卸连接。蛇皮管末端具有由弹簧、球体、挡片构成的防转机构,本发明充分发挥了领带的作用,使领带一物两用,降低了本发明的成本,使本发明比较美观。本发明方便携带,避免了教师授课音量过大过小的不良情况,有效防止了声音的波动。本发明也可用于演员,节目主持人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459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于晓慧;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46462.2

  • 发明设计人 于晓慧;

    申请日2015-11-01

  • 分类号H04R1/08(20060101);A41D2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030051 山西省太原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33: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R1/08 登记生效日:201912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1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1-29

    授权

    授权

  • 2016-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R1/08 申请日:201511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师用扩音设备和领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多媒体教室,尤其是多达几百人的教室中,必须具备扩音及音响设备,而现有的设备多是从舞台及会议设备中演变而来的,没有考虑到教师授课的实际情况,使用效果存在不足。现有话筒与教师的相对距离是变动的,话筒的相对位置是不确定的,造成学生听到的音量是变化的。当话筒与教师距离较远的时候,会出现音量过小,学生听不清楚授课内容的情况,不少现有话筒工作状态下无法正对人口,影响声音的接收,手动使话筒正对人口,长时间会导致手臂疲劳,也难以持久,这些情况也会导致授课质量下降。目前,不少主持人将话筒支架固定于头部,使话筒正对人口,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音质和音量,但是目前很少有教师采用这种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开发一种新的为课堂设计的、美观的无线话筒。该话筒也可以用于演员、主持人等。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式实现:本发明使用支座把具有一定刚度且可变形的蛇皮管连接到领带下部上,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并将话筒支撑到讲话者嘴的附近,最好是正前方,达到扩音的目的。由于蛇皮管可以变形,使用人可以根据需要将话筒位置进行上下前后左右的调整。当音量过低时,教师可将话筒与嘴之间的距离调整得小一些,当音量过大时,教师可将话筒与嘴之间的距离调整得大一些。由于蛇皮管具有一定的刚度,话筒位置调整合适以后,其位置与人保持相对不变。因此,可保证授课音量合适且保持不变。

蛇皮管可固定于支座,也可以从支座中拆卸下来。支座可固定于领带下部,也可以从领带下部上拆卸下来。

对于质量较轻的话筒,蛇皮管末端与支座之间无防转机构,对于质量较重的话筒,蛇皮管末端与支座之间有防转机构。质量较重的话筒除话筒自身外还集成了激光笔或其它辅助元件。

蛇皮管末端与支座孔相配合的部分为非圆结构,加工有两个平面,分别称其为大平面和小平面。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和小平面与支座孔孔壁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间。防转机构包括球体、弹簧、挡片,位于楔形空间内。楔形空间至少为两个,防转机构至少为两套,挡片固定在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上,弹簧固定在蛇皮管末端的小平面上。弹簧使球体靠在挡片末端、支座孔的孔壁、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上,三个接触点确定了球体的位置。挡片的末端与孔壁不能接触,挡片与蛇皮管末端构成锐角,球体位于该锐角两边或其延长线的范围以内。该机构利用摩擦自锁的原理防转。

以下针对具有两套防转机构的情况分析其自锁原理。当支座静止时,如蛇皮管末端顺时针旋转,两个球体分别受到来自支座孔孔壁的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个球体有向楔形间隙减小方向运动的趋势,另一个球体有向楔形间隙增大方向运动的趋势。前者将阻碍蛇皮管末端的顺时针旋转。同理,蛇皮管末端也不能逆时针旋转。总之,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1.支座分别与领带下部和蛇皮管连接,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话筒支撑于讲话者嘴的附近,蛇皮管受到人手作用力时发生变形,话筒位置随蛇皮管的变形而变动,蛇皮管未受人手作用力时不发生变形。蛇皮管固定于支座,或插装于支座;蛇皮管末端与支座孔相配合的部分为圆柱结构或非圆结构,蛇皮管末端与支座孔为圆柱结合或通过防转机构结合;支座固定于领带下部,或与领带下部具有可拆卸连接。

2.蛇皮管末端为非圆结构时加工有两个平面,即大平面和小平面,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和小平面与支座孔孔壁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间,防转机构包括球体、弹簧、挡片,防转机构位于楔形空间内,楔形空间至少为两个,防转机构至少为两套,挡片固定在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上,弹固定在蛇皮管末端的小平面上,弹簧作用于球体,球体靠在挡片末端、支座孔的孔壁、蛇皮管末端的大平面上,挡片的末端与孔壁不接触,挡片与蛇皮管末端构成锐角,球体位于该锐角两边或其延长线的范围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话筒与人口之间的方位与距离在调整合适后可以相对固定。而现有的话筒音量受到教师头部、手臂动作的影响。教师的走动也影响话筒的音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现有话筒难以被置于人口的正前方,只能位于胸前,音量较低,学生难以听清授课内容。本发明避免了教师授课音量过大过小的不良情况,有效防止了声音的波动。本发明充分发挥了领带的作用,使领带一物两用,因此降低了本发明的成本,领带本身所具有的装饰作用使本发明比较美观。本发明在蛇皮管末端与支座之间有防转机构,可以使话筒稳定地工作。总之,本发明改变了将话筒固定于人头部引起人体不适、不够美观的传统做法;克服了教室内手持式话筒或固定式话筒相对人口移动造成的音量波动,代之以新的设计,具有美观、舒适、音量高、音质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附图2是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附图3蛇皮管末端与支座无防转机构连接图,

附图4蛇皮管末端与支座带防转机构连接图,

图中:1-话筒,2-蛇皮管,3-支座,4-蛇皮管末端,5-球体,6-弹簧,7-挡片,8-领带下部,9-领带结,10-领带颈部。

具体实现方式

实施方式一

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使用支座3把具有一定刚度且可变形的蛇皮管2连接到领带下部8上,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1,并将话筒支撑到讲话者嘴的附近。

蛇皮管可固定于支座。

实施方式二

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使用支座3把具有一定刚度且可变形的蛇皮管2连接到领带下部8上,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1,并将话筒支撑到讲话者嘴的附近。

蛇皮管可从支座中拆卸下来。蛇皮管末端与支座之间无防转机构。

实施方式三

一种带有声音接收器的教师用领带使用支座3把具有一定刚度且可变形的蛇皮管2连接到领带下部8上,蛇皮管的另一端连接话筒1,并将话筒支撑到讲话者嘴的附近。

蛇皮管可从支座中拆卸下来。蛇皮管末端与支座之间有防转机构。

蛇皮管末端4与支座孔相配合的部分为非圆结构时,加工有两个平面,即大平面和小平面,蛇皮管末端4的大平面和小平面与支座孔孔壁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间,防转机构的球体5、弹簧6、挡片7,位于楔形空间内,楔形空间至少为两个,防转机构至少为两套。挡片7固定在蛇皮管末端4的大平面上,弹簧6固定在蛇皮管末端4的小平面上,弹簧6作用于球体5,球体5靠在挡片7末端、支座孔的孔壁、蛇皮管末端4的大平面上,挡片7的末端与孔壁不接触,挡片7与蛇皮管末端4构成锐角,球体5位于该锐角两边或其延长线的范围以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