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继续支付系统和方法

继续支付系统和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续支付系统,所述继续支付系统安装在第一终端上,并且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二终端在交易系统中生成订单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场景自动填入信息以便完成支付,所述继续支付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订单,并识别和提示用户登陆所述支付系统来继续支付;以及智能输入模块,所述智能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所述支付系统所处的场景,在所识别的用户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预存信息中检索和提取关联信息以便进行自动填充来完成所述支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继续支付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51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10273.6

  • 申请日2014-07-02

  • 分类号G06Q20/32(20120101);G06Q20/40(20120101);G06Q20/42(2012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俞华梁;汤春龙

  •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含笑路36号银联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18: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22

    授权

    授权

  • 2016-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20/32 申请日:2014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支付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继续支付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同时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系统,如淘宝、东京等发展,网上支付越来越普及。同时,在线支付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传统的支付方式包括网银支付、银联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传统的在线支付模式基于安全的考虑,通常要求用户在支付时在支付系统中(如手机中的支付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网页等)的文本框手动输入动态口令。例如,一般用户通过PC电脑或手机浏览器或手机交易客户端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中选择商品,并生成相应的订单,在支付订单时转入在线支付系统,用户登录支付系统后,输入用户手机号后点击获取短信交易码,这时用户的手机收到该验证码后,用户继续在PC电脑或手机上将该验证码手动输入,并输入动态口令等动态密码完成支付,最后把支付结果回传给电子商务交易系统。

这里的局限在于手机收到验证码后用户必须手动将验证码输入原先的PC电脑或者手机浏览器等支付系统。对于用户来讲增加操作步骤。同时,由于短信交易码的形式单一,数据简单,导致整个支付的安全性不高。而相对安全性高的动态口令等动态密码一般需要手动输入,这也会造成整个交易流程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在不牺牲安全型的前提下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解放用户的双手而不用手动输入动态密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续支付系统,所述继续支付系统安装在第一终端上,并且配置成在用户利用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二终端而在交易系统中生成订单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场景自动填入信息以便完成支付,所述继续支付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接收模块所接收到的订单,并识别和提示用户登陆所述支付系统来继续支付;以及智能输入模块,所述智能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的所述支付系统所处的场景,在所识别的用户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预存信息中检索和提取关联信息以便进行自动填充来完成所述支付。

上述继续支付系统还可包括:返回模块,所述返回模块用于在支付完成后将支付结果返回给所述交易系统。

在上述继续支付系统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手机,而所述第二终端为电脑。

上述继续支付系统还可包括: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二终端的登陆模式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登陆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继续支付系统中,所述智能输入模块配置成自动填充用户名和密码以完成所述交易系统的登陆以及自动填充动态密码以完成支付。

在上述继续支付系统中,所述智能输入模块配置成执行如下步骤:识别当前场景;识别一种或多种输入方式的信息;根据识别到的输入信息以及当前的输入场景,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检索相关信息和/或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相关信息;以及对所述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自动填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继续支付方法,所述继续支付方法由安装在第一终端上的继续支付系统来执行,所述继续支付方法包括:(i)在用户利用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二终端而在交易系统中生成订单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ii)监测所接收到的订单,并识别和提示用户登陆所述支付系统来继续支付;以及(iii)根据当前的所述支付系统所处的场景,在所识别的用户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的预存信息中检索和提取关联信息以便进行自动填充来完成所述支付。

上述继续支付方法还可包括:在支付完成后将支付结果返回给所述交易系统。

在上述继续支付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手机,而所述第二终端为电脑。

上述继续支付方法还可包括:在步骤(ii)与步骤(iii)之间实现从所述第二终端的登陆模式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登陆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继续支付方法中,步骤(iii)包括:自动填充用户名和密码以完成所述交易系统的登陆以及自动填充动态密码以完成支付。

在上述继续支付方法中,步骤(iii)包括:识别当前场景;识别一种或多种输入方式的信息;根据识别到的输入信息以及当前的输入场景,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检索相关信息和/或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相关信息;以及对所述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并进行自动填充。

附图说明

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配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继续支付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传统支付方式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手机智能的继续支付方法的对比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输入模块的操作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智能输入模块的示意图;以及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继续支付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它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了一种继续支付系统100。如图1所示,继续支付系统100包括接收模块102、监测模块104以及智能输入模块106。

继续支付系统100可安装在第一终端(例如手机终端)上,并且配置成在用户利用与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二终端(例如电脑终端)而在交易系统中生成订单后从所述交易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场景自动填入信息以便完成支付。接收模块102可用于从交易系统接收订单,监测模块104可用于监测接收模块102所接收到的订单,并识别和提示用户登陆支付系统来继续支付,智能输入模块106可用于根据当前的支付系统所处的场景,在所识别的用户输入信息和第一终端(例如手机终端)的预存信息中检索和提取关联信息以便进行自动填充来完成支付。

图2进一步示出了一种继续支付系统200。与图1相比,图2中的继续支付系统200除了包括接收模块202、监测模块204以及智能输入模块206之外还可包括返回模块208以及切换模块2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返回模块208可用于在支付完成后将支付结果返回给交易系统,切换模块210可用于实现从第二终端(例如,电脑终端)的登陆模式到第一终端(例如手机终端)的登陆模式的切换。

图3进一步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继续支付模式与传统支付方式之间的区别。如图3的右半部分所示,当用户利用电脑终端在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例如,淘宝、1号店等等)选择完成商品生成订单并点击支付后,可由交易系统或电脑终端将订单(或继续支付信息)转发到其它终端(例如手机)。该其它终端在监测到此订单信息后,会对该订单信息进行识别和映射,并提示用户将登陆支付系统来继续支付。如果用户确认的话,则可由该其它终端或交易系统将交易信息完成PC模式到手机登录模式的自动切换。接着,继续支付系统中的智能输入模块会自动完成登录信息以及动态密码(例如动态口令等)的输入,从而登入并完成整个支付。最后,可由该其它终端将支付结果返回给电子商务系统。

与现有的支付模式相比,图3所示的继续支付模式使整个支付流程更加简洁高效、用户体验好,从而真正做到在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之间的无缝切换。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因动态密码(包括但不限于数字,文本,图片等)的使用而提升支付安全性。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输入模块的操作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继续支付系统中的智能输入模块被触发后,它可接收各种输入,例如图片输入、语音输入以及其它。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可以例如通过Camera来进行扫描输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智能输入模块进行输入,输入的内容也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物体(例如头像、瞳孔等)、语音音频,预设的系统关联内容等。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智能输入模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手机浏览器文本框获得焦点时,通过长按文本框弹出菜单(出现智能输入),点击“智能输入”即可触发智能输入模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手机浏览器文本框获得焦点时,可使输入框上侧出现一个悬浮小按钮,点击该按钮即可触发智能输入模块。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理解,可通过设置项将此按钮“隐形”,从而避免影响用户浏览该网页或者客户端的操作。

智能输入模块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不同而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可以包括摄像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可以包括录音模块。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可以包括视频模块。在智能输入模块包括摄像头的例子中,利用摄像头进行扫描,并将根据智能输入模块中的图像识别模块或者利用在网路云端提供的运算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在识别后,智能输入模块可将文本填充到浏览器中的输入框中。特别地,智能输入模块可配置成支持动态口令的扫描,同时在扫描时动态生成识别的结果。如果不正确,可以由用户对其中的单个文字或者部分文字进行手动纠正或者要求再次扫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智能输入模块包括语音或录音模块的例子中,智能输入模块可类似地进行操作,在此不再一一展开叙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配置成在登入支付或者交易系统时,通过自我扫描,将系统中所有和自己相关的信息都检索出来,并提取用户名和密码来自动填充到支付或交易系统中的对应输入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输入模块配置成在需要输入动态口令时,识别该动态口令并自动填充到对应输入框内。例如,若动态口令是电子版的,智能输入模块可配置成获取该动态口令的图像,并利用自身携带的或第三方提供的图像识别功能对该图像进行识别来获取该动态口令以便进行自动填充。当该动态口令是语音输入、瞳孔数据的输入、指纹的数据输入等时,智能输入模块可配置成在系统内对相关信息进行关联检索。

特别地,对于智能输入模块要识别的信息内容可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文本、图片、甚至是物件等信息,如对着实物桌子扫描,则识别为“桌子”,甚至可以识别颜色,还可以基于内容表达的识别,如图像中是一件衣服,可以直接识别为文字“衣服”,也可以识别为语音“衣服”。

另外,智能输入模块中的智能还体现在可以根据情况自动提取部分内容。例如,书本上写的一段文字,如“动态口令:xxx”,而当前的输入框就是动态口令。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输入模块可配置成自动提取“xxx”,去掉了“动态口令:”部分,从而自动填充到输入框。

如前所述,智能输入模块可配置成根据场景匹配系统信息并提取输入信息。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智能输入模块的操作流程。如图6所示,这个流程包括:智能输入模块识别当前的场景,接收各种方式的输入,对输入信息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到的输入信息,以及当前的输入场景而在系统中检索相关信息(甚至通过搜索引擎来关联相关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到真正所需的数据并进行自动填充。

图7示出了在线支付系统从PC切换到手机的过程示意图。例如,用户可在PC上实现在线支付的初次登录,并且在继续支付系统支持下自动实现第二次登录在线支付系统。对于这两次登录,在线支付系统可以将两个会话管理起来,并实现有效切换。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当手机自动登录到在线支付时,在线支付系统将PC登录的会话自动无缝切换,且将PC登录取消掉。对于用户来讲,手机在继续支付系统的支持下自动登录到在线支付系统将直接进入PC登录的界面,并保持这个状态。整个切换过程可例如通过在线支付系统或通过智能支付系统中的切换模块来实现。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继续支付系统可实现为一种手机应用。该手机应用可预装在手机侧或者集成到手机系统中。在收到来自支付系统发过来的含交易信息的短信、彩信或网络信息等时,该手机应用能够监测到是支付信息,通过识别以及匹配映射出具体的支付系统,然后通过弹框、铃声、震动等方式提醒用户。在用户点击确认后,该手机应用通过智能输入模块自动关联用户名、密码等鉴权信息从而实现自动登陆对应的在线支付系统,然后通过智能输入模块完成动态口令等动态密码的输入,并将支付结果返回给在线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中的商户,以完成整个支付过程。这里的在线支付系统,可以是网银、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可以是淘宝网、京东网、1号店等。终端设备可以是PC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和传统、新兴的支付方式比较,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可扩展性更好而且更加灵活:对于支付安全凭证,例如交易码的方式,可以更丰富的媒体格式(如二维码图片)以彩信方式发给手机,利用手机中的短彩信模块自动识别、匹配。省去了用户用手机再去扫描的过程;(2)本申请的输入信息内容可以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文本、图片、甚至是指纹瞳孔等信息,不是单一的文本信息或数字识别,内容识别还包含实物、颜色、声音转成文本(增加一些识别选项操作)、视频等;(3)场景自动识别:如果当前是登录网页,则智能输入模块会解析页面并分析输入框需要填写的私密信息,并通过预存的私密信息,直接找出目前需要填充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自动填充到输入框中;如果当前扫描到一串文字“动态口令:xxx”,则自动提取“xxx”填充到对应的输入框;如果当前接收到一段语音,自动提取有用信息填充到对应的输入框;(4)识别过程中可以进行人工交互和辅助干预,如手动纠偏等操作。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