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及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

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及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包括杯体和外盖,特别地,外盖具有天敌释放孔,杯体内还设有具有透气孔的内盖,1根操作管的底端与内盖固定连接、上端活动穿过外盖并由操作盖封盖,一橡胶圈套于其上端用于定位;本发明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又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包括:1)将储粮蛾类幼虫用寄生蜂寄生后作为寄主;2)选用上述发明,使外盖与杯体盖接、内盖卡接于杯体内壁,由操作管放入寄主后,盖上操作盖使成为天敌存放装置;3)自接蜂之日起15天内,拉起操作管使杯体内形成出蜂通道后由橡胶圈定位,由操作管放入饲料后再盖上,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生物防治;本发明能持续向防治区域内释放寄生蜂类天敌,实现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58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81993.8

  • 发明设计人 郭超;曾伶;劳传忠;郑妙;

    申请日2015-10-21

  • 分类号A01M99/00;

  • 代理机构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唐弟

  • 地址 51005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路222号越良大厦306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59: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5

    授权

    授权

  • 2016-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M99/00 申请日:2015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于寄生蜂类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210074834.8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释放装置及可持续释放方法,该释放装置包括有释放筒,释放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装的实心盖和网盖,释放筒的中部设有网隔,网隔与网盖上网孔的直径介于天敌与中间寄主体径之间,天敌羽化后可通过,未被寄生的中间寄主羽化后则被隔离。使用该释放装置实现天敌持续释放的步骤是:1、在防治区域内布设若干释放点并安装一个该释放装;2、在释放筒内实心盖的一侧放置已寄生天敌的中间寄主,在天敌羽化前,在释放筒内网盖的一侧放置适量未寄生的新鲜寄主,天敌羽化后,从实心盖一侧通过网隔经过新鲜寄主成为新的寄主,在新鲜寄主上产卵后,再经网盖释放入防治区域;3、该次天敌释放完后,打开实心盖清理掉已释放天敌的寄主残体,然后将网盖与实心盖对调安装,使新的寄主在实心盖侧、空出网盖侧,待新寄生一侧的天敌将羽化时,再在网盖侧添加新鲜寄主,天敌羽化后寄生新鲜寄主后由网盖出释放入防治区域;重复步骤3实现天敌的持续释放,持续释放天敌的原理见图1。这种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新的寄主需要人工添加,新寄主的培养、挑选等还需要投入人力,存在人力投入大、成本高的缺点;2、网盖虽然对释放筒内的寄主生物与外界有隔离作用,但是绝对不可能对寄主生物起到百分百隔离,向释放筒内添加新鲜寄主的方式,难免会造成未被寄生的寄主羽化后逃逸至外界,增加防治区域内的害虫数量,加重防治负担,因此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又以所述天敌释放装置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投入少和防治效果好的特点,能长时间向防治区域内释放寄生蜂类天敌,实现对防治区域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包括有杯体和外盖,杯体为圆锥形壳体,杯体的大端具有杯口,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适配。

外盖上具有若干天敌释放孔,天敌释放孔的直径为3~6mm,外盖的中部具有外盖穿孔。

杯体内还设有圆盘形的内盖,内盖的边缘具有环形折边,内盖的直径介于杯体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内盖上具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的直径小于1mm,内盖的中部具有内盖插孔。

1根空心管结构的操作管的底端穿过内盖插孔与内盖固定连接,操作管的上端活动穿过外盖的外盖穿孔,一橡胶圈套于操作管上端,通过移动橡胶圈使操作管定位连接于外盖,进而使内盖定位于杯体内,操作管的顶端开口由操作盖封盖。

优化方案,所述外盖内天敌释放孔处设有长度为5~20mm的具孔直柱或具孔柱,具孔直柱内具有与天敌释放孔同径并对准连通的直孔状通道;具孔柱内具有锥形孔状通道,锥形孔状通道的大端口与天敌释放孔同径并对准连通,锥形孔状通道的小端口的直径比天敌释放孔的直径小1~3mm,锥形孔状通道的小端口直径为1.5~2.5mm之间。

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盖的环形折边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信息素引诱剂。

使用时,将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盖接,在杯体内放置有寄主,所述寄主为寄生有寄生蜂的2龄及2龄以上储粮蛾类幼虫。进一步,所述杯体内还放置有饲料,饲料由碎麦、燕麦片和面粉中的一种制成或几种混合制成。

一种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1,将若干头2龄及2龄以上的储粮蛾类幼虫和寄生蜂成虫放置于培养环境内进行寄生,1天后,取出培养环境中的储粮蛾类幼虫作为寄主。

步骤2,选用上述任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盖接,通过橡胶圈移动操作管使定位连接于外盖并使内盖边缘卡接于杯体靠下位置内壁,然后将操作盖打开,由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向杯体内放入步骤1的寄主若干头,再盖上操作盖将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存放装置。

步骤3,自步骤1的接蜂之日起15天内,从步骤2的天敌存放装置拉起操作管使内盖的边缘离开杯体的内壁,内盖边缘与杯体内壁之间形成宽度至少3mm的出蜂通道,同时移动橡胶圈使操作管和内盖定位,然后打开操作管上的操作盖,由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向杯体内放入适量饲料后,再盖上操作盖将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并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防治区域的生物防治。

优化方案,步骤2中所述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内盖的折边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信息素引诱剂。

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3中的饲料是由碎麦、燕麦片和面粉中的一种制成或几种混合制成。

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作为天敌存放装置时,天敌存放装置内放置有寄主,内盖上的透气孔让自然空气进入杯体内,为寄主提供氧气和水份,为寄主提供安全的存放与运输环境。

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作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时,将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置于防治区域用于生物防治,寄生蜂成虫及蛾类成虫可自由通过直径为3~6mm的天敌释放孔,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内寄生于寄主的寄生蜂羽化后由外盖的天敌释放孔飞入防治区域,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利用饲料、信息素引诱剂以及昆虫的钻孔习性引诱蛾类成虫飞入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内产卵,蛾卵孵化成1龄幼虫后取食饲料生长成2龄及2龄以上幼虫为寄生蜂提供新鲜寄主,寄生蜂在新鲜寄主上产卵,实现向防治区域持续提供寄生蜂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2、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只向防治区域中引入1次外来寄主,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重复添加新鲜寄主造成防治区域内蛾类害虫数量过多增加的缺陷,保证生物防治的成效。

3、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利用引诱技术吸引防治区域内已发生的蛾类成虫进入本发明的杯体内产卵,以向杯体内持续提供新鲜寄主,持续提供的新鲜寄主被寄生后实现向防治区域持续提供寄生蜂的目的。

4、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入少和防治效果好的特点,能长时间向防治区域内释放寄生蜂类天敌,实现对防治区域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制成的天敌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结构制成的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天敌存放状态)。

图7为图6结构制成的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天敌持续释放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天敌持续释放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2至图4,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包括有杯体1和外盖2,杯体1为圆锥形壳体,杯体1的大端具有杯口10,杯体1的大端内直径为12cm,杯体1的小端内直径为8cm,杯体1高18cm,外盖2的边缘与杯体1的杯口10边相适配。生产时也可参照一次性塑料杯或一次性纸杯的生产工艺及尺寸制造本发明的杯体1,杯体1的尺寸以可以单手或双手持握为佳。

外盖2上具有若干天敌释放孔20,天敌释放孔20的直径为5mm,外盖2的中部具有外盖穿孔。

杯体1内还设有圆盘形的内盖3,内盖3的边缘具有环形折边31,内盖3的直径介于杯体1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本实施例的内盖3直径为9cm,内盖3上具有若干透气孔30,透气孔30的直径小于1mm,内盖3的中部具有内盖插孔。

1根空心管结构的操作管4的底端穿过内盖插孔与内盖3固定连接,操作管4的上端活动穿过外盖2的外盖穿孔,一橡胶圈42套于操作管4上端,通过移动橡胶圈42使操作管4定位连接于外盖2,进而使内盖3定位于杯体1内,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由操作盖41封盖。

将杯体1盖上外盖2、操作管4盖上操作盖41,并通过橡胶圈移动操作管4使内盖3边缘卡接于杯体1靠下位置内壁上,环形折边31压紧向杯体1的内壁,使内盖3紧卡于杯体1内成为天敌存放装置11(如图3所示),在天敌存放装置11的杯体1内放置寄主,所述寄主为寄生有寄生蜂的2龄及2龄以上储粮蛾类幼虫,储粮蛾类可以是麦蛾、米蛾和印度谷蛾等储粮蛾类昆虫,寄生蜂是麦蛾茧蜂、赤眼蜂等储粮寄生蜂,内盖3的透气孔30让自然空气进入杯体1内,为寄主提供氧气和水份,天敌存放装置11用于寄主的安全存放与运输。

使用时,将上述天敌存放装置11拉起操作管4,使内盖3的边缘离开杯体1的内壁至内盖3边缘与杯体1内壁之间形成宽度至少3mm的出蜂通道100,可预先在操作管4的外壁上划线对其移动位置进行标记,对于透明塑料材质的杯体1也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操作管4的移动位置是否合适,同时向下移动橡胶圈42使操作管4和内盖3定位,然后打开操作管4上的操作盖41,由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向杯体1内放入适量饲料后,再盖上操作盖41将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如图4所示),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防治区域的生物防治,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内寄生于寄主的寄生蜂羽化后(即出蜂)由外盖2的天敌释放孔20飞入防治区域。

实施例2。

使用实施例1的天敌释放装置实现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1,将若干头2龄及2龄以上的储粮蛾类幼虫和寄生蜂成虫放置于培养环境内进行寄生,1天后,取出培养环境中的储粮蛾类幼虫作为寄主。

步骤2,选用实施例1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外盖2的边缘与杯体1的杯口10边相盖接,通过橡胶圈42移动操作管4使定位连接于外盖2并使内盖3边缘卡接于杯体1靠下位置内壁(设计时内盖3的直径比杯体1的小端直径大,使卡接后的内盖3距离杯体1内底有至少10mm的空间),然后将操作盖41打开,由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向杯体1内放入步骤1的寄主若干头,每个杯体1内寄主的数量以所有寄主能平铺于杯体1的底面上为限,再盖上操作盖41将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存放装置11(如图3所示)以便于存放及运输。

步骤3,自步骤1的接蜂之日起15天内,从步骤2的天敌存放装置11拉起操作管4,使内盖3的边缘离开杯体1的内壁至内盖3边缘与杯体1内壁之间形成宽度至少3mm的出蜂通道100(内盖3位于杯体1内1/2~2/3位置),同时移动橡胶圈42使操作管4和内盖3定位,然后打开操作管4上的操作盖41,由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向杯体1内放入适量饲料后,再盖上操作盖41将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如图4所示),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防治区域的生物防治。

参考图5,生物防治期间,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内寄生于寄主的寄生蜂羽化后,依次经杯体1内的出蜂通道100、外盖2的天敌释放孔20飞入防治区域,对防治区域内的蛾类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寄生蜂对防治区域内的蛾类幼虫进行寄生)。

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内的饲料能对防治区域内的蛾类成虫产生引诱作用,吸引防治区域内的蛾类成虫由外盖2的天敌释放孔20持续飞进杯体1内,并在杯体1内产卵,长成幼虫后取食杯体1内的饲料成长,为寄生蜂持续提供新鲜寄主,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内新羽化的以及受新鲜寄主吸引由防治区域飞入的寄生蜂,会在新鲜寄主上产卵,实现向防治区域持续提供寄生蜂的目的。

实施例3。

参考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结构不同,具体是:本实施例选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中,内盖3的环形折边31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信息素引诱剂7,信息素引诱剂7一般为膏体或固体,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处于天敌存在状态时(如图6所示),信息素引诱剂7封挡于内盖3与杯体1内壁之间以免失效,在天敌持续释放状态时(如图7所示),信息素引诱剂7起效,对蛾类害虫产生强引诱作用,使大量蛾类成虫飞入杯体1内,为寄生蜂提供足够的新鲜寄主,提高本发明持续释放寄生蜂的效果。

实施例4。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结构不同,具体是:本实施例选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中,所述外盖2内天敌释放孔20处设有长度为15mm的具孔直柱5,具孔直柱5内具有与天敌释放孔20同径并对准连通的直孔状通道51。

本实施例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利用昆虫的钻孔习性,通过直孔状通道51起到吸引寄生蜂及蛾类成虫的作用,增加防治区域内的寄生蜂及蛾类成虫进入杯体1内的数量,具有同时增加本发明内寄主及天敌数量的作用,有效提高本发明的生物防治效果。

实施例5。

参考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使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结构不同,具体是:本实施例选用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中,所述外盖2内天敌释放孔20处设有长度为10mm的具孔柱6,具孔柱6内具有锥形孔状通道61,锥形孔状通道61的大端口与天敌释放孔20同径并对准连通,锥形孔状通道61的小端口60的直径为2mm之间。

本实施例的锥形孔状通道61的特点是:1、利用昆虫的钻孔习性,通过锥形孔状通道61起到吸引寄生蜂及蛾类成虫的作用,增加防治区域内的寄生蜂及蛾类成虫进入杯体1内的数量;2、寄生蜂的体型较小,对于直径在1.5mm以上的圆孔可自由通行,锥形孔状通道61对寄生蜂而言易进易出,寄生蜂可由锥形孔状通道61自由出入,确保寄生蜂能在杯体1内产卵,又能在防治区域内防治害虫;3、蛾类成虫的体型较寄生蜂大很多,很难直接穿过直径在2.5mm以下的圆孔,锥形孔状通道61对蛾类成虫而言易进不易出,一是禁锢由人工添加入杯体1内、少量未被寄生的蛾类幼虫羽化而来的蛾类成虫,避免向防治区域引入新的害虫,二是禁锢由防治区域受引诱进入杯体1内蛾类成虫,避免其再次逃逸至防治环境内危害粮食。由本实施例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制成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具有增加本发明内寄主及天敌数量的作用,以及诱捕防治区域内蛾类成虫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生物防治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