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直接反应叠前偏移效果的好坏,实现对观测系统偏移效果的有效评估。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2

    授权

    授权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28 申请日:2015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叠前偏移算法的面元覆盖次 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基于地球物理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采用专业的地球物理仪器和装 备在地球表面或者在空中、井中记录地下信息,并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手段获取地下 地层的结构及物性参数,寻找隐藏在地层中的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方法。

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优劣对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所采集的地震数据有着重大的影 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是决定地震采集资料质量优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后期室内地震资 料的处理及解释成果。而面元覆盖次数的分析结果是评价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优劣的一项 重要指标,是预判勘探区域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的重要依据之一。面元覆盖次数可直接用数 值大小表示,也可以间接用方位角蜘蛛图、偏移距棒状图等表示。综合运用覆盖次数的各种 表达图形,能够得到体现覆盖次数的总体分布图、偏移距及方位角分布图。面元覆盖次数数 值、偏移距、方位角等属性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观测系统设计的成败和后期地震采集资 料的质量,因此选择一个既能够满足甲方勘探目标要求,又能够满足野外地震采集资料质量 要求的观测系统是尤为重要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根据所建立的炮 检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关系片),计算勘探区域中某一对炮检点的中心点位置,将计算所 得到的中心点位置落在对应的某一面元内,作为该面元的一次覆盖。按照上述算法,计算整 个勘探区域中所有其他炮检对的中心点位置,将计算所得到的中心点位置的个数作为整个勘 探区域的面元覆盖次数。如图1和2所示,这两幅图分别示出了观测系统1和观测系统2的 常规覆盖次数图。其中,观测系统1为12线6炮300道正交、道距50米、炮距50米、接 收线距300米以及激发线距300米;观测系统2为16线3炮300道正交、道距50米、炮距 100米、接收线距300米以及激发线距300米。这两幅图中可以看出,观测系统1和观测系 统2在最小满覆盖区域的覆盖次数均为60左右,无法判断出这两个观测系统的属性优劣。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来计算面元覆盖次数(即反射次数),但实际情况地下 地层是有起伏的,即存在倾斜面。因此,计算的某一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有可能是来自其它面 元中心的反射,而不是来自真正倾斜面的反射,这不利于对观测系统偏移效果的有效评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观测系统偏 移效果的有效评估。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包括:

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包括:

依次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偏移路径;

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依次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 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按照对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 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N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包括:

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的偏移路径;

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

按照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建立所述第一 观测系统中剩余M-1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的偏移路径并进行叠前偏移计算,M为正整 数;

按照对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 次对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路径包括所构建的以预设点位为圆心,以偏移孔径为半径的椭 圆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包括:

将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与每个面元所对应的权系数进行乘积运算,得到所述反 射能量分散到每个面元内的反射能量分量,所述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Weight=cosθV*R

上式中,Weight为权系数;θ为地层倾角;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R为炮检对的旅行路 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包括利用下 述公式计算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E=KΣi=1nEi

上式中,E为单个面元的总偏移覆盖次数;K为比例因子,为正数;n为对某一面元有贡 献的炮检对数量;Ei为某一炮检对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计算得到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建立子单元,用于依次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的偏移路径;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依次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观测 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 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 算,N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第二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 的偏移路径;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 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 法,依次建立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剩余M-1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的偏移路径并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M为正整数;

第五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 移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对比单元,其用于将计算得到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 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 的偏移覆盖次数,这可以直接反应叠前偏移效果的好坏,实现对观测系统偏移效果的有效评 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 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观测系统1的常规覆盖次数图。

图2是观测系统2的常规覆盖次数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观测系统1在点位(10000,3000)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图。

图5是观测系统1在点位(11000,3000)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图。

图6是观测系统2在点位(11000,3000)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地震偏移成像是地震数据处理三大技术(地震反褶积、叠加和偏移成像)之一。地震偏 移就是指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实现反射点和绕射点正确的空间归位,即成像,故又可以称为偏 移归位或偏移成像。

地震偏移可以使倾斜反射归位到它们真正的地下界面位置,并使绕射波收敛,以此提高 空间分辨率和得到地下界面的地震图像。地震偏移的方法可以分为二维偏移和三维偏移;又 可以分为叠后偏移和叠前偏移;还可以分为深度偏移和时间偏移。

对于地震偏移成像,偏移算法主要是指将反射能量或绕射能量(也可以统称为归位能量) 进行分配再叠加。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是利用叠前偏移方法来计算面元覆盖次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虽 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 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操作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并没有限 制。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在对目标区域进行勘探施工前期,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野外勘探任务和对以往该目标区 域的勘探资料的分析,针对该目标区域预设一个或多个(例如N个,N为正整数)观测系统, 然后可以对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具体的,

可以首先依次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即一个炮点与对应的一个检波点所形成 的组合)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偏移路径;然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依 次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该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再按 照对该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其他N-1 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也可以首先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的偏移路 径;然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 计算;再按照对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建立该观测系统中其 他炮检对(例如剩余的M-1个炮检对,M为正整数)所对应的反射能量的偏移路径并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最后按照对该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 法,依次对其他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所述观测系统可以是根据目标区域的野外勘探任务和对以往该目标区域的勘探资料的 分析来进行预设的。具体的,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勘探任务,设计合适的观测系统参数(包 括面元、炮线距、最大偏移距、覆盖次数、接收线距等);然后将目标区域中的炮点和检波 点按照所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进行布设。

所述目标区域可以是整个勘探施工区域,也可以是勘探施工区域中的部分区域。所述勘 探任务可以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覆盖范围、采样密度以及地震波的激发方式等。

可以按照下述要求来设计所述观测系统参数:

(1)面元

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中目标地质体的大小来设计面元,例如所设计面元的边长不得大 于目标地质体边长的三分之一。

所设计的面元可能除了满足最高无混叠频率法则、横向分辨率的要求、考虑去噪无空间 假频要求、陡倾角地层及断层偏移成像要求外,还可能要确保波场空间采样充分、有利于地 震波场归位以及提高目的层成像精度等。

(2)最大偏移距

最大偏移距也可以称为最大炮检距。可以在满足目的层埋深、大于6%的速度分析精度、 小于12.5%动校拉伸、反射系数稳定性对排列长度的限制以及偏移时可以归位95%的绕射波 能量等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波动方程正演、波场照明、实际地震资料道集、速度分析、以往 二维地震资料的偏移距成像剖面等来设计最大偏移距。

(3)接收线距

可以根据菲涅尔带半径和最大非纵距来设计接收线距。所设计的接收线距一般不大于第 一菲涅尔带半径。所述最大非纵距需要满足三维地震资料同一面元内不同方位角的反射同相 叠加。

(4)覆盖次数

可以考虑目标区域中构造的复杂程度、表层激发、接收条件、激发方式以及接收方式来 预设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所述覆盖次数可以是根据呈水平层状的介质来预设的。

所述将目标区域中的炮点和检波点按照所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进行布设可以是将所述 目标区域划分成多个子区域,然后在某一个子区域中按照所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对炮点和 检波点进行排布,并建立炮点和检波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按照在该子区域中布设炮点和 检波点的方法,在其他子区域中对对炮点和检波点进行布设。所述将目标区域中的炮点和检 波点按照所设计的观测系统参数进行布设也可以是首先在整个目标区域中按照所设计的观 测系统参数对炮点和检波点进行排布,然后建立整个目标区域中炮点和检波点之间的对应关 系。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是指每个炮点与接收该炮点激发的地震波的检波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反射能量可以是指炮点处激发的地震波经过反射后,检波器所接收到的地震波能 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反射能量可以为预设的观测系统参数中的覆盖次数;也可以为 炮检对的个数。一般对于某一个炮检对,可以将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视为1。

所述偏移路径可以是指对所述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时,将反射点和绕射点归位到真实 位置所模拟的虚拟路径。在所述偏移路径上可以分布有多个面元。所述偏移路径可以是以预 设点位为圆心,以偏移孔径为半径所构建的椭圆路径。所述预设点位可以为给定的绕射点, 也可以为其他给定坐标位置的点。

所述偏移孔径可以定义为对成像点有贡献的所有地震数据在地面投影点的集合。所述偏 移孔径可以根据以下3个因素来进行设定:①第一菲涅尔带半径;②倾斜层偏移归位横向移 动距离(倾角),即其中Z为最深目的层的深度,为最深目的层的最大倾角; ③满足30°绕射收敛,即大于Z×tan30°。所述偏移孔径一般可以为满足上述3个因素的最大值, 也可以在满足上述3个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

按照所述偏移路径,对每一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可以是指利用叠前 偏移算法,将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分散到所述偏移路径中的每个面元内。

所述叠前偏移算法可以是基于绕射扫描叠加原理的Kirchhoff(克希霍夫)积分法;也可 以是基于递推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所述叠前偏移算法不限于上述两种方法,也 可以是其他方法。

所述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将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分散到所述偏移路径中的每个面 元内可以是将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按照叠前偏移公式的权系数分散到每个面元内,即 将反射能量与所述偏移路径中每个面元所对应的权系数进行乘积运算,得到该反射能量分散 到每个面元内的反射能量分量。

所述权系数可以是地层倾角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和炮检对的旅行路径之间的比值,其可以 表示如下:

Weight=cosθV*R---(1)

上式中,Weight为权系数;θ为地层倾角;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R为炮检对的旅行路径, 即地震波从炮点到检波点之间的传播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炮检对的旅行路径可以是偏 移孔径。对于不同的面元,其在所述偏移路径中的所在位置不同,则其偏移孔径可能会有所 不同。因此,其所得到的反射能量分量就会有所不同。

可以利用上式(1)计算出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分散到所有面元中的反射能量 分量。

S120: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对所有观测系统的所有炮检对各自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后,可以基于每个 炮检对所对应的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具体的,

可以将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面元所得到的反射能量分量分别进行叠加,得到该面元的总 反射能量,将该面元的总反射能量作为该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每个观测系 统中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E=KΣi=1nEi---(2)

上式中,E为单个面元的总偏移覆盖次数;K为比例因子,为正数;n为对某一面元有 贡献的炮检对数量;Ei为某一炮检对的偏移覆盖次数,即该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按照所 述权系数分散到某一面元的反射能量分量。

在得到所有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后,可以将按照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在平面上对 该观测系统进行布局,得到该观测系统的总偏移覆盖次数图。

偏移覆盖次数的数值大小直接体现了该观测系统后期进行偏移处理的能力。偏移覆盖次 数越大表明偏移的反射能量或绕射能量足,偏移归位较好;偏移覆盖次数越小表明偏移的反 射能量或绕射能量不足,偏移归位较差。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 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然后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 数,计算出的偏移覆盖次数可以直接反应叠前偏移效果的好坏,这实现了有利于对观测系统 偏移效果的有效评估的目的。此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可 以为地震勘探技术人员提供了提前了解和对比不同观测系统后期偏移处理能力的直观定量 结果;为地震勘探技术人员更好地满足当前叠前处理要求的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实用 方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S130:将计算得到的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

在计算出所有观测系统中所有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后,可以将不同观测系统中相同面元 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同一观测系统中的不同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

将不同观测系统中相同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可以包括将不同观测系统在相同 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将同一观测系统中的不同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可 以包括同一观测系统在不同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进行对比。每个面元都对应有一个点位, 点位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在面元内。点位可以对应于目的层深度。

根据不同观测系统中相同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之间的对比结果,可以判断出在该面元所 对应点位处所适用的观测系统。根据同一观测系统中的不同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之间的对比 结果,可以判断出该观测系统在哪个点位出成像效果更好,进而可以判断出该观测系统是否 适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目的层的探测。例如,第一观测系统在第一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大 于第一观测系统在第二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则可以判断第一观测系统在第一点位处的成 像效果更好。再例如,第一观测系统在第一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大于第二观测系统在第一 点位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则在第一观测系统和第二观测系统其他属性都相同或相近时,可以 判断第一观测系统在所述第一点位处的成像效果更好,其属性更优,技术人员可以选取第一 观测系统作为该目标区域的最终观测系统。

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针对某一勘探区域所设计的观测系统1在预设定点(即点位) (10000,3000)和(11000,3000)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图。图6示出了针对该勘探区域所设计的 观测系统2在预设定点(11000,3000)处的偏移覆盖次数图。其中,观测系统1为12线6炮300 道正交、道距50米、炮距50米、接收线距300米以及激发线距300米;观测系统2为16线3炮300 道正交、道距50米、炮距100米、接收线距300米以及激发线距300米。

对比图4和图5可以看出,观测系统1在点位(10000,3000)处覆盖次数的最大值为100, 在点位(11000,3000)处覆盖次数的最大值为120,观测系统1在点位(11000,3000)处的成像效 果比在点位(10000,3000)处的成像效果好。对比图5和图6可以看出,观测系统1在点位 (11000,3000)处覆盖次数的最大值为120,观测系统2在点位(11000,3000)处覆盖次数的最大 值为110,观测系统1在点位(11000,3000)处的成像效果比观测系统2在点位(11000,3000)处 的成像效果好。因此,可以判断使用观测系统1可以提高采集数据的质量。在观测系统1和 观测系统2的其他属性都相同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结论来选取观测系统1作为用 于该勘探区域的最终观测系统。

通过该步骤可以判断出观测系统的属性优劣,为技术人员选取观测系统提供依据,这克 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观测系统的属性优劣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计 算单元710和第二计算单元720。其中,第一计算单元710用于将所获取的预设观测系统中每 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第二计算单元720用于根据叠前偏移计算结 果,计算每个面元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710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一建立子单元,用于依次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 偏移计算的偏移路径;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依次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观测 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 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 算,N为正整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710包括(图中未示出):

第二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第一观测系统中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偏移计算 的偏移路径;

第三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所建立的偏移路径,利用叠前偏移算法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 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

第四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移计算的方 法,依次建立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剩余M-1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的偏移路径并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M为正整数;

第五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 前偏移计算的方法,依次对剩余N-1个观测系统中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进行叠前偏 移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计算单元710还用于将每个炮检对所对应的反射能量与每个面元所 对应的权系数进行乘积运算,得到所述反射能量分散到每个面元内的反射能量分量,所述权 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Weight=cosθV*R---(1)

上式中,Weight为权系数;θ为地层倾角;V为地震波传播速度;R为炮检对的旅行路 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计算单元720还用于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每个观测系统中每个面元的 偏移覆盖次数:

E=KΣi=1nEi---(2)

上式中,E为单个面元的总偏移覆盖次数;K为比例因子,为正数;n为对某一面元有贡 献的炮检对数量;Ei为某一炮检对的偏移覆盖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对比单元730,其用于将计算得到的面元的偏移覆 盖次数进行对比。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 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 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 种说明性逻辑块、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 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 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 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 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工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 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 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 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 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 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 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 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 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 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 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 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 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 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 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 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 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 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 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 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 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 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 电脑可读媒介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 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 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 说明即可。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己,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