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

一种提高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

摘要

一种改善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其特征是该催化剂由以下简单方法制备:(1)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硫酸镍(NiSO4)溶液;(2)装配三电极体系: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3)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由于沉积Ni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形态,使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催化活性位点大大增多,从而增强了BH4-的直接氧化性能;同时,沉积Ni还减小了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力,显著提高了燃料的放电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9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13148.2

  • 申请日2015-07-13

  • 分类号H01M4/92(20060101);H01M4/88(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21: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M4/92 授权公告日:20180410 终止日期:20190713 申请日:201507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4-10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4/92 申请日:2015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通常采用Pt、Ag、Pd和Au等贵金属催化剂。由于这些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价格便宜的Ni等金属也被用作硼氢燃料电池的阳极催化剂。然而,现有技术中用Ni作阳极催化剂时,因为Ni在碱性环境中极易腐蚀,导致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力大,BH4-的直接氧化性能不高,燃料放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期望能提高BH4-的直接氧化性能,增强Ni催化剂的耐蚀性,减小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力,提高燃料的放电效率。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改善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其特征是该催化剂由以下简单方法制备:(1)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硫酸镍(NiSO4)溶液;(2)装配三电极体系: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3)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

本发明的一种改善直接硼氢燃料电池性能的镍基催化剂,由于沉积Ni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形态,使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催化活性位点大大增多,从而增强了BH4-的直接氧化性能;同时,沉积Ni还减小了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阻力,显著提高了燃料的放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Ni催化剂的SEM图;

图2沉积Ni催化剂的SEM图;

图3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4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伏安曲线;

图5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沉积Ni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比较图;

图6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多次循环伏安曲线;

1为第一周期;2为第二周期;3为第三周期

图7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多次循环伏安曲线;

1为第一周期;2为第二周期;3为第三周期

图8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交流阻抗谱;

图9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曲线(放电时间为1000s);

图10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NiSO4溶液。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称取适量的硼氢化钠(NaBH4),并将其溶解于2mol/dm3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制成0.27mol/dm3NaBH4溶液,混合均匀后作为直接NaBH4燃料电池的电解液。分别以2cm2的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为工作电极,汞/氧化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棒为辅助电极,采用线性电位扫描(LSV)进行性能测试。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的电子扫描图(SEM)如图1、图2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Ni催化剂的表面是光滑的平面;图2中沉积Ni催化剂是由小块状的Ni不均匀地分散在平滑的Ni片表面构成。这样的结构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形态,使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催化活性位点大大增多,从而增强了BH4-的直接氧化性能。

图3给出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循环伏安曲线。通过与空白实验(无NaBH4)的对比,可以看出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对BH4-的直接氧化均有催化作用。在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直接氧化峰电流是11.5mA/cm2,而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直接氧化峰电流显著增大,达到了58mA/cm2。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直接氧化峰电流是Ni催化剂作用下的5倍。说明沉积Ni催化剂显著增强了BH4-的直接氧化性能。

图4给出了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伏安曲线。在LSV(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沉积时间的不断增加,BH4-的直接氧化峰电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BH4-的直接氧化峰电流出现最大值(116mA),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氧化峰电流值(23mA)的5倍。图5比较了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沉积Ni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从图5中可以看出,沉积时间为100s时,BH4-的氧化峰电流值最大,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强。

实施例2:

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NiSO4溶液。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称取适量的NaBH4,并将其溶解于2mol/dm3的NaOH溶液中,制成0.27mol/dm3NaBH4溶液,混合均匀后作为直接NaBH4燃料电池的电解液。分别以2cm2的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为工作电极,汞/氧化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棒为辅助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性能测试。

图6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多次循环伏安曲线。可以看出,在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第二周期循环伏安扫描时,BH4-的直接氧化峰已经很小,到第三周期时氧化峰基本消失。这是因为在碱性介质中,Ni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Ni(OH)2覆盖在Ni催化剂表面,使Ni催化剂被腐蚀,失去了催化活性。相同条件下,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对BH4-直接氧化进行了多次循环伏安扫描,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与Ni催化剂相比,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第一周期循环伏安扫描时,氧化峰电流显著增高。在第二周期扫描中,氧化峰电流仍然很高,是Ni催化剂作用下的4倍。而且到第三周期时,氧化峰电流值还能达Ni催化剂作用下BH4-在第一周期的峰电流值。说明在碱性NaBH4溶液中,沉积Ni催化剂的耐蚀性大大强于普通Ni催化剂。

实施例3:

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NiSO4溶液。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称取适量的NaBH4,并将其溶解于2mol/dm3的NaOH溶液中,制成0.27mol/dm3NaBH4溶液,混合均匀后作为直接NaBH4燃料电池的电解液。分别以2cm2的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为工作电极,汞/氧化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棒为辅助电极,进行交流阻抗谱性能测试。

图8是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交流阻抗谱。从图中可以看出,BH4-的直接氧化在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的电化学阻抗谱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图8发现高频区的电化学阻抗的直径大小为:沉积Ni催化剂<Ni催化剂。半圆弧的直径代表电极反应的电化学阻抗大小。沉积Ni催化剂的圆弧直径较小,仅为Ni催化剂的一半,说明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直接氧化反应更加容易,电化学反应需克服的能垒小,从而增强了电极反应的电荷传递,显著改善了BH4-的氧化性能。

实施例4:

在常压下,温度在293.15~313.15K范围,配置0.2mol/dm3的NiSO4溶液。将2cm2的光滑Ni片(作工作电极)置于上述溶液中,以Ni片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恒电位(-0.8V)法将Ni沉积到金属镍片上制成一种镍基催化剂。称取适量的NaBH4,并将其溶解于2mol/dm3的NaOH溶液中,制成0.27mol/dm3NaBH4溶液,混合均匀后作为直接NaBH4燃料电池的电解液。分别以2cm2的Ni催化剂和沉积Ni催化剂为工作电极,汞/氧化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棒为辅助电极,进行恒电流放电性能测试。

图9是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下,以0.27mol/dm3NaBH4为电解质溶液,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曲线(放电时间为1000s)。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t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初始放电电位EPt=-0.54V;在相同条件下,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初始放电电位为ENi=-0.80V,比Pt催化剂作用下降低了0.26V;相同条件下,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直接氧化的初始放电电位E沉积Ni=-0.88V,比Pt催化剂作用下降低了0.34V。根据公式:P=IE(P为功率,I为放电电流,E为电位),因为放电电流I相同,所以PNi∶PPt≈ENi∶EPt=1.5;P沉积Ni∶PPt≈E沉积Ni∶EPt=1.6。由上可知,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初始放电电位最负,电池的工作电压最高,功率最大。

图10是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下,以0.27mol/dm3NaBH4为电解质溶液,不同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电位更负,电池电压更高,功率也更大。在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时间为1.4×103s,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时间为7.2×104s。由公式Q=It=nZF和η=t′/t,在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效率为4%,在沉积Ni催化剂作用下BH4-的放电效率为23%,放电效率提高接近6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