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建筑混凝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模板台车,包括顶模板台车和侧模板,侧模板分布于顶模板台车两侧;侧模板底部设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与设置于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配合带动侧模板纵向移动。该模板台车组件,包括沿所述地下通道的纵向同轴设置的两台顶模板台车和一套侧模板,两台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互相对接,使得侧模板在模板台车组件上纵向滑动。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模板台车组件就位;其次混凝土浇筑第一施工段;然后侧模板脱模并移至第二施工段的顶模板台车上安装;接着浇筑第二施工段;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整个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26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11/10 申请日:2015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建筑混凝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式模板 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面道路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地下通道是 解决地面道路拥堵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进行地下通道的施工时,需要将整个地 下通道实行分段式浇筑施工以减少占用施工场地的时间以及减少对地面交通 的妨碍。模板台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电、城市铁路等隧道施工 中的的大型钢结构模板系统。模板台车的模板由顶模、两边的侧模、模板之间 铰接而成,顶模板上端设有注浆口,该注浆口与注浆管、注浆泵连接,用于混 凝土浇筑。现有技术中的模板台车是集行走、支撑以及作业为一体的整体式模 板台车。

然而,整体式模板台车的侧模板需要等到顶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 能整体推进施工,影响了工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节省工期,施工便捷的离 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离合式,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 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板台车整体脱模、整体推进,从而导致的施工 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合式模板台车,用于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包括顶模板台车和 侧模板,所述侧模板分布于所述顶模板台车的两侧并通过木模板与所述顶模板 台车连接;所述侧模板的底部设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与设置于所述顶模 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配合带动所述侧模板纵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板台车包括并排设置且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至少两个 顶模板台车单元,每个所述顶模板台车单元包括顶模板、行走机构和立柱,所 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立柱均紧撑于所述顶模板的下方,所述移动滑轮可拆卸式安 装于靠近所述侧模板的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板还包括侧向伸缩装置,所述侧向伸缩装置包括横向 移动支架和侧模板移动油缸,所述横向移动支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侧模 板移动油缸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立柱与所述行走机构之间,所述侧模板移动油 缸带动所述侧模板沿着所述横向移动支架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板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上部移动导杆。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板通过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立柱可拆卸式连接。

台车组件,包括沿所述地下通道的纵向同轴设置的两台所述顶模板台车和 一套所述侧模板,两台所述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互相对接,使得所述侧 模板在所述模板台车组件上纵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板台车包括依次可拆卸式连接的顶模板台车单元一、 顶模板台车单元二以及顶模板台车单元三,所述顶模板台车单元二包括可拆卸 式连接的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一、拆卸式小顶板以及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二。

一种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将所述地下通道分为若干施工段进行连续 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所述地下通道底板,并将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车组件就位 于所述底板上,两台所述顶模板台车分别为顶顶模板台车一和顶顶模板台车 二,使得所述顶顶模板台车一位于第一施工段,所述顶顶模板台车二位于第二 施工段;

步骤二:在所述第一施工段浇筑混凝土以一次性形成所述第一施工段的结 构侧墙和结构顶板;

步骤三:待所述第一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所述 侧模板脱模并纵向移动所述侧模板至所述第二施工段,将所述侧模板安装于所 述顶顶模板台车二上;

步骤四:在所述第二施工段浇筑混凝土以一次性形成所述第二施工段的结 构侧墙和结构顶板;

步骤五:待所述第一施工段的结构顶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所述 顶模板的脱模工作,并将所述顶模板台车一穿过所述顶模板台车二后移至第三 施工段,同时,所述第二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所述 侧模板脱模并纵向移动所述侧模板至所述第三施工段,将所述侧模板安装于所 述顶顶模板台车一上;

步骤六:重复所述步骤二至步骤五,直至完成整个所述地下通道的混凝土 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侧模板脱模与纵向移动所述侧模板之间还包 括将所述侧模板横向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还包括:首先将所述顶顶模板台车一拆分为所述顶 模板台车单元一、所述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一、所述拆卸式小顶板、所述中间 顶模板台车单元二以及所述顶模板台车单元三;然后将拆分后的所述顶模板台 车一依次穿过所述顶模板台车二并移至所述第三施工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离合式模板台车,用于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包括顶模板台 车和侧模板,侧模板分布于顶模板台车的两侧并通过木模板与顶模板台车连 接;侧模板的底部设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与设置于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 轮配合带动侧模板纵向移动,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发明的台车组件,包括沿地下通道的纵向同轴设置的两台顶模板台 车和一套侧模板,两台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互相对接,使得侧模板在模 板台车组件上纵向滑动。通过沿地下通道的长度方向一前一后同轴设置两台顶 模板台车,并使得两台顶模板台车分别就位于相邻的施工段,从而通过两台顶 模板台车和一套侧模板即可实现交替循环施工,模板台车组件的顶模板和侧模 板根据各自对应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分别脱模,从而各自完成一个工段的施 工后各自独立推进到下一工段施工,实现了施工的连续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3、本发明的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步,将台车组件就位 于地下通道底板上;第二步,浇筑混凝土一次性形成第一施工段的结构侧墙和 结构顶板;第三步,结构侧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侧模板脱模,并将侧 模板移至第二施工段,侧模板安装于第二施工段的顶模板台车上;第四步,浇 筑混凝土一次性形成第二施工段的结构侧墙和结构顶板;第五步,第一施工段 的结构顶板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该段顶模板脱模,并将该段的顶模板台车 穿过第二施工段后停靠在第三施工段,同时,第二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 度达标后,进行对应段的侧模板脱模,并将侧模板移至第三施工段,侧模板安 装于第三施工段的顶模板台车上;第六步,重复第二步至第五步,直至完成整 个地下通道的混凝土施工。该施工方法,台车组件的顶模板和侧模板根据各自 对应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分别脱模,从而各自完成一个工段的施工后各自独 立推进到下一工段施工,从而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成本,而且操作方便,安全 可靠。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由以下的 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离合式模板台车及侧模板移动推进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离合式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顶模板台车一的顶模板台车单元三拆卸推进示意 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顶模板台车一的顶模板台车单元一拆卸推进示意 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顶模板台车一的顶模板台车单元二拆卸推进示意 图。

图中:

10-侧模板;11-移动导轨;12-横向支撑杆;13-上部移动导杆;14-木模 板;15-横向移动支架;20-竖向支撑杆;21-移动滑轮;31-顶模板;310-顶模 板台车单元一;311-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一;312-拆卸式小顶板;313-中间顶 模板台车单元二;314-顶模板台车单元三;32-行走机构;33-立柱;4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 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 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 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 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 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离合式模板台车、台车组件及其地 下通道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离合式模板台车,用于地下通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包括 顶模板台车31、侧模板10以及竖向支撑杆20,侧模板10分布于顶模板台车 31的两侧并通过木模板14与顶模板台车31连接;侧模板10的底部设有移动 导轨11,移动导轨11与设置于竖向支撑杆20上的移动滑轮21配合带动侧模 板10纵向移动。

顶模板台车31包括并排设置且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至少两个顶模板台车 单元,每个顶模板台车单元包括顶模板31、行走机构32和立柱33,行走机构 32和立柱33均紧撑于顶模板31的下方,移动滑轮21可拆卸式安装于靠近侧 模板10的立柱33上。

具体来说,按照施工要求,先施工完成地下通道底板40的混凝土浇筑工 作,然后利用利用离合式模板台车进行地下通道结构顶板和结构侧墙的混凝土 浇筑施工。模板台车在地下通道底板40上组装完成。由于结构顶板和结构侧 墙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所需要的养护时间不同,根据施工规范,通常结构侧 墙混凝土养护时间为结构顶板混凝土养护时间的一半。因此,当前一施工段的 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将侧模板10拆模,清洗后送入下一个 施工段进行结构侧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从而节省了施工时间。顶模板31和 侧模板10之间通过木模板14进行连接,增大了侧模板10横向移动的空间, 方便了侧模板10的清洗,减少了现场拼装前述模板的时间,简化了加工难度。

特别地,侧模板10还包括侧向伸缩装置(未图示),侧向伸缩装置包括安 装于立柱33上的横向移动支架15以及侧模板移动油缸16,侧模板移动油缸 16可拆卸式安装于立柱33与行走机构32之间,侧模板移动油缸16带动侧模 板10沿着横向移动支架15进行伸缩。

当然,为了防止侧模板10移动时倾翻,保证侧模板10沿着设置于立柱 33上的移动滑轮21做直线运动直至到达指定位置,侧模板10靠近立柱33的 一侧设有上部移动导杆13。

较佳地,为了满足侧模板10的受力稳定性,侧模板10通过横向支撑杆 12与同侧的立柱33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式连接包括铰接、螺栓 连接以及销轴连接等,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特别地,为了更进一步地缩短地下通道的混凝土施工周期,并节省成本, 提高施工质量,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台车组件。该台车组件包 括沿地下通道的纵向同轴设置的两台顶模板台车和一套侧模板,两台顶模板台 车下端的移动滑轮互相对接,使得侧模板在模板台车组件上纵向滑动。两台顶 模板台车分别为顶模板台车一和顶模板台车二。当顶模板台车一所在的施工段 结构侧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例如8-12天时,拆除顶模板台车一上 的侧模板10,并将侧模板10横向收缩一定距离,例如70厘米,进行侧模板 10的清洗,然后侧模板10沿着移动滑轮21移动至位于下一施工段的顶模板 台车二处,并安装于顶模板台车二上,进行顶模板台车二所在施工段的结构顶 板以及结构侧墙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当该处结构侧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 求时,重复前述对侧模板10的相关操作;与此同时,顶模板台车一所在施工 段的结构顶板的混凝土强度也将达到设计要求,因而可以拆除顶模板台车一的 顶模板31,并使得顶模板31在行走机构32的带动下穿过顶模板台车二进入 第三施工段,将位于顶模板台车二所在施工段的侧模板10移至第三施工段, 并安装于顶模板台车一上;而且将对第三施工段的地下通道结构顶板和结构侧 墙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也就是说,台车组件包括两台顶模板台车和一套侧模 板10,两台顶模板台车一前一后设置,分别位于相邻的施工段;通过一套侧 模板10和两台顶模板台车实现交替循环施工,实现了施工的连续性,提高了 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顶模板台车包括依次可拆卸式连接的顶模板台车单元一310、 顶模板台车单元二(未图示)以及顶模板台车单元三314,顶模板台车单元二 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一311、拆卸式小顶板312以及中间 顶模板台车单元二313。在结构顶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顶模 板31,将顶模板台车分解后,可以使得分解后的顶模板台车单元的宽度小于 另外一台顶模板台车中立柱33组成的过道的宽度,从而方便分解后的顶模板 台车单元顺利通过另一台顶模板台车并进行安装。特别地,当地下通道中间有 格构柱时,通过拆除拆卸式小顶板即可使得分解后的顶模板台车绕过格构柱行 驶到达指定施工段。

实施例三

下面继续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地下通道混 凝土施工方法,将地下通道分为若干施工段进行连续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S001:铺设地下通道底板40,并将台车组件就位于底板40上,两台台车 组件分别为顶模板台车一和顶模板台车二,使得顶模板台车一位于第一施工 段,顶模板台车二位于第二施工段;

S002:请继续参考图2,在第一施工段浇筑混凝土以一次性形成第一施工 段的结构侧墙和结构顶板;

S003:请继续参考图1,待第一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 进行侧模板10脱模并纵向移动侧模板10至第二施工段,将侧模板安装于顶模 板台车二上;

S004:请继续参考图2,在第二施工段浇筑混凝土以一次性形成第二施工 段的结构侧墙和结构顶板;

S005: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5,待第一施工段的结构顶板混凝土强度满足 要求后,进行顶模板31的脱模工作,并将顶模板台车一穿过顶模板台车二后 移至第三施工段,同时,第二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 侧模板10脱模并纵向移动侧模板10至第三施工段,将侧模板10安装于顶模 板台车一上;

S006:重复S002至S005,直至完成整个地下通道的混凝土施工。

特别地,S003中侧模板10脱模与纵向移动侧模板10之间还包括将侧模 板10朝模板台车中部横向移动预定距离(例如横向收缩70厘米),进行侧模 板10的清洗。

进一步地,S005还包括首先将顶模板台车一拆分为顶模板台车单元一 310、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一311、拆卸式小顶板312、中间顶模板台车单元二 313以及顶模板台车单元三314;然后将拆分后的顶模板台车一依次穿过顶模 板台车二并移至第三施工段。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离合式模板台车,用于地下通道混凝土施工,包括顶 模板台车和侧模板,侧模板分布于顶模板台车的两侧并通过木模板与顶模板台 车连接;侧模板的底部设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与设置于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 动滑轮配合带动侧模板纵向移动。当前一施工段的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 计要求后,将侧模板拆模,清洗后侧模板沿着安装在顶模板下端的可拆卸式移 动滑轮进行下一个施工段进行侧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从而节省了施工时间。 顶模板和侧模板之间通过木模板进行连接,增大了侧模板横向移动的空间,方 便了侧模板的清洗,减少了现场拼装前述模板的时间,简化了加工难度。本发 明的台车组件,包括沿地下通道的纵向同轴设置的两台顶模板台车和一套侧模 板,两台顶模板台车下端的移动滑轮互相对接,使得侧模板在模板台车组件上 纵向滑动。通过沿地下通道的长度方向一前一后同轴设置两台顶模板台车,并 使得两台顶模板台车分别就位于相邻的施工段,从而通过两台顶模板台车和一 套侧模板即可实现交替循环施工,模板台车组件的顶模板和侧模板根据各自对 应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分别脱模,从而各自完成一个工段的施工后各自独立 推进到下一工段施工,实现了施工的连续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地下通道混凝 土施工方法,台车组件的顶模板和侧模板根据各自对应浇筑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分别脱模,从而各自完成一个工段的施工后各自独立推进到下一工段施工,与 现有技术中模板台车整体脱模、整体推进的施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施工方法 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成本,而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 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