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1,2,4-三唑类席夫碱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1,2,4-三唑类席夫碱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席夫碱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席夫碱锌配合物是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将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配体溶于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向其中滴加等摩尔量的三乙胺,加热搅拌至配体完全溶解,将等摩尔量Zn(N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74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45077.7

  • 发明设计人 袁彩霞;卢丽萍;朱苗力;吴艳波;

    申请日2015-06-19

  • 分类号C07F3/06;A61P35/00;

  •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福增

  •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52: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17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3/06 申请日:2015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最近研究表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是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它和 蛋白酪氨酸激酶共同调控细胞内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TP催化活性的失常,会导致许多信 号的传导失调,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所以一些PTP已经成为抗肿 瘤药物研究的新靶点,PTPs抑制剂也已经逐渐成为医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PTPs抑制剂的报道以有机小分子居多,而基于金属配合物的抑制剂研究 才刚刚起步。众所周知,锌是重要的生命金属元素,并且有许多锌配合物被合成并且其抗癌 活性已被测定,作为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与铂配合物相比,锌配合物具有更小的毒 副作用,但是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为作用靶点的锌配合物的各种生物活性研究的 报道较少,所以一些结构新颖的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PTP1B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对于 开发基于锌配合物的抗肿瘤药物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发明涉及的三唑席夫碱锌 配合物结构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配合物在制备 PTP1B抑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合成方法参照文献:化学试剂,2009, 31(10),785-788);

(2)合成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配体(合成方法参照文 献:化学试剂,2001,23(6),344-345);

(3)合成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按每毫摩尔配体加入20~40mL甲醇或乙醇量,将5-氯 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配体溶于甲醇或乙醇中,滴加等摩尔量的三 乙胺,加热搅拌使配体完全溶解,然后将等摩尔量Zn(NO3)2·6H2O溶于10~20mL甲醇或乙醇 中,并将硝酸锌溶液滴加到上述配体溶液中,继续回流2~6小时,析出固体产物,过滤,产 物依次用甲醇或乙醇、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粉末,将该固体粉末溶于二甲基亚砜 成为饱和溶液,室温静置挥发,约4~6周后析出黄色块状晶体。

本发明制得的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具有抑制PTP1B活性以及体外抑制乳腺癌(MCF-7) 细胞增殖的能力,该类配合物可作为PTP1B抑制剂,并且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本发明的配合物合成方法简单,配合物稳定,晶体易得,不仅能 够有效抑制PTP1B活性,而且对体外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以PTP1B 为作用靶点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开发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图(对称代码A1–x,0.5+y,1.5-z)

图2本发明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沿b轴方向延伸结构图

图3本发明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抑制PTP1B活性的IC50测定图

图4本发明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与PTP1B相互作用的荧光图

图5不同浓度梯度的本发明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配合物的制备

(1)前提配体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按文献方法制备。

(2)参照文献方法合成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配体。

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测定:C10H9ClN4OS, 括号内为理论值(%):C,44.78(44.70);H,3.35(3.38);N,21.02(20.85)。

(3)合成本发明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锌配合物:将 1mmol(0.269g)5-氯水杨醛缩-3-甲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席夫碱配体溶于30mL甲醇或 乙醇,滴加1mmol(150μl)的三乙胺,加热搅拌使配体溶解,然后将1mmol(0.297g)六水 合硝酸锌溶于15mL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将硝酸锌溶滴加到上述配体溶液中,继续回流2~6 小时,析出固体产物,过滤,产物依次用甲醇或乙醇、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粉末, 将该固体粉末溶于二甲基亚砜成为饱和溶液,室温静置挥发,约4周后析出黄色块状晶体。

配合物单晶结构

在高倍显微镜下,挑选规则、透明的块状单晶颗粒,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1W2B线站, 2.2GeV的工作电压,使用MARCCD-165探测器,入射收集其晶体的衍射数据。 收集过程温度为100K氮气氛围,经HKL2000还原数据.,并用SHELXTL-NT5.10版程序包 解析出配合物晶体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如附图1和图2,有关晶体其它一些详细的信息 列于表1和表2。在该席夫碱锌配合物中,中心金属锌与一个席夫碱配体中三唑硫酮的硫原 子、酰胺氮原子和酚基氧原子配位,同时还与另外一个分子配体的三唑氮配位,以及溶剂分 子二甲基亚砜的氧配位形成一个四方锥的配位构型,同时各个结构单元相互连接,形成一个 空间网状结构。

表1席夫碱锌配合物的晶胞及测量参数

表2席夫碱锌配合物的部分主要键长和键角数据(°)。

实施例2本发明席夫碱锌配合物对PTP活性抑制的IC50值测定

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配合物对PTP1B活性的抑制作用,反应体系在pH=7.2的MOPS 缓冲溶液进行,37℃下恒温反应30min,然后用2μL0.1M的pNPP启动反应,放置约半个小 时以后加5μL2M的NaOH终止反应,用酶标仪测定A405的紫外吸收值,通过测定A405的紫 外吸收确定生成的pNP的量,以抑制百分数为纵坐标,配合物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作图得 到抑制曲线并得出它们相应的IC50值,如图3所示,锌配合物能够有效地抑制PTP1B活性, IC50值为4.6×10-7M。

实施例3本发明席夫碱锌配合物对PTP的荧光淬灭作用

蛋白质分子中由于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残而使其具有天然荧光,当向蛋白溶液中加入一 些小分子后,小分子与蛋白分子的结合会影响到蛋白分子微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蛋白分子 的荧光变化,可以借助蛋白分子的荧光信号的变化来研究他们的作用模式和机理。所以我们 研究了本发明配合物对PTP1B的荧光淬灭作用。图4所示为扣除了配合物本身的荧光强度之 后,配合物滴定PTP1B的荧光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配合物的浓度逐渐增加,PTP1B 在341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直至降到一定程度后,荧光强度几乎不变,同时在484nm 处出现一个新的荧光峰,且其荧光强度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配合物与 PTP1B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的荧光峰,这个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锌配合物与PTP1B之间的相 互作用。

实施例4本发明席夫碱锌配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用MTT法检测了锌配合物对肿瘤细胞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 胞经过消化、离心、收集后配成1mL的细胞悬液。吸取适量体积的上述细胞悬液将其稀释 成20mL细胞密度约为1.25×104个/mL的细胞悬液,将其均匀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滴 加200μL。将96孔板放在CO2培养箱中孵育12h后,加入已配好的一系列浓度的配合物, 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混合溶剂(DMSO(10%)+0.85%NaCl(90%)),每组分别设6个 复孔。继续放入CO2培养箱中24h后,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再次孵育4 h后,取出96孔板,小心吸去孔中上清液,吸净后每孔加入150μL的DMSO溶液,等待10 min,待底部结晶状固体完全溶解后用酶标仪测得各孔溶液490nm处的吸光度值A。以药物 浓度为横坐标,细胞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存活率(%)=(A实验组/A对照组)×100

图5表示配合物在24小时内对MCF-7增殖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MCF-7细胞的存 活率基本上是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仅仅作用24小时之后,当配合物浓度为10-4M 时,肿瘤细胞MCF-7的存活率就小于60%,当配合物浓度为0.5mM时,肿瘤细胞MCF-7的 存活率小于3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该配合物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