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

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选用原生于海边的苗木所产生的种子,从种子开始进行抗盐锻炼,在小苗期,即到幼苗有5-10片叶时,对苗木进行小苗期锻炼,在大苗期,即第二年春季,将苗移植于营养袋中,待苗木开始生长且幼芽结束生长后开始大苗期耐盐锻炼,大苗期耐盐锻炼周期至少为4个月以上。本发明在种子、小苗、大苗三个阶段中,通过不同的驯化方案对苗木进行驯化后,苗木在沿海地区种植时的存活率和长势均不亚于在内陆地区种植。本发明浸种时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0-95%,小苗种植期间苗木成活率达到90-95%,大苗种植期间苗木成活率达到90-95%,大苗出圃后在沿海地区种植时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9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90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桐的育苗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盐雾是指大气中由含盐微小液滴所构成的弥散系统,盐雾容易附着在苗木的叶片上对苗木造成很大伤害,容易产生叶片干黄,出现黄斑,致使苗木出现病态,严重的会导致苗木枯死。沿海地区的盐雾危害相较内陆要高出很多,因此在沿海地区进行园林苗木种植,选种时需要考虑植株的耐盐能力,还需要考虑苗木的耐盐雾能力。现有的沿海苗木的土壤耐盐和耐盐雾能力基本属于自然优胜略汰的结果,这个结果产生的植株数量少、品种杂,难以大规模进行种植。而沿海园林项目抗风耐盐的植株需求较多,野生的部分耐盐植株无法满足园林建设的需求,而靠普通培植技术培育出来的种苗在这种区域成活率极低,即使存活了,其长势也难以达到要求,给沿海园林项目的建设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海桐是海岸带与海岛特有植物,是沿海种植园林苗木常选择的一种,其高可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叶柄长达2厘米,是一种优良的海岸防护林树种。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进行苗木种植,选种时不仅需要考虑植株的土壤耐盐能力,还需要考虑到植株的耐盐雾能力,甚至还需要考虑植株的抗旱能力,海桐的土壤耐盐能力、耐盐雾能力和抗旱能力均较为普通,直接种植到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时,经常会因为盐雾的侵袭、土壤盐分过高、缺乏淡水源而出现苗木长势不佳甚至枯死的情况。因此,研发一款专门用于提高海桐的土壤耐盐能力、耐盐雾能力和抗旱能力的育苗方法,使其能够顺利在沿海地区,特别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进行较好的种植和生存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海桐耐盐雾能力,使其在沿海地区种植时的存活率和长势均不亚于在内陆地区种植。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种子培训阶段:

1.1种源选择:选用原生于海边的植株所产生的种子,在秋冬季采集成熟种子;

1.2浸种催芽:将采集的种子自然阴干后收贮,于春季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草木灰水或小苏打中24小时,搓去种子表面的红色胶质,洗净,然后将种子放置于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进行浸种,每斤种子添加500ml盐溶液,浸种时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

浸种时盐浓度及浸泡时间如下:

盐度0-2‰盐溶液浸种2-3小时;盐度2-4‰盐溶液浸种2-3小时;盐度4-6‰盐溶液浸种2-3小时;盐度6-8‰盐溶液浸种2-3小时;

1.3播种:将浸种后的种子以行距25-30cm、株距5cm的间距点播于苗床,苗床需搭荫棚,保持土壤通气透水,一般在1-2个月内发芽,

(2)苗床培育阶段:

2.1小苗期:

待幼苗有5~10片叶时开始小苗期锻炼,在雨天浇盐度2-4‰的盐溶液,浇水量控制在浇透即可,每隔半个月浇一次,控制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4‰,采用雾化喷雾装置将盐度18-22‰的盐溶液喷洒于苗床,每㎡苗床喷洒约280-320ml盐溶液,早晚各喷一次;

2.2大苗期:

第二年春季,将苗移植于营养袋中,露天栽培,培养土要求通气透水,待苗木开始生长且幼芽结束生长后开始耐盐锻炼,每2周往种植土壤中浇灌盐度为4-6‰的盐溶液1次,每浇必透,至苗微蔫时浇淡水,每周采用雾化装置将盐度为25-35‰的盐溶液形成雾化于早上对苗进行喷洒,每㎡叶面喷洒190-210ml盐溶液,若喷雾后为晴天,且叶片出现萎蔫情况时,进行喷淡水缓苗,大苗期耐盐锻炼周期至少为4个月以上;

2.3出圃。

所述苗床培育阶段,选择环境接近种植区域的滨海场地作为苗圃进行播种育苗。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选用原生于海边的植株所产生的种子,(1)从种子的催芽便开始采用盐溶液浸泡进行初期抗盐锻炼,浸泡过程中,盐溶液浓度从0-2‰到6-8‰逐步进行递增,循序渐进对种子进行抗盐锻炼,确保催芽率和有效保证初期抗盐锻炼的效果;(2)在小苗期,即到幼苗有5-10片叶时开始,对苗木进行小苗期锻炼,在雨天浇盐度2-4‰的盐溶液,浇水量控制在浇透即可,每隔半个月浇一次,控制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4‰,采用雾化喷雾装置将盐度18-22‰的盐溶液喷洒于苗床,每㎡苗床喷洒约280-320ml盐溶液,早晚各喷一次,采用较低浓度的盐溶液对小苗木同步进行耐土壤盐碱驯化和耐盐雾驯化;(3)在大苗期,即第二年春季,将苗移植于营养袋中,待苗木开始生长且幼芽结束生长后开始大苗期耐盐锻炼,每2周往种植土壤中浇灌盐度为4-6‰的盐溶液1次,每浇必透,至苗微蔫时浇淡水,每周采用雾化装置将盐度为25-35‰的盐溶液形成雾化于早上对苗进行喷洒,每㎡叶面喷洒190-210ml盐溶液,大苗期耐盐锻炼周期至少为4个月以上;提升强度对苗木同步进行耐土壤盐碱驯化和耐盐雾驯化。

在种子、小苗、大苗三个阶段中,通过上述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驯化后的苗木在沿海地区种植时的存活率和长势均不亚于在内陆地区种植。本发明浸种时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0-95%,小苗种植期间苗木成活率达到90-95%,大苗种植期间苗木成活率达到90-95%,大苗出圃后在沿海地区种植时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一种提升海桐耐盐能力的育苗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种子培训阶段:

1.1种源选择:选用原生于海边的植株所产生的种子,在秋冬季采集成熟种子(本实施例采集种子74粒);

1.2浸种催芽:将采集的种子自然阴干后收贮,于春季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小苏打中24小时,搓去种子表面的红色胶质,洗净,然后将种子放置于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进行浸种,每斤种子添加500ml盐溶液,浸种时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

浸种时盐浓度及浸泡时间如下:

盐度1‰盐溶液浸种2.5小时;盐度3‰盐溶液浸种2.5小时;盐度5‰盐溶液浸种2.5小时;盐度7‰盐溶液浸种2.5小时;

1.3播种:将浸种后的种子以行距30cm、株距5cm的间距点播于苗床,苗床需搭荫棚,保持土壤通气透水,种子在1月10天后陆续发芽,

(2)苗床培育阶段:

所述苗床培育阶段,选择环境接近种植区域的滨海场地作为苗圃进行播种育苗,

2.1小苗期:

待幼苗有5~10片叶时开始小苗期锻炼,在雨天浇盐度3‰的盐溶液,浇水量控制在浇透即可,每隔半个月浇一次,控制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4‰,采用雾化喷雾装置将盐度20‰的盐溶液喷洒于苗床,每㎡苗床喷洒约300ml盐溶液,早晚各喷一次;

2.2大苗期:

第二年春季,将苗移植于营养袋中,露天栽培,培养土要求通气透水,待苗木开始生长且幼芽结束生长后开始大苗期耐盐锻炼,每2周往种植土壤中浇灌盐度为5‰的盐溶液1次,每浇必透,至苗微蔫时浇淡水,每周采用雾化装置将盐度为30‰的盐溶液形成雾化于早上对苗进行喷洒,每㎡叶面喷洒200ml盐溶液,若喷雾后为晴天,且叶片出现萎蔫情况时,进行喷淡水缓苗,大苗期耐盐锻炼周期为6个月;

2.3出圃。

74粒种子到出圃前共剩余61棵大苗,61棵大苗移植至漳州市漳浦古雷沿海地区,经常规养护、培育2个月后,59棵苗木陆续发现新根新叶,死亡2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