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方法

一种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矮牵牛出圃前的6-8天进行4h/日的补光,并结合一整套种苗生产技术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矮牵牛种苗的营养生长速率,从而可实现提前种苗产品出圃时间4-6天,降低生产周期约14.3-21.4%,或在相同出圃时间的情况下提升种苗产品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8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87086.2

  • 发明设计人 高尚;李丽芳;刘辉;周大凤;

    申请日2015-06-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加岭

  • 地址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8号院21号楼3单元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1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20

    授权

    授权

  • 2015-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之一,适度增加植物的光合有效辐 射量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产量的有效途径。而花卉种苗的生 产多在温室中进行,由于温室屋顶覆盖材料的透光率、钢架结构的遮 挡等因素影响,内部光照可能显著低于露天自然环境,因此光照成为 温室花卉生产工作中的重要限制因素,光照的不足将显著影响温室作 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目前国内花卉种苗生产水平较为传统,尚未建立大规模的集约化 生产模式,更没有采用人工光源补光技术等新手段来进行增产和品质 提升,因此现有的生产技术规程仍然存在大量潜在的提升空间。

随着花卉种苗产业的发展,必然面临着诸多商业需求和环境局限 的压力,如场地周转速度、产品交付时间、不同季节生产等,而采用 人工补光技术可以有效加速植物产品生长、提升植物产品品质,因此 该技术必将成为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应 用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方 法。

本发明提供的加速矮牵牛种苗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种

温度控制:22±1℃;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基质水分含量维持在 80-90%;

光照管理:播种期间保持黑暗环境;

2)前期养护

当种子的露白率超过50%,即可脱离发芽环境,转入养护阶段, 期间环境控制如下:

温度控制:日温为21±2℃,夜温为17±2℃;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基质水分含量维持在 50-70%;

光照管理:光照强度为1000-2000lux;

施肥管理:子叶展开后即开始施肥,每2天施肥1次,N-P-K为 20-10-20和14-0-14两种水溶性肥料交替使用,施用浓度从50ppm开 始,每施用2次增加浓度25ppm,直至达到150ppm,之后按150ppm 施肥;

3)后期养护

当种苗生长13-18天时,进入到后期养护阶段,该状态持续至出 圃,具体养护条件如下:

温度控制:日温为20±2℃,夜温为18±2℃;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基质水分含量维持在 50-70%;

光照管理:光照强度为2000-4000lux;

施肥管理:每2天施肥1次,20-10-20和14-0-14两种水溶性肥 料交替使用,施用浓度为150ppm;

4)补光处理

当种苗养护过程进行到计划出圃时间的前6-8天前,开始进行补 光处理,养护条件与后期养护一致,具体补光方法如下:

补光强度:7000-10000lux;

补光时间:每天在正常日照之外进行持续补光4小时,与自然日 照相衔接,不可进行暗中断;具体补光持续天数根据具体出圃时间调 整,补光处理可保持至出圃。

其中,按单粒/穴将种子播种于穴盘当中。

其中,夏季种苗生长13-16天进入后期养护阶段,冬季种苗生长 16-18天进入后期养护阶段。

本发明通过在矮牵牛出圃前的6-8天进行4h/日的补光,并结合 一整套种苗生产技术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矮牵牛种苗的营养生长速 率,从而可实现提前种苗产品出圃时间4-6天(降低生产周期约 14.3-21.4%),或在相同出圃时间的情况下提升种苗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矮牵牛真叶数测定结果。

图2矮牵牛干重测定结果。(A.总干重;B.茎叶干重;C.根系 干重;**P<0.01,***P<0.001)。

图3角堇真叶数测定结果。

图4角堇干重测定结果。(A.总干重;B.茎叶干重;C.根系干 重;*P<0.05,**P<0.01,***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选取矮牵牛品种“重音”,角堇品种“小钱币”,每个品种取400粒 种子,播种于200穴穴盘中,经发芽后,选取270株生长较为一致的 种苗做进一步处理并观察。

实验方案

实验持续时间为4w,共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 个重复30个样品。具体处理和养护条件如下表1。

表1 实验处理方案

补光处理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荧光灯是唯一的光源,其光照 强度均值为90.71μmol/m2·s(折换为6712.54lux),光照实验结束 后测量每个样品的真叶数、茎叶干重、根系干重及根冠比,并进行 数据分析。

1)矮牵牛

结果显示,矮牵牛两个处理组(S1和S2)的真叶数较对照(CK) 未出现显著差异(图1)。

在干重方面,3组数据情况如下:CK无论在总干重、茎叶干重 还是根系干重上,均为3组样品中最低,S1最高,S2居中。这表明 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矮牵牛种苗的干物质总积累获得了有效 增强,但过多的光辐射累积量却起到了反作用(S1总干物质重量较 CK增加了30.0%,S2仅增加了20.2%,图2A)。将干物质分为地上 地下两部分分析时,S1的茎叶干重增加了24.8%,而S2仅增加了 19.7%(图2B);S1的根系干物质重更是大幅度增加,达51.2%, S2仅增加了24.4%(图2C)。随着根系的明显增重,根冠比也出现 了上升:CK=0.271;S1=0.327,升幅20.7%;S2=0.280,升幅 3.3%,表明根系的发达程度有所提升,尤其是S1。

经过差异显著性分析,S1、S2的总干重和茎叶干重与CK相比 均达到了超极显著差异(P=0.001),但S1和S2间则均无显著差异;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S1根系干重是三个实验组中最高的,与CK呈 超极显著差异,S2反而低于S1,与CK呈极显著差异,且S1和S2 间也出现了显著差异。

这是一组非常特别的结果,表明对于矮牵牛来说,光合有效辐 射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即开始对其营养生长产生抑制,因此选择适 当的补光时间和强度是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关键。就本研究来说,在 出圃前的最后1w进行4h/d的补光,可以大幅度提升矮牵牛的营养 生长速率,从而达到提前出圃或在相同出圃时间达到更好质量的目 的;同时,这种补光制度对矮牵牛的根系生长构成超强的促进作 用,因而对出圃后成品生产可能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对种苗质量 产生突破性的影响。

2)角堇

结果显示,角堇两个处理组(S1和S2)的真叶数较对照(CK) 同样未出现显著差异(图3)。

在总干重方面,角堇的S1较CK有6.3%的提升,S2仅有1.9% (图4A);在茎叶干重中,S1增加了12.5%,而S2仅增加了6.8% (图4B);而在根系干重中,S1较CK却明显减少了10.9%,S2也 同样减少了10.9%(图4C)。这些反应到根冠比上,造成了大幅下 降:CK=0.364;S1=0.287,降幅21.2%;S2=0.302,降幅17.0%。这 组数据表明,补光可以使角堇的地上部分产生一些不太明显的增 长,却会降低根系的发达程度。

经过差异显著性分析,3组材料的总干重间无显著差异(图 4A);在茎叶干重中,S1与CK间形成了超极显著差异,S2与CK 间呈显著差异(图4B);而S1和S2的根系干重与CK相比,下降 幅度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的水平(图4C)。

结果表明,补光对角堇的营养生长不仅毫无帮助,甚至还对根系 建成造成了极显著水平的负面影响。因此,就本研究来说,对于角 堇这一作物,补光对其提升营养生长速率毫无帮助。

实施例2

1)播种

根据种子的发芽率确定播种方案,一般为单粒/穴将种子播种于 穴盘当中。具体环境控制如下:

温度控制:22±1℃;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基质水分含量应维 持在80-90%;

光照管理:播种期间应保持黑暗环境;

施肥管理:播种期间无需施肥。

2)前期养护

当种子的露白率超过50%,即可脱离发芽环境,转入养护阶段, 其间环境控制如下:

温度控制:日温应为21±2℃,夜温应为17±2℃;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基质水分含量应维 持在50-70%;

光照管理:自然光照即可,中午应根据情况适当遮阴,一般为 1000-2000lux;

施肥管理:子叶展开后即开始施肥,每2天施肥1次,N-P-K为 20-10-20和14-0-14两种水溶性肥料交替使用,施用浓度从50ppm开 始,每施用2次增加浓度25ppm,直至达到150ppm,之后按150ppm 施肥。

3)后期养护

当种苗生长约2周后,进入到后期养护阶段,该状态应持续至出 圃,具体养护条件如下:

温度控制:日温应为20±2℃,夜温应为18±2℃;

水份管理: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基质水分含量应维 持在50-70%;

光照管理:自然光照即可,不再遮阴,一般为2000-4000lux;

施肥管理:施肥管理延续前期养护制度,仍为每2天施肥1次, 20-10-20和14-0-14两种水溶性肥料交替使用,施用浓度继续每施肥 2次提升一次。

4)补光处理

当种苗养护过程进行到计划出圃时间的前6-8天前,开始进行补 光处理,养护条件与后期养护一致,具体补光方法如下:

补光强度:7000-10000lux;

补光时间:每天在正常日照之外进行持续补光4小时,与自然日 照相衔接,不可进行暗中断;具体补光持续天数根据具体出圃时间调 整,补光处理可保持直至出圃。

按照以上生产技术流程进行矮牵牛种苗生产,采取补光措施的产 品可以较无补光措施的提前出圃时间提前4-6天;若两者在同一时间 出圃,则采取补光措施者可以达到更好的品质,包括更多的生物量和 更健壮的植株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