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污染物是液体或小70微米的颗粒物:向液态污染物中加入沸石、絮凝剂、助凝剂、调节PH搅拌5~60分钟,分离固体物和液体,取上清液数次重复上述过程至上清液满足标准即可;污染物是粒径大于70微米的颗粒物:使用的清洗液清洗后分离固体和液体,然后将所得的液体物质采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可;污染物是大面积固体污染物:将胶化后的清洗液涂抹在固体污染物上,避水放置之后冲洗、收集固体污染物上的清洗剂后使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本发明能有效的去除固体、颗粒、粉末以及污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处理效果好,降低放射性核素去除过程中耗费的成本,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2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网绿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61738.0

  • 发明设计人 苏敏;

    申请日2015-04-08

  • 分类号G21F9/10(20060101);G21F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13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雷速

  • 地址 43006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03号水岸国际K6-号楼晶座26F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7

    授权

    授权

  • 2015-10-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21F9/10 申请日: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 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核技术在能源、科研、医疗、工业、农业、军事、交通、 医疗卫生等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日益增长的核污染问 题。这些放射性废物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存在极大的潜在威胁。处 理这些放射性废物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目前含放射性核素的污水治理,多采用离子交换来进行处理, 这样的方法可以处理多种离子,但是处理的时间较长,不适合大 量污水的处理,为污水的处理,尤其是含放射性核素的污水的处 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传统的治理方法如采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机械清洗法、离子 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与酸浸法等,存在着基建投资高、处理费 用大、处理效果不理想并易造成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清除环境 中的放射性核素非常困难。对于大面积低剂量放射性污染土壤, 物理化学法处理土-水介质中的低放核素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 污染,难以实地操作。近年来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生化处理技术, 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吸附剂都能用于重金属及放射性重金属废 水的处理。但由于生物体自身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其难以得 到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采 用现有的絮凝剂和清洗剂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方法,有效的去除 固体、颗粒、粉末以及污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生产使用方便,激发效 果好,絮凝效果好,清洗效果好,降低放射性核素去除过程中耗费的 成本,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污染物是液体:向液态污染物中加入沸石、絮凝剂、助凝 剂、调节PH搅拌5~60分钟,分离固体物和液体,取上清液数次重 复上述过程至上清液满足标准即可;

B.污染物是粒径小于70微米的颗粒物:将颗粒物与液体污染 物混合采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处理即可;

C.污染物是粒径大于70微米的颗粒物:将粒径大于70微米 的颗粒污染物使用体积为污染物2~5倍的清洗液在50~300℃,压力 1~2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个小时以上,降温至常温后分离 固体和液体,然后将所得的液体物质采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进行处 理即可;

D.污染物是大面积固体污染物:将清洗液用5~10倍的温水稀 释,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加入胶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将胶化后的清洗 液按照0.5~2升/平方米的量涂抹在固体污染物上,避水放置6小时 以上,之后冲洗、收集固体污染物上的的清洗剂后使用步骤A所述 的方法进行处理。

所述沸石为500~800目大小的颗粒。

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系列的有机絮凝剂、无机铁盐絮凝剂 或无机铝盐絮凝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助凝剂为膨润土或者活性炭。

所述PH值的调整可以使用碳酸钠或者氯化铁。

所述清洗液是钾盐、铵盐、钙盐及甲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混 合物的海水溶液,海水为总浓度大于10%的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水溶 液。

本发明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采用现有的絮凝剂 和清洗剂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方法,有效的去除固体、颗粒、粉 末以及污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处理效果好,生产使用方便,激发效果 好,絮凝效果好,清洗效果好,降低放射性核素去除过程中耗费的成 本,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含放射性核素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方法步骤:

A.污染物是液体:向液态污染物中加入沸石、絮凝剂、助凝 剂、调节PH搅拌5~60分钟,分离固体物和液体,取上清液数次重 复上述过程至上清液满足标准即可;

B.污染物是粒径小于70微米的颗粒物:将颗粒物与液体污染 物混合采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处理即可;

C.污染物是粒径大于70微米的颗粒物:将粒径大于70微米 的颗粒污染物使用体积为污染物2~5倍的清洗液在50~300℃,压力 1~2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个小时以上,降温至常温后分离 固体和液体,然后将所得的液体物质采用步骤A所述的方法进行处 理即可;

D.污染物是大面积固体污染物:将清洗液用5~10倍的温水稀 释,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加入胶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将胶化后的清洗 液按照0.5~2升/平方米的量涂抹在固体污染物上,避水放置6小时 以上,之后冲洗、收集固体污染物上的的清洗剂后使用步骤A所述 的方法进行处理。

所述沸石为500~800目大小的颗粒。

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系列的有机絮凝剂、无机铁盐絮凝剂 或无机铝盐絮凝剂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助凝剂为膨润土或者活性炭。

所述PH值的调整可以使用碳酸钠或者氯化铁。

所述清洗液是钾盐、铵盐、钙盐及甲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混 合物的海水溶液,海水为总浓度大于10%的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水溶 液。

人工海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10%的氯化钠以及1.3%的氯 化镁。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海水或者人工海水当中加入氯 化铯、氯化锶以及碘酸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使浓度分别为1mg/L、 8mg/L和10mg/L。

实验所用的标准溶液分别为1.0mg/L氯化铯的人工海水溶液、 1.0mg/L氯化锶的人工海水溶液以及0.4mg/L碘酸钾的人工海水溶 液。

实施例1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酸钾, 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百分数加入2%的碳酸钠、2%的沸石 及0.05%的絮凝剂搅拌10分钟,使用ICP-MS测量上层清水中锶

(Sr)、碘(I)、铯(Cs)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2.7%、I 去除率为26.1%、Cs去除率为89.8%。然后将上层清水的pH值调 至4~5,在上述处理1中的上层清水中按照质量百分数添加0.1%的 双氧水、0.5%的10%氯化铁水溶液,搅拌10分钟,采用同样的方 式测量上层清水中的Sr、I、Cs浓度。其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 93.3%、I去除率为68.8%、Cs去除率为90.1%。

实施例2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酸钾, 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0.5%的碳酸钠及1.6%沸石 及0.05%的絮凝剂搅拌15分钟。然后在上层清水中按照质量分数添 加1%的碳酸钠、1%沸石、0.2%的氯化钙0.05%的絮凝剂,搅拌15 分钟后。然后,在上层清水中按照质量分数添加0.5%的10%氯化铁 水溶液,将pH值调至4~5后,加入0.5%沸石及0.05%的絮凝剂, 搅拌5分钟。最后,使用ICP-MS测量上层清水中Sr、I、Cs浓 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0.9%、I去除率为97.2%、Cs去除率 为99.3%。

实施例3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酸钾, 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1%的碳酸钠、1.0%的沸石、 0.2%的氯化钙及0.05%的絮凝剂,搅拌15分钟后。然后在上层清水 中加入0.4%沸石及0.05%的絮凝剂,按照体积每5ml上清液加入8g 的氯化亚铁,将pH值调至4~5,搅拌10分钟后,使用ICP-MS测 量Sr、I、Cs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1.5%、I去除率为 96.8%、Cs去除率为96.5%

实施例4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人工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 酸钾,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1%的碳酸钠、1.0%的沸石、 0.2%的氯化钙及0.05%的絮凝剂,搅拌15分钟后,使用ICP-MS 测量上层清水中Sr、I、Cs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82.5%、 I去除率为32.7%、Cs去除率为80.2%。

测量之后再重复一次上述过程,再加入0.4%沸石、0.05%的絮 凝剂,按照体积每5ml上清液加入8g的氯化亚铁,将pH值调至4~5, 搅拌10分钟,再测量上层清水中的Sr、I、Cs浓度。测量结果: Sr去除率为94.3%、I去除率为95.5%、Cs去除率为97.9%。

实施例5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人工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 酸钾,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模拟污染水中按照42mg/100ml的比例加入亚铁氰化钾、加入质 量百分数5%蒸馏水、按照1g/100ml的比例加入膨润土、按照质量 百分数0.5%添加10%的氯化亚铁新制水溶液,搅拌十分钟。测量结 果:Sr去除率为25.3%、I去除率为10.9%、Cs去除率为99.6%。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加入1%的碳酸钠、1.0%的沸 石、0.2%的氯化钙及0.05%的絮凝剂,搅拌15分钟。然后将上层清 液取出,再重复一次上述操作。最后,在上层清水中加入0.4%的沸 石及0.05%的絮凝剂及按照质量百分数0.5%添加10%的氯化亚铁新 制水溶液,将pH值调至4~5,搅拌10分钟后,再测量上层水中的 Sr、I、Cs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3.6%、I去除率为99.8%、 Cs去除率为98.9%。

实施例6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铯使浓度为1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添加0.75%的沸石、0.3%的硫酸 铝、0.45%的碳酸钠及0.03%的絮凝剂,搅拌10分钟后,测量上层 清水中离子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6.2%。

实施例7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铯使浓度为1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1.5%沸石及0.03%絮凝剂, 搅拌10分钟后,测量上层水中离子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 99.7%。

实施例8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使浓度 分别为1mg/L、8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加入0.07%的沸石、0.3%的硫酸铝、0.45%的碳 酸钠及0.03%的絮凝剂,搅拌10分钟后,测量上层清水中离子浓度。 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89.1%、Cs去除率为92.2%。

实施例9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铯使浓度为1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1%的碳酸钠、1%的沸石及 0.5%的氯化钙,搅拌10分钟后,使用ICP-MS测量上层清水中Sr 浓度。测量结果:Sr去除率为99.9%。

实施例10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锶,使浓度为8mg/L。

在模拟污染水中按照质量分数加入3%的沸石和0.3%的硫酸 铝,搅拌10分钟后,测量上层清水中Cs浓度。测量结果:Cs去除 率为99.9%。

实施例11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自来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使浓度 分别为1mg/L、8mg/L。

在放射性污染区采集放射性污染落叶、树枝等,将收集到的放 射性污染物放入粉碎机粉碎,收集700目以下的污染物粉末按照体 积比1:5投入模拟污染水中,混合均匀后用闪烁计数器测定混合物 放射性量,经检测放射性比活度为40830cpm,然后将混合污染物中 按照质量分数加入0.75%的沸石、0.3%的硫酸铝、0.45%的碳酸钠及 0.03%的絮凝剂,搅拌10分钟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重复上述 过程一次之后,上层清液的放射性比活度为2613cpm,去除率=(治 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计算得到去除率 为93.6%。分离后的水可在实验中再利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沉淀 物需存放到指定地点。

实施例12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海水中加入氯化铯使浓度为1mg/L。 在放射性污染区采集放射性污染落叶、树枝等,将收集到的放射性污 染物放入粉碎机粉碎,收集700目以下的污染物粉末按照体积比1:8 投入模拟污染水中,混合均匀后用闪烁计数器测定混合物放射性量, 经检测放射性比活度为39620cpm,然后将混合污染物中按照质量分 数加入1.5%的沸石、0.02%的硝酸银及0.03%的絮凝剂,搅拌10分 钟后,离心分离,测量上层清水的放射性量。测量结果:上层清液的 放射性比活度为2060cpm,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 治理前的比活度,计算得到去除率为94.8%。分离后的水可在实验中再利 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沉淀物需存放到指定地点。

实施例13

模拟污染水的制备:在人工海水中加入氯化铯、氯化锶以及碘 酸钾,使浓度分别为1mg/L、8mg/L和10mg/L。

在放射性污染区采集放射性污染落叶、树枝等,将收集到的放 射性污染物放入粉碎机粉碎,收集700目以下的污染物粉末按照体 积比1:10投入模拟污染水中,混合均匀后用闪烁计数器测定混合物 放射性量,经检测放射性比活度为42050cpm,然后将混合污染物中 按照质量分数加入1%的碳酸钠、1%的沸石及0.5%的氯化钙,搅拌 10分钟后,离心分离,测量上层清水的放射性量。测量结果:上层 清液的放射性比活度为210cpm,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 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计算得到去除率为99.5%。分离后的水可在实 验中再利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沉淀物需存放到指定地点。

实施例14

在放射性污染区采集放射性污染落叶、树枝等,将收集到的放射 性污染物放入粉碎机粉碎,收集700目以上的污染物,将一定量放射 性污染土壤(放射性比活度为1020cpm),与清洗液以1:2.5的比例 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压反应器内,加温到220℃,压力保持在 2MPa,运行30分钟后进行冷却、抽滤、烘干,使用NaI闪烁计数 器测定土壤放射性量为42cpm,按照公式:

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

计算得去除率为95.9%。含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水采用步骤A方 法处理。

实实实15

将一定量放射性污染土壤(放射性比活度为1020cpm),与清洗 液以1:2.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放入高压反应器内,加温到180 ℃,压力保持在1MPa,运行30分钟后进行冷却、抽滤、烘干,使 用NaI闪烁计数器测定土壤放射性量为103cpm,按照公式:

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

计算得去除率为89.9%。含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水采用步骤A方 法处理。

实施例16

将一定量焚烧灰(放射性比活度为3000cpm),与清洗液以1:2.5 的比例混合,加入1M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6,在100℃条件下运 行30min后进行冷却、抽滤、烘干,使用NaI闪烁计数器测定土壤 放射性量为1635cpm,按照公式:

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

计算得去除率为45.5%。含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水采用步骤A方 法处理。

实实实17

将清洗液用8倍的温水稀释,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加入胶化剂搅拌 均匀,然后将胶化后的清洗液按照1升/平方米的量涂抹在固体污染 物(放射性比活度为4038cpm)上,避水放置6小时,之后冲洗、 收集固体污染物上的的清洗剂后一起处理。使用NaI闪烁计数器测定 处理后的固体放射性量为460cpm,按照公式:

去除率=(治理前的比活度-治理后的比活度)/治理前的比活度

计算得去除率为88.6%。含放射性污染物的污水采用步骤A方 法处理。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本发明可使特定元素快速沉淀并去除, 特别是对Sr、I、Cs有高效的去除能力。对于放射性核素的处理, 同样也会有较高的去除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并不以此限 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 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