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

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铁炮百合种子,进行低能B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3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辐射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30340.5

  • 申请日2015-06-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201号楼A座612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C1/00 申请日:2015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具体涉及 一种通过低能离子束注入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铁炮百合(Lilium╳formolongi)是麝香百合(L.longiflorum)与台湾百合(L. formosanum)的杂交种,与普通百合的最大区别在于可采用种子繁殖,并且在一年内 完成从播种到开花的发育过程。新铁炮百合花大瓣厚、香气浓郁、花色洁白,耐高温, 开花期为6~11月。由于其生育期短,且可播种繁殖,观赏性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国内外的种植量不断增加,并对缩短百合育种周期起到重要作用。

新铁炮百合的繁苗方法主要包括种子繁苗、组织培养法、鳞片扦插法等。组织培 养繁苗法和鳞片扦插繁苗法应用难度较大、不易普及且生产成本较高。播种法容易进 行(新铁炮百合从播种到开花一般需要7~8个月时间,通常在11月至次年2月播种, 4~5月定植,7~9月开花),但播种法最大的难题在于出苗率低、苗期管理困难,进 而使得成苗少,增加生产成本。

日本自1930年始进行新铁炮百合育种工作,育成的品种分为球根型,球根实生 兼顾型、实生型三种,早期以球根型为主,近年来以实生型为主。我国自1999年起 开始引种,生产上品种单一。

目前,新铁炮百合的育苗技术主要依靠打破休眠、种子消毒、调节播种基质配比、 调整播种密度、减少播种覆土厚度等方法,其中仅有打破休眠方法能够增加10%左右 的出苗率,其余方法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铁炮百 合种子,进行低能B+离子束注入。

所述低能B+离子束具体可为能量为300keV的B+离子束。

所述低能B+离子束注入的注入剂量具体可为1×1013ions/cm2~4×1014ions/cm2

所述低能B+离子束注入的注入剂量更具体可为2×1014ions/cm2

所述新铁炮百合可为实生型新铁炮百合。

所述新铁炮百合具体可为百合品种‘奥古斯塔’(‘Augusta’)或百合品种‘朱丽 叶’(‘Julius’)。

所述方法中,先将所述新铁炮百合种子进行所述“低能B+离子束注入”,然后播 种并培养。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在新铁炮百合育种中的应用。所述新铁炮百合可 为实生型新铁炮百合。所述新铁炮百合具体可为百合品种‘奥古斯塔’或百合品种‘朱 丽叶’。所述应用中,先将所述新铁炮百合的种子按所述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 培养。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在新铁炮百合育苗中的应用。所述新铁炮百合可 为实生型新铁炮百合。所述新铁炮百合具体可为百合品种‘奥古斯塔’或百合品种‘朱 丽叶’。所述应用中,先将所述新铁炮百合的种子按所述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 培养。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在新铁炮百合扩繁中的应用。所述新铁炮百合可 为实生型新铁炮百合。所述新铁炮百合具体可为百合品种‘奥古斯塔’或百合品种‘朱 丽叶’。所述应用中,先将所述新铁炮百合的种子按所述方法进行处理,然后播种并 培养。

离子注入是以离子束注入基材内的近表面区,以改变表面性能的过程。离子束是 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射线,一般把能量低于1000keV的离子称为低能离子。

衡量种子发芽特性的指标主要有发芽势和发芽率。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试验初期 (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势高,则表示种子生活力 强,发芽整齐,出苗一致。

本发明发现,利用低能B+(硼)离子束注入处理新铁炮百合后,产生了如下效果: (1)子叶出土日期均提早3~5d;(2)发芽率大幅增高;(3)发芽势提高1~2倍,表 现为发芽整齐、出苗时间更为一致。

本发明对于新铁炮百合的育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低能B+离子注入对‘奥古斯塔’M1发芽势的影响。

图2为低能B+离子注入对‘朱丽叶’M1发芽势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 验,结果取平均值。

百合品种‘奥古斯塔’、百合品种‘朱丽叶’均属于新铁炮百合中的实生型,均 购自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

离子束注入采用北京市辐射中心的GIC 4117 2×1.7MeV串列加速器进行。

实施例1、

试验样本分别为:百合品种‘奥古斯塔’或百合品种‘朱丽叶’。

试验地点为:北京市辐射中心怀柔基地。

1、挑选种粒饱满、胚清晰、无病害的百合干种子,用锡箔纸包住种粒,露出胚, 将种子粘到20cm直径的靶盘,将靶盘放入靶室并抽真空,然后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离 子束注入。离子束注入的参数如下:能量为300keV的B+离子束注入,注入剂量分别 为1×1013ions/cm2、5×1013ions/cm2、1×1014ions/cm2、2×1014ions/cm2和 4×1014ions/cm2。设置不进行离子束注入的平行对照处理。进行三次重复试验,每次 重复试验中每个剂量对50粒种子进行操作。完成步骤1的种子即为M1代种子。

2、完成步骤1后,2014年1月15日将种子播种于装有泥炭土的穴盘中(泥炭土 购自北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泥炭土水分浸透,水分含量达到饱和;点播后,覆土0.5cm, 喷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湿度),在日光温室进行培育(昼温20℃,夜温15℃)。以 胚根露出种皮1~2mm作为发芽标志,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发芽率=正常发芽种 子数/播种种子数×100%。种子发芽势=播种后第7天的发芽种子数/播种种子数× 100%。

3、2014年4月2日,待出苗整齐后,将其统一移栽至口径10cm的营养钵(营养 钵内装有培养基质;将3体积份土和1体积份草炭混合,得到培养基质),在日光温 室进行培育(昼温20~25℃,夜温15~18℃),观察其生长状况。

4、2014年5月12日,将小苗移栽于大田(行长10m,行距30cm,株距30cm), 常规田间管理。

不同处理组的M1代种子的发芽期(即开始发芽的日期)、真叶期(即开始长第一 片真叶的日期)见表1。新铁炮百合种子M1代种子播种后,各个低能离子束处理组的 子叶出土日期均在2月15日至2月18日之间,比对照处理组早3~5天,且各个低 能离子束处理组的发芽日期相对比较集中。新铁炮百合种子M1代种子播种后,各个低 能离子束处理组自子叶出土至第1真叶出现的间隔时间较短(约为30d),后续真叶出 现的间隔时间约为10d,比对照处理组早3~5d。

表1 M1代种子播种后的发芽期、真叶期(日/月)

不同处理组的M1代种子的发芽率见表2(3月12日统计)。新铁炮百合种子M1代 种子播种后,各个低能离子束处理组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014ions/cm2、 2×1014ions/cm2处理组的‘朱丽叶’种子发芽率最高(均为92%),相应的对照组的 发芽率为46%。

表2 M1代种子播种后的发芽率(%)

  1×1013ions/cm25×1013ions/cm21×1014ions/cm22×1014ions/cm24×1014ions/cm2‘奥古斯塔’(离子束注入) 70% 75% 63% 76% 76% ‘朱丽叶’(离子束注入) 86% 85% 92% 92% 78% ‘奥古斯塔’(对照处理) 38% 38% 38% 38% 38% ‘朱丽叶’(对照处理) 46% 46% 46% 46% 46%

不同处理组的M1代种子的成株率见表3(5月30日统计)。新铁炮百合种子M1代 移栽至大田后,其成株率较3月12日统计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变化,可见低能离子束 注入处理对其从发芽至四叶一心期间没有显著影响。

表3 M1代种子播种后的成株率(%)

不同处理组的‘奥古斯塔’M1代种子播种第1至7天的发芽率见图1。‘奥古斯塔’ M1代种子播种后,各个低能离子束处理组的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同处理组的‘朱丽叶’M1代种子播种第1至7天的发芽率见图1。‘朱丽叶’M1 代种子播种后,各个低能离子束处理组的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