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无线环境中估计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在无线环境中估计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摘要

公开了一种确定无线环境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视距(LOS)传播环境下的环境参数;根据视距传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还是非视距传播;根据视距传播环境的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重新计算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修正非视距传播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如此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环境系数,能更准确计算不同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在例如室内环境中确定设备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695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理光;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59778.X

  • 发明设计人 王东冰;孙琰;笪斌;王炜;张银东;

    申请日2014-02-21

  • 分类号H04W24/08(20090101);H04W64/00(2009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万里晴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40: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29

    授权

    授权

  • 2015-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8 申请日:20140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环境中估计两 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移动设备的定位是导航系统和基于位置服 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组成部分,从而得知移动设备的位置、 或者持有该移动设备的人的位置。

在传统定位技术中,可以通过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SS)的技术来估算已知位置的Wifi信号发射端与接收Wifi信号的要定位的移 动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估算要定位的移动设备的位置。

但是,实际环境中可能存在许多障碍物,例如墙壁、门、柱子等,因此 接收信号强度(RSS)可能由于这些障碍物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利用 传统的技术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时可能得到不准确的距离。进而,在利 用不准确的距离来确定要定位的移动设备的位置时,可能得到不准确的位置 信息。

因此,需要一种在无线环境中更准确地估算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或定位设 备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通常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播条件分成视距传播(Line of Sight,LOS)和非 视距传播(Non Line of Sight,NLOS)。

在视距LOS传播条件下,无线信号无遮挡地在发信端与接收端之间“直 线”传播,这要求在第一菲涅尔区(First Fresnel zone)内没有对无线电波造成 遮挡的物体,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强度就会明显下降。第一菲涅尔区的大 小取决于无线电波的频率及收发信机间距离。视距通信一般保证第一菲涅尔 区0.6倍焦距内无障碍物。

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无线信号要通过反射、散射和衍射方式到达接收 端,则这种传播环境被称之为非视距NLOS传播。此时的无线信号通过多种 途径被接收,而多径效应可能带来时延不同步、信号衰减、极化改变、链路 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也与 视距传播条件下的强度不同。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确定无线环境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视距(LOS)传播环境下的环境参 数;根据视距传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 间的关系,判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还是非视距传播;根据 所述视距传播环境的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 备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则重新 计算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 的环境参数,修正非视距传播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无线环境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之间的距离的系统,包括:获得装置,被配置为获得视距(LOS)传播环境 下的环境参数;判断装置,被配置为根据视距传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 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 视距传播还是非视距传播;计算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视距传播环境的环 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 如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则重新计算非视距传播的环境 参数,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修正非视 距传播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获得当前无线环境的环境参数;根据视距传播(LOS)和非视距 传播(NLOS)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当前无线环 境中的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集与要定位的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LOS) 还是非视距传播(NLOS);从第一设备集中选择候选第一设备集;根据所述 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所选的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 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候选第一设备集中存在与第二设备之 间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则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修正非视距传播的候 选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所得到的候选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 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一设备的已知位置,估算 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系统,包括: 获得装置,被配置为获得当前无线环境的环境参数;判断装置,被配置为判 断当前无线环境中的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集与要定位的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 传播(LOS)还是非视距传播(NLOS);选择装置,被配置为从第一设备集 中选择候选第一设备集;计算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 模型,计算所选的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 距离,其中,如果候选第一设备集中存在与第二设备之间非视距传播的候选 第一设备,则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修正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之间的距离;估算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得到的候选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 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第一设备的已知位置,估算所述 第二设备的位置。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距离 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距离 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尤其是室内环境)中 准确估计离无线设备的距离和找到无线设备的位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 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的框架的示例流程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方法的框架的扩展的示例流程图;

图4A和4B分别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 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获取环境参数的示例应用场景的 示意图和示例的信号传输图;

图5A和5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 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测量和处理RSS的值的示例应用 场景和示例的信号传输图;图5C是示出测量和处理RSS的值之后得到的RSS 值、均值和标准方差的示例表格;

图6A是示出无线环境中的LOS和NLOS环境的示例场景图;图6B示 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 位设备的方法中判断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示例方式;

图7A是示出在判断LOS和NLOS环境之后的可能出现的示例场景类型 的图;图7B示出在图7A所示的不同类型的示例场景中选择用来定位设备的 优选三个候选节点的优选方式;图7C是说明选择优选三个候选节点的优选方 式的原理;

图8A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 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修正NLOS环境的候选节点与盲节点的距 离的方式的示例场景图;

图8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 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重新计算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时增加已知 位置的定位节点的优选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 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根据三个候选节点与盲节点之间的距离来 估算盲节点位置的优选的示例三边定位法;

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 的距离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 的距离的系统的示例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 的示意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系统 的示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发明的例子。 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将理解,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于所述 的实施例。相反,想要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包括的变更、修改和等价物。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方法步骤都可以由任何功 能块或功能布置来实现,且任何功能块或功能布置可被实现为物理实体或逻 辑实体、或者两者的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 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例如室内的无线环境中,可以将在两个设备之间的传播 环境分为视距(LOS)传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例如,在图1中,存在 盲节点(Blind Node,BN)和多个已知位置的定位节点(Positioning Node, PN)。例如,节点PN1和PN2分别与盲节点BN之间不存在障碍物,可视为 视距LOS传播环境(以下简称为LOS),而节点PN3与盲节点BN之间存在 例如墙的障碍物,因此这种情况可视为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以下简称为 NLOS)。

已知位置的定位节点PN可以已知其物理位置的设备节点,可以包括例 如接入点、无线路由器、WiFi嵌入的设备等等。而盲节点BN可以是要计算 与PN的距离的设备节点或要确定位置的设备节点,可以包括例如用户的手 持设备、例如蜂窝电话、膝上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设备 等。

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 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的框架的示例流程图。在图2中,仅以示例形式 示出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而本技术的估算两个设备 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一个用途可以包括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而不是限制 本技术必需实现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目的,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 据如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完整例子,来构思其他利用 本技术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的实际应用。

如图2所示,在框架201中,可以获得LOS环境的环境参数(I)。在此, 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处于LOS环境的参考节点(一般是已知位置的PN)来 根据距离-损耗模型来计算LOS环境的环境参数(以后还将参考图4A和4B 描述),也可以通过直接从外界获取已经设定好的LOS环境的环境参数。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周期性地进行获得LOS环境的环境参数的步骤,从 而得到更及时、准确的当前环境参数。

在一个例子中,替代获得LOS环境的环境参数,还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 获得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以便日后使用。

在框架202中,盲节点BN得到RSS值(II)。在此,盲节点BN接收从 所有可达的已知位置的PN接收RSS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移除RSS值 不在预定阈值范围内的PN,因为不在预定阈值范围内的RSS值可能是存在 各种意外(例如,瞬间有人走过、或瞬间信号干扰等)而导致测量不准确的, 这样可以使得剩余的RSS值更准确,且得到剩余的PN在日后用来估算距离、 甚至定位BN时更准确。然后,可以利用剩余PN多次发送无线信号,并在 BN处接收RSS值来计算RSS的抖动量等,例如计算RSS的均值、标准方差 等等。

在框架203中,判断各个PN与BN之间是LOS环境还是NLOS环境(III)。 在此,可以根据视距传播LOS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 抖动量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LOS还是非 视距传播NLOS。

在框架204中,选择合适的节点PN。在此,可以选择三个合适的节点 PN来计算PN与BN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助于日后利用三边定位法来确定BN 的位置。

在框架205中,计算所选的三个PN与BN之间的距离。在此,如果PN 与BN之间是LOS环境,则可以根据在框架201中获得的LOS环境参数和距 离-损耗模型,直接计算PN与BN之间的距离。如果PN与BN之间是NLOS 传播,则可以重新计算NLOS传播的环境参数,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 计算的LOS传播的环境参数,修正该PN与BN之间的距离。

在框架206中,可以通过三个PN与BN的距离、以及三个PN的已知位 置来利用例如三边定位法来确定BN的位置。

当然,如前所述,该实施例是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 间的距离的方法应用于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示例目的,实际上,框架201、 203、205可以构成本技术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方法的框架的扩展的示例流程图。

图3更具体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各个框架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3011中,地获得环境参数。在已知位置的参考节点PN在LOS 环境下的距离-损耗模型来获得环境参数。距离-损耗模型可以包括:

RSS=A-(10nlog10dd0),

其中,RSS表示接收信号强度,A是在距离d0处的参考RSS值,n是路 径损耗系数,d表示距离。

在步骤3012中,扫描当前环境中的PN,在BN处测量各个PN发送的三 次信号的三个RSS,在步骤3013中,确定RSS均值是否在预定阈值范围内。 如果否,则移除该PN。如果是,则在步骤3014中,多次测量剩余PN发送 的信号在BN处的多个RSS。然后在步骤3015中,计算这些多个RSS的均值 和标准方差。可以将多个RSS的标准方差用作RSS的抖动量。通常,在LOS 环境下,RSS的抖动量相比于NLOS环境下的RSS的抖动量小,这是因为 NLOS环境有障碍物,无线信号需要进行穿透、或多径传输,使得接收的信 号的强度比较不稳定。从而,在步骤3016中,利用LOS环境和NLOS环境 的抖动量的关系,来判断PN与BN处于LOS环境还是NLOS环境。然后, 根据这两种情况来使用不同的环境参数来计算PN与BN的距离。例如,在为 了定位BN的情况下,可以在步骤3017中,判断LOS环境下的PN的数量是 否大于或等于3。如果是,则在步骤3018中选择三个PN,来在步骤3019中 使用先前在步骤3011中获得LOS环境参数来计算PN与BN的距离。如果 LOS环境下的PN的数量小于3,则说明LOS的PN数量不够,可以在步骤 3020中从NLOS环境的PN中选择适量PN凑够3个。在步骤3021中,重新 计算NLOS环境下的各个PN与BN之间的NLOS的环境参数,从而在步骤 3022中,使用重新计算的NLOS的环境参数来计算NLOS的各个PN与BN 之间的距离。在步骤3023中,根据计算得到的各个PN与BN的距离、和各 个PN的已知位置,来确定BN的最终位置。

图4A和4B分别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 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获取环境参数的示例应用场景的 示意图和示例的信号传输图。

在图4A中,选择已知位置的两对参考节点,使得它们之间的传播环境 是LOS环境。此处,该参考节点可以是当前无线环境中已经存在的,也可以 是另外放置该当前无线环境中的。在图4A的具体例子中,假设,主节点和 参考节点(Reference Node,RN)1和RN2构成两对参考节点,其中,主节点与 参考节点的位置已知,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例如已知主节点与RN1的 距离为d0,且主节点与RN2的距离为d1

在无线环境下,传输的无线信号的强度会随着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 离的增加而相应降低。以下公式(2)是通常的路径筛检模型公式:

PL=PL0-10nlog10dd0+Xg                          公式(2)

在此,PL0表示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即在短距离d0(通常假设为1米)处 接收的信号强度,n表示根据无线环境而改变的路径损耗系数,d假设表示从 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距离。Xg表示高斯随机变量。

在例如室内的WLAN环境中,可以将公式(2)简化为如下简化的距离- 损耗模型的公式(3):

RSS=A-(10nlog10dd0)                          公式(3)

RSS表示接收信号强度,A是在距离d0处的参考RSS值,n是路径损耗 系数,d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接收信号强度RSS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公知的概念,即从发送端向接收端之发送无线信号,从而在接收端之处 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是一种功率概念,在此不详述。

从而,进一步将公式(3)演变为如下计算距离的公式(4):

d=10(A-RSS10n)                               公式(4)

在该公式(4)中,如果求得两个参数A和n,则可以利用接收端处的 RSS值来计算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d。

为了求得两个参数A和n,可以如图4A中选择主节点、参考节点RN1 和RN2来求这两个参数A和n。在一种方式中,因为参数A是在距离d0处的 参考RSS值,而一般d0设为1米,因此,如图4B的1所示的,可以通过主 节点向距离为d0的参考节点RN1发送无线信号,并如图4B的2所示的,在 参考节点RN1处测量接收信号确定RSS的值,作为参数A。而再通过主节点 向距离为d1的参考节点RN2发送无线信号,并在参考节点RN2处测量接收 信号确定RSS的值,并带入上述公式(4),则可以通过已经求得的参数A、 RSS值、已知的距离d1来计算路径损耗系数n。在此,为了得到更准确的RSS 值,可以通过多次发送无线信号并在接收端测量RSS来求RSS的均值,如 4B中的1所示。另外,为了更真实地模拟LOS环境,可以将距离d1设置为 3-8米,因为通过实验和经验得知距离在3-8米之间的LOS的信号传播比较 稳定。

如此,可以获得在LOS环境下的环境参数A和n。

然后,还可以在此时获得LOS环境下的RSS值的抖动量,例如RSS值 的标准方差,从而为之后根据LOS和NLOS环境下的RSS值的抖动量的不 同,来进行LOS和NLOS环境的判断。因此,此时,如图4B的3所示,通 过计算以上的多次发送无线信号并在接收端测量的多个RSS来计算RSS的均 值和标准方差σ0,作为表示LOS环境下的RSS抖动量的一个指示。

然后,可选地,如图4B的4所示,向当前无线环境中的所有已知位置的 定位节点和可能的盲节点BN广播上述环境参数A和n以及LOS环境下的 RSS标准方差σ0,以便日后使用时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上的环境参数A、n和标准方差σ0可以周期性地获 得并广播,以便得到准确、及时的相应值。

图5A和5B是分别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 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测量和处理RSS的值的示例应用 场景和示例的信号传输图;图5C是示出测量和处理RSS的值之后得到的RSS 值、均值和标准方差的示例表格。

如图5A所示,此时,要获得盲节点BN与其他已知位置的定位节点PN 之间的距离,来确定BN的位置,首先,可以获得从其他节点PN发送的信号 在BN处的RSS信息。

具体地,结合图5B,如图5B的1所示,盲节点BN开始扫描无线环境 中存在的已知位置的定位节点PN。如图5B的2所示,例如,BN可以在此 时接收到广播的环境参数A、n和LOS环境下的标准方差σ0。然后,为了移 除可能离得过远或者环境恶劣、干扰严重的PN以避免使用这样的PN而定位 不准,如图5B的3所示,各个PN向BN发送无线信号例如三次,从而在 BN处测量三次RSS值,然后计算这三次RSS值的平均值,来在图5B的4 中确定该RSS的平均值是否在预定阈值范围(x dB,y dB)内,如果否,则移除 这样的PN节点。在此,该预定阈值范围(x dB,y dB)可以设置为在3-8米之间 的距离处接收端接收的RSS值,从而同样移除超过3-8m的PN节点,从而更 保证了剩余PN节点与盲节点BN的无线传播的稳定性。当然,该预定阈值范 围仅是示例,可以随着实际无线环境和期望的PN的数量而调整。这里的移 除可以被称为PN的第一次过滤。

然后,在图5B的5中,各个PN向BN发送无线信号例如k次(k>1), 从而可以在BN处测量k次RSS值,来计算RSS的平均值μ和标准方差σ。 计算公式(5)如下:

μ=1kΣi=1kRSSiσ=1k-1Σi=1k(RSSi-1kΣi=1kRSSi)2

                                        公式(5)

在此,如果PN发送无线信号后一段时间内在BN处测量没有响应,则可 以将RSS值设置为0。

如此,可以针对每个PN,计算得到每个PN对BN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测 量的RSS的均值和标准方差,来组成如图5C所示的示例表格。

图6A是示出无线环境中的LOS和NLOS环境的示例场景图;图6B示 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无线环境中定 位设备的方法中判断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示例方式。

例如,如图6A所示,盲节点(如图所示的手机)BN与节点PN1之间是 LOS传播环境(121),BN与PN2之间是NLOS传播环境(122),因为两者 之间存在障碍物、窗户,BN与PN3之间也是NLOS传播环境(122)以及多 径传播(122)(在本文中,将存在障碍物和多径传播统一视为NLOS传播环 境)

本发明人发现,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是不同的,且利用LOS 环境和NLOS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的抖动量、例如标准方差的差别,能够 有助于区分LOS环境和NLOS环境。

具体地,在LOS环境(121)下,在BN处从PN接收的接收信号强度包 括RSS的测量值RSSm和遵循正态分布的测量噪声N,如下公式(6)所示:

RSSLOS=RSSm+N                            公式(6)

而在多径或NLOS环境(122)下,在BN处从PN接收的接收信号强度 包括测量值RSSm和遵循正态分布的测量噪声N、以及(由于穿透障碍物而造 成的)NLOS噪声NNLOS和(由于恶劣环境的散射和反射而造成的)多径噪声 Nmultipath,如下公式(7)所示:

RSSNLOS=RSSm+N+NNLOS+Nmultipath                公式(7)

与LOS环境(121)相比,在多径或NLOS环境(122)中的RSS的抖 动量更强烈,因此NLOS环境下的RSS值的标准方差会大于LOS环境下的 标准方差,即σNLOS>>σ0,其中σ0是在先前的步骤中已经获得的LOS环境的 RSS标准方差。

可以假设如下判断公式(8)来判断LOS环境或NLOS环境:

                 公式(8)

其中,k是大于1的常数,在实践中,可以将k设置为正态应用场景下 的例如1.5。但是,如果PN的数量少且无线环境恶劣,则可以将k设置得更 高。可以通过调节k变高,来将更多的PN判断为包括在LOS环境中。

因此,在本技术中,可以通过将如图5C的表格中的与各个PN对应的计 算得到的各个标准方差σ用上述公式(8)与先前获得的LOS环境下的标准 方差σ0进行比较,可以判断PN与BN之间是处于LOS环境下还是处于NLOS 环境下。

在一个例子中,鉴于PN和BN之间的环境可能会变化,因此可以在盲节 点移动的情况下或在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重新重复图5B所示的步骤和利用 公式(8)的判断步骤,来重新判断LOS和NLOS环境,从而得到更及时准 确的判断。

从而,在计算不同环境下的PN与BN的距离时,可以对LOS环境下的 PN,采用图4B所示的方法获得的LOS环境的环境参数A、n来通过上述距 离-损耗模型来计算LOS环境的PN与BN之间的距离;而对于NLOS环境下 的PN,则可以利用其他方式重新计算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A、n,来通过 上述距离-损耗模型来计算NLOS环境的PN与BN之间的距离。即,针对两 个设备之间的不同的无线传播环境,利用不同的对应的环境参数来获得两个 设备之间的距离。

以下在如何将本技术的距离获得方法应用于定位盲节点BN的具体应用 例子中,详细介绍本技术的距离获得方法的具体例子。

图7A是示出在判断LOS和NLOS环境之后的可能出现的示例场景类型 的图;图7B示出在图7A所示的不同类型的示例场景中选择用来定位设备的 优选三个候选节点的优选方式;图7C是说明选择优选三个候选节点的优选方 式的原理。

通常如果需要对盲节点BN进行定位,一般可以通过计算三个已知位置 的定位节点PN与该BN之间的距离,并通过三边定位法来确定该BN的位置。 以下也将采用此思路来进行描述。

接下来,在对每个PN判断PN与BN之间是处于LOS环境还是NLOS 环境之后,在无线环境场景中,可能出现大概4种状况:如图7A所示的, 状况1,无线环境中存在足够的LOS环境的PN,例如LOS环境下的PN的 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状况2,仅存在2个LOS环境的PN,其他PN都是 NLOS环境的;状况3,仅存在1个LOS环境的PN,其他PN都是NLOS环 境的;状况4,不存在LOS环境的PN,所有PN都是NLOS环境的。

实际上,上述4种状况,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三个PN都是LOS环境和 三个PN不都是LOS环境。在PN都是LOS环境下时,可以利用先前或得到 LOS环境的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以及在BN处接收的来自PN的无线 信号的RSS值来直接计算PN与BN之间的距离。而在PN不都是LOS环境 下的时候,可以从NLOS环境的PN中选择几个PN来补足三个。

图7B示出了在图7A所示的四种环境分类下如何选择三个PN来作为用 于定位BN的候选PN。

在状况1中,因为存在足够的3个以上LOS环境的PN,因此可以优选 地选择在盲节点BN周围的能形成优选的锐角三角形的三个LOS的候选PN。

在状况2中,因为仅存在2个LOS环境的PN,因此可以优选地选择这2 个LOS环境的PN以及另外1个NLOS的PN,从而尽可能使得三个候选PN 在盲节点BN周围的能形成优选的锐角三角形。

在状况3中,因为仅存在1个LOS环境的PN,因此可以优选地选择这1 个LOS环境的PN以及另外2个NLOS的PN,从而尽可能使得三个候选PN 在盲节点BN周围的能形成优选的锐角三角形。

在状况4中,因为不存在LOS环境的PN,因此可以优选地选择3个NLOS 的PN,从而尽可能使得三个候选PN在盲节点BN周围的能形成优选的锐角 三角形。

在此,选择三个候选PN以形成锐角三角形的方法可以包括例如:先根 据信号强度选取RSS最大的定位节点PN,然后选取RSS第二大的定位节点 PN,确定两个节点后,遍历其他定位节点PN组成锐角三角形。如RSS第一 大的PN、第二大的定位节点PN无法与其他节点PN组成锐角三角形,则可 以选择RSS第一大的PN和第三大的PN,然后根据这两点位置遍历其他定位 节点组成锐角三角形。如果RSS第一大的PN、RSS第二大的PN或RSS第 一大的PN、RSS第三大的PN与其他定位节点都无法组成锐角三角形,那么 可以直接选择RSS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的三个定位节点PN进行定位。 即,在选择三个候选PN以形成锐角三角形的方法时可以考虑三个PN组成锐 角三角形并考虑各个PN的RSS值的大小。

当然,上述方式仅是示例而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思其他能够 选择三个候选PN的方式。

图7C说明了为何优选选择构成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候选节点PN的原理。

如图7C所示,在直线上的三个PN、钝角三角形上的三个PN、直角三 角形上的三个PN以及锐角三角形上的三个PN中,锐角三角形上的三个PN 是优选的,这是因为在日后的三边定位法中,虽然已知锐角三角形上的三个 候选PN与盲节点BN之间的距离,但是该距离一般都存在某种误差,因此在 以候选PN为圆心,以距离为半径画圆之后,一般以每个候选PN的圆圈的交 叠区域的质心作为BN的确定的最终位置。这样,在锐角三角形的三个PN的 情况下,每个候选PN的圆圈的交叠区域的面积将比较小,从而能更准确的 确定BN的最终位置。

但是,选择组成锐角三角形的候选PN仅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例子,而 非限制。另外,以每个候选PN的圆圈的交叠区域的质心作为BN的确定的最 终位置也仅是优选例子,还可以用交叠区域内的其他位置作为BN的最终位 置。

先前已经讨论了判断PN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以及选择三个候选PN 来计算PN与BN之间的距离。现在,描述如何根据PN的不同环境来计算不 同环境下的PN与BN之间的距离。

结合图3的右半边从步骤3016开始描述。

在步骤3016中,如上所述地利用RSS值的标准方差与LOS环境下的标 准方差的不同,对于每个PN判断了LOS环境和NLOS环境。

在步骤3017中,确定如果LOS环境下的PN数量大于或等于3?

如果是,则在步骤3018中选择三个LOS环境下的PN。该选择可以考虑 LOS环境下的PN发送的信号在BN处的RSS值的大小,仅选择该RSS值位 于预定阈值范围(x dB,y dB)(例如但不限于,在3-8m距离的RSS值范围 (-35dB,-80dB))内的PN。当然,该预定阈值范围也可以设置得更大,来 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在步骤3019中,使用LOS环境的环境参数A、n、距离-损耗模型、三个 PN发送的信号在BN处测量的RSS值,来计算三个PN与BN的距离。

而如果在步骤3017中,LOS环境下的PN的数量小于3个,则在步骤3020 中,如上所述地优选地选择NLOS环境的PN进而三个候选PN构成优选的锐 角三角形的形状。

在此,如果无法构成优选的锐角三角形的形状,则可以考虑选择RSS值 最大的几个PN作为候选PN。这样,可以尽可能选择离BN近的PN,以减 少无线信号长距离传输而带来的不稳定性。

同时,在选择NLOS环境的PN时也可以考虑仅从RSS值处于预定阈值 范围(x dB,y dB)内的PN中选择。

然后,在步骤3021中,可以针对所选的NLOS环境的每个候选PN,重 新计算每个NLOS环境的候选PN的环境系数。

然后,在步骤3022中,使用NLOS环境的每个候选PN的环境系数、距 离-损耗模型、NLOS环境的每个PN发送的信号在BN处测量的RSS值,来 计算每个NLOS环境的PN与BN的距离。

最后,在步骤3023中,根据三个候选PN与BN之间的计算的距离、利 用三边定位法来确定BN的位置。

下面结合图8A和8B来详细说明步骤3021中如何重新计算每个NLOS 环境的候选PN的环境系数。

图8A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 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修正NLOS环境的候选节点与盲节点的距 离的方式的示例场景图。

如图8A所示,假设PN1和PN2是LOS环境的PN,而PN3是NLOS环 境的PN。为了重新计算PN3与BN之间的NLOS环境的环境系数,可以选 择尽可能能够模拟PN3与BN之间的NLOS环境的其他PN作为增加的PN。

优选地而非必需,可以通过图8B所示意的方式来选择增加的PN。

图8B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在 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重新计算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时增加已知 位置的定位节点的优选方式的示意图。

首先,利用PN的已知位置来计算PN1和PN3之间的距离、以及PN2 与PN3之间的距离。

然后,如图8B所示,优选地,以PN3为中心,以PN3和PN1之间的距 离加上如先前描述地计算的LOS环境的PN1和盲节点BN之间的距离为半 径,画一个圆。再以PN3为中心,以PN2和PN3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如先前 描述地计算的LOS环境的PN2和盲节点BN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 然后,在用PN1和PN3连接的直线和PN3和PN2连成的直线与上述两个圆 重叠的区域中寻找要增加的其他PN。如图8A所示,例如,寻找到要增加的 其他PN4、PN5和PN6。

这样,增加的其他PN4、PN5、PN6能够更准确地模拟PN3与盲节点BN 之间的NLOS环境。

为了重新计算NLOS环境的环境参数,可以通过PN3向增加的其他PN4、 PN5、PN6以及PN1、PN2的每个发送无线信号,并在该PN1、PN2、PN4、 PN5、PN6这5个节点处分别测量接收信号强度RSS,然后,根据这些已知 位置的PN之间的距离d、距离-损耗模型重新计算环境 参数n。注意,在此,A仍然是之前利用LOS环境在d0距离处测量的RSS值, 其中d0为大约1米。如此,可以得到分别针对这五个节点PN1、PN2、PN4、 PN5、PN6的五个n值,并取其平均值来作为NLOS环境下的环境参数nNLOS

然后,利用重新计算的NLOS环境下的环境参数nNLOS、PN3发送的无线 信号在BN处的RSS值、距离-损耗模型来重新计算(修 正)NLOS环境下的PN3与BN之间的距离d。

同样,对于假如另外的NLOS环境的PN,进行类似步骤,来修正NLOS 环境的PN与BN之间的距离。

从而,以上得到了三个PN(无论LOS还是NLOS)与BN之间的距离。

下面参考图9来描述三边定位法的示例。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估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 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中的根据三个候选节点与盲节点之间的距离来 估算盲节点位置的优选的示例三边定位法。

如图9所示,已知PN1与BN的距离、PN2与BN的距离、PN3与BN 的距离,分别以PN1、PN2、PN3为圆心,以上述距离为各自的半径画圆, 在这三个圆相交的重叠区域中确定一个点作为盲节点BN的最终位置。通常, 在重叠区域中取质心的点作为BN的位置。但是这仅是示例,也可以取重叠 区域中的其他点,另外,在仅两个圆能够重叠时,也可以取其中两个圆重叠 区域中的点,或采用其他合理的估算位置的方式。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NLOS环境通过模拟PN与BN之间的NLOS环境来获得NLOS的环境系 数,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 距离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 距离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估计离无线 设备的距离和找到无线设备的位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 的距离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0所示的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法1000包括:步 骤1001,获得视距(LOS)传播环境下的环境参数;步骤1002,根据视距传 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还是非视距传播;步骤1003,根据所述 视距传播环境的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 间的距离,其中,如果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则重新计算 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的环 境参数,修正非视距传播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距传播和非视距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 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包括:非视距传播环境下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大于 或等于k倍的视距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其中k≥1。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非视距传播环境的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 型,计算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可以包括:如果第一设 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则选择与所述第一设备是非视距传播的一 个或多个第三设备,从而测量该第一设备发出的无线信号在所述一个或多个 第三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该第一设备与所述一个或 多个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重新计算环境参数作为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 以及利用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第一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第 二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距离-损耗模型,来修正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 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设备,使得第一设备向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设备的无线信号传播能够模拟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的非 视距的无线信号传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损耗模型可以包括:

RSS=A-(10nlog10dd0),

其中,RSS表示接收信号强度,A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d0的参考RSS值,n是路径损耗系数,d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可以包括n、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可以包括接收信号强度的 标准方差。

该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选择多个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计算所述多个 第一设备的每个与未知位置的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设备 的每个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设备的每个的已知位 置,估算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所述多个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多个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使得所述多个已 知位置的第一设备形成覆盖第二设备的锐角三角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三边定位法来进行根据所述多个第一设备的 每个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设备的每个的已知位置, 估算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根据视距传播和非视距 (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设备与 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还是非视距传播的步骤之前:移除接收信号强度超 过预定阈值范围的第一设备。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NLOS环境通过模拟PN与BN之间的NLOS环境来获得NLOS的环境系 数,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 距离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 距离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估计离无线 设备的距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图1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 的距离的系统的示例框图。

图11所示的确定无线环境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的系统 1100包括:

获得装置1101,被配置为获得视距(LOS)传播环境下的环境参数;判 断装置1102,被配置为根据视距传播和非视距(NLOS)传播环境下的接收 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还 是非视距传播;计算装置11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视距传播环境的环境参数 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是非视距传播,则重新计算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 且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重新计算的非视距传播的环境参数,修正非视距传播 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NLOS环境通过模拟PN与BN之间的NLOS环境来获得NLOS的环境系 数,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 距离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 距离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估计离无线 设备的距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图1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 的示意流程图。

图12所示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方法1200,包括如下步骤:1201, 获得当前无线环境的环境参数;1202,根据视距传播(LOS)和非视距传播 (NLOS)环境下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抖动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当前无线环境中 的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集与要定位的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LOS)还是 非视距传播(NLOS);1203,从第一设备集中选择候选第一设备集;1204, 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距离-损耗模型,计算所选的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 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如果候选第一设备集中存在与第 二设备之间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则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修正非视距 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1205,根据所得到的候选第一 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一设备的 已知位置,估算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当前无线环境的环境参数的步骤1201可以包括: 获得所述当前无线环境中相互之间是视距传播的已知位置的两对参考设备; 根据所述两对参考设备的每对之间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接收方处测量接 收信号强度(RSS);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两对参考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接收信 号强度,得到距离-损耗模型中的参数A和路径损耗系数nLOS,其中,参数A 表示在参考距离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两对参考设备的一对之间多次 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接收方处测量接收信号强度(RSS)的标准方差σ0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判断当前无线环境中的已知位置 的第一设备集与要定位的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LOS)还是非视距传播 (NLOS)的步骤1202可以包括:使得所述第一设备集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向 所述第二设备多次发送无线信号;在第二设备处多次测量对应于每个第一设 备的接收信号强度;对应于每个第一设备,计算在第二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 度的平均值RSS和标准方差σ;根据各个标准方差σ与k*σ0的大小,判断标 准方差σ大于或等于k*σ0的对应的第一设备作为非视距传播的第一设备,其 中,k≥1;其中k是常数,标准方差σ0是通过在所述当前无线环境中相互之 间是视距传播的已知位置的一对参考设备之间多次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 接收方处测量接收信号强度(RSS)的标准方差σ0

该方法1200,还可以包括在计算标准方差σ之前:将在第二设备处的接 收信号强度的平均值RSS超出预定阈值窗范围的对应的第一设备从第一设备 集中去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第一设备集中选择候选第一设备集的步骤中:如 果在第一设备集中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则可以 选择视距传播的三个候选第一设备,作为候选第一设备集;如果在第一设备 集中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的数量小于三个,则除了选择视距传播的候选 第一设备以外,选择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来将选择的候选第一设备的 数量补充为三个,作为候选第一设备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候选第一设备集时可以考虑如下因素中的至少 一个:候选第一设备能够形成锐角三角形;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最大;对应 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预定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候选第一设备集中存在与第二设备之间非视距传 播的候选第一设备,则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修正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 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步骤1204可以包括:从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 向其他第一设备发送无线信号,来得到在其他第一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度; 根据距离-损耗模型和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其他第一设备之间的距 离,重新得到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的路径损耗系数nNLOS;利用重新获 得的路径损耗系数nNLOS、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在第二 设备处的接收信号强度、和距离-损耗模型,来修正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 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所述其他第一设备,使得所述非视距传播的 候选第一设备向其他第一设备的无线信号传播能够模拟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 一设备向第二设备的非视距的无线信号传播。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NLOS环境通过模拟PN与BN之间的NLOS环境来获得NLOS的环境系 数,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 距离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 距离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估计离无线 设备的距离和找到无线设备的位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系统 的示例框图。

图13所示的在无线环境中定位设备的系统1300包括:获得装置1301, 被配置为获得当前无线环境的环境参数;判断装置1302,被配置为判断当前 无线环境中的已知位置的第一设备集与要定位的第二设备之间是视距传播 (LOS)还是非视距传播(NLOS);选择装置1302,被配置为从第一设备集 中选择候选第一设备集;计算装置13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距离 -损耗模型,计算所选的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 间的距离,其中,如果候选第一设备集中存在与第二设备之间非视距传播的 候选第一设备,则根据距离-损耗模型,修正非视距传播的候选第一设备与第 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估算装置1305,被配置为根据所得到的候选第一设备与 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候选第一设备集中的第一设备的已知位置, 估算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如此,利用本技术的判断无线环境中的LOS环境和NLOS环境的区分, 对NLOS环境通过模拟PN与BN之间的NLOS环境来获得NLOS的环境系 数,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环境系数,并更准确地计算得到LOS环境下的 距离和NLOS环境下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一个应用例子中利用这样更准确的 距离来确定盲节点BN的位置。这对于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估计离无线 设备的距离和找到无线设备的位置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注意,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 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

以上所述的方法的各个操作可以通过能够进行相应的功能的任何适当的 手段而进行。该手段可以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 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

可以利用被设计用于进行在此所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 器(DSP)、ASIC、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的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而实现或进行所述的 各个例示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作为替 换,该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商业上可获得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 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 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这样的配置。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在硬件中、处理器执 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种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存在于任何形式的有形 存储介质中。可以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例子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 存器、硬碟、可移动碟、CD-ROM等。存储介质可以耦接到处理器以便该处 理器可以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信息。在替换方式中, 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是整体的。软件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者许多指令, 并且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之间以及跨过多个存储介 质。

在此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动作。方法和/或 动作可以彼此互换而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句话说,除非指定了动作的 具体顺序,否则可以修改具体动作的顺序和/或使用而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 围。

所述的功能可以按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而实现。如果以软件 实现,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存储在切实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 介质可以是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的切实介质。通过例子而不是限制, 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 光碟存储、磁碟存储或其他磁存储器件或者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 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且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切实介质。如 在此使用的,碟(disk)和盘(disc)包括紧凑盘(CD)、激光盘、光盘、数 字通用盘(DVD)、软碟和蓝光盘,其中碟通常磁地再现数据,而盘利用激光 光学地再现数据。

因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进行在此给出的操作。例如,这样的计算机 程序产品可以是具有有形存储(和/或编码)在其上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的有 形介质,该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进行在此所述的操作。计算机 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包装的材料。

软件或指令也可以通过传输介质而传输。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同轴电缆、 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或微波的无线 技术的传输介质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软件。

此外,用于进行在此所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他适当的手段可以 在适当时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下载和/或其他方式获得。例如,这样的设备可 以耦接到服务器以促进用于进行在此所述的方法的手段的传送。或者,在此 所述的各种方法可以经由存储部件(例如RAM、ROM、诸如CD或软碟等的 物理存储介质)提供,以便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可以在耦接到该设备或者向该 设备提供存储部件时获得各种方法。此外,可以利用用于将在此所述的方法 和技术提供给设备的任何其他适当的技术。

其他例子和实现方式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例如, 由于软件的本质,以上所述的功能可以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 或这些的任意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现。实现功能的特征也可以物理地位于各 个位置,包括被分发以便功能的部分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处实现。而且,如在 此使用的,包括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在以“至少一个”开始的项的列举中 使用的“或”指示分离的列举,以便例如“A、B或C的至少一个”的列举 意味着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此外, 措辞“示例的”不意味着描述的例子是优选的或者比其他例子更好。

可以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教导的技术而进行对在此所述的技术 的各种改变、替换和更改。此外,本公开的和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以上所 述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和动作的具体方面。可以 利用与在此所述的相应方面进行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实现基本相同的结果的 当前存在的或者稍后要开发的处理、机器、制造、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 或动作。因而,所附权利要求包括在其范围内的这样的处理、机器、制造、 事件的组成、手段、方法或动作。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 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 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 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 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 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本公开中的步骤流程图以及以上方法描述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 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给出的顺序进行各个实施例的步骤。如本领域技术人 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步骤的顺序。诸如“其 后”、“然后”、“接下来”等等的词语不意图限制步骤的顺序;这些词语仅用 于引导读者通读这些方法的描述。此外,例如使用冠词“一个”、“一”或者 “该”对于单数的要素的任何引用不被解释为将该要素限制为单数。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 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 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本发明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 发明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 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 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