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检测纳米颗粒肾毒性的方法

一种高效检测纳米颗粒肾毒性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高效检测纳米颗粒肾毒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图案化纤维电纺接收板,利用光刻蚀技术和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具有图案化金属银层的接收板;2)制备图案化电纺纤维,利用步骤1)所得物进行静电纺丝;3)制备PDMS腔体;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物用等离子处理进行连接;5)将原代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接种于步骤4)所得物中的图案化电纺纤维上,利用注射泵将培养基泵入步骤4)所得物的腔体,再将纳米颗粒泵入,于纳米颗粒泵入后20天内记录各种毒性指标。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的纳米颗粒肾毒性检测,检测效果与体内动物实验一致;相对于体内动物实验更加快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4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14825.8

  • 申请日2015-04-30

  • 分类号G01N33/48(20060101);B82Y35/00(20110101);

  • 代理机构11001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琳梅

  • 地址 625014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31: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48 登记号:2018420000078 登记生效日:20181226 出质人: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质权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分行 发明名称:一种高效检测纳米颗粒肾毒性的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70118 申请日:2015043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8-02-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1N33/4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3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2-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1N33/48 登记生效日:201802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5-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48 申请日:201504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19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