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包含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包含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锂二次电池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酰亚胺基锂盐及电解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选自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烯酯(ESa)中的一种及以上的添加剂。根据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能够抑制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在高温循环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的、正极表面的PF6-的分解和防止电解液的氧化反应,从而能够改善高温及低温下的输出特性并抑制溶胀现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233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LG化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02062.4

  • 申请日2014-10-31

  • 分类号H01M10/0567(20060101);H01M10/0568(20060101);H01M4/583(20060101);H01M10/05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85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侯婧;钟守期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02: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04

    授权

    授权

  • 2015-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10/0567 申请日:2014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四种化合物的电解液添加剂、包含所述电解 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包含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对移动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 池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这些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的 锂二次电池已被商业化并广泛使用。

锂金属氧化物被用作锂二次电池的正极(cathode)活性物质,并且 锂金属、锂合金、结晶碳或无定形碳、或碳复合材料被用作负极(anode) 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以适当厚度和长度涂布于集电体、或活性物 质自身以薄膜形式进行涂布,并且将其与作为绝缘体的隔膜一同卷绕 或层叠而制备电极组。此后,将电极组放入罐或与其类似的容器中, 之后通过注入电解质溶液制备二次电池。

锂二次电池在进行充放电时,重复着锂离子从锂金属氧化物正极 向石墨负极嵌入(intercalation)和脱嵌(deintercalation)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锂具有强反应性,因此其与碳电极发生反应而形 成Li2CO3、LiO、LiOH等,从而在负极的表面形成薄膜。这种薄膜被 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薄膜。

在充电初始阶段形成的SEI膜,用于防止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 与碳负极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另外,SEI膜起到离子通道的作用而 只允许锂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可防止电解质溶液中由于具有高分子量 的有机溶剂与碳负极一起形成共插层(co-intercalation)而导致碳负极 结构的破坏,所述有机溶剂使锂离子溶剂化并与其一起移动。

因此,为了提高锂二次电池的高温循环特性及低温输出特性,必 须在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形成坚固的SEI膜。只要SEI在初始充电过程 中一旦形成,SEI膜可阻止在由随后使用电池引起的重复充放电循环 过程中锂离子与负极或其他物质的反应,并且起到仅使锂离子在电解 质溶液与负极之间通过的离子通道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在不包含电解液添加剂、或包含劣质特性的电解 液添加剂的电解液的情况下,由于会形成不均匀的SEI膜,因此,低 温输出特性难以得到提高。而且,在包含电解液添加剂的情况下,若 无法将其添加量调节到所需的量时,也无法在负极形成上述坚固的SEI 薄膜,由此发生作为副反应的负极与电解液反应而负极膨胀的溶胀现 象,或存在由电解液的分解而增加气体的产生,从而降低充放电效率 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一直以来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确认了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包含四种添加剂的情 况下输出特性得到了提高,并完成了本发明。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酰亚胺 基锂盐及电解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选 自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 (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烯酯(ESa)中的 一种及以上的添加剂。

所述酰亚胺基锂盐可以是Li(SO2F)2N(双(氟磺酰基)酰亚胺 锂(LiFSI)),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可包含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乙基甲酯(EMC)、碳酸亚乙酯(EC)及碳酸亚丙酯(PC), 所述添加剂可包含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烷基) 丙基磷酸酯(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烯酯(ESa)。 另外,所述锂盐可进一步包含LiPF6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正极、负极、及上述非水电解液的锂 二次电池。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能够抑制包含其的锂 二次电池在高温循环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的、正极表面的PF6-的分解并 防止电解液的氧化反应,从而能够改善高温及低温下的输出特性并抑 制溶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的高温储存后的输出特性的 图表。

图2是示出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的高温储存后的厚度变化的 图表。

图3是示出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的低温输出特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为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将详细阐述本发明。应理解的 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解释为常用词 典中限定的含义。应将进一步理解,在基于发明人为最佳解释本发明 而能够适当地定义术语或词语含义的原则上,术语或词语应被解释为 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本发明技术构思范围内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包含非水性有机溶剂、酰亚胺基 锂盐及电解液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其中,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选自 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 (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烯酯(ESa)中的 一种及以上的添加剂。

所述酰亚胺基锂盐可以是选自LiN(CF3SO2)2、 LiN(C2F5SO2)2、Li(CF3SO2)(C2F5SO2)N、及Li(SO2F)2N 中的一种及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酰亚胺基锂盐可以 是Li(SO2F)2N(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

可包含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非水电解液的上述锂盐可进一步 包括LiPF6

组合上述LiFSI和LiPF6可得到如下有益效果:可通过添加在低 温下也能够维持低粘度的LiFSI来改善由于LiPF6在低温下具有的高 粘度而引起锂离子的移动度下降,从而电池的输出降低的问题。

所述LiFSI与LiPF6能够以LiFSI为基准的10:90~50:50的摩 尔比混合。在上述范围中,若LiPF6的量过少,则所生成的二次电池 的容量可能会下降,若LiPF6为过量,则在低温下的粘度增高,从而 锂离子的移动度下降且无法改善所生成的电池的输出。

所述添加剂可选自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 烷基)丙基磷酸酯(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 烯酯(ESa)中的一种及以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剂可 以包含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 酯(TMSPa)、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硫酸乙烯酯(ESa)这 四种。

在LiPF6作为锂盐的情况下,热稳定性差的电解液在电池中易分 解,从而形成LiF和PF5。此时,LiF盐使电导率和自由Li+离子的数 量减少,由此使电池的电阻增大,从而最终减小电池的容量。即,高 温循环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的、正极表面的PF6-离子的如上所述的分解 通过(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TMSPa)的磷酸官能团或硫酸 乙烯酯(ESa)的硫酸官能团作用于阴离子受体,从而以能够形成稳定 的PF6-的方式引导,并增加Li+和PF6-的离子对的分离,由此,改善电 解液内部对LiF的可溶性,并降低界面电阻。

另外,LiDFOP添加剂用于在电池活化工艺之后,在负极表面形 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因此,在电池内部,负极表面与电 解液发生反应,由此能够抑制由电解液的分解而产生气体,从而能够 改善锂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

在这里,以电解液总量计,可分别独立地包含0.5重量%至1.5重 量%的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1,3-丙烯磺酸内酯(PRS)、 及硫酸乙烯酯(ESa)添加剂,优选以0.5重量%至1.0重量%的量包 含。若所述二氟二草酸磷酸锂(LiDFOP)、1,3-丙烯磺酸内酯(PRS)、 及硫酸乙烯酯(ESa)添加剂的含量分别小于0.5重量%,则在高温循 环过程中,作为阴离子受体的抑制分解的效果甚微。在LiDFOP的情 况下,不能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薄膜,在1,3-丙烯磺酸内酯(PRS) 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抑制电解液中产生的气体;若所述添加剂的含 量分别超过1.5重量%,则保护膜的锂离子渗透性下降,从而使阻抗增 大,并且不能得到充分的容量及充放电效率。另外,以电解液总量计, 可包含0.1重量%至0.5重量%的(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 (TMSPa),若所述(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TMSPa)添加 剂不足0.1重量%,则由于其量太少而不能抑制LiPF6的分解;若超过 0.5重量%,则锂离子渗透性下降,从而使阻抗增大,不能得到充分的 容量及充放电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非水电解液可包含所述电解液 添加剂、非水性有机溶剂、及锂盐。

另外,作为可包含于所述非水电解液的非水性有机溶剂,只要是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可使由氧化反应等引起的分解最小化,并与 添加剂一起能够发挥所期望的特性的非水性有机溶剂,则没有特别限 制,例如可以是碳酸盐系及丙酸盐系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配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在上述非水性有机溶剂中,作为碳酸盐系有机溶剂可以是选自碳 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丙酯(DPC)、碳 酸甲丙酯(MPC)、碳酸乙丙酯(EPC)、碳酸乙基甲酯(EMC)、 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及碳酸亚丁酯(BC)中的 任意一种,或混合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丙酸盐系化合物可以 是选自丙酸乙酯(EP)、丙酸丙酯(PP)、丙酸正丙酯、丙酸异丙酯、 丙酸正丁酯、丙酸异丁酯、及丙酸叔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混合其中 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组合碳酸酯系溶剂而使用。例如, 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可以使用包含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基甲 酯(EMC)、碳酸亚乙酯(EC)、及碳酸亚丙酯(PC)的电解液。

所述四种电解液使用比值为1.0~1.5份:1.0~1.5份:4.0~4.5份: 4.0~4.5份的EC/PC/EMC/DMC,以重量份计。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EC/PC/EMC/DMC的比值约为1:1:4:4,以重量份计。

在上述重量比内,组合碳酸盐化合物而用作非水性有机溶剂时, 尤其是碳酸二甲酯(DMC)可以改善二次电池的输出,但可能会在二 次电池的高温循环过程中产生气体。对此,所述添加剂中的1,3-丙烯 磺酸内酯(PRS)能够有效地抑制在DMC中产生的气体,从而能够改 善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锂二次电池可包含:正极、 负极、设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及所述非水电解液。 所述正极及负极可分别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

此时,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包含锰系尖晶石(spinel)活性物质、 锂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锂金属氧化物可选 自锂钴系氧化物、锂锰系氧化物、锂镍锰系氧化物、锂锰钴系氧化物、 及锂镍锰钴系氧化物,更加具体地可以是LiCoO2、LiNiO2、LiMnO2、 LiMn2O4、Li(NiaCobMnc)O2(其中,0<a<1、0<b<1、0<c<1且a+b+c=1)、 LiNi1-YCoYO2、LiCo1-YMnYO2、LiNi1-YMnYO2(其中,0≤Y<1)、Li (NiaCobMnc)O4(0<a<2、0<b<2、0<c<2且a+b+c=2)、LiMn2-zNizO4、 LiMn2-zCozO4(其中,0<Z<2)。

另一方面,作为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 用碳系负极活性物质如结晶碳、无定形碳、或碳复合材料,或石墨系 负极活性物质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

另外,作为所述隔膜例如可以是单独使用多孔聚合物薄膜或层压 两种以上多孔聚合物薄膜的隔膜,所述多孔聚合物薄膜由聚烯烃系聚 合物制备,如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 共聚物、及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此外,可使用常用的多孔非织 造布,例如由高熔点的玻璃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等形成的 非织造布。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所述锂二次电池能够由与本发明相关的常用方法制造,并且优选 为袋型二次电池。

实施例

以下将根据实施例和实验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 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及实验例。

实施例1

[电解液的制备]

将具有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碳酸乙基甲酯(EMC): 碳酸二甲酯(DMC)=1.32:1.20:4.08:4.28(重量份)组合的混合 非水性有机溶剂、与0.5M的LiPF6及0.5M的LiFSI进行混合后,并 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非水电解液计,添加1重量%的二氟二草酸磷 酸锂(LiDFOP)、0.2重量%的(三甲基甲硅烷基)丙基磷酸酯(TMSPa), 1重量%的1,3-丙烯磺酸内酯(PRS)、及1重量%的硫酸乙烯酯(ESa), 从而制备了电解液。

[锂二次电池的制造]

将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92重量%的LiCoO2、作为导电剂的4重 量%的炭黑、作为粘合剂的4重量%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添加到 作为溶剂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由此制备了正极混合物浆 料。将所述正极混合物浆料涂覆到作为正极集电体的厚度约为20μm 的铝(Al)薄膜并进行了干燥,并随后对Al薄膜进行辊压而制造了正 极。

另外,将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96重量%的人造石墨、作为粘合剂 的3重量%的PVdF、作为导电剂的1重量%的炭黑添加到作为溶剂的 NMP中,由此制备了负极混合物浆料。将所述负极混合物浆料涂覆到 作为负极集电体的厚度约为10μm的铜(Cu)薄膜并进行了干燥,之 后对Cu薄膜进行辊压而制造了负极。

将由此制造的正极和负极与由三层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 (PP/PE/PP)形成的隔膜一同以常规方法制造了聚合物型电池,之后 注入所制备的非水性电解质溶液并完成了锂二次电池的制造。

比较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锂二次电池,不同之处在于仅使 用了1.0M的LiPF6作为所述锂盐。

比较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锂二次电池,不同之处在于,以 非水电解液的总重量计,作为所述添加剂添加了3重量%的碳酸亚乙 烯酯(VC)、0.5重量%的1,3-丙磺酸内酯(PS)、及1重量%的硫 酸乙烯酯(ESa)。

<实验例>

<高温储存后的输出特性>

在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中制造的二次电池在60℃下最多储存 了12周,将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 二次电池分别在23℃下以5C进行了10秒钟的充电及放电,利用该情 况下所产生的电压差计算二次电池的输出。以初始输出量(W,第0 周)为基准,各周所对应的二次电池的高温储存后的输出量以百分比 计算(对应周的输出(W)/初始输出(W)*100(%)),并将其结 果在图1中示出。实验是在充电状态(SOC)为50%的情况下进行的。

从图1所示可知,实施例1的二次电池即使在60℃下高温储存后, 其输出特性也是优异的。尤其可以确认:在比较例2的二次电池的情 况下,由于没有使用本发明的四种添加剂,因此在60℃下高温储存后, 输出特性比初始值要低(95%)。

<电池厚度的测量>

在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中制造的二次电池在60℃下最多储存 了12周,测量了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8周、第12 周的的二次电池分别相对于初始电池(第0周)厚度的厚度增加率(%)。 其结果在下面图2中示出。

从图2可知,实施例1的二次电池在高温储存后的厚度增加率最 为缓慢(在第12周时为20%)。特别地,可知比较例2的二次电池从 高温储存初期阶段开始厚度增加率就急剧地增大,比较例1的二次电 池也在第4周以后,其厚度增加率上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确认实施例1的二次电池的厚度增加率相对较小。

<低温输出特性>

将实施例1及比较例1至2中制造的二次电池在-30℃下以0.5C进 行了10秒钟的充电及放电,利用该情况下所产生的电压差来算出了二 次电池的低温输出。其结果在图3中示出。实验是在SOC(充电状态) 为50%的情况下进行的。

从图3可知,在低温输出的方面上,实施例1的二次电池显示出 比比较例1至2的二次电池高出最多1.5W的优异的输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