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

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

摘要

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岩石结构面区域选定和表面处理;(2)、岩石结构面类别判断:对已经划定的岩石取样,测定其岩石的类别、成分和力学参数;(3)、上胶模拟:选取中性的凝胶作为模拟材料,用打胶枪将它从胶瓶内打出,对凝胶表面进行抹平使凝胶与岩石表面完全接触,并将其表面修整;(4)、脱胶处理:待硬度达到预设值,先将小木条依次以顺时针方向从其四周取下,从岩石表面脱离出来,并且保持其逆向纹路的原样;(5)、养护:进行养护,使凝胶硬化。本发明提供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无需野外采样就能满足制作相似表面起伏形态的模型结构面,准确性较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5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绍兴文理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21090.4

  • 申请日2015-03-19

  • 分类号G01N1/2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利强

  •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52: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1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1N1/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1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6-20

    授权

    授权

  • 2016-05-0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1N1/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1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1/28 申请日:2015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 表面的模拟方法,用于野外采集岩石结构面的表面形态,在水利、交 通、采矿、地质等相关工程中模拟出结构面进行结构面抗剪强度等工 程设计参数的确定。

背景技术

岩石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 得到抗剪强度指标需要进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试验。但原岩结构面一 般是赋存于岩体中,现场取样的成本高,运输困难,试验周期长,难 以满足大量工程试验的需要;为了能够开展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力学试 验,需制作模型结构面代替原岩结构面。专利号为ZL200910154781.9, 提出了一种直剪试验结构面模型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是对已采样的原 岩结构面上进行不同尺寸的模拟试样制作,得到与原岩结构面表面形 态一样、上下盘结构面的吻合性好的模型结构面。通过该方法制作的 模型结构面不会破坏原岩结构面,满足了制作不同尺寸模型结构面的 要求,也减少了野外原岩结构面的采样数量,降低了试验成本。但该 方法的首要工作还需采得满足试验要求的原岩结构面,并要求采样过 程中原岩结构面的表面起伏形态需完整无缺,运输过程中也不得有任 何的破坏。可见该专利中还需要进行野外的试样采样,且对原岩结构 面的采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如何能够无需野外的原岩采样,即可 得到与原岩结构面相似的表面形态,又能满足专利号 ZL200910154781.9中不同试样的制作要求,进一步降低试验的成本和 试验周期,是模型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岩石结构面试样制作方法需野外采集试样,成本高、 周期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 拟方法,无需野外采样就能满足制作相似表面起伏形态的模型结构面, 准确性较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所述模拟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岩石结构面区域选定和表面处理:划定需要模拟的岩石表面纹理 区域,并对该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碎石杂块,再使用设定厚度 的小木条将划定的区域分隔开;

(2)岩石结构面类别判断:对已经划定的岩石取样,测定其岩石的类 别、成分和主要力学参数;

(3)上胶模拟:选取中性的凝胶作为模拟材料,用打胶枪将它从胶瓶 内打出,对凝胶表面进行抹平使凝胶与岩石表面完全接触,并将其表 面修整,凝胶材料最薄处的最小厚度控制在5~10mm;

(4)脱胶处理:待硬度达到预设值,先将小木条依次以顺时针方向从 其四周取下,再利用凝胶本身的特性在其上表面率先施加一个不大于 其弹性伸缩强度的一个外界荷载,使其从岩石表面脱离出来,并且保 持其表面形态的纹路原样;

(5)养护:将硅酮胶模型平铺在水平地面上,进行养护,使凝胶硬化。

进一步,所述模拟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6)重复上述步骤(3)~(5),采集四个以上岩石表面的反纹理, 选取完整性较强,纹理较为清晰的硅酮胶模型;

(7)利用表面形态测量仪等设备获得原岩结构面和模型结构面的表面 起伏形态,对比分析其相似程度,当相似程度在95%以上时,即可满 足试验要求。

再进一步,所述步骤(3)所述凝胶为单组份硅酮胶。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用玻璃制成的刮板,在其表面抹上 少量的清水。

所述步骤(3)中,当需模拟的表面面积超过预设值,选择从四角 率先上胶抹平压实再向中间汇拢的方法模拟其表面形态。

所述步骤(5)中,养护的环境为:23℃以上,50%相对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解决了原岩采集运输困难的 问题;(2)可以较为准确的复制出相似程度较高的岩石表面形态;(3) 硅酮胶本身自重较轻,与原岩相比更为方便灵活;(4)硅酮胶取下来 硬化后表面形态相对稳定,可以重复使用,解决的一部分的成本问题; (5)硅酮胶材料未硬化前粘结度较好,能够依附在倾斜的岩石表面而 不至于脱落;(6)岩石表面区域选择相对灵活,可以在特定的区域进 行其表面模拟;(7)该方法不会破坏岩石的表面,但能较好的模拟岩 石的表面形态;(8)硅酮胶有硬化的过程,在未完成硬化前,将其脱 离原岩表面,在完全硬化后,其强度高,可以以其作为模型试件制作 的底面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所述模拟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岩石结构面区域选定和表面处理:划定需要模拟的岩石表面纹理 区域,并对该表面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碎石杂块,再使用设定厚度 的小木条将划定的区域分隔开;

(2)岩石结构面类别判断:对已经划定的岩石取样,测定其岩石的类 别、成分和力学参数;

(3)上胶模拟:选取中性的凝胶作为模拟材料,用打胶枪将它从胶瓶 内打出,对凝胶表面进行抹平使凝胶与岩石表面完全接触,并将其表 面修整,凝胶材料最薄处的最小厚度控制在5~10mm;,优选为5mm;

(4)脱胶处理:待硬度达到预设值,先将小木条依次以顺时针方向从 其四周取下,再利用凝胶本身的特性在其上表面率先施加一个不大于 其弹性伸缩强度的一个外界荷载,使其从岩石表面脱离出来,并且保 持其表面形态的纹路原样;

(5)养护:进行养护,使凝胶硬化。

进一步,所述模拟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6)重复上述步骤(3)~(5),采集四个以上岩石表面的反纹理, 选取完整性较强,纹理较为清晰的硅酮胶模型。

再进一步,所述步骤(3)所述凝胶为单组份硅酮胶。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用玻璃制成的刮板,在其表面抹上 少量的清水。

所述步骤(3)中,当需模拟的表面面积超过预设值(例如 50cm*50cm),选择从四角率先上胶抹平压实再向中间汇拢的方法模拟 其表面形态。

所述步骤(5)中,养护的环境为:23℃以上,50%相对湿度。

本实施例的野外大尺度岩石结构面相似表面的模拟方法,包含以 下步骤:

(1)野外岩石表面划定试验的区域:选取需要研究的岩石表面对 其进行表面的清理,并将其划分成几个区域,进行编号。

(2)区域划分:使用3mm厚度的小木条将划定的区域分隔开。

(3)上胶:选取中性的单组份硅酮胶原材料,用打胶枪将它从胶 瓶内打出,然后用玻璃制成的刮板,在其表面抹上少量的清水作为润 滑剂,对硅酮胶表面进行抹平压实使硅酮胶与岩石表面完全接触,并 将其表面修整。其中需保证硅酮胶的最小厚度控制在3mm左右。若 需模拟的表面面积过大,可选择从四角率先上胶抹平压实再向中间汇 拢的方法模拟表面形态的纹路原样。

(4)脱胶:待其硬度达到30%,先将小木条依次以顺时针方向 从其四周取下,再利用硅酮胶本身的特性在其上表面率先施加一个不 大于其弹性伸缩强度的一个外界荷载,使其从岩石表面脱离出来,并 且保持其表面形态的纹路原样。

(5)养护:在23℃以上,5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在硅酮胶表 面高出5cm左右处置起防水模板,防止雨水混入硅酮胶中对硅酮胶硬 化产生影响。为缩短养护时间可以适当的提高局部环境内的温度和湿 度,以加速其硬化凝结的时间。

利用轮廓曲线仪对原岩结构面和硅酮胶模型进行表面起伏形态测 量,对比模拟表面和原岩表面的相似性。以模拟结构面的尺寸为 100cm*100cm为例(见表1),上、下盘结构面的表面起伏度和粗糙度 系数的数值相差不大,不同尺度的上、下盘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n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7.14%,平均误差为4.54%。可见采用该模拟方 法能够较好的满足试验要求。表1为结构面的起伏差Ry和粗糙度系数 JRCn

表1

本实施例使用的硅酮胶为单组份的透明中性硅酮胶原料;硬化时 间按其标准进行,即24小时后可硬化表面3mm的硅酮胶;使用的硅 酮胶材料最好具有一定的发泡膨胀性能;具有一定强度的弹性系数, 保证其在脱落时表面形态不发生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