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

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

摘要

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利用上凸模和下凹模加工;凸模包括套接的膨胀套(外部上窄下宽,下称套体)和膨胀芯(下称芯体),套体中孔和芯体中至少一个为上大下小的楔形,两者间有相对锁紧机构;凹模包括弹性连接的多瓣状内凹模(凹槽上宽下窄)和外部的外凹模;持续为凸模的压机施压下行,凸模下行,套体先接触工件,后芯体相对套体下行,将套体扩展,凸模将工件压弯入内凹模凹槽内,在超过内凹模底部弹性体阻力时,内凹模下行,到外凹模底部终止点时,形成预定工件;内凹模底部弹性体弹性回复,内凹模弹起,膨胀芯、套相对运动回复原态,弹性体完全回复后,冲压机构将凸模从凹模中带出,取出工件。模具加工克服了传统技术缺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6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41211.1

  • 申请日2015-03-27

  • 分类号B21D37/10(20060101);B21D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素红;杨佳龙

  •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开发区南阳村三组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0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7/10 专利号:ZL2015101412111 登记号:Y2022980006228 登记生效日:20220524 出质人: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安市支行 发明名称: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 申请日:20150327 授权公告日:201705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05-03

    授权

    授权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7/10 申请日:2015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一种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 90°槽型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仪表、汽车等行业进入大批量生产状态,很多零件仅 靠机械加工费时费力,而且精度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异形件根本无法加工, 如当前小于等于90°深槽型工件的折弯采用折弯机就不能实现,目前的通常 做法是采用焊接拼凑的方法,往往生产的工件易变形,还需要人工进行矫正, 因此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加工的工件不规格,而且易变形,因此目前的这种 加工方法是很不理想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制弯曲 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方法,压制的装置包括同轴设置 的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所述上模组合包括:膨胀套,为弹性连接的多瓣状 结构,外部为上窄下宽的楔模;和膨胀芯,在所述膨胀套的中孔内,膨胀套 的中孔和膨胀芯中至少一个为上大下小的楔形,所述膨胀芯在未压制的初始 状态时最低点高度高于膨胀套最低点高度,膨胀芯和所述膨胀套间隙配合, 且两者之间装有相对锁紧机构,所述相对锁紧机构为:在膨胀套对置的瓣体 之间连接有横向支撑杆,所述膨胀芯为一中部具有纵向滑槽的结构,在其纵 向滑槽内有弹性件,所述横向支撑杆穿过所述膨胀芯的纵向滑槽,所述弹性 件底部顶在膨胀芯纵向滑槽内的横向支撑杆上;所述下模组合包括:内凹模, 包括弹性连接的多瓣结构,所述内凹模的凹槽为与所述膨胀套外部形状适配 的楔形槽,使所述膨胀套可进入内凹槽的凹槽内;和外凹模,其凹槽为上宽 下窄的结构,所述内凹模在所述外凹模内,有一弹性体在所述外凹模的凹槽 内、内凹模的下方;

所述压制方法包括:

1)将所述上模组合装在一冲压机构上,冲压机构连接所述上模组合的膨 胀芯,将平板式待加工工件铺放在所述下模组合的上端口处;

2)冲压机构下行,带动上模组合的膨胀套和膨胀芯同步下行,膨胀套先 接触待加工工件,冲压机构继续下行,此时压机的冲压力未达到待加工工件 的屈服强度,膨胀芯继续下行,膨胀套不动,膨胀芯滑槽内的弹性件收缩, 工件不弯曲,当膨胀芯下行至膨胀套的底部时,将膨胀套扩展开,膨胀芯也 接触到待加工工件;

3)冲压机构继续下行,压机冲压力超过待加工工件的屈服强度,膨胀套 和膨胀芯一并将工件压弯使其进入内凹模的凹槽内;

4)冲压机构继续下行,超过内凹模底部弹性体的阻力,内凹模下行,随 着内凹模的下行,外凹模将内凹模向内压缩,在内凹模下行到外凹模底部终 止点时,工件被紧紧挤压箍紧在内凹模外壁上,形成预定的槽型件;

5)内凹模底部弹性体进行弹性回复,将内凹模向上弹起,同时膨胀芯 滑槽内的弹性件回复形变,膨胀芯和膨胀套相对运动回复初始状态,随着内 凹模的不断升起,内凹模槽宽逐渐变大,在所述弹性体完全回复形变后,内 凹模回复到初始位置,而后在冲压机构的提升力下将膨胀套和膨胀芯从下模 组合内凹模的凹槽中带出,而后取出工件。

优选地,所述膨胀套的多瓣瓣体瓣体之间通过下述结构实现弹性连接:

所述膨胀套对置的瓣体之间通过横向弹簧杆连接,所述弹簧杆包括所述 横向支撑杆和弹簧;膨胀套和弹簧杆的具体连接关系为:在所述膨胀套瓣体 的内壁上设有内小外大的阶梯孔,所述横向支撑杆两端分别伸进两侧瓣体的 阶梯孔内,并在伸进阶梯孔大孔内的横向支撑杆端部装有所述的弹簧,在每 端弹簧两端装有限位挡圈,且内侧限位挡圈的尺寸大于所述阶梯孔小孔的孔 径。

优选地,所述膨胀套的多瓣瓣体之间通过用弹性件周向串接的方式实现 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相对锁紧机构还包括膨胀芯相对于膨胀套的上行止位锁紧 辅助机构,所述上行止位锁紧辅助机构具体为:所述膨胀芯底部具有一大于 上部尺寸的扩台帽,所述膨胀套中孔底部形成一大于上面部分的扩口,所述 扩台帽与所述扩口相配合;

在步骤5)中冲压机构将回复初始状态的膨胀套和膨胀芯从下模组合内 凹模的凹槽中带出时膨胀芯的扩台帽为膨胀套提供上拉力。

优选地,所述扩台帽底部为平底。

优选地,所述膨胀套的中孔和膨胀芯均为上大下小的楔形。

优选地,所述内凹模的外部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其外壁倾斜度与 所述外凹模凹槽槽壁的倾斜度适配。

优选地,在所述外凹模的凹槽底部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为内凹模下行 的终止点。

优选地,所述外凹模为多瓣状结构,多瓣外通过横向可调节支撑杆支撑; 所述连接多瓣状膨胀套的横向支撑端部有外螺纹,外螺纹在所述限位挡圈外 侧,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外螺纹配合装有调节螺母。

优选地,冲压机构为压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 明利用模具加工工件,加工过程简单,效率高、生产的工件规格,不易变形, 不需矫正的麻烦,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在压制前的剖视图;

图2a为膨胀套第一构件的剖视图;

图2b为图2a的A部放大图;

图2c为膨胀芯的主视图;

图2d为图2c的A-A视图;

图3为冲压时上模组合刚接触待加工工件时的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的剖 视图;

图4为冲压时内凹模底部的弹性体还未变形时的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的 剖视图;

图5为工件压制成型时的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的剖视图;

图6为退料时内凹模底部的弹性体回复弹性形变时上模组合和下模组合 的剖视图。

图中:

冲压机—1  上模组合—2  下模组合—3  待加工工件—4  垫板—5   安装座—6  第一构件—21  阶梯孔—211  第二构件—22  纵向滑槽—23   膨胀芯—24  弹簧杆—25  横向支撑杆—251  弹簧--252   弹性件—26   扩台帽—241  外侧限位挡圈—271  内侧限位挡圈--272  调节螺母--273   第一内凹模构件—311  第二内凹模构件—312  连接用弹性体—313  防磨 垫板--314  耐磨滑轨—315  第一外凹模构件—321  第二外凹模构件—322   外凹模的凹槽内的弹性体--323  定位块—324  可调节支撑杆—3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助于理解本发 明的内容。

以下通过两个侧面的槽型工件和四个侧面的槽型工件的加工说明本发明 的方法。

下面先介绍下加工装置。

参照图2,是一种压制弯曲角小于等于90°槽型材的装置,包括同轴设置 的上模组合2和下模组合3;所述上模组合2包括:膨胀套,为弹性连接的 多瓣状结构,外部为上窄下宽的楔模;和膨胀芯24,在所述膨胀套的中孔内, 膨胀套的中孔和膨胀芯24中至少一个为上大下小的楔形,所述膨胀芯24在 未压制的初始状态时最低点高度高于膨胀套最低点高度,膨胀芯24和所述膨 胀套间隙配合,且两者之间装有相对锁紧机构,所述相对锁紧机构为:在膨 胀套对置的瓣体之间连接有横向支撑杆251,所述膨胀芯24为一中部具有纵 向滑槽23的结构,在其纵向滑槽23内有弹性件26,所述横向支撑杆251穿 过所述膨胀芯的纵向滑槽23,所述弹性件26底部顶在膨胀芯纵向滑槽23内 的横向支撑杆251上;所述下模组合包括:内凹模,包括弹性连接的多瓣结 构,所述内凹模的凹槽为与所述膨胀套外部形状适配的楔形槽,使所述膨胀 套可进入内凹槽的凹槽内;和外凹模,其凹槽为上宽下窄的结构,所述内凹 模在所述外凹模内,有一弹性体323在所述外凹模的凹槽内、内凹模的下方。

参照图1,本发明的压制装置采用现有的冲压机作为驱动机构,压机滑 块连接膨胀芯的顶部。

下面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工两个侧面的槽型工件和四个侧面的槽型 工件的流程。

以下两个实施例的加工装置均基于上述结构。

实施例1:具有两个侧面的槽型工件的加工。

参照图2-图6是加工装置各个加工步骤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膨胀套包括 一对对置的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是上面 薄、下面厚的由上到下逐渐向两侧倾斜的板材;第一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 之间通过横向弹簧杆25连接,所述弹簧杆25包括横向支撑杆251和弹簧252;

膨胀套和弹簧杆25的具体连接关系为:结合图2a和图2b,在所述第一 构件21和第二构件22的内壁上设有内小外大的阶梯孔211,横向支撑杆两 端分别伸进两侧构件的阶梯孔211内,并在伸进阶梯孔大孔内的横向支撑杆 端部装有所述的弹簧252,在每端弹簧252两端装有限位挡圈,分别为271 和272,且内侧限位挡圈272的尺寸大于所述阶梯孔小孔的孔径,在横向支 撑杆端部有外螺纹,外螺纹在所述限位挡圈外侧,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外螺 纹配合装有调节螺母273,调节螺母273使膨胀套的宽度可调节,以便加工 不同槽宽的槽型件。

连接后的膨胀套外部形成上述的弹性连接的上窄下宽的两面形结构,其 中孔为上大下小的楔形孔。

所述膨胀芯24也是一上大下小的楔形,其纵截面如图2d所示,膨胀芯 24和膨胀套的中孔都是楔形的,可以保证在膨胀芯下行扩张膨胀套时两者之 间面接触从而防止膨胀芯对膨胀套的磨损。

再参照图2c和图2d,所述膨胀芯24为一中部具有纵向滑槽23的结构, 在其纵向滑槽23内有弹性件26(可以是图2-图6中的普通弹簧),所述弹簧 杆25穿过所述膨胀芯的纵向滑槽23,弹性件26底部顶在膨胀芯纵向滑槽23 内的弹簧杆25上。根据膨胀芯的长度以及待加工工件4的宽度设计滑槽数量, 比如设计三个横向平行排列的滑槽,三根弹簧杆25。设置多个滑槽和多个弹 簧杆25可以保证多个点同时对待加工工件4施力,对于较宽的待加工工件4 来说,可以使工件各点同时产生下压力,使加工的工件更规格,也不会因点 对点的撕拉破坏工件本身的物理属性。

膨胀套的多瓣之间用弹簧杆连接的结构以及膨胀芯的纵向滑槽和滑槽 内的弹性件结构构成上述的相对锁紧机构和膨胀套的弹性连接。

所述相对锁紧机构还包括膨胀芯相对于膨胀套的上行止位锁紧辅助机 构,所述上行止位锁紧辅助机构具体为:所述膨胀芯24底部具有一大于上部 尺寸的扩台帽241,所述膨胀套中孔底部形成一大于上面部分的扩口,所述 扩台帽241与所述扩口相配合。膨胀芯24的扩台帽241高度小于膨胀套底部 扩口的纵深深度,保证在未压制的初始状态时膨胀芯的最低点高度高于膨胀 套最低点高度。

所述扩台帽241底部为平底,使在压制到最底端时膨胀芯和膨胀套底部 形成一个较大的平面以保证加工的工件的槽底平。

所述内凹模包括第一内凹模构件311和第二内凹模构件312,所述第一 内凹模构件311和第二内凹模构件312的纵截面均为一内角小于90°的弯折 结构,类似弯折角小于90°的“L”型结构;第一内凹模构件311和第二内凹模 构件312对置于外凹模的凹槽内,第一内凹模构件311和第二内凹模构件312 底部之间设有连接用弹性体313(可以是图2-图6中的普通弹簧);内凹模外 壁下面向内倾斜,使内凹模的外部纵截面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外壁的倾斜度 与所述外凹模凹槽槽壁的倾斜度适配,使在连接用弹性体313的作用下内凹 模能与外凹模贴合,从而更好的挤压工件。

所述第一内凹模构件311和第二内凹模构件312在底部形成拼接缝,在 该两个内凹模构件下方各设有一个弹性体323,保证内凹模的第一内凹模构 件311和第二内凹模构件312升降的一致性,便于工件的加工。

在所述内凹模凹槽底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防磨垫板和耐磨滑轨,在内凹 模和内凹模底部的弹性体323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耐磨滑轨和防磨垫板。 设置耐磨滑轨和防磨垫板是为了在工件弯曲成型时减小工件和内凹模、内凹 模和垫板之间的摩擦力的,从而防止装置的磨损。

所述外凹模包括第一外凹模构件321和第二外凹模构件322,所述第一 外凹模构件321和第二外凹模构件322的纵截面均为一内角稍大于90°的弯 折结构,类似内角大于90°的“L”型结构;第一外凹模构件321和第二外凹模 构件322对置放在压机操作平台的垫板上,第一外凹模构件321和第二外凹 模构件322外各通过安装在垫板5两端的安装座6上的可调节支撑杆325支 撑,垫板5放在压机的工作台上,支撑杆325一端与安装座6螺纹连接,并 通过螺母紧固,使所述两个外凹模构件组合成所述外凹模槽型框。通过调节 螺杆的长度可调节外凹模的槽宽。

优选,内凹模和外凹模在未压制的初始状态时上端齐平。

在所述外凹模的凹槽的底部具有定位块324。

该两个侧面的槽型工件的加工方法为:

1、参照图1,将上模组合装在一压机上,压机滑块连接膨胀芯顶端,将 平板式的待加工工件4铺放在下模组合的上端口处(本实施例中是放在外凹 模的上端口处),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1,a1最小,内凹模槽宽为b1, b1最大。

2、参照图3,欲压制时,压机滑块下行,带动膨胀芯和膨胀套同步下行, 膨胀套先接触待加工工件4;压机滑块继续下行,此时压机的冲压力未达到 待加工工件4的屈服强度,因此此时只有膨胀芯继续下行,膨胀套不动,膨 胀芯滑槽内的弹性件收缩,工件不弯曲,当膨胀芯下行至膨胀套的底部时, 将膨胀套扩展开,膨胀芯也接触到待加工工件;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2, a2最大,a2>a1,内凹模槽宽为b2,b2=b1;

3、参照图4,压机滑块继续下行,压机冲压力超过待加工工件的屈服强 度,膨胀套和膨胀芯一并将工件压弯使其进入内凹模的凹槽内(为了使待加 工工件4能够进入模具的深槽中,在实际操作中模具的初始位置其槽宽应稍 大于膨胀芯下端的宽度);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3,a3=a2,内凹模槽 宽为b3,b3=b1;

4、参照图5,压机滑块继续下行,超过内凹模底部弹性体323的阻力, 内凹模下行,随着内凹模的下行,外凹模将内凹模向内压缩,内凹模之间的 连接用弹性体313收缩,在内凹模下行到外凹模底部定位块(即终止点)时, 内凹模的槽宽最小,工件被紧紧挤压箍紧在内凹模外壁上,形成预定的槽型 件。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4,a4=a2=a3,内凹模槽宽为b4,b4最小, b4<b3,则工件槽宽最小;

5、退料:参照图6,内凹模底部弹性体323进行弹性回复,将内凹模向 上弹起,同时膨胀芯滑槽内的弹性件回复形变,使膨胀芯和膨胀套相对运动 回复初始状态,随着内凹模的不断升起,内凹模槽宽逐渐变大,在弹性体323 完全回复形变后,内凹模恢复到初始位置,槽宽又达到最大,而后在压机滑 块的提升力下将膨胀套和膨胀芯从下模组合的凹槽中带出,而后取出工件。 由于此时工件的槽宽最小,内凹模的槽宽为b5,b5=b1,最小,而外凹模的 槽宽(即膨胀套的外部尺寸)的外部尺寸为a5,a5=a1,最大,因此可轻松 将上模组合从下模组合中取出,工件也可以轻松被取出。在压机滑块将上模 组合从下模组合中带出时,一方面靠弹簧杆、膨胀芯和膨胀芯纵向滑槽内的 弹性件的连接作用,另一方面是靠扩台帽向上提拉膨胀套的上拉力,两者共 同作用将上模组合完全从下模组合中带出,这样可以防止弹簧杆被施力变形, 进而保证上模组合的有效退出。

实施例2:具有四个侧面的槽型工件的加工。

所述膨胀套包括对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及对置的第三构件和第 四构件;四个构件均是上面薄、下面厚的由上到下逐渐向两侧倾斜的板材, 四个构件包围形成截去顶部的四棱锥形状;四个构件之间通过横向弹簧杆连 接,所述弹簧杆包括横向支撑杆和弹簧;膨胀套和弹簧杆的具体连接关系为: 在所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和第四构件的内壁上设有内小外大的 阶梯孔,有一十字形横向支撑杆,其四端分别伸进四个构件的阶梯孔内,并 在伸进所述阶梯孔大孔内的横向支撑杆端部装有所述的弹簧,在每端弹簧两 端装有限位挡圈,且内侧限位挡圈的尺寸大于所述阶梯孔小孔的孔径,在横 向支撑杆端部有外螺纹,外螺纹在所述限位挡圈外侧,与所述横向支撑杆的 外螺纹配合装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使膨胀套的宽度可调节,以便加工不同 槽宽的槽型件。

连接后的膨胀套外部形成上述的弹性连接的上窄下宽的四面形结构,其 中孔为上大下小的楔形孔。

所述膨胀芯是一上大下小的四边形棱台,该形状可以保证在膨胀芯下行 扩张膨胀套时两者之间面接触从而防止膨胀芯对膨胀套的磨损。

所述膨胀芯为一中部具有纵向滑槽的结构,在其纵向滑槽内有弹性件 (可以是普通弹簧),所述四根横向支撑杆的十字交叉点位于膨胀芯的纵向滑 槽内,所述弹性件下端顶在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十字交叉点上。

膨胀套的多瓣之间用弹簧杆连接的结构以及膨胀芯的纵向滑槽和滑槽 内的弹性件结构构成上述的相对锁紧机构和膨胀套之间的弹性连接。

所述相对锁紧机构还包括膨胀芯相对于膨胀套的上行止位锁紧辅助机 构,所述上行止位锁紧辅助机构具体为:所述膨胀芯底部具有一大于上部尺 寸的扩台帽,所述膨胀套中孔底部形成一大于上面部分的扩口,所述扩台帽 与所述扩口相配合。膨胀芯的扩台帽高度小于膨胀套底部扩口的纵深深度, 保证在未压制的初始状态时膨胀芯的最低点高度高于膨胀套最低点高度。

所述扩台帽底部为平底,使在压制到最底端时膨胀芯和膨胀套底部形成 一个较大的平面以保证加工的工件的槽底平。

所述内凹模包括第一内凹模构件、第二内凹模构件、第三内凹模构件、 第四内凹模构件、第五内凹模构件和第六内凹模构件,六个内凹模构件的纵 截面均为一内角小于90°的弯折结构,类似弯折角小于90°的“L”型结构;第 一内凹模构件和第二内凹模构件对置、第三内凹模构件和第四内凹模构件对 置在第一内凹模构件的两侧、第五内凹模构件和第六内凹模构件对置在第二 内凹模构件的两侧,所述六个内凹模构件设于外凹模的凹槽内;

第一内凹模构件和第二内凹模构件底部之间、第一内凹模构件和第三内 凹模构件底部之间、第一内凹模构件和第四内凹模构件底部之间、第二内凹 模构件和第五内凹模构件底部之间以及第二内凹模构件和第六内凹模构件底 部之间各设一根连接用弹性体,六者通过五个连接用弹性体使所述内凹模形 成可扩大和收缩的四面形槽型框;六个内凹模构件的外壁下面向内倾斜,使 内凹模外部形成一四边棱台形,外壁的倾斜度与所述外凹模凹槽槽壁的倾斜 度适配,使在连接用弹性体的作用下内凹模能与外凹模贴合,从而更好的挤 压工件。

六个内凹模构件在底部形成拼接缝,在该六个内凹模构件下方各设有一 个弹性体,保证内凹模的六个内凹模构件下降的一致性,便于工件的加工。

在所述内凹模凹槽底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防磨垫板和耐磨滑轨,在内凹 模和内凹模底部的弹性体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耐磨滑轨和防磨垫板,设置 耐磨滑轨和防磨垫板是为了在工件弯曲成型时减小工件和内凹模、内凹模和 垫板之间的摩擦力的,从而防止装置的磨损。

所述外凹模包括第一外凹模构件、第二外凹模构件、第三外凹模构件、 第四外凹模构件、第五外凹模构件和第六外凹模构件,六个外凹模构件的纵 截面均为一内角稍大于90°的弯折结构,类似弯折角大于于90°的“L”型结构; 第一外凹模构件和第二外凹模构件对置、第三外凹模构件和第四外凹模构件 对置在第一外凹模构件的两侧、第五外凹模构件和第六外凹模构件对置在第 二外凹模构件的两侧,所述六个外凹模构件放在压机操作平台的垫板上,六 个外凹模构件的外各通过安装在垫板六端的安装座上的可调节支撑杆支撑, 垫板放在压机的工作台上,支撑杆一端与垫板上的安装座螺纹连接,并通过 螺母紧固,使所述六个外凹模构件组合成所述外凹模槽型框。通过调节螺杆 的长度可调节外凹模的槽宽。事实上,

优选,内凹模和外凹模在未压制的初始状态时上端齐平。

在所述外凹模的凹槽内的底部具有定位块。

该四个侧面的槽型工件的加工方法可参照图2-图6,为:

1、参照图2,将上模组合装在一压机上,压机滑块连接膨胀芯顶端,将 剪掉四个角的平平板式待加工工件铺放在下模组合的上端口处(本实施例中 是放在外凹模的上端口处),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1,a1最小,内凹模 槽宽为b1,b1最大。

2、参照图3,欲压制时,压机滑块下行,带动膨胀芯和膨胀套同步下行, 膨胀套先接触待加工工件;压机滑块继续下行,此时压机的冲压力未达到待 加工工件的屈服强度,因此此时只有膨胀芯继续下行,膨胀套不动,膨胀芯 滑槽内的弹性件收缩,工件不弯曲,当膨胀芯下行至膨胀套的底部时,将膨 胀套开口扩展开,膨胀芯也接触到待加工工件;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2, a2最大,a2>a1,内凹模槽宽为b2,b2=b1;

3、参照图4,压机滑块继续下行,压机冲压力超过待加工工件的屈服强 度,膨胀套和膨胀芯一并将工件压弯使其进入内凹模的凹槽内(为了使待加 工工件4能够进入模具的深槽中,在实际操作中模具的初始位置其槽宽应稍 大于膨胀芯下端的宽度);此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3,a3=a2,内凹模槽 宽为b3,b3=b1;

4、参照图5,压机滑块继续下行,超过内凹模底部弹性体的阻力,内凹 模下行,随着内凹模的下行,外凹模将内凹模向内压缩,内凹模之间的连接 用弹性体收缩,在内凹模下行到外凹模底部定位块(即终止点)时,内凹模 的槽宽最小,工件被紧紧挤压箍紧在内凹模外壁上,形成预定的槽型件。此 时膨胀套的外部尺寸为a4,a4=a2=a3,内凹模槽宽为b4,b4最小,b4<b3, 则工件槽宽最小;

5、退料:参照图6,内凹模底部弹性体进行弹性回复,将内凹模向上弹 起,同时膨胀芯滑槽内的弹性件回复形变,使膨胀芯和膨胀套相对运动回复 初始状态,随着内凹模的不断升起,内凹模槽宽逐渐变大,在弹性体完全回 复形变后,内凹模恢复到初始位置,槽宽又达到最大,而后在压机滑块的提 升力下将膨胀套和膨胀芯从下模组合的凹槽中带出,而后取出工件。由于此 时工件的槽宽最小,内凹模的槽宽为b5,b5=b1,最小,而外凹模的槽宽(即 膨胀套的外部尺寸)的外部尺寸为a5,a5=a1,最大,因此可轻松将上模组 合从下模组合中取出,工件也可以轻松被取出。在压机滑块将上模组合从下 模组合中带出时,一方面靠弹簧杆、膨胀芯和膨胀芯纵向滑槽内的弹性件的 连接作用,另一方面是靠扩台帽向上提拉膨胀套的上拉力,两者共同作用将 上模组合完全从下模组合中带出,这样可以防止弹簧杆被施力变形,进而保 证上模组合的有效退出。

本发明利用模具加工工件,加工过程简单,效率高、生产的工件规格, 不易变形,不需矫正的麻烦,节约了成本。采用压机进行驱动,实现了整个 装置的自动化。采用本装置的加工方法在加工深槽型工件的效果尤其显著。

本发明的方法可加工90°的工件,只要将内凹模的内角设计的稍微大一 点,比如88°、89°等,因为工件在加工完成后还会向外稍微展开一点,展开 后工件内角可达到90°。

由于膨胀套和外凹模均的宽度均是可以调节结构,通过调节膨胀套和外 凹模的槽宽,可以加工出不同槽宽的工件。

根据实施例2,本发明还容易进行适当变形加工小于等于90°的圆筒形工 件。

加工多面槽型工件或圆筒形工件时内凹模瓣数越多加工的工件越完美。

膨胀套的构件、内凹模构件和外凹模构件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不局限 于上述实施例。

所述内凹模底部的弹性体优选采用聚氨酯橡胶块。

本方法可采用油压机、液压机等。

所述膨胀套的多瓣瓣体之间通过用弹性件周向串接的方式实现弹性连 接,形成譬如弹性手串的结构,相对锁紧机构与上述实施例相比用一根单独 的横向支撑杆和膨胀芯的相关结构配合即可。

采用本装置的加工方法可以加工钢板等工件。

采用本装置的加工方法还可加工多面形槽型工件,如五面形、六面形。

对于上述两个实施例,膨胀芯还可以是正方体或长方体,但是该结构相 对上述两个实施例有一缺点就是膨胀芯和膨胀套之间点接触,容易磨损膨胀 套。或者膨胀套的中孔是等径孔,膨胀芯是楔形的,当然,这也存在上述的 磨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