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

一种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田间烟蓟马的采集,b)室内烟蓟马的饲养;c)烟蓟马的扩瓶及繁殖;本发明的采集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保证采集量和完整性;而饲养方法能够建立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稳定烟蓟马种群,采用本发明的采集及饲养方法能获得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供试验所需,本发明的办法克服了季节对烟蓟马的影响,以及烟蓟马个体小、运动快而不易捕捉、生命力不强、成虫具有躲避能力等限制,因而很难在田间采集到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供试验所需的问题;本发明对于开展烟蓟马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825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52447.4

  • 申请日2014-12-09

  • 分类号A01K67/033(20060101);A01M99/00(20060101);A23K1/18(20060101);A23K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龚燮英

  •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26

    授权

    授权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4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采集及饲养技术,具体的涉及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烟蓟马(Thrips tabaci)又称葱蓟马、棉蓟马等,隶属于缨翅目 (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蓟马亚科(Thripinae)蓟马属 (Thrips),是大葱、大蒜和洋葱等葱属植物以及其他作物的一种重要的害虫。 随着近年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烟蓟马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农业 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纽约主要的洋葱种植地区,如 果不能控制烟蓟马,洋葱的产量会降低34%,甚至50%。在加拿大,由于缺乏 有效的防治措施,烟蓟马造成加拿大的洋葱减产43%。在澳大利亚,1946年烟 蓟马大爆发导致洋葱减产75%。在国内,1999年烟蓟马在陕西省商州市爆发, 有30多公顷的大蒜被烟蓟马为害,被害株率达100%。2002年,云南省宾川县 烟蓟马为害香葱多达200公顷,造成减产150—200吨。化学防治是现如今防治 烟蓟马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烟蓟马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 生了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使得农民不可避免地通过增加施药量达到原来的 防治效果,从而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因此,对烟蓟马进一步的 研究迫在眉睫。在化学和生物农药制剂的筛选及标准化测定和抗性机制研究 中均需要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成虫供试。由于受季节以及烟蓟马个 体小、运动快而不易捕捉、生命力不强、成虫具有躲避能力等限制,很难在 田间采集到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供试验所需;小型昆虫的采集和饲 养是生态调查、了解昆虫以及生态研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但是,到目 前为止,国内外对烟蓟马的室内饲养技术鲜有报道。因此研究烟蓟马的饲养 技术,实现烟蓟马的大规模、长期、继代饲养是开展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 重要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采用此方法能获得 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供试验所需。本发明的办法克服了季节对烟蓟 马的影响,以及克服了烟蓟马个体小、运动快而不易捕捉、生命力不强、成 虫具有躲避能力等限制,很难在田间采集到大批量的、发育一致的烟蓟马供 试验所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需材料与器材:箱形米桶、200目纱网、滤纸、吸虫器、养虫瓶、皮筋、 抽纸、小刀、剪刀、针线、新鲜的紫甘蓝等。

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的具体步骤:

1、田间烟蓟马的采集

箱形米桶放在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将200目的纱网、滤纸、新鲜的甘蓝放 在紫外灯下杀菌,小刀、剪刀、针线都要经过灭菌,在箱形米桶的底部铺上 一层白色滤纸,用小刀将新鲜的紫甘蓝叶片顺着主叶脉切成正方形,每个箱 形米桶滤纸上大约放置7—10片,带上准备好的上述工具和一次性手套,选取 合适的寄主植物,用手轻轻拍打寄主植物,使寄主植物茎叶上的烟蓟马跑到 箱形米桶中的紫甘蓝叶片上,重复多次,采集完成,在箱形米桶的桶口铺上 200目的纱网并盖上盖子打开内盖,保持箱形米桶内的空气流通。

2、室内烟蓟马的饲养

养虫瓶放在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将抽纸和滤纸先在烘干箱烘干,然后将其 和新鲜的紫甘蓝叶块在紫外灯下灭菌,剪刀、小刀、针线也要灭菌,在养虫 瓶的底部铺上三层抽纸,在抽纸上面再铺上两张滤纸,滤纸采用叠加交叉的 的方式,用小刀将新鲜的紫甘蓝切成月牙状的块状,每块大约80g左右,用针 线将其的一端穿起来,大约留10cm的线,在瓶口套一个皮筋,然后将留下的 线的一端系在皮筋上吊在养虫瓶内,转移,用吸虫器将采集回来的生命力强 的烟蓟马从箱形米桶里转移到养虫瓶内饲养。盖上改装后的盖子,将瓶子斜 放在养虫室内的养虫架上,瓶口对着通风的地方,养虫室内控制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0%,透过透明的养虫瓶子及时的观察里面的情况,根据紫甘蓝叶 块干的程度及时添加新鲜的紫甘蓝叶块,去除发霉或者已经变质的,及时更 换养虫瓶中底部的抽纸和滤纸,保证养虫瓶内的清洁。

3、烟蓟马的扩瓶及繁殖

待养虫瓶内的烟蓟马达到一定的数量或者提供的四块紫甘蓝叶块都不够 其取食时就可以扩瓶,将瓶中两块紫甘蓝叶块转移到新的养虫瓶中,在原来 的养虫瓶中和新养虫瓶中都再加上两块新的紫甘蓝叶块即可,特别注意的是 在温湿度控制不当的情况下,紫甘蓝叶块会出现腐烂、变质,也可能会在换 瓶的过程中感染病原菌。所以,要在接近无菌的环境下操作。

所述的箱形米桶是19cm×27cm×14.7cm规格,为透明塑料材质,顶盖有 个内盖的金利2177箱形米桶,解决了烟蓟马个体小、运动快而不易捕捉的问 题,箱形米桶空间大、透明的塑料材质可便于观察箱内烟蓟马的数量。

本发明所述的滤纸与箱形米桶的底部面积相等,不仅能够起到吸湿保持箱 形米桶内干燥的作用,其白色背景易于观察烟蓟马的特征。

本发明采用新鲜肥厚的紫甘蓝叶片能够供烟蓟马取食,避免其逃逸或者死 亡,新鲜肥厚的叶片在短时间里不易变干,保证了雌成虫产下的卵短时间内 不被干死,同时便于回到实验室分瓶吸虫。

本发明的采集方法中需要轻拍寄主植物茎叶,尽量避免在采集烟蓟马时对 寄主植物造成伤害;另外,烟蓟马成虫活跃,能飞善跳,轻轻的拍打能使烟 蓟马成虫为了躲避而跑到箱形米桶中喜欢取食的紫甘蓝叶片上。

本发明所述的200目纱网覆盖在米桶上,然后再盖上米桶盖子,打开小内 盖,不仅起到保持箱形米桶内空气流通,而且能避免烟蓟马逃逸。

本发明桶底放置的抽纸和滤纸,放置的时候采用叠加交叉的方式铺在养 虫瓶的底部,能够吸湿,而且也为烟蓟马提供了化蛹的场所。

本发明的养虫瓶为1400ml,瓶口直径9cm,高16cm的透明盖糖罐,便于观 察瓶中的情况,更清晰的观察烟蓟马的生长发育情况。

本发明的瓶盖是经过改装的,去透明盖子中间的亚克力材质,将亚克力 材质换成200目纱网,并用热熔胶将纱网固定住,不要留下缝隙,防止烟蓟马 在缝隙的地方逃逸。

本发明所述的吸虫器是用小型吸尘器改装的,在吸尘器的末端加上一个 胶管,在胶管的末端再链接一个1cm的移液枪枪头。吸虫器能够选择性的吸取 生命力旺盛的烟蓟马,不易使烟蓟马受到伤害并且节省了人力。

本发明选用新鲜的甘蓝叶快,是由于烟蓟马喜欢在隐蔽处为害,而新鲜 的紫甘蓝块能够为烟蓟马提供食物与隐蔽的场所,并且新鲜的紫甘蓝块能够 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干,不宜腐烂,变质,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异味。 将新鲜的紫甘蓝叶块吊挂可以保持紫甘蓝叶块干燥,并且翻动的时候不易使 底部的烟蓟马幼虫和蛹被紫甘蓝叶块压伤或者压死。

本发明所述的四块80g紫甘蓝叶块可以占据养虫瓶的1/2的空间,一方面给 烟蓟马留下足够的空间生活,另一方面充分的利用养虫瓶饲养大量的烟蓟马 供试验所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先在田间采集野生烟蓟马,将箱形米桶放在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将200目 的长×宽为20cm×30cm的纱网、滤纸、新鲜的甘蓝放在紫外灯下杀菌,在箱 形米桶的底部铺上一层长×宽为19cm×27cm的白色滤纸,并在滤纸上大约放 置7-10片长×宽为5cm×5cm的新鲜肥厚的紫甘蓝叶片。带上准备好的上述工 具和一次性手套,用手将大葱茎叶上的烟蓟马轻轻的拍打到箱形米桶中紫甘 蓝叶片上,重复多次,采集完成在箱形米桶的桶口铺上25cm×35cm,200目 的纱网并盖上盖子打开内盖,保持箱形米桶内的空气流通。

回实验室进行种群的建立,将养虫瓶放在高压灭菌锅里灭菌,将抽纸和 滤纸先在烘干箱烘干,然后将其和新鲜的紫甘蓝叶块在紫外灯下灭菌,在养 虫瓶的底部铺上三层抽纸,在抽纸上面再铺上两张滤纸,滤纸采用叠加交叉 的的方式,将新鲜的紫甘蓝切成月牙状,每块大约80g左右,用针线将月牙状 紫甘蓝叶块一端穿起,留下大约10cm的线,在瓶口套一个皮筋,将留下的线 系在皮筋上吊在养虫瓶内,转移,用吸虫器将采集回来的生命力强的烟蓟马 从箱形米桶里转移到养虫瓶内饲养。盖上改装后的盖子,放在温度为25℃, 相对湿度为60%的室内进行饲养,经过3代以上的繁殖,建立稳定的烟蓟马敏 感种群。

需要进行生物测定实验时。将养虫瓶内的紫甘蓝叶块取出放在培养皿中, 剥开紫甘蓝叶片,挑取烟蓟马成虫,用吸虫器吸取烟蓟马成虫进行生物测定 试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 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