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

一种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包括盒体,盒体呈长方体,盒体内有防水纤维包,该防水纤维包与盒体形状相同,防水纤维包上边缘设有翻边,盒体上边缘内部四周设有止口,止口包括凹槽和水平外沿,凹槽与盒体内边缘卡合,水平外沿搭在盒体上边缘上,盒体上部设有上盖,该上盖四周设有向下的边沿,盖上上盖后,边沿卡合在盒体周围压紧翻边和止口。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利用冬季寒冷地区的自然温度将水凝结成长方体的冰块储藏在地下防空干道等空间内供夏季使用,防水纤维包既固定了成冰形状又保护盒体不被撑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3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巨心怡;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38490.6

  • 发明设计人 巨心怡;

    申请日2015-03-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刘庆兰

  •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利农庄路29号雅士园小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D81/18 授权公告日:20160323 终止日期:20180327 申请日:201503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3-23

    授权

    授权

  • 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81/18 申请日:2015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冰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

背景技术

如今,全球都在强调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大气层变化问题和厄尔基诺现象。人们采用空调装置给室内制冷,只是把室内的热气通过室外机排到室外,室内机的制冷剂发挥吸热作用把室内温度降下来。大量空调装置的采用,局部区域的大气温度没有降下来,反而增加了空调装置运转发出的机械运转热量,同时也大量消耗能量。

我国严寒的东北地区,很多地方最低温度可达摄氏零下几十度,滴水立即成冰。如果将水装于适当水盒容器中置于野外,时间不长即可成为冰块。在过去风扇、空调还没出现时,人们会在封冻的湖中像开采石块那样,用钎子在一条直线上多处打孔、再用多个“楔子”打入孔中、撑开一条条裂隙,形成一块一块的冰,取出后放于地下挖掘的冰窖储存起,等夏天再一块一块取出冰来用于室内乘凉,这种将冬季的冰储藏用于夏季的方式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消费成本,保护环境。但过去的取冰、运冰过程全部采用人工完成,没有专门的盛冰容器,取冰、运冰过程工作量大,效率低,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包括盒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盒体呈长方体,盒体内有防水纤维包,该防水纤维包成长方体,防水纤维包上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盒体上边缘内部四周设有止口,止口包括用来塞入翻边的竖直向下的凹槽和水平外沿,凹槽与盒体内边缘卡合,水平外沿搭在盒体上边缘上,与盒体上边缘等齐;盒体上部设有上盖,该上盖四周设有向下的边沿,盖上上盖后,边沿卡合在盒体周围压紧翻边和止口。

本发明的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所述盒体采用导热系数大、自重小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利用外界严寒自然成冰的运输冰盒,防水纤维包置于盒体内后,防水纤维包与盒体内壁四周的距离保持2-10㎝,当水结冰外涨时不会撑坏盒体,但当水结冰外涨时,防水纤维能够随之外涨,当这种外涨到达盒体时,因水结冰而形成的外涨力减少至零,盒体内部形状最终规定了冰块的矩形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运输冰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利用东北冬季寒冷地区的自然温度将水凝结成长方体的冰块储藏在地下防空干道等空间内供夏季使用,防水纤维包既固定了成冰形状又保护盒体不被撑坏,将运输冰盒同冰一起储藏起来,省去冰箱、空调等电力制冷设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盒体,2防水纤维包,3上盖,4止口,5凹槽,6水平外沿,7边沿,8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包括盒体1,盒体1采用强度极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导热系数较大,盒体1呈长方体,盒体1内有防水纤维包2,该防水纤维包2与盒体1形状相同,防水纤维包2上边缘设有翻边8;盒体1上边缘内部四周设有止口4,止口4包括用来塞入翻边8的竖直向下的凹槽5和水平外沿6,凹槽5与盒体1内边缘卡合,水平外沿6搭在盒体1上边缘上,与盒体1上边缘等齐;盒体1上部设有上盖3,该上盖3四周设有向下的边沿7,盖上上盖3后,边沿7卡合在盒体1周围压紧翻边8和止口4;防水纤维包2置于盒体1内后,防水纤维包2与盒体1内壁四周的距离保持5㎝。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使用时,将防水纤维包2放入盒体1内并用止口4固定,将水倒入防水纤维包2内,防水纤维包2形状与盒体1相同,但尺寸小于盒体1。置于盒体1内时,四边都与盒体1留有一定距离,为的是结冰外涨时不伤害盒体1。水装于防水纤维包2后,由防水纤维包2规定其保持矩形形体,防水纤维包2不渗漏也不变形,盖上上盖3,防水纤维包2的翻边8和止口4同时都被固定。将装水后的冰盒按装载规定置于铁路敞车中,敞车连挂编组为货物运输列车后开行,冰盒的水会在列车的开行中很快变为冰,将装载着冰块的列车开往同时也处在零度低温的南方地区,把冰储存在这些地区的地下防空干道和配套的防空空间中,使这些地下空间变为冰窖,储存下大量冰块以备夏季使用。

在上世纪70年代,战备的需要使各城市在地下8米的深层挖了大量的防空设施。现在,现代化的地下构筑技术修筑的超大型防空工程,既快又辉宏。使得当年的防空干道等人民战争工程显得那么简陋、低等,可是这些地下空间虽丑但很牢固、简陋但很安全,弃之不用相当可惜。如果我们把上述老的地下防空干道、空间作为冰窖使用,应当是一件很受欢迎的大好事。不用制冷设备,仅利用天然的严寒,就能把通过低成本的铁路运输得来的冰块通过现成的储冰空间大量储存下来,这不光是储存的大自然“冷”,实际也是储存能源。

夏季使用冰块时,将冰盒上盖3取下,接着把止口4取下,将冰块倒置,再取下盒体1、防水纤维包2,冰块即可使用。

利用大量跨季制造、储存的天然冰块,可以有效降低小区域气温,调节局部气候。如果冰加入30%的食盐(氯化钠),可制造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利用此原理,再开发利用一些现代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其降温效果不亚于耗费电能的空气调节装置,采用冰盐分离技术后获得的冰化水,可以补充当地水源。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现代化科学技术,使得“窖藏冰”这一古老做法枯木逢春,百益而无一害,值得推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