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F-N三元合金中,F元素扩散速度快、M元素扩散速度慢、N元素基本不动。本技术发明通过熔炼MxNiy合金或固溶体,控制F元素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状态,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与制得样品(颗粒直径小于5mm)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扩散反应,反应完成后用水冷的方式快速淬火至室温,从而得到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Co-Al-W合金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能耗小,对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异相材料的连接提供新的途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8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29096.6

  • 申请日2015-03-23

  • 分类号C22C1/02(20060101);C22C1/00(20060101);C23C10/28(20060101);C22C9/10(20060101);C22F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霍冠禹

  •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2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1/02 申请日:2015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固态扩散偶中有四种结构:简单层片型结构、棒状束集型结构、网联束集型结构和周期 性显微组织。周期性显微组织作为一种新鲜发现的扩散偶结构在1982年从Fe(15wt.%Si)-Zn 体系中观察到。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这种周期结构无论是固固扩散偶还是固液扩散偶都能 出现,并且在更多体系的扩散偶中发现了这种周期结构。周期分为空间排列的周期性以及形 成时间上的周期性。生长特点即为:(1)扩散偶反应层片厚度随时间延长呈抛物线增加;(2) 形成的层片结构是双相的;(3)新层片对形成后旧层片对停止生长。

文献Periodic layered structure in Ni 3Si/Zn diffusion couples中,以大块状进行扩散反应, 无法得到全部周期结构的合金,用颗粒作得到全部周期结构样品,在利用此周期性合金的独 特性质可以研发新型材料。近年来,随着扩散偶技术的广泛研究,我们可以采用扩散偶方法 来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新金属材料的创造与发明、合金界面反应及力学性能改善等。

目前,发现了苏旭平课题组等人在周期结构的研究工作,对周期结构的认知、从热力学 和动力学上对其做出定性分析、提出周期层片型结构出现的理论机制。周期结构作为一种新 的物质形态,对于材料连接、复合材料和镀层中应用等新材料设计上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利用该 合金探索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材料连接、界面反应的改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M-F-N合金,是将F扩散入M-N合金中形成的 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的合金,所述M为Cu、Co、Fe、Mn、Ni、Ti;F为Sn、Al、Mg、Zn、 Bi;N为Si、W。

所述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M和N,采用真空熔炼制备MxNy型金属间化合物或M-N固溶体;

(2)将MxNy型金属间化合物或M-N固溶体放入石英管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高温均 匀化退火;

(3)将步骤(2)制备的样品,取出后先通过预磨去除表层氧化皮,再采用研钵对其进 行研磨,将样品磨成颗粒状,直径范围在0.5mm~10mm之间;

(4)将步骤(3)处理的样品,与Sn块一起放入石英管中密封,控制加热方式,温度和 反应时间,进行扩散偶反应;反应结束后,采用水淬的方法进行快速冷却,即可得到周期性 层片组织结构。

所述步骤(1)中,真空熔炼采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

所述步骤(1)中,MxNy型金属间化合物为线性化合物,x与y的比值2~5.5。

所述步骤(2)中,样品均匀化退火温度300-1100℃,退火时间为5-30d。

所述步骤(4)中,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使F元素以固态、液态、气态分别与制成样品进 行扩散偶反应:

a、F是固态时,温度应控制在F熔点之下,采用夹具法将F块与样品夹住,放入石英管 在真空中进行扩散反应;

b、F是液态时,直接将F与样品放入石英管在真空中进行扩散反应,温度在F的燃点和 熔点之间;

c、F是气态时,温度应控制在F燃点之上,先将F块放入石英管底部,再将合金颗粒均 匀放在刚玉坩埚底部不封口,连同刚玉坩埚放入F块上部在真空中进行扩散反应。

所述步骤(4)中,扩散反应时间为10min-180d。

当M为钴Co,N为钨W,F为铝Al时,步骤(4)中,所述扩散反应的反应时间为5min-180d。

M-F-N合金中M为Cu、Co、Fe、Mn、Ni、Ti扩散慢元素;F为Sn、Al、Mg、Zn、Bi 扩散快元素;N为Si、W基本不扩散元素,可形成Cu-Sn-Si合金、Co-Al-W合金等。

例如Cu-Sn-Si合金体系中,Cu和Si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或固溶体与Sn发生反应。在扩散 过程中,利用不同组元扩散速率的不同,通过调整元素配比和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获得具有 周期结构特征的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元素扩散速度差别在一定温度下得到新型结构合金,制备工艺简单、能 耗小,得到的合金创新性的得到新的一种组织结构;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合金,为新型复 合材料的制备、异相材料的连接提供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扩散组织特征示意图;

图2为周期性层片组织示意图;

图3为(Cu-Sn-Si)合金的周期性层片组织显微图像;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图1中A为简单层片型结构;B棒状束集型结构;C网联束集型结构;D周期性层片结 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 此。

实施例1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19:6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19Si6合 金;

(2)在1000℃退火20天;

(3)Cu19Si6合金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在刚玉研钵内研磨成直径 小于5mm的小颗粒;

(4)将Cu19Si6颗粒平铺在刚玉坩埚的底部,颗粒间相互接触不重叠;将Sn块用线切割 切成20mmx10mmx10mm的小块,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入石英管底部;将装有颗粒的坩 埚放在Sn块上;将石英管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护下抽真空密封;

(5)放入管式炉中,在350℃下扩散20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在热处理过程中,Sn以气体状态与合金进行扩散反应,在合金表面形成层片结构,随着 反应的进行层片结构交替出现向合金内部生长,使得合金越来越小最终合金消失完全成为周 期性层片结构。其扫面电镜显微图像如图3所示,层片中灰色部分是γ相、白色部分是Τ相。 通过固气的方法制得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的Cu-Sn-Si合金,该方法得到的周期性层片组织 层片对均匀,层片厚度在2-4μm左右。

实施例2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15:4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15Si4合 金;

(2)在800℃退火25天;

(3)Cu15Si4合金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在刚玉研钵内研磨成直径 小于5mm的小颗粒;

(4)将Cu15Si4颗粒平铺在刚玉坩埚的底部,颗粒间相互接触不重叠;将Sn块用线切割 切成20mmx10mmx10mm的小块,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将Sn沉积在合金表面;

(5)放入管式炉中,在200℃下扩散20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通过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Cu-Sn-Si合金。

实施例3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7:3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30at.%Si) 固溶体;

(2)在800℃退火15天;

(3)(Cu-30at.%Si)固溶体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在刚玉研钵内研 磨成直径小于5mm的小颗粒;

(4)将(Cu-30at.%Si)固溶体颗粒平铺在刚玉坩埚的底部,颗粒间相互接触不重叠;将 Sn块用线切割切成20mmx10mmx10mm的小块,将石英管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护下抽真空密 封;

(5)放入管式炉中,在300℃下扩散15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通过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Cu-Sn-Si合金。

实施例4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15:4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15Si4合 金;

(2)在1000℃退火20天;

(3)Cu15Si4合金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用线切割仪切成 2mmx3mmx4mm小块;

(4)将Cu15Si4小块放在刚玉坩埚的底部;将Sn块用线切割切成20mmx10mmx10mm的 小块,将石英管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护下抽真空密封;;

(5)放入管式炉中,在350℃下扩散25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通过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Cu-Sn-Si合金。

实施例5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19:6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19Si6合 金;

(2)在900℃退火20天;

(3)Cu19Si6合金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在刚玉研钵内研磨成直径 小于5mm的小颗粒;

(4)将Cu19Si6颗粒平铺在石英玻璃板上,颗粒间相互接触不重叠;将Sn块用线切割切 成20mmx10mmx10mm的小块,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入石英管底部;将装有颗粒的玻璃 板放在Sn块上;将石英管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护下抽真空密封;

(5)放入管式炉中,在232℃下扩散20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通过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Cu-Sn-Si合金。

实施例6

制备具有周期性层片组织特征的(Cu-Sn-Si)合金。

(1)将Cu块和Si粒按摩尔比56:11配比,利用无自耗真空磁控电弧炉熔炼Cu56Si11合 金;

(2)在900℃退火20天;

(3)Cu56Si11合金取出样品后通过预磨去除表面氧化皮后,放在刚玉研钵内研磨成直径 小于5mm的小颗粒;

(4)将Cu19Si6颗粒平Sn粉通过压片机压制成块状,放入石英管中在惰性气体氩气的保 护下抽真空密封;

(5)放入管式炉中,在210℃下扩散20天,采用水淬法快速冷却取出合金。

通过该方法制备了具有周期性层片结构的Cu-Sn-Si合金。

图1为4种不同类型的扩散结构示意图:其中A简单层片型结构,B棒状束集型结构, C网联束集型,D周期性层片结构。

图2为周期结构形成示意图。Τ相是Cu6Sn5,γ相是Cu15Si4。由于Sn元素扩散快,在该 体系扩散偶中是长程扩散,Cu元素扩散慢,在扩散偶中是短程扩散,Si原子基本不动在原位 进行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Τ/γ的双相层渐渐变厚,Sn原子到Τ/γ界面的扩散速度收到阻 碍开始变慢,导致Sn原子在Τ相中慢慢富集,当Sn原子富集的浓度达到γ相形核浓度时, γ相在Τ相中以颗粒状析出(图2(a))。随着γ相在Τ相不断析出连成带状γ1时,Τ相被γ1 分成两部分,Τ1相和Τ2相,形成新的层片对Τ2/γ1(图2(b)2(c))。该过程不断进行就形 成了我们所研究的周期结构。随着扩散反应的继续进行,CuxSiy中Cu原子不断扩散消耗、Si 原子在原位不断重组消耗,最终CuxSiy完全被消耗形成整个周期结构(图2(d))。在该扩散 偶中,γ1的生长依靠长程扩散并通过γ相的Cu到达Τ/γ的界面与从CuxSiy/Τ界面短程扩散 来的Sn发生反应,Τ2的生长则是依靠长程扩散来的Cu到达CuxSiy/Τ界面与Si、Sn的反应。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 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