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中,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分别将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以指示对应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在本发明中,控制平台与各终端之间保持数据链接,并周期性地向各终端发送相应的差分数据,使终端在需要定位时,总能利用最新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定位数据确定出精确的定位数据,避免了终端在主动获取相关差分数据时,因网络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获取,而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5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41926.1

  • 发明设计人 温亮生;贺赢;阎啸天;

    申请日2013-12-27

  • 分类号G01S19/07(20100101);G01S19/02(2010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润湘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3: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1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19/07 申请日:2013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GPS定位 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通常包括 地面观测平台11、控制平台12和多个终端13。其中,地面观测平台11,主要 负责采集GPS卫星观测数据;控制平台12,主要负责接收地面观测平台11发 送的卫星观测数据,或者从地面观测平台11获取卫星观测数据,并对其进行 相关处理,以及响应终端的需求。

在采用上述GPS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时,由于受电离层干扰、卫星轨道、 卫星时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GPS的定位结果误差较大。那么,为了避 免此问题,GPS定位系统中的控制平台12通常通过因特网(Internet)、无线电 台等方式为终端13提供相关差分数据,以使终端13能够根据相应的差分数据 和自身的GPS定位数据得到精确的GPS定位数据,从而提高了终端13的定位 精度。

具体地,对于控制平台12来说,它在通过Internet为终端13提供差分数 据时,是在接收到终端13发来的定位请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即根据该定位 请求中携带的终端13的位置信息,向终端13发送相应的差分数据,这样,由 终端13再根据相应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GPS定位数据得到精确的GPS定位数 据。在这里,上述定位请求是终端13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才向控制平台12 发送的。

从上述差分数据的提供流程可以看出,用户是在需要进行定位时,才主动 与控制中心建立Internet链接,从控制平台处获取相关差分数据,这样一来, 在Internet覆盖范围不全或信号不稳定时,容易产生链路建立失败、数据传输 延时等问题,导致终端无法及时获取到相关差分数据,进而无法实现高精度定 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 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差分数据的提供流程导致终端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 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

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分别将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以指示对应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差 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出 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平台,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以 指示对应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 进行定位时,根据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 最终GPS定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的差分数据;

根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 时,根据最新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 GPS定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的差分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 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 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数据的接收方法、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 及装置,在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中,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 差分数据;分别将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以指示对应终端接收到的 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 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平台与各终端之间保持持续的数据链接,并周期性地向 各终端发送相应的差分数据,使终端在需要定位时,总能利用最新接收的差分 数据和自身的定位数据确定出精确的定位数据,避免了终端侧在主动获取相关 差分数据时,因网络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获取,进而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GPS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平台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数据的接收方法、 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分数据的发送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S21: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S22:分别将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以指示对应终端根据接收 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 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21中,预设周期可根据GPS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来确定,例如,预设周期为10分钟,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控制平台获取相关差分数据之前,还包括下述流程:

控制平台针对每个终端执行下述操作:在判断出当前终端的账户级别为高 级账户时,根据当前终端上报的位置信息,确定出当前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在判断出当前终端的账户级别为普通账户时,将预设的差分数据作为确定出的 当前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也就是说,对于高级账户的终端来说,在上述预设周期到达时,需要根据 这些终端在成功登录到控制平台之后上报的位置信息(例如终端通过自身的软 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与控制平台完成鉴权操作),来 进一步确定终端所在位置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差分数据,即只会发送与这些终端 相对应的差分数据;而对于普通账户的终端来说,在成功登录到控制平台之后, 通常不上报相关位置信息,这样一来,控制平台认为这些终端需要所有区域的 差分数据。在这里,差分数据可包括位置改正数、伪距改正数、相位改正数等。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给高级账户的终端提供更为准确的 差分数据,上述控制平台还在接收到这些高级账户的终端上报的运动信息的情 况下,根据这些终端上报的位置信息和运动信息,共同确定出当前终端对应的 差分数据。在这里,运动信息可包括相关终端的运动速度信息和运动方向信息, 以使控制平台可根据这些信息评估相关终端在某个预设周期内运动的最大距 离,然后根据此最大距离来评估相关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S21中,控制平台实际上是从地面观测平台获 取相关差分数据的。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22中,为了提高传输的安全性,控制平台发送给各 终端的相关差分数据通常是加密的数据。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平台将差分数据准确地发送至 相应终端,控制平台还针对每个终端执行下述操作:监测当前终端的IP地址; 并在监测到当前终端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将变化后的IP地址作为对应终端 的最新IP地址,并根据最新IP地址向当前终端发送对应的差分数据。

也就是说,控制平台侧存储有终端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m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MEI)或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样,当某个IMEI报告 新的IP地址时,对其进行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PS定位数据的确定方法,如图3所示,具体 包括以下步骤:

S31:终端接收控制平台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的差分数据;

S32:根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 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 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优选地,对于终端来说,它可具体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

第一种方式,在自身的账户级别为高级账户时,将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 为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

第二种方式,在自身的账户级别为普通账户时,根据自身的位置信息,从 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中选择自身所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将选择出的差分数据作为 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二种方式中,例如控制平台发来的差分数据包括 所有省市的差分数据,终端根据自己所在省市的位置,从这些差分数据中选择 出自己所需要的差分数据,将那些自己不需要的差分数据丢弃。

另外,在上述步骤S32中,终端在确定出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之后,可将 这些差分数据缓存在某个缓存区中,这样,在下次再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差分数 据时,替换掉缓存区中之前保存的差分数据,以保证终端在需要定位时,总能 够利用最新的差分数据进行定位,提高定位的准确率。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还可监测自身的IP地址,并在监 测到IP地址发生变化时,将变化后的IP地址上报给控制平台。例如,终端可 以周期性地监测,例如每30秒监测一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平台与各终端之间保持持续的数据链接,周期性 地向各终端发送相应的差分数据,使终端在需要定位时,可以利用最新接收的 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定位数据(即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出精确的定位数据(即 最张GPS定位数据),避免了终端侧在主动获取相关差分数据时,因网络原因 导致无法及时获取,进而无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上述方法的相关装置,由 于这些装置所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 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平台,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各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发送模块42,用于分别将获取模块41获取的差分数据发送至对应终端, 以指示对应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在自身需 要进行定位时,根据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 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优选地,上述控制平台,还包括:

确定模块43,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终端执行下述操作:在判断出当前终端的 账户级别为高级账户时,根据当前终端上报的位置信息,确定出当前终端对应 的差分数据;以及在判断出当前终端的账户级别为普通账户时,将预设的差分 数据作为确定出的当前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优选地,上述确定模块43,还用于在判断出当前终端的账户级别为高级账 户,且接收到当前终端上报的运动信息时,根据当前终端上报的位置信息和运 动信息,确定出当前终端对应的差分数据。

优选地,上述控制平台,还包括监测模块44,

上述监测模块44,用于针对每个终端执行下述操作:监测当前终端的IP 地址,并在监测到当前终端的IP地址发生变化时,将变化后的IP地址作为对 应终端的最新IP地址;

上述发送模块43,还用于根据最新IP地址向当前终端发送对应的差分数 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控制平台52按照预设周期发送的差分数据;

确定模块5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1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自身需要的差 分数据,并在自身需要进行定位时,根据最新确定出的差分数据和自身的原始 GPS定位数据确定自身的最终GPS定位数据。

优选地,上述确定模块53,具体用于在终端设备的账户级别为高级账户时, 将接收到的差分数据确定为自身需要的差分数据;以及在终端设备的账户级别 为普通账户时,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从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差分数据中选 择终端设备所需要的差分数据,并将选择出的差分数据作为自身需要的差分数 据。

优选地,上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监测模块54,用于监测终端设备的IP地址,并在监测到IP地址发生变化 时,将变化后的IP地址上报给控制平台5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