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产生脉冲的方法以及产生脉冲所用的电子设备的电路装置

产生脉冲的方法以及产生脉冲所用的电子设备的电路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脉冲(7、9;207、209;307、309;407、409)的方法,其中对于脉冲(7、9;207、209;307、309;407、409)的脉冲形状确定事先预定的第一限制曲线(3)和事先预定的第二限制曲线(5),其中限制曲线(3、5)描述了电流参数(I)的时间历程,并且其中第二限制曲线(5)完全在第一限制曲线(3)之内伸延。在此规定,作为用于脉冲(7、9;207、209;307、309;407、409)的脉冲形状产生位于限制曲线(3、5)之间的曲线,该曲线与位于限制曲线(3、5)之间的矩形脉冲相比在电流参数(I)的远离曲线的极值的第一区域中朝向第一限制曲线(3)变形,并且曲线在电流参数(I)的靠近极值的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限制曲线(5)变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9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88036.0

  • 发明设计人 M·莫梅尼;M·西姆斯;

    申请日2014-12-17

  • 分类号H03K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苏娟

  •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3: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3

    授权

    授权

  • 2015-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3K3/02 申请日:2014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产生用 于数据传递的脉冲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装 置。

背景技术

在此所述类型的方法和电路装置是已知的。在此,对于待产生 的脉冲的脉冲形状确定事先预定的第一限制曲线和事先预定的第二 限制曲线,其中,限制曲线描述了电流参数、例如电流或电压的时 间历程,并且其中,第二限制曲线完全在第一限制曲线之内伸延。 就此而言,限制曲线形成预定用于待产生的脉冲的技术条件限制的 包络曲线。已知地,为了数据传递生成也被称为矩形脉冲的矩形形 式的脉冲。该脉冲(典型地在与技术条件限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 情况下)位于限制曲线之间,其中,对于电流参数从静止水平到数 据水平以及返回的变化力求尽可能陡的边沿。一方面在静止水平和 边沿之间的过渡部以及另一方面在数据水平和边沿之间的过渡部尽 可能定义成尖锐的,同时尽可能设计成角形的。以这种方式,能够 得到精确地获取的尽可能限定的脉冲。

在此不利的是,这种矩形脉冲具有高的高次谐波分量并且因此 导致在数据传递时加强的电磁辐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特别是避免该缺点的方法和电 路装置。

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的方法实现该目的。该方法的特 征在于,作为用于脉冲的脉冲形状产生位于限制曲线之间的曲线, 该曲线(与位于限制曲线之间的矩形脉冲相比)在电流参数的远离 曲线的极值的第一区域中朝向第一限制曲线变形,其中,曲线在电 流参数的靠近极值的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限制曲线变形。以这种方 式,更好地利用技术条件限制,以与传统的矩形脉冲相比产生更不 陡的边沿和/或更不尖锐的角部。在此明确的是,当其基于矩形的标 准脉冲在远离极值的区域中朝向第一限制曲线、即向外变形时而其 在靠近极值的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限制曲线、即向内变形时,表示 脉冲的脉冲形状的曲线在边沿的区域中更不陡地伸延。由此得到比 在矩形脉冲中更小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也减小了电磁辐射。同时 遵守了预定的技术条件限制,从而脉冲像以前一样可毫无疑问地被 识别,特别是明确地被获取和探测。

电流参数的远离极值的第一区域优选地从静止水平延伸到信号 行程、即极限值相对于静止水平的差的最高50%,特别优选地从静 止水平延伸到信号行程的最高30%。电流参数的靠近极值的第二区 域优选地直接连接第一区域,其中,该第二区域优选地从信号行程 的最高50%延伸到极限值,其中,该第二区域特别优选地从信号行 程的至少30%延伸到极限值。优选地,极限值与数据水平相同。

可行的是,产生正脉冲,其中,静止水平相应于电流参数的低 水平(low-level),而数据水平相应于电流参数的较高水平 (high-level)。即,在脉冲的走向中,从低的静止水平切换到较高 的数据水平并且再次切换回来。

备选地可行的是,产生作为负脉冲的脉冲,其中,静止水平具 有电流参数的较高水平(high-level),其中,数据水平相应于电流 参数的较低值(low-level)。那么,在脉冲形状的过程中从较高的静 止水平切换到较低的数据水平上并且切换回来。

在正脉冲的情况中,利用极值表示描述脉冲形状的曲线的最大 值。在负脉冲的情况中,利用极值表示描述脉冲形状的曲线的最小 值。

第一限制曲线和第二限制曲线从用于脉冲形状的事先确定的技 术条件中得到,其中,特别是规定在边沿的区域中的脉冲的上升和 下降时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占空比(duty cycle)以及信号行程(在 信号水平和静止水平之间的电流参数的差)。那么,该第一限制曲 线用于优选地在使用最大技术条件值的情况下的正脉冲和用于优选 地在使用最小技术条件值的情况下的负脉冲。完全位于第一限制曲 线之内的第二限制曲线相应地用于优选地在使用最小技术条件值的 情况下的正脉冲和用于优选地在使用最大技术条件值的情况下的负 脉冲。

优选地使用电压或电流作为电流参数,相应地产生脉冲优选地 作为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

优选地,该方法用于将传感器信号传递到特别是机动车的中央 控制器处。在此,特别是对于乘客保护系统的外围传感器典型地使 用电流接口。在此,优选地借助于同步实现总线运行,其中,多个 传感器通过数据总线与接收器相连接。为了同步的功能,由中央控 制器产生为电压脉冲的形式的工作节拍,其被与总线相连接的传感 器探测到并且表示用于数据传递的新循环的开始。电压脉冲也被称 为同步脉冲。从传感器到接收器处的数据传递以电流脉冲的形式实 现,在已知的系统中,该电流脉冲设计成矩形脉冲。

在在此提出的方法的范围中,现在优选地为了传感器到接收器、 即中央控制器的数据传递产生电流脉冲,其脉冲形状以所描述的方 式与矩形脉冲的形状不同。附加地或备选地可行的是,相应的脉冲 形状也用于同步脉冲。

该方法的这样的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产生具 有在限制曲线之内尽可能平缓地伸延的边沿的脉冲形状的脉冲。优 选地,在完全利用技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上升或下降设计成具有 尽可能小的比率、即尽可能缓慢。以这种方式,与通常力求的尽可 能陡地形成矩形脉冲的边沿不同地,在此引起脉冲的尽可能缓慢的 上升和尽可能缓慢的下降,以使得高次谐波分量最小并进而使得电 磁辐射最小化。在此,遵守技术条件限制以保证明确地识别出脉冲。

该方法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产生 带有圆化的角部的基本上矩形的脉冲。在这种情况中,仅仅稍微的 改变或者完全不改变脉冲的边沿,然而其中,在角部中、即在静止 水平和边沿之间、优选地在数据水平和边沿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产生 圆化部。由此,在此显著地减小了高次谐波分量和电磁辐射。特别 是以这种方式避免了脉冲形状的不可区分的部位。在此,产生脉冲, 使得在角部区域中的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在标准的矩形脉冲中。

优选地,在尽可能利用技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力求在角部的区 域中、即在边沿和静止水平之间或边沿和数据水平之间的过渡部中 最大可能的曲率半径,以使得高次谐波分量和电磁辐射最小化。

该方法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在脉 冲的边沿的区域中产生具有预定数量台阶的阶梯形状。特别是,产 生具有事先预定的分辨率的阶梯形的上升或下降,特 别是具有N比特的分辨率,其中,N为事先预定的自然数。这表示 特别适宜的且技术上可简单实现的一种脉冲产生,其中,通过阶梯 形状毫无疑问地引起与标准矩形形状相比延迟的或更平缓的边沿走 向,由此减小了脉冲的高次谐波分量并且降低了电磁辐射。在此显 然的是,事先预定的台阶数量越多,因此台阶形的边沿的分辨率越 大,特别是数量N越大,越满足这种情况。

该方法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产生 这样的曲线作为脉冲形状,即,其整体上(最多除了脉冲的极限值 的区域)具有不等于零的曲率。在此,极限值表示相应于数据水平 的值,其根据是正脉冲还是负脉冲可设计成最小值或最大值。当用 于阶梯形状的台阶的事先预定的数量、确切地说分辨率或数量N的 值接近无限时,特别是作为具有阶梯形边沿的脉冲的极限情况得到 整体除了极限值的区域具有不等于零的曲率的曲线。也可行的是, 当利用事先预定的无限多数目台阶的阶梯形状操控电路装置时,由 设置成用于产生脉冲的电路装置产生用于具有不等于零的曲率的脉 冲的连续曲线。特别是在电路装置中存在的电感和/或电容可对实际 上通过操控的台阶形的曲线的圆化做出贡献,从而最终得到几乎连 续的或连续的曲线形状,其曲率最多除了极限值整体不等于零。通 过最多除了极限值且当然也除了静止水平的区域(但是这不被包含 在脉冲形状的考虑中)曲线的曲率整体衰减,使脉冲的高次谐波分 量最小并且进而电磁辐射最小化。

这样的方法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对于脉冲产生电流曲 线。同时,使用电流强度作为电流参数,从而产生(与电压脉冲不 同的)电流脉冲。方法的该设计方案特别适合用于使用在通过电流 接口与中央控制器通讯的传感器中。

该方法的这样的实施方式也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脉冲 的脉冲形状优化到最小的电辐射。以这样的方式特别是实现了高次 谐波分量最小并且进而电磁辐射最小化。

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7的特征的电路装置实现该目的。该电路 装置设定成用于使用在电子设备中以及用于产生用于在电子设备和 接收装置之间的数据传递的脉冲。优选地,电路装置设置成用于执 行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该电路装置具有 传输供给电压的导线区段,其中,该导线区段同时设置成用于数据 传递。导线区段与数据发生器有效电连接。在此,该有效连接特别 是用于为数据发生器供给电功率。该电路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数据发 生器有效连接的脉冲形状发生器,从而数据可从数据发生器传递到 脉冲形状发生器。脉冲形状发生器与导线区段有效连接并且设定成 用于为导线区段给出脉冲形状。在此,为脉冲形状确定事先预定的 第一限制曲线和事先预定的第二限制曲线,其中,限制曲线描述电 流参数的时间历程,并且其中,第二限制曲线完全在第一限制曲线 之内伸延。脉冲形状发生器构造成用于产生具有位于限制曲线之间 的脉冲形状的、在导线区段上的脉冲,其中,与位于限制曲线之间 的矩形脉冲相比,该脉冲形状在电流参数的远离极值的第一区域中 朝向第一限制曲线变形,并且在电流参数的靠近极值的第二区域中 朝向第二限制曲线变形。在概念定义和解释方面参考与方法相结合 的实施方案。结合电路装置,得到已经结合方法解释的优点。

这样的电路装置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脉冲形状发生器 设定成用于产生具有事先预定的分辨率的阶梯形的脉冲边沿。在此, 阶梯形的脉冲边沿优选地具有N比特的分辨率,其中,N是事先预 定的自然数。由于阶梯形地设计的脉冲边沿,使脉冲的高次谐波分 量最小并且进而电磁辐射最小化。同时,为了产生这种阶梯形的脉 冲边沿,毫无疑问可应用特别简单地构造的且成本适宜的脉冲形状 发生器。

这样的电路装置也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与数据发生器 并联地,电流吸收器(Stromsenke)与导线区段电连接,其中,脉冲 形状发生器与电流吸收器有效连接。脉冲形状发生器具有与数据发 生器有效连接的数字操控部以及与数字操控部有效连接的数字/模拟 转换器。该数字/模拟转换器设定成,用于按照预设或根据数字操控 部影响在电流吸收器中的电流。为此,数字/模拟转换器优选地直接 与电流吸收器有效连接。数字操控部获得待从数据发生器传递的数 据并且从中产生信号,这被传输到数字/模拟转换器处。该数字/模拟 转换器将信号转换成适合用于操控电流吸收器的信号并且又利用其 操控电流吸收器。由于电流吸收器与导线区段电连接,以这种方式 调制在导线区段中的电流,从而最终可以通过脉冲形状发生器在导 线区段上产生用于数据传递的电流脉冲。特别是数字操控部设定成 用于产生适合用于产生根据本发明的脉冲形状的信号。

在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数字操控部产生具有N比特的分 辨率的信号,其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用于操控电流吸收器。

电路装置的这样的实施例是优选的,即,其特征在于,与数据 发生器并联地,由晶体管和电阻组成的串联组件与导线区段电连接。 晶体管具有控制联接部,第一晶体管联接部和第二晶体管联接部, 其中,该晶体管通过第一晶体管联接部与导线区段电连接。电阻在 第一端部上与第二晶体管联接部电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上接地电连 接。电路装置具有放大器,其具有第一放大器输入部、第二放大器 输入部和放大器输出部,其中,放大器输出部与晶体管的控制联接 部电连接。第二放大器输入部与电阻的第一端部电连接。第一放大 器输入部与参考电压源电连接。在此,脉冲形状发生器与参考电压 源有效连接,其中,该脉冲形状发生器具有与数据发生器有效连接 的数字操控部和与数字操控部有效连接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在此, 数字/模拟转换器设定成用于按照预设或根据数字操控部影响参考电 压源的电压。特别是数字操控部设定成用于产生适合用于产生根据 本发明的脉冲形状的信号。

晶体管优选地构造成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控制联接部构造成 栅极、第一晶体管联接部构造成源极并且第二晶体管联接部晶体管 联接部构造成漏极,或者相反地构造。

放大器优选地构造成运算放大器、特别是比较器,其中优选地, 第一放大器输入部构造成不可逆的输入部,其中,第二放大器输入 部构造成可逆的输入部,或者相反地构造。

数字操控部优选地构造成用于产生具有N比特的分辨率的信 号,其中,通过经由数字/模拟转换器传输的信号操控参考电压源, 使得通过放大器连接晶体管,由此影响在导线区段中的电流,从而 可产生在此所述类型的用于数据传递的电流脉冲。

电子设备优选地构造成传感器,其设定成用于通过电流接口与 中央控制器通讯。

导线区段优选地与数据总线相连接或者是数据总线的一个区 段,其中,通过数据总线不仅实现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压供给也实现 了数据传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以上描述的电路装置。该 电子设备优选地构造成传感器、特别是设定成用于通过电流接口与 中央控制装置通讯的传感器。

特别优选地,电子设备为传感器,其在机动车中用在乘客保护 系统的范围中。

一方面对方法的描述和另一方面对电路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描 述理解为彼此互补。特别是电路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已经隐含地或明 确地结合方法解释的特征优选地是电路装置或电子设备的优选的实 施例的单个的或相互组合的特征。特别地,优选的是具有通过方法 的步骤限定的多个/至少一个特征的电路装置或电子设备。已经隐含 地或明确地结合电路装置或电子设备描述的方法步骤优选地是方法 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单个的或相互组合的步骤。特别是,具有通过 电路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特征限定的至少一个方法步骤的方 法是优选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传统的矩形脉冲的图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产生的脉冲的图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产生的脉冲的图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产生的脉冲的图表;

图5示出了电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电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电流参数的图表,在此相对于时间t示出了电流强度 I。在该图表中绘出了第一限制曲线3以及第二限制曲线5,其中, 从为待产生的脉冲事前确定的技术条件限制中,特别是从用于信号 行程、脉冲边沿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以及用于占空因数(duty  cycle)的技术条件限制中得到限制曲线3、5的走向。在此,第二限 制曲线5完全布置在第一限制曲线3之内并且由此大致确定用于待 产生的脉冲的最小值。第一限制曲线3完全布置在第二限制曲线5 之外并且大致确定用于待产生的脉冲的参数的最大值。在限制曲线 3、5中绘出信号曲线1,其具有第一脉冲7和第二脉冲9,其中,第 二脉冲9比第一脉冲7更长,特别是具有更长的数据水平或高相位。 信号曲线1在脉冲7、9的进程中从电流强度I的静止水平IR变化成 数据水平ID。在此,信号曲线1在脉冲7、9的区域中始终保持在限 制曲线3、5之内,由此保证,脉冲7、9可明确地被识别。

从图1中可明确得到,在传统的矩形脉冲7、9中实现了从静止 水平IR到数据水平ID或者相反的脉冲边沿的陡的上升或下降,其中, 在静止水平IR和边沿之间以及在数据水平ID和边沿之间的过渡区域 中同时得到尖锐的角部。因此,信号曲线1的傅里叶变换具有高的 高次谐波分量,由此在借助于信号曲线1进行数据传递时电磁辐射 也高。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产生的信号曲线201 的两个脉冲207、209的图表。相同的元件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 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就此而言可以参考以上描述。同样绘出了第一 限制曲线3和第二限制曲线5,以及为了与在图1中示出的信号曲线 1对比虚线地示出的矩形脉冲7、9。在此示出,脉冲207、209在此 具有这样的脉冲形状,即,其与矩形脉冲7、9相比在远离在数据水 平ID中的脉冲最大值的第一区域中朝向第一限制曲线3变形,其中 其在靠近最大值的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限制曲线5变形。因此,信 号曲线1在第一区域中向着第一限制曲线3的方向偏离矩形形状, 其中其在第二区域中向着第二限制曲线5的方向偏离矩形形状。在 此,这种情况涉及脉冲207、209的边沿。电流强度I的第一区域以 及第二区域在此在边界电流强度IG处相互连接,边界电流强度IG的 值约为数据水平ID和由此脉冲207、209的最大值的值相对于静止水 平IR的差的50%。由此,第一区域从静止水平IR延伸到边界电流强 度IG;第二区域从边界电流强度IG延伸到数据水平ID。根据脉冲207、 209的脉冲边沿与脉冲7、9的脉冲边沿的对比,毫无疑问示出,脉 冲207、209的边沿在下部的第一区域中向着第一限制曲线3的方向 偏离矩形脉冲7、9的边沿,其中其在上部的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限 制曲线5偏出。

此外示出,脉冲207、209基本上构造成矩形,其中,然而其具 有在静止水平IR和脉冲边沿之间以及在数据水平ID和脉冲边沿之间 的过渡区域中的圆化的角部。在此,在角部的区域中信号曲线201 的曲率半径大于信号曲线1的曲率半径。

由于信号曲线201的角部圆化,其高次谐波分量下降并且由此 在数据传递期间电磁辐射也同时下降。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产生的信号曲线301 的脉冲307、309的图表。相同的元件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 附图标记,从而就此而言可以参考以上描述。在此脉冲307、309具 有这样的脉冲边沿,即,其具有带有事先预定数量的台阶的阶梯形 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边沿总共具有三个台阶。

优选地以N比特的分辨率产生脉冲307、309的脉冲边沿的台阶 形状,其中,N是事先预定的自然数。

在此也表明,台阶形的脉冲边沿在直至在此又为数据水平ID的 约50%(从静止水平IR中计算出来)的边界电流强度IG的下部第一 区域中向着第一极限曲线3偏离了信号曲线1的为了对比以虚线绘 出的脉冲7、9的脉冲边沿,其中,台阶形的脉冲边沿在边界电流强 度IG之上在第二区域中朝向第二极限曲线5偏离。总地来说,由此 引起脉冲边沿的更缓慢的上升或下降,由此,在数据传递期间信号 曲线301的高次谐波分量额和电磁辐射下降。

图4示出了信号曲线401的两个脉冲407、409的图表。为了对 比,再次绘出了具有矩形脉冲7、9的信号曲线1。此外,相同的元 件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就此而言可以参考 以上描述。脉冲407、409的脉冲形状、确切地说描述该脉冲的脉冲 形状的曲线在此整体在脉冲407、409的区域中(除了在数据水平ID处较长的脉冲409的最大值的区域)具有不等于零的曲率。特别优 选地,脉冲407、409的脉冲形状被优化成最小电磁辐射。

为极限曲线3、5形式的技术条件限制在此(优选地在考虑一定 的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尽可能完全被利用,以在避免尖锐的角部的 情况下形成具有平缓上升的脉冲边沿和尽可能大的曲率半径的尽可 能光滑的信号曲线401。以这种方式,对于信号曲线401使高次谐波 分量和电磁辐射最小化。

在此,边界电流强度IG在数据水平ID的约30%处(从静止水平 IR中计算出来),因此在极值(或脉冲407、409的最大值)的约30% 处。

对于在边沿的区域中台阶的数目无限多或脉冲边沿的分辨率无 限大的情况,即当力求数量N接近无限时,优选地作为根据图3的 脉冲307、309的脉冲形状的极限情况获得在图4中示出的脉冲407、 409的脉冲形状。

在以无限的分辨率操控合适的电路装置时实际上已经获得在图 4中示出的信号曲线401,因为特别是由电路装置包含的电感和/或电 容导致了曲线形状的圆化。因此,当分辨率足够高时,用于产生脉 冲边沿的台阶形的操控部在实际的电路装置中导致在图4中示出的 信号形状401。

根据图4的带有脉冲407、409的信号曲线401是特别有利的, 因为在此不仅设置了圆化的角部和/或缓慢上升的、特别是台阶形的 边沿,而且因为脉冲407、409的整个形状特别是在圆化整个脉冲 407、409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的高次谐波分量和减小的电磁辐射进行 了优化。

也表明,所有在此示出的根据图2至4的脉冲形状始终保留在 特殊极限之内、即第一极限曲线3和第二极限曲线5之内,从而尽 管其与脉冲7、9的标准矩形形状不同的脉冲形状,这种脉冲毫无疑 问可被接收装置探测并且正确地作为脉冲识别。

图5示出了电子设备11的第一实施例,其在此构造成传感器13、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保护系统的外围传感器。该电子设备11具 有电路装置15,其设定成用于产生用于在电子设备11和接收装置 17之间的数据传递的脉冲,接收装置17在此构造成机动车的中央控 制器19。为了数据传递,电子设备115通过数据总线21与接收装置 17相连接。

电子装置15具有导线区段23,其输送供给电压。为此,导线区 段2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与数据总线21相连接,其中,数据总线 21以及由此同样导线区段23不仅设置成用于在电子设备11和接收 装置17之间的数据传递而且设定成用于为电子设备11供给电功率。 就此而言对于数据传递实现电流接口,其在此示意性地以附图标记 25表示。

优选地,电子设备11而且电路装置15具有仅仅两个联接部, 即,通过导线区段23实现的同时用于数据传递的供给联接部和在此 仅仅以符号示出的测量联接部27。

导线区段23与数据发生器29有效电连接,其中,数据发生器 29例如可构造成传感电路,其承担传感器13的所有任务除了数据传 递,其中,可行的是,数据传递也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集成到数据发 生器29中。

此外设置有脉冲形状发生器31,其一方面与数据发生器29有效 连接,使得数据可从数据发生器29传递到脉冲形状发生器31,其中, 其另一方面与导线区段23有效连接,以为导线区段23给出包括作 为脉冲序列的待发送的数据的信号曲线1。

在此,脉冲形状发生器31构造成,在图2至4中示出的脉冲形 状中的至少一个可借助于脉冲形状发生器31产生。

在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脉冲形状发生器31具有在此集成到 数据发生器29中的数字操纵部33以及与数字操控部33有效连接的 数字/模拟转换器35。此外,脉冲形状发生器31具有与导线区段23 电连接的电流吸收器37。数字/模拟转换器35被数字操控部33以事 先确定的分辨率操控,其中,数字/模拟转换器35作用到电流吸收器 37上,使得电流吸收器37改变在导线区段23中的电流走向,从而 为导线区段23给出具有这样的脉冲的电流曲线,即,该脉冲具有在 电磁辐射方面改进的形状、特别是在图2至4中示出的脉冲形状, 其中,电流曲线作为信号曲线反映由数据发生器29产生的且待传递 到接收装置17上的数据。

特别优选地,数字操控部33设定成用于产生具有带有预定分辨 率的台阶形的边沿的脉冲形状,特别是N比特的分辨率,其中,N 是事先预定的自然数。

图6示出了电子设备11或电路装置15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 元件和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就此而言可以参 考以上描述。在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与优选地又构造成设计成传 感器13的电子设备11的剩余传感电路的数据发生器29并联地,具 有晶体管41和电阻43的串联组件39与导线区段23相连接。

晶体管具有控制联接部45、第一晶体管联接部47和第二晶体管 联接部49。晶体管41在图6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成场效应晶体管, 其中,控制联接部45是栅极联接部,并且其中,优选地第一晶体管 联接部47是源极联接部,并且第二晶体管联接部49是漏极联接部。 备选地也可行的是,第一晶体管联接部47是漏极联接部,其中第二 晶体管联接部49是源极联接部。

备选地也可行的是,晶体管41构造成双极晶体管,其中,在这 种情况中,控制联接部45构造成基部。晶体管联接部47、49相应 地构造成集电器和发射器,其中,可根据具体实施例改变该分配方 案。

电阻43具有第一端部51和第二端部53。

晶体管41以第一晶体管联接部47与导线区段23电连接,其中, 晶体管41以第二晶体管联接部49与电阻43的第一端部41电连接。 电阻43的第二端部53接地电连接。

此外,电路装置15具有放大器55,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 成运算放大器。放大器55具有供电输入部57、第一放大器输入部 59、第二放大器输入部61和放大器输出部63。在此优选地,第一放 大器输入部59构造成运算放大器的不可逆的输入部,其中,第二放 大器输入部61构造成可逆的输入部。但是,根据具体的实施例,相 反的分配方案也是可行的。

供给输入部57与导线区段23相连接以为放大器55供给电功率。 放大器输出部63与晶体管41的控制联接部45电连接。第二放大器 输入部61与电阻43的第一端部51电连接并且由此同时也与第二晶 体管联接部49电连接。特别是,第二放大器输入部61在此与导线 区段电连接,该导线区段使第二晶体管联接部49与电阻43的第一 端部51电连接。

第一放大器输入部59与参考电压源65电连接,其中,该参考 电压源与数字/模拟转换器35有效连接,从而其可通过数字操控部 33和数字/模拟转换器35操控。

就此而言,在此脉冲形状发生器31与参考电压源65有效连接。 在图6中未示出在数据发生器29和数字操控部33之间同样存在的 有效连接,数据可通过该有效连接从数据发生器29传递到数字操控 部33上。以已经结合图5解释的方式,数字操控部33以事先预定 的分辨率操控数字/模拟转换器35,其中,数字/模拟转换器35根据 数字操控部33的预设作用到参考电压源65上并且由此影响在第一 放大器输入部59处的电压。放大器55根据在第一放大器输入部59 和第二放大器输入部61之间的电压差操控晶体管41的控制联接部 45,由此,电流通过晶体管41并且由此也通过电阻43改变。其又 影响出现在第二放大器输入部61处的电压。

根据流过晶体管41和电阻43的电流,也影响在导线区段23中 流动的电流。

以这种方式实现,为导线区段23给出作为信号曲线载有待传输 到接收装置17处的数据的电流曲线,其中,信号曲线的脉冲由于为 此设定的数字操控部33具有在减小的高次谐波分量和最小化的电磁 辐射的方面期望的形状,特别优选地具有在图2至4中示出的脉冲 形状。

由此总体来说表明,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电路装置实现了, 在特别是用于带有电流接口的机动车乘客保护系统的外围传感器的 数据传递期间的运行中的电磁辐射减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