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研磨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用刷的机床

研磨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用刷的机床

摘要

本发明提供研磨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用刷的机床,该研磨用刷高精度地反复进行通过研磨进行的从被加工金属的表面的毛刺去除,且能连续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到达刷的寿命。研磨用刷具备刷主体(32),其包括圆筒形状的基部(34)、和从基部(34)的一方的底面沿着基部(34)的轴心(100)的方向延伸的线状的刷(36),通过使刷(36)的前端与工件的表面接触并使刷与工件相对移动,去除存在于工件的表面的毛刺来进行研磨。并且研磨用刷具备:刷引导件(40),其与轴心(100)同轴心,并以使刷的前端从该刷引导件的端部突出的方式配置于刷主体的径向外侧;和位移机构(60),其使刷从刷引导件的端部突出的突出长度变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085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53657.5

  • 申请日2014-12-1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洋

  • 地址 日本爱知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08: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5

    授权

    授权

  • 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4B29/00 申请日: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研磨去除存在于被加工金属的表面的毛刺的研磨 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用刷的机床。

背景技术

汽车所使用的金属部件谋求较高的精度。为了提高金属部件的精 度,需要通过研磨更加可靠地去除因加工产生的毛刺。以往,对于被加 工金属部件的毛刺的去除,一般使用将多根使树脂粘合剂浸渍在纤维状 的氧化铝并固化的线状的磨料捆束而成的刷。为了去除毛刺,使刷的磨 料的前端与被加工金属部件的表面接触并且使刷旋转。

专利文献1公开通过使采用了氧化铝的刷状磨石的工件的切入量始 终恒定而能够稳定地发挥刷状磨石的性能的研磨机。在该研磨机中,对 采用了氧化铝的刷状磨石进行保持的工具保持体被支架主体支承为能 够向朝向工件(被加工金属部件)的方向以及从工件远离的方向移动, 并被压缩螺旋弹簧以规定的作用力向工件施力。由此,即使刷状磨石磨 损,也能通过压缩螺旋弹簧使工具保持体朝向工件移动而恒定地维持刷 状抵石的前端的位置,所以刷状磨石的朝工件的切入负载,即、从工件 受到的反作用力是恒定的,从而能够恒定地维持朝工件的切入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164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研磨机中,被压缩螺旋弹簧推压的是刷状磨石。 刷状磨石由刷壳体、和插入该刷壳体内部的刷状磨石主体构成。刷状磨 石主体由多根使粘合剂树脂浸渍在氧化铝的集合丝并固化的线状磨料、 和将这些线状磨料的基端侧一并保持的圆筒状的支架构成。线状磨料的 前端从刷壳体的下端突出,且线状磨料的前端与工件的表面接触并移 动,由此进行研磨,去除毛刺。通过去除毛刺,线状磨料的前端磨损。

刷壳体与刷状磨石主体一体移动,因此随着研磨次数的增加,从刷 壳体的下端突出的线状磨料的突出长度因磨损而变短。因此,经过几次 规定的去除后,需要使研磨机停止,通过手动使线状磨料从刷壳体的下 端突出,而无法实现研磨工序的完全的自动化。另外,为了稳定地进行 研磨,必须使朝工件的切入负载恒定,但实际的切入负载根据压缩螺旋 弹簧的压缩长度变化。为了使切入负载恒定,在开始研磨工序前,需要 向标准工件按压刷状磨石并调整刷状磨石的高度。因此,针对研磨工序 的时间,除了实际的研磨时间之外还需要调整切入负载的时间,从而花 了较多多余的时间。这样,刷状磨石的构造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研磨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用 刷的机床,该研磨用刷能够高精度地反复进行通过研磨进行的从被加工 金属的表面的毛刺去除,并且能够连续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到达刷 的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研磨用刷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刷主 体,该刷主体包含圆筒形状的基部、和从上述基部的一方的底面沿着上 述基部的轴心的方向延伸的线状的磨料,并通过使上述磨料的前端与被 加工金属的表面接触并使上述磨料与上述被加工金属相对移动,去除存 在于上述被加工金属的表面的毛刺来进行研磨;刷引导件,该刷引导件 与上述轴心同轴心,并且以使上述磨料的上述前端从该刷引导件的端部 突出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刷主体的径向外侧;以及位移机构,该位移机构 使上述磨料从上述端部突出的突出长度变化。

若利用磨料进行被加工金属的研磨,则作为与毛刺的去除的交换, 磨料磨损变短。为了实现能够反复稳定地进行规定量的毛刺的去除的研 磨工序,不能使磨料的突出长度过长或过短而需要维持在适当的长度的 范围内。因为,若磨料的突出长度过长,则因研磨时磨料朝被加工金属 按压而导致磨料的前端扩大由此无法确保所需要的研磨量,或者,若突 出长度过短,则磨料的韧性变强而导致过度刮削被加工金属。在本发明 中,通过位移机构使磨料突出,因此在进行研磨工序的控制的过程中自 动地使位移机构工作,以使磨料突出与因研磨而磨损的磨料的磨损长度 相同的长度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使磨料的突出长度恢复至原来的 长度,而连续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到达磨料的寿命。

在本发明的研磨用刷中,优选,上述位移机构具有:位移轴,该位 移轴以与上述刷主体的上述轴心同轴心的方式安装,并与上述刷主体一 体化;以及位移螺母,该位移螺母与上述位移轴旋合,并在该位移螺母 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齿轮,上述位移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于上 述刷引导件的一部分亦即收纳部分,在上述收纳部分形成有开口,上述 齿轮从上述开口向外部露出。

若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从外部对在开口露出的齿轮施加力而使位 移螺母旋转。若位移螺母旋转,则与位移螺母旋合的位移轴沿轴心方向 移动规定量,由此,与位移轴一体化的刷主体也沿轴心方向移动,从而 能够使磨料从刷引导件突出。因此,在研磨工序的控制的过程中自动地 进行为了使位移螺母旋转的从外部朝齿轮的力的施加,由此能够连续自 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到达磨料的寿命。

在本发明的研磨用刷中,优选,在上述收纳部分的内周面以及上述 位移螺母的外周面中的一方,安装有球头沿着径向伸缩的球头柱塞,在 上述收纳部分的内周面以及上述位移螺母的外周面中的另一方,沿着周 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与上述球头嵌合的凹孔,上述凹孔的数量与上述 齿轮的齿数相同。

若构成为在齿轮的齿到达开口的中央时球头柱塞的球头与凹孔嵌 合,则位移螺母在该状态下固定而不旋转。而且,齿轮的齿与多个凹孔 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因此通过来自外部的力作用于齿轮,使球头与 凹孔的嵌合解除而使位移螺母旋转,当与该凹孔邻接的凹孔和球头嵌合 而使位移螺母的旋转停止时,邻接的齿也来到开口的中央。因此,能够 始终使齿在开口的中央停止,从而下一次使位移螺母旋转时能够对齿施 加相同的力,并且能够使位移螺母的旋转角度恒定。通过位移螺母的旋 转使磨料从刷引导件突出,因此也能够使从刷引导件突出的磨料的突出 量恒定,能够使磨料突出与磨损的磨料的磨损长度相同的长度。

本发明的机床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主轴;对键进行驱动的驱动装 置;以及安装于上述主轴的研磨用刷,上述研磨用刷具有:刷主体,该 刷主体包含圆筒形状的基部、和从上述基部的一方的底面沿着上述基部 的轴心的方向延伸的线状的磨料,并通过使上述磨料的前端与被加工金 属的表面接触并使上述磨料与上述被加工金属相对移动,去除存在于上 述被加工金属的表面的毛刺来进行研磨;刷引导件,该刷引导件与上述 轴心同轴心,并且以使上述磨料的上述前端从该刷引导件的端部突出的 方式配置于上述刷主体的径向外侧;以及位移机构,该位移机构使上述 磨料从上述端部突出的突出长度变化,上述位移机构具有:位移轴,该 位移轴以与上述刷主体的上述轴心同轴心的方式安装,并与上述刷主体 一体化;以及位移螺母,该位移螺母与上述位移轴旋合,并在该位移螺 母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齿轮,上述位移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于 上述刷引导件的一部分亦即收纳部分,在上述收纳部分形成有开口,上述 齿轮从上述开口向外部露出,在上述收纳部分的内周面以及上述位移螺母 的外周面中的一方,安装有球头沿着径向伸缩的球头柱塞,在上述收纳部 分的内周面以及上述位移螺母的外周面中的另一方,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 成有多个与上述球头嵌合的凹孔,上述凹孔的数量与上述齿轮的齿数相 同,若使上述键与上述研磨用刷相对移动而使上述键与上述齿轮的齿碰 撞,则上述凹孔与上述球头的嵌合解除而使上述位移螺母旋转,进而上 述球头与邻接于上述凹孔的其他上述凹孔嵌合而使上述位移螺母的旋 转停止,由此上述位移轴沿着上述轴心的方向移动规定长度,使上述磨 料的上述突出长度变化。

若成为这样的特征结构,在机床的一系列的控制的过程中,每进行 规定次数的研磨工序,就使用键使位移螺母旋转恒定角度,由此能够以 使磨料突出与因研磨而磨损的磨料的磨损长度相同的长度的方式进行 控制。由此,能够使磨料的突出长度恢复至原来的长度,从而能够连续 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到达磨料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研磨用刷的加工中心的简要结构 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研磨用刷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研磨用刷的立体图。

图4是研磨用刷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使位移螺母旋转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8是通过控制装置进行的研磨工序的自动运转的控制顺序的流程 图。

图9是表示进行了控制工序的自动运转时的、刷从刷引导件突出的 突出长度与刷朝工件切入的切入长度的变化的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研磨用刷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XI-XI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加工中心(机床);12…主轴;25…键;28…工件(被加工金属); 30…研磨用刷;32…刷主体;34…基部;36…刷(磨料);40…刷引导件; 46…第二收纳部分(收纳部分);47…凹孔;52a…开口;60…位移机构; 62…位移轴;70…位移螺母;74…齿轮部(齿轮);76…球头柱塞;76a… 球头;100…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加工中心的构造〕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研磨用刷30的第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 行说明。如图1所示,研磨用刷30安装于计算机控制的加工中心1的 主轴12而使用。加工中心1是机床的一个例子

加工中心1具备将安装于基台2的X工作台6、Y工作台8、与基 台2一体化的柱4、安装于柱4的Z滑台10、安装于Z滑台10的主轴 头14、以及安装于主轴头14的主轴12。X工作台6、Y工作台8、Z 滑台10被带编码器的马达16、17、18驱动,并分别独立地能够沿X轴、 Y轴、Z轴方向移动。主轴12被带编码器的马达19而旋转。包含带编 码器的马达16、17、18、19的驱动在内的加工中心1整体的控制通过 控制装置20进行。加工中心1的结构与现有装置相同,因此省略各个 构成要素的详细的说明。

在加工中心1的旁边具备键驱动装置26。键驱动装置26具有基台 22、以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安装在基台22的上表面的两个气缸 23、安装于气缸23的前端并与气缸一起往复运动的金属制的支架24、 以及以沿着Y轴向从支架24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支架24的由铁等金属构 成的键25。在键驱动装置26中,使气缸23驱动,由此键25沿着X轴 方向往复运动,若能够迅速地移动键25,则不局限于气缸23,也可以 使用液压缸等作为驱动源。键驱动装置26的具体的动作将后述。

当使用加工中心1执行研磨工序而从工件28去除毛刺时,首先, 在将工件28固定于X工作台6的状态下,移动X工作台6、Y工作台 8、Z滑台10,而使安装于主轴12的研磨用刷30的前端与工件28的表 面接触。将此时的工件28与研磨用刷30的、相距工件28的表面的Z 轴方向的重叠长度以后称为“切入长度”。切入长度与研磨用刷30朝工 件28的按压力有关,这与工件28的被研磨量有关。而且,在固定Z滑 台10之后的状态下一边移动X工作台6、Y工作台8,一边使研磨用刷 30旋转而去除毛刺。由此,得到具有所需要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 工件28。此外,工件28是被加工金属的一个例子。

研磨结束后,使研磨用刷30从工件28分离。而且,图1虽未示出, 但研磨结束后的工件28被自动地与作为下一个研磨对象的工件28交 换,而开始新的研磨工序。

〔研磨用刷的构造〕

如图2~图4所示,研磨用刷30具备刷主体32、刷引导件40、位移 机构60、以及柄80。

刷主体32具备金属制且圆筒形状的基部34、和安装于基部34的一 方的底面并从此处沿着基部34的轴心100的方向延伸的刷36。刷36 是磨料的一个例子。刷36是使尼龙等树脂浸渍在纤维状的氧化铝且加 工为线状,并将它们多根捆束而成的部件。在研磨工序中,使刷36的 前端与工件28的表面接触并使刷36与工件28相对移动,由此刷36一 边使其前端磨损一边通过氧化铝的纤维刮削去除工件28的表面的毛刺。 在基部34的侧面形成有贯通至内部空间的两个螺纹孔38。

本实施方式的刷36虽使用了氧化铝,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碳化 硅、金刚石等,能够根据工件28的材质、加工目的,使用采用了最佳 的材料的刷36。

刷引导件40是金属制的,并具有如下形状:将外径不同的两种圆 筒形状的第一收纳部分42与第二收纳部分46以同轴心的方式配置,且 在直径较大的第二收纳部分46的端部设置有凸缘48。第二收纳部分46 是收纳部分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第一收纳部分42的内部空间与 第二收纳部分46的内部空间连结。在第一收纳部分42的内部空间收纳 有刷主体32与后述的位移机构60的一部分,在第二收纳部分46的内 部空间收纳有位移机构60的其余大部分。刷引导件40构成为在刷主体 32被收纳于第一收纳部分42的状态下刷引导件40的轴心与轴心100 成为同轴心,并且刷36的前端从刷引导件40的端部突出。在第一收纳 部分42的侧面沿着轴心100的延伸方向形成有贯通孔亦即两个长孔44。

在将刷主体32收纳于第一收纳部分42并且将后述的位移轴62的 嵌合凸部64嵌入基部34的内部空间的状态下,将螺栓50从第一收纳 部分42的外侧贯通长孔44并与螺纹孔38旋合,且紧固嵌合凸部64, 由此将刷主体32与位移轴62固定。由此,刷主体32相对于刷引导件 40仅能够向沿着轴心100的方向移动,而无法沿周向旋转。

如图4、图5所示,在第二收纳部分46的侧面形成有弓形的切口 52,由此,形成将第二收纳部分46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连结的开口 52a。另外,如图6所示,在未形成有切口52的第二收纳部分46的内 周面,在与轴心100垂直的平面上以等间隔地形成有十个半球状的凹孔 47。

如图2所示,位移机构60具备位移轴62和位移螺母70。位移机构 60具有使刷36从刷引导件40的端部突出的长度(以下,仅称为突出长 度)变化的功能。位移轴62具备嵌合凸部64、滑动部66、以及螺纹轴 68,它们以成为同轴心的方式配置。嵌合凸部64具有圆柱形状,且如 图4所示那样贯通基部34的内部空间直至基部34与滑动部66接触, 并被螺栓50紧固。由此,位移轴62与刷主体32同轴心且一体化。滑 动部66以与嵌合凸部64邻接的方式配置,且滑动部66的外径具有与 基部34相同的圆柱形状。滑动部66与基部34一起在插入第一收纳部 分42的状态下使用。螺纹轴68相对于滑动部66而配置于与嵌合凸部 64相反的一侧,且螺纹轴68的外径比滑动部66的外径小。

位移螺母70具有如下形状:圆柱形状的圆柱部72与形成具有十个 齿74a的齿轮的齿轮部74以同轴心的方式层叠并一体化。在位移螺母 70的中心部形成有与外周同轴心且与螺纹轴68旋合的螺纹孔78,螺纹 轴68贯通螺纹孔78并进一步延伸。如图4所示,位移螺母70的大小 为:以具有其整体能够在刷引导件40的第二收纳部分46旋转的程度的 间隙的方式收纳于刷引导件40的第二收纳部分46。如图5所示,齿轮 部74的齿74a具有锯齿那样的非对称的形状。如图3~图5所示,在位 移螺母70收纳于第二收纳部分46的状态下,齿74a从开口52a露出。

如图6所示,在圆柱部72安装有两个球头柱塞76,上述两个球头 柱塞76中,被弹簧76b向径向外侧施力的球头76a沿着径向伸缩。如 图4所示,在将位移螺母70收纳于第二收纳部分46的状态下,若各球 头柱塞76与凹孔47对置,则球头76a通过弹簧76b的作用力与凹孔 47嵌合,而将位移螺母70的周向的移动固定。在球头76a与凹孔47 嵌合了时,如图5所示,以使齿74a始终处于开口52a的中央的方式确 定齿74a、球头柱塞76、凹孔47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使用了两个球头柱塞76,但不局限于此。球头 柱塞76的使用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如图4所示,柄80通过螺栓54而与刷引导件40的凸缘48紧固并 一体化。柄80的与刷引导件40抵接的面在沿着轴心100观察时与位移 螺母70重叠。由此,位移螺母70虽在第二收纳部分46的内部空间能 够沿周向旋转,但在沿着轴心100的方向不移动。从位移螺母70突出 的螺纹轴68延伸至柄80内部空间。如图1所示,将柄80插入处于加 工中心1的主轴12的未图示的卡盘进行固定,由此研磨用刷30与主轴 12一体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部34是圆筒形状,刷36未存在于基部34的 底面的中心附近,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基部34具有有底圆筒形状, 并且刷36存在于基部34的底面整体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移螺母70安装有球头柱塞76,在第二收纳 部分46形成有凹孔47,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位移螺母70形成有 凹孔27,在第二收纳部分46安装有球头柱塞76的构造。

[刷的突出动作〕

当研磨用刷30执行工件28的研磨工序时,在使刷36从刷引导件 40的前端突出规定的长度的状态下进行。以下,将研磨工序执行前的刷 36的突出长度称为初始长度。若通过研磨工序将工件28的毛刺去除, 则作为交换,刷36的前端磨损而变得比初始长度短。为了实现所希望 的研磨工序,需要不能使刷36的突出长度过长或过短而维持在适度的 长度范围内。因为,若刷36的突出长度过长,则因研磨时刷36朝工件 28按压导致刷36的前端扩大由此无法确保需要的研磨量,或者,若突 出长度过短,则刷36的韧性变强而导致过度刮削工件28。能够执行所 希望的研磨工序的刷36的突出长度的范围、以及执行了一次研磨工序 时的刷36的磨损量已被发明者发现。

若交换工件28反复利用突出了初始长度的刷36进行工件28的研 磨,则因磨损使刷36的突出长度逐渐变短。因此,在执行规定次数的 研磨工序后,刷36的突出长度变得过短而无法执行所希望的研磨工序, 因此需要使刷36从刷引导件40突出,并使突出长度再一次恢复至初始 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刷36的突出长度恢复至初始长度,而 使位移螺母70旋转来进行。

具体而言,在加工中心1中,移动X工作台6、Y工作台8、Z滑 台10,从而使键25与切口52以成为相同的高度的方式接近。在该状态 下使气缸23工作,从而如图7所示那样使键25沿X轴方向动作。齿 74a在开口52a的中央露出,因此通过气缸23高速移动的键25侵入切 口52并与齿74a碰撞。碰撞的力超过维持球头76a与凹孔47的嵌合的 力,从而使球头76a与凹孔47的嵌合解除,使齿轮部74即位移螺母70 旋转。而且,旋转了36度后,球头76a嵌入邻接的凹孔47,因此位移 螺母70的旋转停止。此时,邻接的齿74a在开口52a的中央停止。由 此,在下一次使位移螺母70旋转时能够对齿74a施加相同的力,并且 能够使位移螺母70的旋转角度恒定。

若位移螺母70旋转36度,则螺纹孔78也旋转36度,螺纹轴68 (位移轴62)沿着轴心100移动与此对应的长度,即、螺距的十分之一 的长度。位移轴62与刷主体32一体化,因此刷36从刷引导件40突出 位移轴62的移动量。通过该突出,刷36的突出长度恢复至初始长度。 即,通过位移螺母70旋转36度而突出的刷36的突出长度与通过执行 规定次数的研磨工序而磨损的刷36的磨损量相等。以下,将通过使位 移螺母70旋转36度来使磨损了的刷36突出并成为初始长度的情况定 义为进行刷36的突出修正。

这样,从刷36的突出长度为初始长度时开始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 研磨工序,若刷36磨损,则通过突出修正使刷36突出磨损了的磨损长 度,从而使突出长度再次恢复至初始长度而继续研磨工序。自动地反复 执行该一系列的动作,由此从刷36的使用开始直至刷36磨损而无法使 用为止,能够连续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

〔研磨工序的自动执行〕

接下来,利用图8,对将研磨用刷30安装于加工中心1的主轴12, 并通过控制装置20的控制来自动地执行研磨工序直至达到刷36的寿命 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开始工件28的研磨工序之前,通过手动,使新的刷36的突出长 度与初始长度一致,之后,将研磨用刷30安装于主轴12。

若开始研磨工序的连续自动执行,则控制装置20在内部的执行程 序中,将从刷36的使用开始的总共研磨次数(M)、从刷36的突出长 度为初始长度时开始执行了的研磨次数(N)、从刷36的使用开始进行 了的刷36的突出修正的次数(Y)分别设定为0(S801)。

接下来,控制装置20进行控制,以便投入作为研磨对象的工件28 (S802),并使X工作台6、Y工作台8、Z滑台10移动,而使研磨用 刷30的刷36的前端与工件28接触。而且,控制装置20以不使Z滑台 10移动(不改变高度)而一边使X工作台6、Y工作台8移动一边使研 磨用刷30旋转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执行工件28的研磨(S803)。将 研磨工序结束了的工件28自动地去除(S804)。而且,在执行程序中, 分别对M、N加1(S805)。

接下来,控制装置20将M的数值与刷36因寿命而无法使用的研磨 次数(A)进行比较(S806)。若M的数值比A的数值小(S806的是), 则控制装置20判断为刷36的寿命未到来而能够继续使用,从而执行 S807。

接下来,控制装置20将N的数值与从刷36的突出长度为初始长度 时开始至进行突出修正为止的研磨次数(B)进行比较(S807)。若N 的数值比B的数值小(S807的否),则控制装置20判断为还不需要进 行刷36的突出修正,以使Z滑台10移动,由此使主轴12的高度下降 通过一次研磨工序使刷36磨损的长度的方式进行控制(S808)。而且, 投入作为下一个研磨对象的工件28(S802)。若N的数值与B的数值相 等(S807的是),则控制装置20判断为执行刷36的突出修正的时期到 来了,从而执行S809。

接下来,控制装置20将Y的数值与因刷36的寿命而无法进行突出 修正的次数(C)进行比较(S809)。若Y的数值比C的数值小(S809 的是),则能够进行刷36的突出修正,控制装置20以进行刷36的突出 修正而使刷36的突出长度成为初始长度的方式进行控制(S810)。而且, 使N的值恢复至0,并且对Y加1(S811)。之后,使Z滑台10移动, 而使主轴12的高度恢复至开始了研磨工序的自动执行时的位置(初始 位置)(S812)。而且,投入作为下一个研磨对象的工件28(S802)。

若Y与C的数值相等(S809的否),则控制装置20判断为刷36的 剩余长度过短也已经无法通过突出修正使刷36的突出长度恢复至初始 长度。因此,控制装置20以虽不恢复至初始长度但尽可能地使刷36突 出的方式进行控制(S813)。而且,使N的值恢复至0(S814),并使Z 滑台10移动,而将主轴12的高度恢复到能够通过该突出长度执行研磨 工序的位置(S815)。之后,投入作为下一个研磨对象的工件28(S802)。

在S809的步骤中判断为否的刷36接近因达到寿命而无法使用的时 期,之后,若从S802反复S808的步骤进行规定量的工件28的研磨, 则M与A的数值相等,而在S806的步骤中判断为否。由此,控制装置 20判断为刷36因达到寿命而需要更换的时期到来了,并为了更换刷36 而使自动运转结束。

这样,控制装置20以图8所示那样的流程进行控制,由此,从刷 36的使用开始直至因到寿命而无法使用,都能够连续自动地执行研磨工 序,从而能够提高研磨工序的生产率。

连续自动地对2000个工件28执行上述研磨工序后,得到图9所示 的结果。此处,对于所有工件28,刷36的“突出长度”与刷36的“切入 长度”这双方处于粗虚线所示的规格的范围内,因此能够确认可以对 2000个工件全部执行所希望的研磨工序。

2.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研磨用刷30的第二实施方式详细地进 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刷引导件40、位移机构60的构造与第一实 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构造相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与第 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位置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关于相同的 结构的说明。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用刷30的刷引导件40不 具有长孔44,而是在第一收纳部分42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45。刷主 体32与位移轴62在将嵌合凸部64嵌入基部34的内部空间之后的状态 下由埋头螺栓150紧固,由此一体化。此时,埋头螺栓150的头未从基 部34的外周面突出。

取代位移轴62的滑动部66,而具备在外周面形成有与内螺纹45旋 合的外螺纹的螺纹部166。另外,取代螺纹轴68,而具备在圆柱状的轴 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四个键168a的键轴168。

在位移螺母70中,取代螺纹孔78,而具备在圆柱状的孔形成有与 键168a嵌合的键槽178a的键孔178。在键轴168插入键孔178的状态 下在键168a与键槽178a之间存在少许间隙,因此位移轴62能够随着 位移螺母70的旋转而旋转,并且能够沿着轴心100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突出修正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进行。当位移螺母70 受到来自键25的力而旋转了36度时,由此键轴168也旋转36度。由 此,与键轴168一体化的螺纹部166也旋转36度,所以位移轴62沿着 轴心100移动螺纹部166的螺距的十分之一的长度。因此,与位移轴62 一体化的刷主体32也旋转36度并且从刷引导件40突出位移轴62的移 动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每进行一次突出修正就使位移螺母70旋转 36度。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改变齿轮部74的齿74a的齿数,以 其他角度使位移螺母70旋转。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位移螺母70旋转,利用搭载于与加 工中心1独立的基台22的气缸23使键25移动而对齿74a施加力,但 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键25搭载于加工中心1的X工作台6、 或者Y工作台8,并使X工作台6、或者Y工作台8移动,来对齿74a 施加力。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通过研磨去除存在于被加工金属的表面的毛刺的 研磨用刷以及使用了该研磨用刷的机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