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

摘要

一种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所述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内墙板组成该组合剪力墙的内、外墙板,并作为模板免拆模,与墙体构成一体化结构;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的各模块经过积木式相互错缝插接拼装;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与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通过燕尾槽咬合连接成一整体;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与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共同组成结构的外墙板。所述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均匀、对称设置在中间填充层内,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为墙体的竖向承重构件。所述中间填充层处通过浇筑掺加EPS颗粒的泡沫混凝土浆料或者轻质发泡水泥,使墙体形成一个无空腔、抗压受力合理的有机整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9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92134.5

  • 发明设计人 曹万林;贾穗子;刘文超;

    申请日2015-03-02

  • 分类号E04B2/86(20060101);E04B2/5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沈波

  •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9

    授权

    授权

  • 2016-10-2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4B2/8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0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B2/86 申请日:2015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 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数建筑在地震区,农村建筑以 自建为主,由于对抗震知识的缺乏,建造工艺不能满足抗震基本要求, 抗震能力十分薄弱。唐山、汶川、玉树、雅安、鲁甸大地震,农房破 坏与倒塌极其惨重。可见,农房的安全性和抗震性差是一个不容回避 的现实。此外,住宅产业化在城市住宅建设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快速装配的优势正在被市场所接受。然 而,农房产业化的发展目前非常缓慢,研发一种适应于农村的抗震节 能一体化装配式组合结构是当前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巨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3层及3层以下农村建筑,具 有操作简单、整体性高、抗震节能、可装配化施工等优点的轻钢-咬 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及作法,以期有效解决传统农房 抗震能力低,保温效果差,施工速度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 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该组合剪力墙包括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 (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内墙板(3)、中间填充层(4)、 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

所述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 内墙板(3)组成该组合剪力墙的内、外墙板,并作为模板免拆模, 与墙体构成一体化结构,整个结构由工厂化统一预制,分为一字型、 T型、L型和十字型墙板;在墙板的端部设置凹槽或凸键,使得墙板 在拼装时互相咬砌,锁为整体;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由粒 径小于10mm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内置高强钢丝网片(6);带燕尾 槽EPS保温模块(2)为具有建筑模数的保温聚苯板,各模块经过积 木式相互错缝插接拼装;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与带燕尾槽 EPS保温模块(2)通过燕尾槽咬合连接成一整体;带燕尾槽EPS保 温模块(2)与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共同组成结构的外墙板。

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与 内墙板(3)之间为中间填充层(4),中间填充层(4)为内、外墙板 所夹围护层。

所述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均匀、对称设置在中间填充层 (4)内,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为墙体的竖向承重构件。

连接螺栓(7)穿过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并连接高强钢丝 网再生混凝土板(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与内墙板(3), 使得内外墙板和钢骨架连接成为一体;连接螺栓(7)与高强钢丝网 再生混凝土板(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组成的外墙板连接 处安装有工程塑料管(8)。所述工程塑料管(8)用以防止螺栓穿过 EPS模块孔洞时产生的“冷桥”效应。

所述中间填充层(4)处通过浇筑掺加EPS颗粒的泡沫混凝土浆 料或者轻质发泡水泥,使墙体形成一个无空腔、抗压受力合理的有机 整体。

所述高强钢丝网片(6)的规格为Φ2.0-Φ4.8,高强钢丝网片(6) 为正交钢丝网片或斜交钢丝网片。

所述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尺寸规格为长300mm、900mm、 1200mm;高300mm、450mm、600mm;厚60mm、70mm、80mm、 100mm、150mm。对于不同长度和高度的墙体可通过模块专用切割器 对其进行分割拼装。

所述内墙板(3)为结构内侧模板的一部分,起到围护、防火与 装饰等作用,其采用粒径小于10mm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为增加墙 体界面附着力,内墙板(3)的内侧做刮毛界面处理;内墙板(3)的 界面砂浆可采用滚刷、喷涂方法均匀涂覆于内膜板内侧,界面砂浆应 具有一定的粘结效果,涂刷厚度为1~2mm。

中间填充层(4)的厚度与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的截面边 长相等,由于填充材料密度小、质量轻、弹性模量低,在地震作用下 所承受的地震力小,震动波的传递速度比较慢,对冲击能量的吸收快, 且具有质轻、阻燃防火、降低成本等特性。

所述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为结构竖向承重构件,钢管尺 寸随着房屋的高度加大,一般采用方钢管和圆钢管两种形式,方钢管 尺寸为90~150mm,圆钢管直径为100~160mm。钢管内浇筑再生混 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竖向承重结构,轻钢-轻墙装配后所形成的 组合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整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抗侧力能力,这是轻 墙与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共同工作才具有的独特效果。

现场安装内外模板时,首先依据阳角垂直基准线安装外模板,然 后外模板阳角应与垂直基准线对齐,待外模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内 模板,为了保证内外模板的稳定性,采用塑料卡子临时固定模板,内、 外模板应插入至塑料卡子的凹槽内,间距@200,可根据构造,适当 加密或稀疏。内外模板与中间填筑层一同构成墙体的抗侧力体系,由 于配置了高强钢丝网,可起到良好的受力作用,特别是墙板抗剪切作 用。通过在装配式墙板中沿高度方向钻取孔洞穿透钢管管壁,并由穿 过内外墙板的螺栓与钢管孔洞连接来固定钢管,使得内外墙板和钢骨 架连接成为一体。孔洞沿高度方向间距@100,螺栓由内外墙板穿过 EPS模块孔洞时,需套入工程塑料管,防止“冷桥”效应。现场先定 位轻质钢管,后安装内外模板,待稳定后,向轻质钢管中浇筑粒径小 于10mm的再生混凝土,之后向中间填充层浇筑掺加EPS颗粒的泡 沫混凝土浆料或者轻质发泡混凝土,使得钢管与内外墙之间形成统一 的整体。

一种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作法,其制作过 程如下,

第一步:预制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时,平放带燕尾槽EPS 保温模块,放置高强钢丝网并在上面浇筑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通 过燕尾槽与EPS模块咬合连接。工业化制作再生混凝土板作为内墙 板。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模板切割时,板边应顺直、无毛刺,其切割 后尺寸偏差不应大于3mm,尽量做到少裁切或者不裁切。

第二步:依据阳角垂直基准线安装外模板,外墙板阳角应与垂直 基准线对齐,待外墙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内墙板,并用塑料卡子临 时固定内外墙板,墙板应从下而上,逐块安装。墙板之间接缝需粘贴 泡沫胶条,防止漏浆。

第三步:将轻型钢管放入基础预留孔洞中,对其进行定位。内外 墙板与轻型钢管稳定后,螺栓孔位沿钢管高度方向200mm由内外墙 板分别钻至钢管管壁,并用螺栓拧紧固定,螺栓穿过EPS模块孔洞 时,需套入工程塑料管,防止“冷桥”效应。

第四步:清理轻型钢管与墙板基层上的尘土、杂物和积水,待内 钢管与内外墙板验收合格后,对钢管进行粒径小于10mm的再生混凝 土浇筑施工,浇筑完成后,对中间层分层浇注掺加EPS颗粒的泡沫 混凝土浆料或者轻质发泡水泥,使得轻钢再生混凝土柱与内外模板之 间无空腔,形成轻钢、轻墙一体化装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 配式组合剪力墙,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农房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工业化水平高。本发明的剪力墙结构采用的预制内外墙板, 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为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省资 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标准化程度高。剪力墙结构分为一字型、T型、L型和十 字型墙板。与此相对应,按照本发明的预制构件制作方法在工厂按照 统一的规格、构造制作内外墙板构件。

(3)抗震节能一体化。本发明组成构件轻钢、轻墙结构自重轻, 中间层填充材料弹性模量低,在地震作用下所承受的地震力小,抗震 效果明显。采用的再生砂浆和再生混凝土材料均为绿色环保材料,组 成材料可循环利用。

(4)运输、安装方便。本发明采用的预制构件重量轻,运输安 装方便。

(5)显著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本发明提 出的剪力墙结构显著减少或避免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和 抹灰工程等,节约资源、节省人工、减少管理费用,确保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 配式组合剪力墙截面图。

图2是内外墙板与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连接图。

图3是一种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 配式组合剪力墙立体图。

图中:1、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2、带燕尾槽EPS保温模 块,3、内墙板,4、中间填充层,5、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6、高 强钢丝网,7、连接螺栓,8、工程塑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 温轻墙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该组合剪力墙包括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 板(1),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内墙板(3),中间填充层(4), 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

所述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为结构外模板的一部分。墙 板由粒径小于10mm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内置Φ2.0-Φ4.8高强钢丝 网片,钢丝网片可用正交钢丝网片也可用斜交钢丝网片。

所述带燕尾槽EPS保温模块(2)与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1) 共同组成结构的外墙板,再生混凝土与EPS保温模块通过燕尾槽咬 合连接,EPS模块经过积木式相互错缝插接拼装而成,模块尺寸规格 为长300mm、900mm、1200mm,高300mm,450mm,600mm;厚60mm、 70mm、80mm,100mm、150mm。对于不同长度和高度的墙体可通 过模块专用切割器对其进行分割拼装。

所述内墙板(3)集围护、防火与装饰等功能一体化,采用粒径 小于10mm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为增加墙体界面附着力,内模板的 内侧应做刮毛界面处理;内模板的界面砂浆可采用滚刷、喷涂等方法 均匀涂覆于内膜板内侧,界面砂浆应具有一定的粘结力,涂刷厚度为 1~2mm。

所述中间填充层(4)为内外侧模板所夹围护层,可浇筑掺加EPS 颗粒的泡沫混凝土浆料或者轻质发泡水泥。使墙体形成一个无空腔、 抗压性能强的有机整体。由于填充材料密度小、质量轻、弹性模量低, 在地震作用下所承受的地震力小,震动波的传递速度比较慢,对冲击 能量的吸收快,且具有质轻、阻燃防火、降低成本等特性。

所述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为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由于管 内浇筑再生混凝土,因此,竖向承载力明显提高。钢管可采用方钢管、 圆钢管等薄壁轻钢。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的钢管(5)与内外 墙板通过现场钻孔,螺栓固定,连接成整体。在端部及受力较大的部 位,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柱(5)可适当加密。除上述实施方式中在 中间填充层(4)设置单排轻型钢管外,根据墙体厚度设置两排甚至 多排轻型钢管,钢管与内外墙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钢管与相邻 钢管同样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高强钢丝网(6)为Φ2.0-Φ4.8高强钢丝制成,钢丝网片在墙 体内可以钢丝正交也可以钢丝斜交布置。正交网片钢丝间距、斜交网 片钢丝间距均为80~140mm。

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村镇低层建筑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装 配式组合剪力墙,其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预制高强钢丝网再生混凝土板,与EPS保温模块通 过燕尾槽咬合连接,制作再生混凝土板作为内墙板。依据工程实际情 况对模板切割时,板边应顺直、无毛刺,其切割后尺寸偏差不应大于 +3mm,尽量做到少裁切或者不裁切。

第二步:依据阳角垂直基准线安装外模板,外墙板阳角应与垂直 基准线对齐,待外墙板安装完成后,再安装内墙板,并用塑料卡子临 时固定内外墙板,墙板应从下而上,逐块安装。墙板之间接缝需粘贴 泡沫胶条,防止漏浆。

第三步:将轻型钢管放入基础预留孔洞中,对其进行定位。内外 墙板与轻型钢管稳定后,螺栓孔位沿钢管高度方向200mm由内外墙 板分别钻至钢管管壁,并用螺栓拧紧固定,螺栓穿过EPS模块孔洞 时,需套入工程塑料管,防止“冷桥”。

第四步:清理轻型钢管与墙板基层上的尘土、杂物和积水,待内 钢管与内外墙板验收合格后,对钢管进行粒径小于10mm的再生混凝 土浇筑施工,浇筑完成后,对中间层分层浇注掺加EPS颗粒的泡沫 混凝土浆料或者发泡水泥,使得轻钢再生混凝土柱与内外模板之间无 空腔。形成轻钢-轻墙组合而成的一体化装配结构。

采用的轻钢-咬合型复合保温轻墙组合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墙板 通过企口连接,连接牢固、整体性好,内外墙板通过螺栓和工程塑料 连接在轻钢再生混凝土柱两侧,兼做免拆模板,装配化程度高,再生 混凝土和EPS模块的应用满足绿色低碳环保的要求,轻钢-轻墙整体 作为结构主要承重和抗侧力构件,自重较轻,且两种构件相互作用, 抗震能力提高。该类结构适应于当前绿色农房建设中对产业化抗震节 能结构的新需求。

以上是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