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其中的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到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其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其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本发明在实现所需的动态电压跌落补偿的前提下,取消整流侧隔离变压器,降低补偿器的整体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9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文华;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90652.X

  • 发明设计人 刘文华;李建国;刘文辉;宋强;

    申请日2014-12-17

  • 分类号H02J3/18(20060101);H02J3/01(20060101);H02J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罗文群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西主楼二区102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20: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 3/18 专利号:ZL201410790652X 登记生效日:2022112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北京清特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变更后权利人:北京西威清拓变流技术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七街1号2号楼一层107 变更后权利人: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院5号楼3层3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6-2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3/18 登记生效日:20180606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3/18 登记生效日:20170526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9-14

    授权

    授权

  • 2015-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3/18 申请日:2014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动态电压补偿器(或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用于对发生跌落或过冲的电网电压进行快速补偿,使负荷端的电压保持稳定,不受电网电压异常的影响。

动态电压补偿器可以采用串联在线路中的补偿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在线路上的补偿方式。在实现所需要的动态电压补偿前提下,动态电压补偿器应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传统的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在逆变输出侧不隔离直接串联接入被补偿线路时,整流侧需要采用隔离变压器为逆变器直流电容提供直流电源,使得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电路拓扑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在实现所需要的动态电压补偿功能前提下,取消整流侧的隔离变压器,降低补偿器的整体成本。

本发明提出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A相补偿电路、B相补偿电路和C相补偿电路,每相补偿电路包括一台自耦变压器、一个整流逆变滤波电路、一个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第一检修开关、第二检修开关和一个自动旁路开关;

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同时连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以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 端,并作为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

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同时连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以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

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同时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以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

上述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储能电路,第二储能电路,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同时接到所述的第一储能电路的正极端及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同时接到所述的第二储能电路的负极端及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所述的第一储能电路的负极端和所述的第二储能电路的正极端连接到一起,并同时连接到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及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一端,并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第二输出端。

上述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由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带反并 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和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组成,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所述的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和所述的第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本发明提出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优点是:

在逆变侧直接接入被补偿线路时,整流侧也不需要使用隔离变压器,加上储能电路的应用,可以使得装置的体积和成本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补偿性能不受影响,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和图2中,1是自耦变压器,2是整流逆变滤波电路,3是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组,4是第一检修开关,5是第二检修开关,6是自动旁路开关,7是第一整流二极管,8是第二整流二极管,9是第一储能电路,10是第二储能电路,11是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2是第一滤波电感,13是第二滤波电感,14是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A相补偿电路、B相补偿电路、C相补偿电路,每相补偿电路包括一台自耦变压器,一个整流逆变滤波电路,一个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第一检修开关,第二检修开关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并包括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

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 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B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到A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的另一端,并作为C相补偿电路的交流输出端。

上述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第一储能电路,第二储能电路,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接到所述的第一储能电路的正极端及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到所述的第二储能电路的负极端及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所述的第一储能电路的负极端和所述的第二储能电路的正极端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及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一端,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一端,所述的第一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一端,并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的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第二输出端。

上述整流逆变滤波电路中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包括两个电容和两个带反并联二极 管的半导体开关,所述的第一个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正极端,所述的第二个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的负极端,所述的第一个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电容桥臂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发射极和所述的第二个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集电极连接到一起作为所述的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半导体开关桥臂的输入端。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的电路原理图。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包括包括A、B、C三相补偿电路,每相补偿电路包括一台自耦变压器(1)T1,一个整流逆变滤波电路(2),一组反并联旁路可控硅(3)S1/S2,第一检修开关(4)K2,第二检修开关(5)K3及一个自动旁路开关(6)K1,并包括三个交流输入端A、B、C及三个交流输出端U、V、W。A相补偿电路的输入端A接到该相自耦变压器(1)T1的第一输入端、该相第一检修开关(4)K2的一端及该相自动旁路开关(6)K1的一端,该相自耦变压器(1)T1的第二输入端接到B相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该相自耦变压器(1)T1的输出端接到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2)的输入端AI,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AO1接到该相第一检修开关(4)K2的另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3)S1/S2的一端,该相整流逆变滤波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AO2接到该相第二检修开关(5)K3的一端及该相反并联旁路可控硅(3)S1/S2的另一端,该相第二检修开关(5)K3的另一端接到该相自动旁路开关(6)K1的另一端,并作为A相补偿电路的输出端U。B、C相补偿电路的接线方式与A相相同。

如图2所示,三相三线串联型动态电压补偿器中的整流逆变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7)D1,第二整流二极管(8)D2,第一储能电路(9),第二储能电路(10),一个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1),第一滤波电感(12)L1,第二滤波电感(13)L2及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滤波支路(14)R/C。第一整流二极管(7)D1的阳极和第二整流二极管(8)D2的阴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整流逆变滤波电路的输入端AI,第一整流二极管(7)D1的阴极接到的第一储能电路(9)的正极端及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1)的正极端,第二整流二极管(8)D2的阳极接到第二储能电路(10)的负极端及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1)的负极端,第一储能电路(9)的负极端和第二储能电路(10)的正极端连接到一起,并连接到电压源半桥逆变电路(11)电容桥臂的输入端及第一滤波电感(12)L1的一端,电压源 。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