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风扇及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和摆风控制方法

电风扇及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和摆风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风扇及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和摆风控制方法,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控制电风扇的左右摆动;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不同。由此,通过输出导通时间不同的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从而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使电风扇的摆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5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29378.5

  • 发明设计人 刘成;吴汝林;

    申请日2014-12-03

  • 分类号F04D25/10(20060101);F04D2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大威

  • 地址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东阜路和穗工业园东区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05: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4D25/10 申请日:20141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一种电风扇和一种电 风扇摆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风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享受 清凉之余,人们也对风扇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能多样化、差异化备受消费者关注, 例如,相关技术的风扇就集成了加湿、驱蚊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一个电机控制电风扇的摆动,大多控制电风扇按照固定的摆风 轨迹摆动。例如,可控制电风扇在某一范围仅进行左右摆动或者上下摆动,又如,可控制 电风扇先左右摆动第一预设时间再上下摆动第二预设时间,这样通过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 组合实现W轨迹、M轨迹或8轨迹。但是,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是,摆风轨迹固定、不 可变化,送风范围小,在送风范围内存在“死区”,如图1所示的W轨迹,A、B和C 点即为死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 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大范围送风,且送风范围内无“死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风扇。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风扇 摆风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 用于控制电风扇的左右摆动;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控制 器,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相连,其中,所述第一 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所 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器输出导通时间不同的第一 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从而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使电风 扇的摆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 验。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所述第二控制信 号的导通时间不同具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一个持续导通,所 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中的另一个在导通过程中按照预设周期截止预设时 间。其中,所述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可由用户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有对应的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 转动范围,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内做往返运 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在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第一驱动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 第二驱动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风扇,包括所述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风扇,通过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 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从而使电风扇的摆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 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所述电风扇包括控制电风扇的左 右摆动的第一电机和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出第 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 号的导通时间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通过输出导通时间不同的第一控制信 号与第二控制信号,从而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使电风扇的摆 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所述第二 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不同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一个 持续导通,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控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中的另一个在导通过程中按照预设 周期截止预设时间。其中,所述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由用户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有对应的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 转动范围,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内做往返运 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电风扇固定摆风轨迹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中第一控制信号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可变摆风轨迹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中第一控制信号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中第二控制信号示意图;以 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控制器30、第一端L-R、第二端U-D、第一控制信号C1、 第二控制信号C2、第一驱动器40、第二驱动器50、单片机U1、第一接口CN1、第一可控 硅T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接口CN2、第二可控硅T2、第二电容C2和第二 电阻R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 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风扇及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和摆风控制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 风扇摆风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0和控制器30。

第一电机10用于控制电风扇的左右摆动;第二电机20用于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 控制器30的第一端L-R和第二端U-D分别与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相连,第一端L-R 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端U-D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第 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为高低电平信号,以第一控制信号为 例,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信号C1处于低电平例如0V的时间即为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 间,第一控制信号C1处于高电平例如6V的时间即为第一控制信号的截止时间。这样,第 一电机10在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进行工作,第一电机10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截止时 间内停止工作;第二电机20在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进行工作,第二电机20在第二 控制信号的截止时间内停止工作。

也就是说,控制器30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控制电风扇的左右摆动,以及在 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这样,控制器30可控制第一电机10 和第二电机20彼此独立地运行,以使电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实现独立调节,从而使 电风扇的摆风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例如,如图4所 示,送风区域内的每个点均有风吹过、无“死区”。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器30输出导通时间不同的第一 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从而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使电风 扇的摆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 验。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均有对应的第一转 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分别在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 内做往返运动。

也就是说,控制器50控制电风扇在第一转动范围做左右摆动的往返运动,并且可控制 电风扇在第二转动范围做上下摆动的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器40和第二驱动器50。其中,第一驱动器40连接在第一电机10和控制器30之 间;第二驱动器50连接在第二电机20和控制器30之间。

下面结合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6的示例,第一驱动器40可包括第一接口CN1、第一可控硅T1、第一电容C1 和第一电阻R1。第一接口CN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分别与第一电机10的第一端和第 二端相连,第一接口CN1的第一端11还与交流电源的火线ACL相连;第一可控硅T1的 第一端与第一接口CN1的第二端12相连,第一可控硅T1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零线ACN 相连;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的第二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 可控硅T1的控制端相连,即第一电容C1并联在第一可控硅T1的第二端和控制端之间;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的控制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控制器30的 第一端L-R相连。

同样地,如图6的示例,第二驱动器50可包括第二接口CN2、第二可控硅T2、第二 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第二接口CN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分别与第二电机20的第 一端和第二端相连,第二接口CN2的第一端21还与交流电源的火线ACL相连;第二可控 硅T2的第一端与第二接口CN2的第二端22相连,第二可控硅T2的第二端与交流电源的 零线ACN相连;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2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 端与第二可控硅T2的控制端相连,即第二电容C2并联在第二可控硅T2的第二端和控制 端之间;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2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控 制器30的第二端U-D相连。

如图6的示例,控制器30可为单片机U1,控制器30的第一端L-R可为单片机U1的 第5管脚,即第5管脚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30的第二端U-D可为单片机U1的第6 管脚,即第6管脚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以第5管脚为例,当U1的第5管脚输出低电平时,第一可控硅T1导通,第一电机10 接通交流电源,控制电风扇进行左右摆动;当U1的第5管脚输出高电平时,第一可控硅 T1截止,第一电机10停止工作,电风扇不进行左右摆动。

由此,通过控制单片机U1的第5管脚和第6管脚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波形,使第一可控 硅T1和第二可控硅T2具有不同的导通时间,从而使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的运行时 间不同,实现电风扇在摆风状态下,每次运行的摆风运行轨迹不同,实现大范围送风,并 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 时间不同具体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一个持续导通,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 控制信号中的另一个在导通过程中按照预设周期截止预设时间。

如图7a和图7b的实施例,预设周期可为20.5秒,预设时间可为0.5秒,第一控制信 号C1可持续导通。即言,控制器30的第5管脚可一直输出低电平,即第一控制信号C1 持续为低电平,第一电机10持续控制电风扇进行左右摆动;而控制器30的第6管脚先输 出20秒低电平、再输出0.5秒的低电平,即每个20.5秒内截止0.5秒,即第二控制信号C2 以低电平20秒、高电平0.5秒的频率变化,第二电机20每次控制电风扇上下摆动20秒后 即停止工作0.5秒。这样,当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0彼此独立地控制电风扇进行左右 摆动和上下摆动时,由于电风扇上下摆动时有短暂停顿,所以电风扇整体呈现出的效果就 是摆风每次运行的轨迹均不同,从而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

其中,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可由用户设定,即言,用户可通过电风扇的人机交互界面 或者电风扇的控制器或者与电风扇通信的智能终端输入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风扇,包括上述的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风扇,通过电风扇摆风控制装置,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 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从而使电风扇的摆风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 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电风扇包括控制电风 扇的左右摆动的第一电机和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的第二电机,如图8所示,电风扇摆风 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电机。

S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电机,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第二控制信号 的导通时间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可为高低电平信号,以第一控制信号为 例,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信号C1处于低电平例如0V的时间即为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 间,第一控制信号C1处于高电平例如6V的时间即为第一控制信号的截止时间。这样,第 一电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进行工作,第一电机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截止时间内停 止工作;第二电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进行工作,第二电机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截 止时间内停止工作。

也就是说,可在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内控制电风扇的左右摆动,以及在第二控制 信号的导通时间内控制电风扇的上下摆动,这样,可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彼此独立地 运行,以使电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实现独立调节,从而使电风扇的摆风轨迹不断变 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风扇摆风控制方法,通过输出导通时间不同的第一控制信号 与第二控制信号,从而能够使上下摆风和左右摆风具有不同的运行时间,使电风扇的摆风 运行轨迹不断变化,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无“死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有对应的第一转动范围 和第二转动范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在所述第一转动范围和第二转动范围内做往返 运动。

也就是说,可控制电风扇在第一转动范围做左右摆动的往返运动,并且可控制电风扇 在第二转动范围做上下摆动的往返运动。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信号的导通时间与第二控制信号的导通 时间不同具体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中的一个持续导通,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 控制信号中的另一个在导通过程中按照预设周期截止预设时间。

如图7a和图7b的实施例,预设周期可为20.5秒,预设时间可为0.5秒,第一控制信 号C1可持续导通。即言,第一控制信号C1持续为低电平,第一电机持续控制电风扇进行 左右摆动;而第二控制信号C2以低电平20秒、高电平0.5秒的频率变化,第二电机每次 控制电风扇上下摆动20秒后即停止工作0.5秒。这样,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彼此独立地 控制电风扇进行左右摆动和上下摆动时,由于电风扇上下摆动时有短暂停顿,所以电风扇 整体呈现出的效果就是摆风每次运行的轨迹均不同,从而实现大范围送风,并且送风区域 无“死区”。

其中,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可由用户设定,即言,用户可通过电风扇的人机交互界面 或者电风扇的控制器或者与电风扇通信的智能终端输入预设周期和预设时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 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 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 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 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 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 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 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 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 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 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 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 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 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 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 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 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 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 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 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 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 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 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 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 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A),现场 可编程门阵列(FP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 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 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 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 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