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

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

摘要

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涉及大型锻件的生产。解决传统方法使钢锭补缩通道的夹杂物向锻件本体延伸,影响锻件内部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是:①钢锭浇注后,在模内冷至锭身钢水完全凝固、冒口钢水基本凝固时,热钢锭运至水压机车间;②热钢锭直接置于水压机上进行“压钳把”锻造,压钳把的位置要在钢锭冒口端上锭身100mm处;③锻造钳把至要求尺寸,切齐钳把端部;④钢锭装入加热炉加热至锻造温度;⑤继续拔长锭身至工艺要求尺寸。本发明用于大型锻件的生产,锻造时,钢锭凝固补缩通道夹杂物向冒口端部移动,从而提高了锻件本体的探伤合格率,改善了大型锻件的内部质量,同时提高了钢锭的利用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9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41938.0

  • 发明设计人 张应山;付兴;

    申请日2012-08-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耀田

  • 地址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5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4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J 5/06 专利号:ZL2012103419380 登记号:Y2022140000013 登记生效日:20220329 出质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鼓楼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 申请日:20120831 授权公告日:201412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4-12-03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J5/06 申请日:2012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锻件的锻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热钢锭锻造大型锻件, 如何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大型锻件在锻造之前,钢锭的准备有两种方式:

①钢锭浇注后,在钢锭模内冷至室温,冷钢锭送至水压机车间的加热炉, 加热至锻造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②钢锭浇注后,在钢锭模内冷至完全凝固,热钢锭送至水压机车间的加热 炉,加热至锻造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由于钢锭冒口端在浇注补缩时,会在补缩通道形成V型偏析、疏松区(如图 1所示),现有技术的加热方式,钢锭在各区域的温度约为:I区≈1240℃,II 区≈1230℃,III区≈1220℃,III区相对I区的温度较低,“压钳把”(为给操作 机夹持钢锭用的锻造工序)锻造时,补缩通道的夹杂物会向锻件本体延伸,严重 影响锻件的内部质量(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 缺陷的方法,解决传统方法使钢锭补缩通道的夹杂物向锻件本体延伸,影响 锻件内部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是:

①钢锭浇注后,在钢锭模内冷至锭身钢水完全凝固、冒口钢水基本凝固时, 热钢锭运至水压机车间;

②热钢锭直接置于水压机上进行“压钳把”锻造,压钳把的位置要在钢锭 的冒口端上锭身100mm处;

③锻造钳把至要求尺寸,切齐钳把端部;

④钢锭装入加热炉,按工艺曲线加热至锻造温度;

⑤热钢锭出炉后,继续拔长锻造锭身至工艺要求尺寸。

进一步,所述步骤①中,锭身钢水完全凝固的温度为<钢种的固相线温度, 冒口钢水基本凝固的温度为≤钢种固相线温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①中,锭身钢水完全凝固、冒口钢水基本凝固的模内冷 却时间根据钢锭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定,也可实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浇注后的热钢锭在模内冷却一定时间后, 直接进行水压机锻造“钳把”,这时锭身温度较低(700~900℃),冒口温度较高 (900~1200℃),补缩通道温度最高(1200~1400℃),补缩通道的金属(包裹夹 杂物)流动最快,并向温度较高的冒口端流去,夹杂物远离锻件本体,最终连 同钳把被切除,同时,“压钳把”的位置上锭身100mm,因此,锻造时使钢锭凝 固补缩通道夹杂物向冒口端部(钳把)移动,从而提高了锻件本体的探伤合格 率,改善了大型锻件的内部质量,同时提高了钢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现有技术的钢锭温度区域分布示意图;

其中:在钢锭I区≈1240℃、II区≈1230℃、III区≈1220℃;a-V型偏析 下端,b-缩孔下端,c-缩孔上端。

图2是采用现有技术“压钳把”锻造后的夹杂物缺陷分布示意图;

其中:a-V型偏析下端,b-缩孔下端,c-缩孔上端。

图3是采用本发明的钢锭温度区域分布示意图;

其中:I区≈700~900℃、II区900~1200℃、III区1200~1400℃; a-V型偏析下端,b-缩孔下端,c-缩孔上端。

图4是是采用本发明“压钳把”锻造后的夹杂物缺陷分布示意图。

其中:a-V型偏析下端,b-缩孔下端,c-缩孔上端。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改善大型锻件夹杂物缺陷的方法的步骤是:

①钢锭浇注后,在钢锭模内冷至锭身钢水完全凝固、冒口钢水基本凝固时, 热钢锭运至水压机车间;

②热钢锭直接置于水压机上进行“压钳把”锻造,压钳把的位置要在钢锭 的冒口端上锭身100mm处;

③锻造钳把至要求尺寸,切齐钳把端部;

④钢锭装入加热炉,按工艺曲线加热至锻造温度;

⑤热钢锭出炉后,继续拔长锻造锭身至工艺要求尺寸。

所述步骤①中,锭身钢水完全凝固的温度为<钢种固相线温度,冒口钢水 基本凝固的温度为≤钢种固相线温度。

所述步骤①中,锭身钢水完全凝固、冒口钢水基本凝固的模内冷却时间根 据钢锭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定,也可实测。

如图4所示,由于浇注后的热钢锭在模内冷却一定时间后,直接进行水压 机锻造“钳把”,同时,“压钳把”的位置上锭身100mm,因此,锻造时使钢锭 凝固补缩通道夹杂物向冒口端部(钳把)移动,从而提高了锻件本体的探伤合 格率,改善了大型锻件的内部质量,同时提高了钢锭利用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