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所述支承辊的辊型曲线为轴对称,从对称中心向两边依次包括平辊段、三次曲线段和斜直线段。其中三次曲线段长度为L1,倒角深度为H1;L1的取值范围为920~1090mm;H1的取值范围为0.71~0.91mm;三次曲线段的方程为y=ax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943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45715.4

  • 发明设计人 孙登月;杜征;付万堂;许石民;

    申请日2012-07-16

  • 分类号B21B29/00;

  • 代理机构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崔凤英

  •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2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1B29/00 授权公告日:20141015 终止日期:20170716 申请日:201207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3-0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B29/00 申请日:2012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1-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 的支承辊。

背景技术

宽带钢轧机支承辊的作用是传递轧制力、提高辊缝横向刚度。支 承辊与工作辊间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直接影响辊面磨损和疲劳硬化 状态,是引起辊面剥落的主因。支承辊辊面接触应力分布不均,会大 大缩短支承辊的使用寿命,而支承辊的辊型又决定着辊间接触应力分 布。

支承辊的主要损伤形式为辊面磨损和剥落。支承辊的磨损量与辊 间接触压力成正比,辊间接触压力的分布不均匀造成局部磨损,而局 部磨损又加剧辊间接触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支承辊的接触疲劳损伤 累积引起辊面材料的疲劳硬化,当接触疲劳次数超过材料疲劳极限 时,辊面萌生局部裂纹,当微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就造成辊面剥落。 分析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棍系受力,如图1所示,支承辊相当于中部受 分布力Q作用的简支梁,轧制力F作用于支承辊轴承处,工作辊与 支承辊直接接触传递轧制力,工作辊弯辊力P用于调节带钢板型,宽 厚板四辊轧机的棍系的受力状态为典型的循环接触疲劳受力,在轧制 过程中,如果支承辊边部承受较大的接触应力,在长期的交变应力作 用下,支承辊内部产生微裂纹,随着微裂纹的宽展,就会发生支承辊 的大面积剥落。

辊间接触应力的均匀化,可以改善辊面疲劳硬化和磨损状态,提 高支承辊的安全性,延长支承辊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支承辊的辊型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段式支承辊,其支承辊辊身由三种不同半径的圆弧曲线连接 而成;其端部倒角由两种不同半径的圆弧段连接而成,倒角长度的最 大值取为200mm。

2.四辊粗轧机轧辊,支承辊由三段曲线组成,中部为六次多项式 方程确定的中凸连续曲线,两端为倒角直线。

3.一种具有复合曲线辊型的轧机支承辊,其辊身由三段组成,分 别是中部的多次方中凸连续曲线和辊身边部、形式为斜直线或曲线的 两个倒角部分,其中辊身中部占辊身长度的60%~90%,辊身边部的 倒角占10%~40%。如果按最大的支承辊辊身为4500mm、辊身边部 倒角占40%计算,其边部的倒角长度最大为900mm。该辊型着力解 决单一曲线辊型曲率要么大要么小,二者不能兼顾的问题。

4.一种热轧带钢支承辊,支承辊辊型中部为平辊型,边部倒角长 度为80~350mm,并且采用至少由两根两端辊型曲线长度不同的支承 辊所组成的支承辊组。该支承辊辊型可改善工作辊受力区域,防止局 部受力和应力集中现象。

5.一种中厚板四辊轧机支承辊辊型,支承辊边部磨削双倒角,倒 角处均要圆滑处理,等效圆角半径为5000mm,第一倒角长度随轧制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倒角的长度取值范围为100~150mm,两个 倒角长度相加的最大理论取值为550mm。这种辊型主要关注支承辊 与工作辊的辊间压力分布状态,抑制轧辊边部剥落,提高轧辊使用寿 命。

6.一种连续变凸度轧机支持辊,提供了一种为配合连续可变凸度 工作辊辊型曲线的连续变凸度轧机支承辊,辊型是偏峰的非对称曲 线。

7.一种镶套支承辊、镶套式锻钢支承辊、轧钢机平辊型支承辊, 上述三种支承辊辊型均采用为平辊型设计。

8.首钢3500mm中板轧机的辊型针对3500mm中板轧机在轧制过 程中,支承辊端部出现剥落或掉肉现象,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了不同 轧辊辊型、不同轧制端部倒角对辊间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9.针对1580PC轧机支承辊提出的一种辊型优化曲线,该辊型采 用三段步进型,其中从支承辊端部开始第一段和第二段采用斜直线, 第三段采用幂函数曲线,倒角总长度为250mm。

10.宽带钢轧机支承辊,利用有限元法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进行 了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支承辊辊型参数,在该技术方 案中,当以接触压力均匀化为目标时,支撑辊倒角曲线宜选用高次曲 线,当以提高板形质量为目标时,提高辊缝横向刚度,宜选用低次曲 线,一般都选为二次曲线,综合考虑辊间接触压力均匀化程度和接触 长度自调节能力,支承辊边部倒角高度应取为0.4~0.6mm,倒角长度 取在300~400mm之间。

11.热连轧机支承辊辊型以攀钢1450mm六机架热连轧机的支承 辊为例,提出了一种优化辊型,其中辊型倒角长度为150mm,倒角 高度为0.7mm。

12.2500mm中厚板精轧机支承辊辊型针对2500mm中厚板轧机 提出了一种4次曲线作为支承辊辊型曲线。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时发现,现有的支承辊的辊型方案多 集中于在给定的支承辊直径的情况下的辊型设计,未考虑在生产过程 中随着支承辊的径向磨损而造成的支承辊刚度的改变这一因素,支承 辊辊型多带有凸度,曲线形式多数为近似圆弧线型和直线型,倒角长 度均小于600mm,从而造成辊间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致使支承辊 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以克服现有技术辊间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致使支承辊的使用寿命较 短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所 述支承辊的辊型曲线为轴对称,从对称中心向两边依次包括平辊段 (1)、三次曲线段(2)和斜直线段(3);

所述平辊段(1)为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中心轴线的线段;

所述斜直线段(3)为与所述支承辊的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的线 段,其长度为50mm,高度为0.7mm;

所述三次曲线段(2)由方程y=ax3+bx2+cx+d确定, 其中,a、b、c、d为辊型优化系数,其取值区间如下:

a的取值区间为0.0000000005~0.000000002,根据所述支承辊的 直径确定a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b的取值区间为-0.000004~-0.000002,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 定b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上限;

c的取值区间为0.0018~0.0029,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定c的 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d的取值区间为-0.0015~0.0075,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定d 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所述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由公式L1=1000j+300k确定, 其中,L1为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j、k为与轧制条件相关的辊型 系数,其取值区间如下:

j的取值范围为0.8~1,k的取值范围为0.3~0.4,根据所述支承辊 的直径确定j和k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j取上限,k取 下限;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小时,j取下限,k取上限。

其中,所述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L1的取值范围为920~1090mm。

其中,所述三次曲线段(2)的倒角深度的取值范围为 0.71~0.91mm,支承辊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其中,所述支承辊为直径为2000~2200mm、辊身长度为 4000~4500mm的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其辊型曲线考虑了在轧制过 程中因轧辊辊面磨损而对辊身进行重车和重磨造成轧辊直径减小所 带来的轧辊刚度的改变这一影响因素,轧辊倒角采用三次曲线,三次 曲线的系数和倒角长度根据轧辊使用的不同时期的辊径值而确定。采 用本发明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机能够适应不同板宽的轧制要求,辊间 接触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延长了支承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带钢的厚度 差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保证了板带材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四辊轧机棍系受力图;

图2a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斜直线型辊型曲线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近似圆弧线型辊型曲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采用a型辊型、b型辊型的支承辊和采用本发明辊型的支 承辊的辊面接触应力分布示意图;

图6是采用b型辊型的支承辊和采用本发明辊型的支承辊轧制板 宽为3500mm的带钢,轧制完成后带钢的厚度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2,3中支承辊L1段的三次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 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根据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充分考虑到了宽厚板四 辊轧机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辊间应力分布均匀和板带厚度差为目标 提出了一种针对φ2000/2200×4000/4500四辊轧机的支承辊辊型曲线方 案。这种辊型曲线考虑到了在轧制过程中因轧辊辊面磨损而对辊身进 行重车和重磨造成轧辊直径减小所带来的轧辊刚度的改变这一影响 因素,轧辊倒角采用三次曲线,三次曲线的系数和倒角长度根据轧辊 使用的不同时期的辊径值而确定。本发明辊型的优点是不但改善了辊 间应力的分布,延长了支承辊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减小了带钢的厚度 差,保证了生产质量。

本发明的一种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 示,所述支承辊的辊型曲线为轴对称,从对称中心向两边依次包括平 辊段1、三次曲线段2和斜直线段3;

所述平辊段1为平行于所述支承辊的中心轴线的线段;

所述斜直线段3为与所述支承辊的中心轴线呈一定角度的线段, 其长度L2为50mm,高度H2为0.7mm;

设定B点坐标为原点(0,0),则所述三次曲线段2由方程 y=ax3+bx2+cx+d确定,其中,a、b、c、d为辊型优化系数,其取值 区间如下:

a的取值区间为0.0000000005~0.000000002,根据所述支承辊的 直径确定a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b的取值区间为-0.000004~-0.000002,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 定b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上限;

c的取值区间为0.0018~0.0029,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定c的 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d的取值区间为-0.0015~0.0075,根据所述支承辊的直径确定d 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所述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由公式L1=1000j+300k确定, 其中,L1为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j、k为与轧制条件相关的辊型系 数,其取值区间如下:

j的取值范围为0.8~1,k的取值范围为0.3~0.4,根据所述支承辊 的直径确定j和k的取值,所述支承辊的直径最大时,j取上限,k取 下限;所述支承辊直径最小时,j取下限,k取上限。

所述三次曲线段2的长度L1的取值范围为920~1090mm,倒角 深度H2的取值范围为0.71~0.91mm,支承辊直径最大时取下限。

本发明中,所述支承辊为直径为2000~2200mm、辊身长度为 4000~4500mm的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支承辊为直径为2100mm、辊身长度为4300mm的 四辊轧机支承辊,如图4,L2为50mm,H2为0.7mm。

L1的取值为:

L1=1000j+300k,j、k为与轧制条件相关的辊型设计参数。本实 施例中,取j的值为0.845,k的值为0.35,则L1取为950mm。

L1之间的三次曲线段2由方程y=ax3+bx2+cx+d确定,其曲线 形式如图7所示。方程中各个系数取值如下:

a=0.0000000008;

b=-0.0000025;

c=0.0023;

d=-0.0002。

L1段的三次曲线2与支承辊中部平辊端1辊型相切,并平滑连 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支承辊为直径为2200mm、辊身长度为4500mm的 四辊轧机支承辊,如图4,L2为50mm,H2为0.7mm。

L1的取值为:

L1=1000j+300k,j、k为与轧制条件相关的辊型设计参数。本实 施例中,取j的值为1,k的值为0.3,则L1取为1090mm。

L1之间的三次曲线段2由方程y=ax3+bx2+cx+d确定,其曲线 形式如图7所示。方程中各个系数取值如下:

a=0.0000000005;

b=-0.000002;

c=0.0018;

d=-0.0015。

L1段的三次曲线2与支承辊中部平辊端1辊型相切,并平滑连 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支承辊为直径为2000mm、辊身长度为4000mm的 四辊轧机支承辊,如图4,L2为50mm,H2为0.7mm。

L1的取值为:

L1=1000j+300k,j、k为与轧制条件相关的辊型设计参数。本实 施例中,取j的值为0.8,k的值为0.4,则L1取为920mm。

L1之间的三次曲线段2由方程y=ax3+bx2+cx+d确定,其曲线 形式如图7所示。方程中各个系数取值如下:

a=0.000000002;

b=-0.000004;

c=0.0029;

d=0.0075。

L1段的三次曲线2与支承辊中部平辊端1辊型相切,并平滑连 接。

国内某中板厂4300mm宽厚板轧机的支承辊的辊型有两种形式, 分别是a型——斜直线型和b型——近似圆弧线型,分别如图2a和图2b 所示。这两种辊型的倒角长度均为500mm。利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 了这两种辊型的辊面应力分布,计算所用的轧制参数是:板宽为 3500mm,轧制力为5000吨,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5显示了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轧制过程中采用某中板厂的a型 支承辊辊型和b型支承辊辊型以及采用本发明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 机的支承辊辊间应力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a型支承辊辊 型的四辊轧机辊间应力分布很不均匀,支承辊端部有较大的应力集中 现象,最大辊间接触应力约为1430Mpa,对称面与端部的辊间应力相 差约为400Mpa;采用b型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机的辊间应力分布较 a型支承辊辊型的均匀,最大辊间应力约为1310Mpa,对称面处于端 部的辊间应力分布相差约300Mpa;采用本发明支承辊辊型四辊轧机 的辊间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端部最大辊间接触应力约为1200Mpa,对 称面与端部的辊间接触应力相差约为200Mpa,有效的缓和了支承辊 端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有抑制了轧辊端部剥落的现象,延长了轧辊的 使用寿命。

图6显示了利用有限元法分别采用某中板厂b型支承辊辊型和本 发明支承辊辊型四辊轧机,轧制带钢完成后带钢的厚度差情况,从图 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机轧制带钢完成后,带 钢的厚度差较采用该中板厂b型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机带钢的厚度 差小,带钢的生产质量得到了保证。

该中板厂四辊轧机采用了本发明的支承辊辊型后,支承辊边部剥 落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支承辊寿命提高了约10%~15%。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宽厚板四辊轧机的支承辊, 其辊型曲线考虑了在轧制过程中因轧辊辊面磨损而对辊身进行重车 和重磨造成轧辊直径减小所带来的轧辊刚度的改变这一影响因素,轧 辊倒角采用三次曲线,三次曲线的系数和倒角长度根据轧辊使用的不 同时期的辊径值而确定。采用本发明支承辊辊型的四辊轧机能够适应 不同板宽的轧制要求,辊间接触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延长了支承辊的 使用寿命,同时带钢的厚度差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保证了板带材的 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