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起重机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安装方法

起重机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安装方法。组合臂节包括:臂节本体(110)和设置于臂节本体(110)上的连接部(170),连接部(170)位于臂节本体(110)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用于与起重机的回转总成(300)上端连接;臂节本体(110)中,连接部(170)所在的部分形成回转塔身节段(112),位于回转塔身节段(112)与第一端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平衡臂第一节臂节的平衡臂节段(111),位于回转塔身节段(112)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起重臂第一节臂节的起重臂节段(113)。本发明减少了塔式起重机上装部分部件数量,设计、制作和安装得到简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6566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54676.4

  • 发明设计人 钱建军;李建华;孙旭国;

    申请日2012-07-20

  • 分类号B66C23/64(20060101);B66C23/66(20060101);B66C23/82(20060101);B66C13/5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吴贵明;余刚

  •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11: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6C23/6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7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10-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6C23/6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7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5-21

    授权

    授权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C23/64 申请日:2012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 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第一节平衡臂臂节、回转塔身和第一节起重臂臂节分开设置。 这种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图1.1~1.6分别表示:

1.1、安装塔身和回转总成1;

1.2、在回转总成1上安装回转塔身2;

1.3、在回转塔身2的后侧安装第一节平衡臂臂节3;

1.4、安装第二节平衡臂臂节4及部分平衡重(例如一块平衡重);

1.5、在回转塔身2的前侧安装起重臂5以及剩余平衡重;

1.6、在空中穿绕钢丝绳,钢丝绳穿过载重小车6后绕向置于地面上的吊钩,最后将钢丝 绳固定于起重臂的臂尖位置。

以上现有技术的塔式起重机的上装部分装配部件较多、安装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在空中 穿绕钢丝绳有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的起重机上装部分装配部件较多、安装过程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组合臂节,包括:臂节本体和设置于臂节本体上的连接部, 其中,连接部位于臂节本体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用于与起重机的回转总成的 上端连接;臂节本体中,连接部所在的部分形成回转塔身节段,位于回转塔身节段与第一端 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平衡臂第一节臂节的平衡臂节段,位于回转塔身节段与第二端 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起重臂第一节臂节的起重臂节段。

进一步地,组合臂节还包括: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分别设置于平衡臂节段上;载重小 车,设置于起重臂节段上。

进一步地,组合臂节还包括支腿,支腿设置于平衡臂节段下部,支腿的下端至臂节本体 下表面的距离与载重小车的下端至臂节本体下表面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臂节本体为一个整体臂节或两个以上臂节的组合。

进一步地,组合臂节还包括平台和栏杆,设置于臂节本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组合臂节还包括司机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塔身和连接于塔身上的回转总成,其中,起重机还包 括前述的起重机的组合臂节,组合臂节的连接部与回转总成的上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起重机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a,安装起重机的塔身和回转 总成;步骤b,将组合臂节的连接部与回转总成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组合臂节包括分别设置于平衡臂节段上的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以及设置于起 重臂节段上的载重小车;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c,将起重机的吊钩置于组合臂节的载重小车下 面,在地面穿绕好起升钢丝绳和变幅钢丝绳;在步骤b中,将穿绕好起升钢丝绳和变幅钢丝 绳的组合臂节的连接部与回转总成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d,将平衡臂的其余臂节安装在组合臂节的臂节本体的第 一端。

进一步地,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e,在地面组合起重臂的其余臂节并固定起升钢丝绳和变 幅钢丝绳后,将组合好的起重臂的其余臂节安装在臂节本体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臂节、起重机和起重机的安装方法,由于以组合臂节代替平衡臂的第 一节臂节、回转塔身和起重臂的第一节臂节,减少了塔式起重机上装部分部件的数量,设计、 制作和安装均得到简化。进一步地,将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分别设置于平衡臂节段上,将载 重小车设置于起重臂节段上,可以在地面将变幅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绕好后再起吊,避免了 在空中穿绕钢丝绳,降低了绕绳难度,且减少高空作业,利于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 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组合臂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X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组合臂节在地面穿绕变幅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 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组合臂节的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起重机的组合臂节特别适用于塔式起重机。

如图2至图4所示,组合臂节100主要包括臂节本体110和设置于臂节本体110上的连接 部170,其中,连接部170位于臂节本体110的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用于与起重 机的回转总成300的上端连接;臂节本体110中,连接部170所在的部分形成回转塔身节段 112,位于回转塔身节段112与第一端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平衡臂第一节臂节的平衡 臂节段111,位于回转塔身节段112与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形成作为起重机的起重臂第一节臂节 的起重臂节段113。

本实施例的组合臂节100是集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平衡臂的第一节臂节、回转塔身 和起重臂的第一节臂节于一体的单一结构,以该单一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塔式起重机的平衡 臂的第一节臂节、回转塔身和起重臂的第一节臂节多个部件,减少了塔式起重机上装部分部 件的数量,使上装部分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均得到简化。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70共包括四个连接组件,四个连接组件在臂节本 体110的两个下弦杆上对称设置,使它们的中心形成矩形结构。每个连接组件的中间位置包括 一个定位销孔,两端延伸出相应的下弦杆的两侧,每一端包括供连接螺栓穿过的连接孔,每 个连接组件通过螺栓与回转总成300上端的相应部件连接。因此,臂节本体110中,连接部 170的四个连接组件围成的部分形成回转塔身节段112,该回转塔身节段112代替了现有技术 中塔式起重机的回转塔身。

另外,组合臂节100还包括了分别设置于平衡臂节段111上的变幅机构120和起升机构 130以及包括设置于起重臂节段113上的载重小车150。如图4所示,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在 地面将变幅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绕好后再起吊,避免了在空中穿绕钢丝绳,降低了绕绳难度, 且减少高空作业,利于安全生产。

为了使组合臂节100可以在地面上稳定放置,组合臂节100还包括支腿180,支腿180设 置于平衡臂节段111下部,支腿180的下端至臂节本体110下表面的距离与载重小车150的下 端至臂节本体110下表面的距离大致相等。因此,通过支腿180和载重小车150的共同支撑作 用,可以实现臂节本体110在地面上稳定放置,便于组合臂节100本身的组装工作。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组合臂节100的臂节本体110为一个整体臂节,臂节 本体的截面可以呈矩形、梯形等。当然,臂节本体110也可以由两个以上臂节组合形成。

组合臂节100还包括设置于臂节本体110的侧面的平台和栏杆160。另外,组合臂节还包 括了司机室140,如图2至图4所示,司机室140可以设置于平台和栏杆160外侧。以上设置 进一步减少了塔式起重机上装部分部件的数量,使上装部分的安装工作简化。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塔式起重机的安装过程。该塔式起重机包括塔身200、连接于塔身 200上的回转总成300和前述的组合臂节100,其中组合臂节100的连接部170与回转总成300 的上端连接。在图5中图5.1~5.5分别表示:

5.1,安装好起重机的塔身200后将起重机的回转总成300安装在塔身200上;

5.2,吊装穿绕好起升钢丝绳410和变幅钢丝绳420的组合臂节100,将组合臂节100的 连接部170与回转总成300的上端连接。在组合臂节100吊装前在地面对组合臂节100进行 组装,并穿绕好起升钢丝绳410和变幅钢丝绳420。

组合臂节100的组装过程如下,将载重小车150安装在组合臂节的臂节本体110上,通过 臂节本体110上的支腿180和载重小车150将臂节本体110平稳地放在地面上,然后安装平台 和栏杆160、起升机构130、变幅机构120以及司机室140等。

图4是本实施例的组合臂节100在地面穿绕起升钢丝绳410和变幅钢丝绳420的结构示 意图。穿绳前将组合臂节100平稳放置在高支架上,将起重机的吊钩400置于组合臂节100 的载重小车150下面,在地面穿绕好起升钢丝绳410和变幅钢丝绳420。

5.3,将平衡臂的第二节臂节500安装在组合臂节100的臂节本体110的第一端,从而第 二节臂节500和平衡臂节段111共同形成完整的平衡臂。其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平衡臂上安装 部分平衡重600(例如一块平衡重)。

5.4,在地面组合起重臂的其余臂节,形成起重臂臂节组件700,并将起升钢丝绳410和 变幅钢丝绳420固定在起重臂臂节组件700上。

5.5,将组合好的起重臂臂节组件700安装在臂节本体110的第二端,从而起重臂臂节组 件700和起重臂节段113共同形成完整的起重臂。之后在平衡臂上安装其余平衡重60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减少了塔式起重 机上装部分部件的数量,设计、制作和安装均得到简化。在地面将变幅钢丝绳和起升钢丝绳 绕好后再起吊,避免了在空中穿绕钢丝绳,降低了绕绳难度,且减少高空作业,利于安全生 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