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对等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资源控制代理及系统

对等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资源控制代理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等(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呼叫过程中,资源控制代理(RC-proxy)收到P2P网络中的业务控制功能(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策略控制实体(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应用层服务质量(QoS)请求消息;和/或,所述RC-proxy收到所述PCE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系统及资源控制代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在P2P网络中有效地实现策略控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00727.3

  • 发明设计人 吴建华;陶全军;

    申请日2011-04-21

  • 分类号H04L2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7: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08 专利号:ZL2011101007273 申请日:20110421 授权公告日:201711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14

    授权

    授权

  • 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104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等(P2P,Peer-to-Peer)网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P2P网络 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资源控制代理(RC-proxy,Resource Control Proxy) 及系统。

背景技术

P2P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P2P网络的参与者共享整个网络所拥有的资 源和服务,这些共享资源和服务能被网络中的其它节点直接访问而无须经过特 殊的中间实体的转发。在P2P网络中,每个参与者既是资源和服务的提供者 (server),同时又是资源和服务的获取者(client)。P2P网络采用的是叠加网 技术,即:节点加入到自组织的叠加(Overlay)网络中,并可以使用分布式哈 希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算法实现资源的快速查找和定位。

P2P网络的协议主要包括: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资源定位与发现(RELOAD,REsource LOcation And  Discovery)协议,RELOAD协议详见draft-ietf-p2psip-base-00。RELOAD协议 提供了自组织网络的基本业务,所述基本业务包括:节点间消息的路由、数据 的存储及查找。此外,RELOAD协议还定义了节点登记服务器(Enrollment  Server),所述Enrollment Server用于为节点分配节点号、安全证书、以及overlay 网络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采用何种DHT算法等。RELOAD 协议将overlay网络中的节点分成两类,即:Peer节点及client端。其中,Peer 节点具备P2P消息路由、存储、以及查找等功能,client端可以向Peer节点发 送P2P消息,由Peer节点进行消息路由和数据存储,client端自身不具备P2P 层的消息路由和数据存储功能。

随着P2P网络技术及相关协议的发展和成熟,电信网络中也开始引入P2P 网络技术,进行核心网业务的控制和处理,图1为一种典型的引入P2P网络的 电信网络的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该网络的设备包含:业务控制功能(SCF,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实体及用户终端(UE,User Entity)。其中,SCF实 体作为Peer节点加入到Overlay网络中,所有的SCF实体组成一个均质化的P2P 核心网,共同完成P2P核心网业务的控制功能。在P2P核心网中,每个SCF 实体的功能相同,负责用户接入、会话控制、以及业务触发。UE作为client端 接入到P2P核心网中,换句话说,Overlay网络中的UE除了具备传统网络中 UE的功能外,还具备P2P网络的client端的功能。在以下的描述中,将SCF 实体称为SCF节点。在P2P核心网中,每个UE都具有负责处理UE业务的SCF 节点,也称为负责节点。在该组网模式下,基本呼叫的话务模型如图2所示, 假设UE 1为主叫,UE 2为被叫,SCF 1为UE 1的负责节点,SCF 2为UE 2 的负责节点,UE 1与UE 2之间的呼叫过程为:UE 1的呼叫业务经过SCF 1 处理后,发送给SCF 2,SCF 2将收到的业务进行处理后,发送给UE 2。会话 过程中,UE与SCF之间、以及SCF与SCF之间的业务信令交互采用会话初始 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UE与SCF之间、以及SCF与SCF 之间的P2P层的交互比如P2P层的路由和存储等则采用RELOAD协议。

为了保证用户通话质量,同时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运营商需要对网络进行 策略控制。目前,策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 协议(TISPAN,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的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的资源接纳功能(RACF,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的策略与计费控制(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上述策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类似,上述策略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包 含:应用功能(AF,Application Function)实体31、策略控制功能实体32、以 及策略执行功能实体33。其中,AF实体31的功能为:对业务层进行抽象,并 实现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映射的第一层映射,即:在获取业务 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信息后,将SDP中的信息映 射成业务QoS信息,并封装在Diameter消息中下发给策略控制功能实体32; 策略控制功能实体32的功能为:基于运营商策略、业务QoS请求、以及用户 签约等信息制定相应的资源控制策略,并下发给策略执行功能实体33安装执 行。策略执行功能实体33的功能为:在策略控制功能实体的指导下,进行QoS 策略实施、门控、信息上报等操作。

现有的策略控制系统适用于传统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网络。如果将现有的策略控制系统直接应用到引入P2P网络技术的 电信网络中,将会产生路由问题。具体地讲,当现有的策略控制系统应用到引 入P2P网络技术的电信网络时,要求SCF节点具备AF实体的功能,并和策略 控制功能实体对接。由于SCF节点存在高动态性,在一个策略控制过程中,当 SCF节点失效或发生数据迁移后,策略控制功能实体需将后续相关消息路由到 新的SCF节点上,但是,在现有的系统中,策略控制功能实体对于SCF节点的 动态变化无法感知,因此,会导致后续相关消息无法路由到正确的目标节点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 法、RC-proxy及系统,能在P2P网络中有效地实现策略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呼叫过程中,RC-proxy收到P2P网络中的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 息消息后,获取策略控制实体(PCE,Policy Control Entity)的地址信息,之后 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所述RC-proxy收到所述PCE发送 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 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呼叫过程中所述SCF节点首次向所述RC-proxy发送消息时,所述SCF节 点获取所述RC-proxy的地址信息,之后与所述RC-proxy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所述RC-proxy的地址信息,为:

所述SCF节点加入P2P网络时,登记服务器将包含所述RC-proxy的地址 信息的配置文件下发给SCF节点;或者,

所述SCF节点从P2P网络中的跟踪服务器中查询,获取所述RC-proxy的 地址信息;或者,

所述SCF节点通过DHT算法,获取所述RC-proxy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RC-proxy的地址信息为:IP地址、或为域名、或为节 点(Node)编号(ID,Identity)。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P2P网络中的PCE的地址信息,为:

所述RC-proxy向Diameter路由代理(DRA,Diameter Routing Agent)查 询,获取所述PCE的地址信息;或者,

所述RC-proxy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所述PCE的地址信息;或者,

所述RC-proxy从本地预先存储的地址信息中获取所述PCE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RC-proxy与所述SCF节点之间、以及所述RC-proxy 与所述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采用的协议不 同时,在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RC-proxy将收到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进行协议转换处理;

相应的,在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RC-proxy将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进行协议转换。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所述SCF节点上,所述SCF节点将应用层SDP 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之后向所述RC-proxy发送包含应用层QoS信息 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所述RC-Proxy上,所述RC-proxy将收到的应 用层业务信息消息中的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为:

当所述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直接从 本地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当所述RC-proxy本地未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根据DHT算 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所述RC-proxy本 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所述RC-proxy获知对应的SCF 节点失效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将存储的失效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 息,之后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在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该方法 进一步包括:

所述RC-proxy与所述备份SCF节点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且RC-proxy确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该方法 进一步包括:

所述SCF节点向所述RC-proxy返回错误应答消息;

所述RC-proxy收到错误应答消息后,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数 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 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 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在向所述数据迁移的目标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 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RC-proxy与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建立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资源控制代理,该资源控 制代理包括:获取模块及发送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收到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 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PCE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和/或,收到PCE 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

发送模块,用于收到获取模块发送的PCE的地址信息后,向PCE发送应 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收到获取模块发送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后,向 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在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 DRA查询,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或者,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PCE 的地址信息;或者,从本地预先存储的地址信息中获取PCE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具体 用于:当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直接从本地获取对应 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当本地未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根据 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本地预先已存储对 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并在获知对应的SCF节点失效后,所述获取模 块,还用于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SCF节点 的地址信息,将存储的失效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备份SCF节点的 地址信息,并将所述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收到获取模块发送的所述备份节点的地址信息后, 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当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确定出收 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 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 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 将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收到获取模块发送的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 点的地址信息后,向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当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 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不同时,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将收到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策略控制相关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处 理,并将协议转换处理后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策略控制相关信息分别 发送给PCE和/或SCF节点。

上述方案中,该资源控制代理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PCE的地 址信息、和/或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上述方案中,该资源控制代理进一步包括:建立连接模块,用于与SCF节 点建立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 SCF节点、RC-proxy、以及PCE;其中,

第一SCF节点,用于呼叫过程中,向RC-proxy发送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 和/或,接收RC-proxy发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RC-proxy,用于收到第一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 的地址信息,并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收到PCE发送的 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向第一SCF节点发送策 略控制相关消息;

PCE,用于接收RC-proxy发送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向RC-proxy 发送Diameter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SCF节点,还用于呼叫过程中首次向所述RC-proxy 发送消息时,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并与RC-proxy建立连接;

所述RC-proxy,还用于与第一SCF节点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SCF节点,为第一SCF节点的备份 SCF节点,用于接收RC-proxy发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第一 SCF节点的地址信息,RC-proxy获知第一SCF节点失效后,所述RC-proxy, 还用于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第二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将存储的 第一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第二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向第二SCF节 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RC-proxy,还用于与第二SCF节点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SCF节点,还用于与RC-proxy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三SCF节点,用于接收RC-proxy发 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RC-proxy确 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所述第一SCF节点, 还用于向RC-proxy返回错误应答消息;

所述RC-proxy,还用于收到第一SCF节点返回的错误应答消息后,根据 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第三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应的第一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第三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向第三SCF节点发送策略 控制相关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RC-proxy,还用于与第三SCF节点建立连接;

第三SCF节点,还用于与RC-proxy建立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RC-proxy及系统,呼叫过 程中,RC-proxy收到P2P网络中的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 获取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所述 RC-proxy收到所述PCE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如此,能在P2P网络中有效地 实现策略控制。除此以外,由于RC-proxy会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 息后,才将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发送给SCF节点,如此,在当前处理业务的SCF 节点失效或发生数据迁移时,能将策略控制相关消息正确地路由到对应的SCF 节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的引入P2P网络的电信网络的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引入P2P网络的电信网络的基本呼叫的话务模型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策略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本发明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资源控制代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呼叫过程中,RC-proxy收到P2P网络中的SCF节 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应 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所述RC-proxy收到所述PCE发送的Diameter消 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 息。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需要进行呼叫时,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之后与 RC-proxy建立连接;

这里,所述SCF节点为P2P网络中的Peer节点,所述SCF节点实现的功 能为:负责用户接入、会话控制、以及业务触发;

呼叫过程中SCF节点首次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才需要执行步骤401; 连接建立后,SCF节点后续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则不需要执行步骤401, 直接可以向RC-proxy发送消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RC-proxy以P2P的client端接入到P2P网络中,具体 接入过程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其中,SCF节点与RC-proxy 之间采用RELOAD协议进行路由,如此,能与现有的网络完全融合;RC-proxy 与SCF节点之间不限制采用何种协议来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 关信息,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 信息所采用的协议具体可以是RELOAD协议、或Diameter协议、或其它合适 的应用层协议;

所述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在SCF节点加入P2P网络时,enrollment server将包含RC-proxy的地址信 息的配置文件下发给SCF节点,SCF节点据此得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或 者,

SCF节点从P2P网络中的跟踪(tracker)服务器中进行查询,得到RC-proxy 的地址信息;或者,

SCF节点通过DHT算法,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其中,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会向tracker服务器发起注册,tracker 服务器会存储RC-proxy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 会根据DHT算法,将自身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存储在P2P网络中的特定节 点上,SCF节点通过DHT算法可以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所述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或Node ID等;

如果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 信息所采用的协议不为RELOAD协议,则在与RC-proxy建立连接时,该方法 进一步包括:

SCF节点与RC-proxy建立应用层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RC-Proxy作为逻辑单元,可以单独部署,也可以与其它网 元设备设置在一起,举个例子来说,RC-Proxy可以部署在PCE上。

步骤402:RC-proxy收到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 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RC-proxy收到PCE 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节点 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这里,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包括:SCF节点的地址信息、用户标识、 应用层业务信息、以及SCF与RC-proxy(SR,SCF-RC-proxy)之间会话的会 话标识;其中,所述应用层业务消息为:应用层SDP信息或应用层QoS信息; 具体地,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SCF节点上,SCF节点将应用层SDP信息 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之后携带在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中发送给RC-proxy,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RC-Proxy上,则SCF节点向RC-proxy发送的应用 层业务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RC-proxy收到应用层SDP信息后,将应用层 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其中,应用层SDP信息和应用层QoS信息 的具体映射方式为现有技术;

在实际应用时,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 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采用为Diameter协议。当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 以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所采 用的协议不同时,RC-proxy将收到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 进行协议转换处理后,再发送给PCE或SCF节点;其中,进行协议转换的具 体处理过程可采用现有的协议转换处理流程;

所述PCE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的策略控制功能实体完全相同,所述PCE 具体可以是:3GPP PCC中的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实体、或TISPAN的RACS中的基于业务的策略决策功能(SPDF, Service-based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或ITU的通用RACF(x-RACF);

所述diameter消息具体可以是确认消息、或时间上报消息、或其它策略控 制相关消息;

所述获取PCE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RC-proxy向DRA查询,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或者,

RC-proxy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或者,

RC-proxy从本地预先存储的地址信息中获取PCE的地址信息;

其中,PC-proxy向DRA查询获取PCE的地址信息、以及从本地运营商策 略配置中获取PCE的地址信息的具体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时,当RC-proxy事先未存储PCE的地址信息时,可以通过向DRA 查询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或者,通过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PCE的 地址信息,当RC-proxy通过DRA查询或通过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到 PCE的地址信息后,则可以在本地存储PCE的地址信息,以便后续发送消息时 直接使用;这里,本地存储PCE的地址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建立SR 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与PCE的地址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即:对应关系, RC-proxy收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根据消息中的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即可找到对应的PCE的地址信息;

所述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直接从本地 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当RC-proxy本地未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根据DHT算法从 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其中,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的具体实现可 以是:建立PCE的地址信息、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用户标识、以及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等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即:对应关系,RC-proxy收到Diameter 消息后,根据绑定关系,即可找到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这里,当 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直接从本地获取对应 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是指:获取的 对应的SCF节点为未发生数据迁移、和/或未失效的SCF节点;

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 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如果RC-proxy获知对应的SCF节点失效,该方法 可以进一步包括:

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将存储的失效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 息,之后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在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 包括:

RC-proxy与所述备份SCF节点建立连接;

当RC-proxy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RC-proxy确 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SCF节点向RC-proxy返回错误应答消息;

RC-proxy收到错误应答消息后,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数据迁 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 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 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其中,SCF节点确定本地不存在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中携带的SR之间会话 的会话标识后,则向RC-proxy返回错误应答消息;RC-proxy收到错误应答消 息后,根据消息中的错误原因值可以确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 据已发生迁移;

在向所述数据迁移的目标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该方法还 可以进一步包括:

RC-proxy与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建立连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P2P核心网中,SCF节点向PCE发送应用层业 务信息、以及PCE向SCF节点上报策略控制相关事件的实现流程。其中, 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以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消息 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相同,本实施例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如图 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在需要进行呼叫时,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

这里,所述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在SCF节点加入P2P网络时,enrollment server将包含RC-proxy的地址信 息的配置文件下发给SCF节点,SCF节点据此得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或 者,

SCF节点从P2P网络中的tracker服务器中进行查询,得到RC-proxy的地 址信息;或者,

SCF节点通过DHT算法,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其中,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会向tracker服务器发起注册,tracker 服务器会存储RC-proxy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 会根据DHT算法,将自身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存储在P2P网络中的特定节 点上,SCF节点通过DHT算法可以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所述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或节点(Node)编号(ID, Identity);以下的描述中,所述地址信息为Node ID。

步骤502:SCF节点获取到RC-proxy的Node ID后,向RC-proxy发送连 接请求(Attach request)消息;

具体地,所述Attach request消息根据RC-proxy的Node ID在P2P网络中 进行路由,最终到达RC-proxy。

步骤503:RC-proxy收到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SCF节点返回连接请求 响应(AttachReqAns)消息;

这里,RC-proxy向SCF节点返回AttachReqAns消息后,则表明SCF节点 与RC-proxy建立了IP连接。

步骤504:SCF节点收到AttachReqAns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应用层 连接请求(AppAttach)消息。

步骤505:RC-proxy收到App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SCF节点返回应用 层连接请求响应(AppAttachAns)消息;

这里,RC-proxy向SCF节点返回AppAttachAns消息后,则表明SCF节点 与RC-proxy建立了应用层连接;

其中,步骤502~505的具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执行步骤504~505的目的为: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应用层IP地址, 并建立应用层连接,这种情况适用于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diameter 协议等应用层协议的情况,换句话说,执行步骤504~505的情况适用于需要使 用diameter协议等上层协议,且未知RC-proxy的应用层IP地址的情况。如果 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的是RELOAD协议,则可以不执行步骤 504~505;

呼叫过程中SCF节点首次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才需要执行步骤 501~505;连接建立后,SCF节点后续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则不需要执行 步骤501~505,直接可以向RC-proxy发送消息。

步骤506:SCF节点收到AppAttachAns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应用层 业务信息消息;

这里,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包含SCF节点的地址信息、用户标识、应 用层业务信息、以及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其中,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为SCF节点产生的一个字符串,用于 标识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的某个会话;

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是指:应用层SDP信息或应用层QoS信息;这里, 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还是为应用层QoS信息由AF实体的功 能的部署决定,具体地,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SCF节点上,则SCF节点 将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并携带在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中 发送给RC-proxy,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RC-Proxy上,则SCF节点向 RC-proxy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RC-proxy收到应用层SDP 信息后,将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其中,应用层SDP信息 和应用层QoS信息的具体映射方式为现有技术;

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具体使用的协议不限,可以使用RELOAD协议, 也可以使用Diameter协议等上层应用协议。

步骤507~508:RC-proxy收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的地址信 息;之后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

这里,RC-proxy获取PCE的地址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向DRA查询,也可以 是直接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其中,PC-proxy获取PCE的地址信息的 具体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具体为: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RC-proxy上,则RC-proxy收到的应用层业务 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RC-proxy将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 之后将应用层QoS信息承载在应用层QoS请求消息中发送给PCE;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SCF上,则RC-proxy收到的应用层业务信息为 应用层QoS信息,RC-proxy直接将应用层QoS信息承载在应用层QoS请求消 息中发送给PCE;

这里,RC-proxy向PCE发送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承载在diameter消息 中,所述diameter消息包含应用层QoS信息、diameter会话的session-ID、以及 RC-proxy地址信息等;

RC-proxy获取到PCE的地址信息后,会存储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用户标识、diameter session-ID、PCE的地址信息的绑定关系, 后续可根据这个存储的绑定关系进行路由,即:后续RC-proxy可根据该绑定关 系获取所述PCE地址信息及所述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步骤509:PCE收到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后,存储业务信息,向RC-proxy 返回Diameter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确认消息包含session-ID。

步骤510~511:RC-proxy收到Diameter确认消息后,获取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之后向SCF节点发送确认消息;

这里,向SCF节点发送的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RC-proxy获取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根据Diameter确认消息中的session-ID,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从而 获取到所述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步骤512:PCE需要向RC-proxy上报事件时,PCE向RC-proxy发送Diameter 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上报事件、用户标识、以及diameter  session-ID等信息。

步骤513~514:RC-proxy收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后,获取所述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所述SCF节点发送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向所述SCF节点发送的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所述SR之间会话 的会话标识、以及通知事件;

其中,RC-proxy获取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根据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的session-ID,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 从而获取到所述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步骤515:SCF节点收到事件上报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步骤516:RC-proxy收到确认消息后,根据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查询 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获取到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确认消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P2P核心网中,处理业务的SCF节点在一个会 话的策略控制过程中失效,即:所述SCF节点宕机或退出P2P核心网,其中, RC-proxy已事先存储了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用户标识、diameter session-ID、PCE的地址信息的绑定关系,其中,RC-proxy 与SCF节点之间、以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消息及策略控制 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相同。处理业务的SCF失效后,由失效的SCF节点的备 份SCF节点接替失效的SCF节点处理业务。本实施例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如 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PCE需要向RC-proxy上报事件时,PCE向RC-proxy发送Diameter 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上报事件、用户标识、以及diameter  session-ID等信息。

步骤602:RC-proxy收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且获知处理业务的SCF 节点失效后,根据用户标识的哈希(hash)值,采用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 询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采用备份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代替预先存储的绑定关系中的失效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这里,RC-proxy获知处理业务的SCF节点失效的方法可采用现有的技术, 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3:RC-proxy向备份SCF节点发送Attach request消息。

这里,当处理业务的SCF节点失效后,备份SCF节点会通过现有技术可获 知处理业务的SCF节点失效,此时,所述备份SCF节点会向RC-proxy发送Attach  request消息,以便与RC-proxy建立IP连接及应用层连接,进而接替失效的SCF 节点处理业务;其中,备份SCF节点可通过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信息获得 RC-proxy的地址信息;

当所述RC-proxy的地址信息为RC-proxy的Node ID时,所述Attach request 消息根据RC-proxy的Node ID在P2P网络中进行路由,最终到达RC-proxy。

步骤604:备份SCF节点收到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RC-proxy返回 AttachReqAns消息;

这里,备份SCF节点向RC-proxy返回AttachReqAns消息后,则表明备份 SCF节点与RC-proxy建立了连接。

步骤605:RC-proxy收到AttachReqAns消息后,向备份SCF节点发送 AppAttach消息。

步骤606:备份SCF节点收到App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RC-proxy返回 AppAttachAns消息;

这里,备份SCF节点向RC-proxy返回AppAttachAns消息后,则表明备份 SCF节点与RC-proxy建立了应用层连接;

其中,步骤603~606的具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执行步骤605~606的目的为:RC-proxy获取备份SCF节点的应用层IP地 址,并建立应用层连接,这种情况适用于备份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 diameter协议等应用层协议的情况,换句话说,执行步骤605~606的情况适用 于使用diameter协议等上层协议,且未知备份SCF节点的应用层IP地址的情 况。如果备份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的是RELOAD协议,则可以不执 行步骤605~606。

步骤607: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事件上报消息。

步骤608:所述备份SCF节点收到事件上报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确认 消息;

这里,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步骤609:RC-proxy收到确认消息后,根据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查询, 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获取到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确认消 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P2P核心网中,处理业务的SCF节点在一个会 话的策略控制过程中发生数据迁移,即:处理业务的SCF节点负责处理的部分 用户数据和业务信息迁移到另一个SCF节点,其中,RC-proxy已事先存储了 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SCF节点的地址信息、用户标识、diameter  session-ID、PCE的地址信息的绑定关系,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以及 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 相同。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处理业务的SCF节点称为SCF 1,将数据迁移的目 标SCF节点称为SCF 2。本实施例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701:PCE需要向RC-proxy上报事件时,PCE向RC-proxy发送Diameter 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上报事件、用户标识、以及diameter  session-ID等信息。

步骤702~703:RC-proxy收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后,获取SCF 1的地 址信息;之后向SCF 1发送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向SCF 1发送的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话 标识、以及通知事件;

其中,RC-proxy获取SCF 1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根据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的session-ID,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 从而获取到SCF 1的地址信息。

步骤704:SCF 1收到事件上报消息,且确定本地不存在消息中携带的SR 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后,向RC-proxy返回错误应答消息;

这里,由于数据迁移后,SCF 1本地将不会有所迁移的数据的任何信息, 据此,SCF 1确定本地不存在消息中携带的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错误 应答消息中携带错误原因,即: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不存在。

步骤705:RC-proxy收到错误应答消息后,根据用户标识的hash值,采用 DHT算法从P2P网络中重新获取新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绑定关 系中SCF1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新的SCF节点即SCF 2的地址信息;

这里,RC-proxy根据错误原因可知SCF 1中的相关用户数据和业务信息发 生了迁移。

步骤706:RC-proxy向SCF 2发送Attach request消息。

步骤707:SCF 2收到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RC-proxy返回AttachReqAns 消息;

这里,SCF2向RC-proxy返回AttachReqAns消息后,则表明SCF2与 RC-proxy建立了连接。

步骤708:RC-proxy收到AttachReqAns消息后,向SCF 2发送AppAttach 消息。

步骤709:SCF 2收到App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RC-proxy返回 AppAttachAns消息;

这里,SCF 2向RC-proxy返回AppAttachAns消息后,则表明SCF 2与 RC-proxy建立了应用层连接;

其中,步骤706~709的具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执行步骤708~709的目的为:RC-proxy获取SCF 2的应用层IP地址,并 建立应用层连接,这种情况适用于SCF 2与RC-Proxy之间采用diameter协议等 应用层协议的情况,换句话说,执行步骤708~709的情况适用于需要使用 diameter协议等上层协议,且未知SCF2的应用层IP地址的情况。如果SCF 2 与RC-Proxy之间采用的是RELOAD协议,则可以不执行步骤708~709。

步骤710:之后向SCF 2发送事件上报消息。

步骤711:SCF 2收到事件上报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步骤712:RC-proxy收到确认消息后,根据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查询, 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获取到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确认消 息。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在P2P核心网中,SCF节点向PCE发送应用层业 务信息、以及PCE向SCF节点上报策略控制相关事件的实现流程。其中, RC-proxy本地不存储绑定关系,即:不存储SCF的地址信息,RC-proxy与SCF 节点之间、以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 息所采用的协议相同,本实施例实现策略控制的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801:在需要进行呼叫时,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

这里,所述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地址信息,具体为:

在SCF节点加入P2P网络时,enrollment server将包含RC-proxy的地址信 息的配置文件下发给SCF节点,SCF节点据此得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或 者,

SCF节点从P2P网络中的tracker服务器中进行查询,得到RC-proxy的地 址信息;或者,

SCF节点通过DHT算法,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其中,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会向tracker服务器发起注册,tracker 服务器会存储RC-proxy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RC-proxy加入P2P网络后, 会根据DHT算法,将自身的地址信息等相关信息存储在P2P网络中的特定节 点上,SCF节点通过DHT算法可以查找到RC-proxy的地址信息;

所述地址信息具体可以是:IP地址、或域名、或Node ID;以下的描述中, 所述地址信息为Node ID。

步骤802:SCF节点获取到RC-proxy的Node ID后,向RC-proxy发送Attach  request消息;

具体地,所述Attach request消息根据RC-proxy的Node ID在P2P网络中 进行路由,最终到达RC-proxy。

步骤803:RC-proxy收到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SCF节点返回 AttachReqAns消息;

这里,RC-proxy向SCF节点返回AttachReqAns消息后,则表明SCF节点 与RC-proxy建立了连接。

步骤804:SCF节点收到AttachReqAns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AppAttach 消息。

步骤805:RC-proxy收到AppAttach request消息后,向SCF节点返回 AppAttachAns消息;

这里,RC-proxy向SCF节点返回AppAttachAns消息后,则表明SCF节点 与RC-proxy建立了应用层连接;

其中,步骤802~805的具体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执行步骤804~805的目的为:SCF节点获取RC-proxy的应用层IP地址, 并建立应用层连接,这种情况适用于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diameter 协议等应用层协议的情况,换句话说,执行步骤804~805的情况适用于需要使 用diameter协议等上层协议,且未知RC-proxy的应用层IP地址的情况。如果 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采用的是RELOAD协议,则可以不执行步骤 804~805;

呼叫过程中SCF节点首次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才需要执行步骤 801~805;连接建立后,SCF节点后续向RC-proxy发送消息时,则不需要执行 步骤801~805,直接可以向RC-proxy发送消息。

步骤806:SCF节点收到AppAttachAns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应用层 业务信息消息;

这里,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包含SCF节点的地址信息、用户标识、应 用层业务信息、以及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其中,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为SCF节点产生的一个字符串,用于 标识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的某个会话;

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是指:应用层SDP信息或应用层QoS信息;这里, 所述应用层业务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还是为应用层QoS信息由AF实体的功 能的部署决定,具体地,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SCF节点上,则SCF节点 将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并发送给RC-proxy,如果AF实 体的功能部署在RC-Proxy上,则SCF节点向RC-proxy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 为应用层SDP信息,RC-proxy收到应用层SDP信息后,将应用层SDP信息映 射成应用层QoS信息;其中,应用层SDP信息和应用层QoS信息的具体映射 方式为现有技术;

SCF节点与RC-proxy之间具体使用的协议不限,可以使用RELOAD协议, 也可以使用Diameter协议等上层应用协议。

步骤807~808:RC-proxy收到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的地址信 息;之后向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

这里,RC-proxy获取PCE的地址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向DRA查询,也可以 是直接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其中,PC-proxy获取PCE的地址信息的 具体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PCE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具体为: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RC-proxy上,则RC-proxy收到的应用层业务 信息为应用层SDP信息,RC-proxy将应用层SDP信息映射成应用层QoS信息, 之后将应用层QoS信息承载在应用层QoS请求中发送给PCE;

如果AF实体的功能部署在SCF上,则RC-proxy收到的应用层业务信息为 应用层QoS消息,RC-proxy直接将承载在应用层QoS请求中发送给PCE;

这里,RC-proxy向PCE发送的应用层QoS请求承载在diameter消息中, 所述diameter消息包含应用层QoS信息、diameter会话的session-ID、以及 RC-proxy地址信息等;

RC-proxy查询到PCE的地址信息后,会保存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及 PCE的地址信息的绑定关系。

步骤809:PCE收到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后,存储业务信息,向RC-proxy 返回Diameter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确认消息包含session-ID、及用户标识等信息。

步骤810~811:RC-proxy收到Diameter确认消息后,根据用户标识的hash 值,采用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向SCF 节点发送确认消息;

这里,向SCF节点发送的确认消息中携带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步骤812:PCE需要向RC-proxy上报事件时,PCE向RC-proxy发送Diameter 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上报事件、用户标识、以及diameter  session-ID等信息。

步骤813~814:RC-proxy收到Diameter事件上报消息后,根据用户标识的 hash值,采用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之后 向SCF节点发送事件上报消息;

这里,所述向SCF节点发送的事件上报消息中携带所述SR之间会话的会 话标识、以及通知事件。

步骤815:SCF节点收到事件上报消息后,向RC-proxy发送确认消息;

这里,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步骤816~817:RC-proxy收到确认消息后,根据SR之间会话的会话标识 查询,查询本地存储的绑定关系,获取PCE的地址信息,之后向PCE发送确 认消息。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系统, 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SCF节点91、RC-proxy 92、以及PCE 93;其 中,

第一SCF节点91,用于呼叫过程中,向RC-proxy 92发送应用层业务信息 消息;和/或,接收RC-proxy 92发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RC-proxy 92,用于收到第一SCF节点91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 获取PCE 93的地址信息,并向PCE 93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收 到PCE 93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向第 一SCF节点91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PCE 93,用于接收RC-proxy 92发送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向 RC-proxy 92发送Diameter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SCF节点91,还用于呼叫过程中首次向所述RC-proxy发 送消息时,获取RC-proxy 92的地址信息,并与RC-proxy 92建立连接;

所述RC-proxy 92,还用于与第一SCF节点91建立连接。

当RC-proxy 92与第一SCF节点91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及策略 控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不为RELOAD协议,在与RC-proxy 92建立连接时, 所述第一SCF节点91,还用于与RC-proxy 92建立应用层连接;

所述RC-proxy 92,还用于与第一SCF节点91建立应用层连接。

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SCF节点,为第一SCF节点91的备份SCF 节点,用于接收RC-proxy 92发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RC-proxy 92本地预先已存储第 一SCF节点91的地址信息时,如果RC-proxy获知第一SCF节点91失效后, 所述RC-proxy 92,还用于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第二SCF节点的地 址信息,将存储的第一SCF节点91的地址信息更新为第二SCF节点的地址信 息,并向第二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在向第二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所述RC-proxy 92,还用 于与第二SCF节点建立连接;

所述第二SCF节点,还用于与RC-proxy 92建立连接。

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SCF节点,为数据迁移的目标SCF节点, 接收RC-proxy 92发送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当RC-proxy 92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RC-proxy 92确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所述第一SCF 节点,还用于向RC-proxy 92返回错误应答消息;

所述RC-proxy 92,还用于收到第一SCF节点返回的错误应答消息后,根 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第三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应的第一SCF 节点91的地址信息更新为第三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向第三SCF节点发送 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在向第三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之前,所述RC-proxy 92,还用 于与第三SCF节点建立连接。

所述第三SCF节点,还用于与RC-proxy 92建立连接。

这里,本发明所述系统中的第一SCF节点及RC-proxy的具体处理过程已 在上文中详述,不再赘述。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2P网络中实现策略控制的 RC-proxy,如图10所示,该RC-proxy包括:获取模块101及发送模块102; 其中,

获取模块101,用于收到SCF节点发送的应用层业务信息消息后,获取PCE 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PCE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102;和/或,收到 PCE发送的Diameter消息后,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 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102;

发送模块102,用于收到获取模块101发送的PCE的地址信息后,向PCE 发送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收到获取模块101发送的SCF节点的地址 信息后,向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其中,在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101,具体用于:向DRA 查询,获取PCE的地址信息;或者,从本地运营商策略配置中获取PCE的地 址信息;或者,从本地预先存储的地址信息中获取PCE的地址信息。

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101,具体用于:当 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直接从本地获取对应的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当本地未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时,根据DHT算 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在获取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当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 的地址信息时,并在获知对应的SCF节点失效后,所述获取模块101,还用于 根据DHT算法从P2P网络中查询失效的SCF节点的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将存储的失效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 将所述备份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102;

所述发送模块102,还用于收到获取模块101发送的所述备份节点的地址 信息后,向所述备份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关消息。

当本地预先已存储对应的SCF节点的地址信息,且确定出收到的策略控制 相关消息对应的数据已发生迁移时,所述获取模块101,还用于根据DHT算法 从P2P网络中查询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将存储的对应的SCF 节点的地址信息更新为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并将所述数 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发送给发送模块102;

所述发送模块102,还用于收到获取模块101发送的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 标SCF节点的地址信息后,向所述数据迁移到的目标SCF节点发送策略控制相 关消息。

当RC-proxy与SCF节点之间及RC-proxy与PCE之间传送应用层QoS请 求消息及策略控制相关信息所采用的协议不同时,所述发送模块102,还用于 将收到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策略控制相关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处理,并 将协议转换处理后的应用层QoS请求消息和/或策略控制相关信息分别发送给 PCE和/或SCF节点;

该RC-proxy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PCE的地址信息、和/ 或SCF节点的地址信息。

该RC-proxy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建立连接模块,用于与SCF节点建立连 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