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把缓存有机固体物料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池,和液体和污泥进行混合,再经过温度、pH值调节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有混合菌种的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与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菌种进行厌氧反应,温度为35-40度,产出的沼气回收利用,所得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压滤后进行后处理,固液分离所得液体进行沉降,沉降后污泥回收至混合池,沉降所得液体经过气浮处理及好氧生物处理,所产生污泥回收至混合池,好氧反应所得的液体部分回收至混合池,剩余进行排放或深度处理。本发明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反应效果好,有机固体转化率高,反应液循环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286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温志明;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38702.4

  • 发明设计人 温志明;唐波;

    申请日2012-07-11

  • 分类号B09B3/00;B09B5/00;C12P39/00;C12P5/02;C12R1/01;

  • 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卢海洋

  • 地址 226133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灵甸工业集中区纬四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57: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1-07

    授权

    授权

  • 2014-12-1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9B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125 申请日:201207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9B3/00 申请日:2012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适用于餐饮废弃物、动物养殖废弃物、秸秆发酵等含固体物高、有机物含量高的物料。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越来越多。在这些固体废物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传播疾病;在堆积过程中它们产生含高浓度渗滤液,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还会产生沼气,具有潜在的危险。因此,如何加速固体有机废弃物的稳定化,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干法厌氧反应设备需要15-20d的时间,才能把易生物降解的部分转化为生物气,消化后的稳定发酵物中仍含有木质纤维素。有机固体厌氧反应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使在相同的处理工艺和条件下,不同性质研究厌氧发酵的处理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处理固体有机物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把缓存时间为1-3天的有机固体物料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池,和上次处理时沉降工序中回流到混合池中的液体和上次处理时气浮工序和好氧处理工序中回收到混合池中的污泥进行混合,再经过温度35-40度、pH值5.0-8.0调节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有混合菌种的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与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菌种进行厌氧反应,温度为35-40度,产出的沼气回收利用,所得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压滤后进行后处理,固液分离所得液体进行沉降,沉降后污泥回收至混合池,沉降所得液体经过气浮处理及好氧生物处理,所产生污泥回收至混合池,好氧反应所得的液体部分回收至混合池,剩余进行排放或深度处理。

所述有机固体物料粉碎后固体物料的粒径在1-30mm之间。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5-8kg固体物 / m3d,悬浮物耐受浓度40000-80000mg/l,产沼气比0.3-0.6m3/kgCOD,其固体减容量>50%。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器输水管道、布水器出水口和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一侧,所述布水器出水口均匀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上,所述布水器采用双阀门设计,所述双阀门一端连接在布水器输水管道上,另一端连接布水器出水口,所述布水器输水管道和布水器出水口都为弧性设备。

所述混合菌种由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组成,所述水解细菌为梭菌,水解梭菌(Paenibacillus)属于杆菌属(Agrobacterium Conn),所述产氢产乙酸菌为互营单胞菌,产氢产乙酸菌(acetogenicbecteria)属于互营单胞菌属(Therrnosyntropha lipolytica),所述产甲烷菌为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混合菌,产甲烷八叠球菌科(Methanosarcina barkeri)属于古菌域(Archae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n),宽广古生菌门(Euryarchaeota),产甲烷丝状菌科(Methanogenus bacillus) 属于古菌域(Archaea),广域古菌界(Euryarchaeon),宽广古生菌门(Euryarchaeota)。

所述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比例为1:1:2-4,所述产甲烷菌中的产甲烷菌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比例为1:1.5-3,。

本发明的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反应效果好,有机固体转化率高,反应液循环使用,达到有机固体的无害化资源减量化处理,适用于餐饮废弃物、动物养殖废弃物,秸秆发酵等含固体物高,有机物含量高的物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布水器出水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布水器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布水器出水口,2、布水器输水管道,3、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4、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把缓存时间为1天的有机固体物料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池,和上次处理时沉降工序中回流到混合池中的液体和上次处理时气浮工序和好氧处理工序中回收到混合池中的污泥进行混合,再经过温度35度、pH值5.0调节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有混合菌种的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与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菌种进行厌氧反应,温度为35度,产出的沼气回收利用,所得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压滤后进行后处理,固液分离所得液体进行沉降,沉降后污泥回收至混合池,沉降所得液体经过气浮处理及好氧生物处理,所产生污泥回收至混合池,好氧反应所得的液体部分回收至混合池,剩余进行排放或深度处理。

所述有机固体物料粉碎后固体物料的粒径在5mm之间。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5kg固体物 / m3d,悬浮物耐受浓度40000mg/l,产沼气比0.3m3/kgCOD,其固体减容量为60%。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器输水管道2、布水器出水口1和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一侧,所述布水器出水口1均匀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所述布水器采用双阀门4设计,所述双阀门4一端连接在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另一端连接布水器出水口1,便于疏通布水器,减少堵塞风险,所述布水器输水管道2和布水器出水口1都为弧性设备,减小水流阻力,增加水流的流动性,同时消除死角,改进布水器的出水口,利用出水口径远远小于水管管径,使水流出口时,速度大大增加,增加反应器内的液体的混合程度。

所述混合菌种由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组成,所述水解细菌为梭菌,所述产氢产乙酸菌为互营单胞菌,所述产甲烷菌为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混合菌。

所述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比例为1:1:2,所述产甲烷菌中的产甲烷菌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比例为1:1.5。

反应时间短,反应效果好,有机固体转化率高,反应液循环使用,达到有机固体的无害化资源减量化处理,适用于餐饮废弃物、动物养殖废弃物,秸秆发酵等含固体物高,有机物含量高的物料。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把缓存时间为2天的有机固体物料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池,和上次处理时沉降工序中回流到混合池中的液体和上次处理时气浮工序和好氧处理工序中回收到混合池中的污泥进行混合,再经过温度38度、pH值7.0调节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有混合菌种的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与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菌种进行厌氧反应,温度为38度,产出的沼气回收利用,所得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压滤后进行后处理,固液分离所得液体进行沉降,沉降后污泥回收至混合池,沉降所得液体经过气浮处理及好氧生物处理,所产生污泥回收至混合池,好氧反应所得的液体部分回收至混合池,剩余进行排放或深度处理。

所述有机固体物料粉碎后固体物料的粒径在15mm之间。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6kg固体物 / m3d,悬浮物耐受浓度60000mg/l,产沼气比0.5m3/kgCOD,其固体减容量为65%。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器输水管道2、布水器出水口1和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一侧,所述布水器出水口1均匀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所述布水器采用双阀门4设计,所述双阀门4一端连接在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另一端连接布水器出水口1,便于疏通布水器,减少堵塞风险,所述布水器输水管道2和布水器出水口1都为弧性设备,减小水流阻力,增加水流的流动性,同时消除死角,改进布水器的出水口,利用出水口径远远小于水管管径,使水流出口时,速度大大增加,增加反应器内的液体的混合程度。

所述混合菌种由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组成,所述水解细菌为梭菌,所述产氢产乙酸菌为互营单胞菌,所述产甲烷菌为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混合菌。

所述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比例为1:1:3,所述产甲烷菌中的产甲烷菌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比例为1:2。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把缓存时间为3天的有机固体物料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池,和上次处理时沉降工序中回流到混合池中的液体和上次处理时气浮工序和好氧处理工序中回收到混合池中的污泥进行混合,再经过温度40度、pH值8.0调节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有混合菌种的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与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的混合菌种进行厌氧反应,温度为40度,产出的沼气回收利用,所得液体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所得固体压滤后进行后处理,固液分离所得液体进行沉降,沉降后污泥回收至混合池,沉降所得液体经过气浮处理及好氧生物处理,所产生污泥回收至混合池,好氧反应所得的液体部分回收至混合池,剩余进行排放或深度处理。

所述有机固体物料粉碎后固体物料的粒径在25mm之间。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容积负荷为8kg固体物 / m3d,悬浮物耐受浓度70000mg/l,产沼气比0.6m3/kgCOD,其固体减容量为70%。

所述中温全混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器输水管道2、布水器出水口1和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进水口3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一侧,所述布水器出水口1均匀设于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所述布水器采用双阀门4设计,所述双阀门4一端连接在布水器输水管道2上,另一端连接布水器出水口1,便于疏通布水器,减少堵塞风险,所述布水器输水管道2和布水器出水口1都为弧性设备,减小水流阻力,增加水流的流动性,同时消除死角,改进布水器的出水口,利用出水口径远远小于水管管径,使水流出口时,速度大大增加,增加反应器内的液体的混合程度。

所述混合菌种由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组成,所述水解细菌为梭菌,所述产氢产乙酸菌为互营单胞菌,所述产甲烷菌为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混合菌。

所述水解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比例为1:1: 4,所述产甲烷菌中的产甲烷菌产甲烷八叠球菌和产甲烷丝状菌的比例为1: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