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一种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螨组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特别是防治柑橘全爪螨、苹果红蜘蛛、苹果二斑叶螨和棉花红蜘蛛。该杀螨组合物相比单剂对害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杀死卵、幼螨、若螨和成螨,有利于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966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23854.7

  • 发明设计人 吴华龙;徐黎婷;

    申请日2012-06-28

  • 分类号A01N47/06;A01N37/42;A01P7/02;

  • 代理机构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田燕

  • 地址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张家墩路17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37: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N47/06 专利号:ZL201210223854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杭州宇龙化工有限公司 变更后:浙江宇龙药业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张家墩路172号 变更后: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张家墩路172号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1-22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7/06 申请日:201206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螨组合物,特别地, 本发明涉及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背景技术】

叶螨是寄生于植物的主要种类,是危害果树、蔬菜、花卉的重要害虫。 螨类个体小、分布广、适应性强;其繁殖迅速,生活史短,越冬场所变化 大;其种群结构复杂,在一个群体中可以存在所有生长阶段的螨,包括卵、 若螨、幼螨和成螨等;其对不良环境适应性强,容易对药剂产生抗药性等。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螨类的控制比较困难。

螺螨双酯分子式:C20H22Cl2O5,相对分子质量:413.29,化学名称为: 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基碳酸丁酯。

具有如下结构式

作为杀螨剂的螺螨双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有害螨体内的脂肪合 成,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适用于用来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 性的有害螨类。该药剂杀螨谱广、适应性强,对红蜘蛛、黄蜘蛛、锈礕虱、 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均有很好防效,可用于柑桔、葡萄等果树 和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的螨害治理;杀卵效果特别优异,同时对 幼若螨也有良好的触杀作用,而且持效期长能控制柑桔全爪螨危害达 40-50天。但螺螨双酯对成螨效果差,速效性较差的缺陷。

丁氟螨酯(Cyflumetofen)的分子式:C24H24F3NO4;分子量:447.45; 化学名:(RS)-2-(4-叔丁基苯基)-2-氰基-3-氧-3-(α,α,α-三氟-邻甲苯基)丙酸 -2-甲氧基乙酯。

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与现有杀螨 剂无交互抗性。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果树、蔬菜、茶 树等农作物和花卉防治寄生于植物的主要螨类,

目前,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复配及应用国内外均未见公开。本发明 人发现,将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进行复配,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杀螨 效果,减少环境污染,解决了害螨对单一农药易产生抗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单一农药易产生抗性的缺陷,持效期短等问 题,提供一种能减少农药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扩大防治谱、降低农用成 本,以及最重要的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螨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所述杀螨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螨 的用途,特别是用于防治柑橘全爪螨、苹果红蜘蛛、苹果二斑叶螨、棉花 红蜘蛛的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螨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螺 螨双酯和丁氟螨酯,二者的重量比为1:50至50:1。

优选地,该杀螨组合物中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重量比为1:20至20: 1。

更优选地,该杀螨组合物中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重量比为4:1至1:4, 最优选地,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重量比为4: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螨剂含有0.5~95重量% 的如上所述的杀螨组合物,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载体可以 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于配制杀螨组合物的任何载体均能使用。

优选地,该杀螨剂含有3~80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杀螨组合物。

更优选地,该杀螨剂含有15~70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杀螨组合物。

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均为重量百分比。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矿物类,植物类,合成填料类和无机盐类载体。 其中矿物类载体包括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氧化物类载体;硅 酸盐类载体包括例如高岭土,海泡石,珍珠陶土,蒙脱土,云母,蛭石, 叶蜡石,滑石;碳酸盐类载体包括例如碳酸钙,白云石;硫酸盐载体包括 例如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氧化物类载体包括例如生石灰,镁石灰, 硅藻土;植物类载体包括例如:柑橘渣,玉米棒芯,谷壳粉,稻壳,大豆 秸粉,烟草粉,胡桃壳,锯木粉;合成填料类载体包括例如沉淀碳酸钙水 合物,沉淀碳酸钙,白炭黑。无机盐类例如氯化钾,氯化钠。

液体载体包括水和有机溶剂。当有效成分为水乳剂或悬乳剂时,有机 溶剂起到增溶和防冻作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包括芳烃,例如苯、二甲苯、 甲苯、烷基苯、烷基萘和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例如氯乙烯、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多氯乙烷;脂肪烃,例如石油馏分、环己烷、 轻质矿物油和石蜡。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乙二 醇、丙二醇、丙三醇、脂肪醇等;醚类例如甲基乙二醇醚,乙基乙二醇醚, 石油醚。酮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以及异氟尔酮、 N-甲基-吡咯烷酮;特种溶剂还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聚乙二醇, 已腈;植物油及甲基化植物油。上述有机溶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 合使用,还可以与水一起混合使用。

本发明所述助剂可以根据需要包括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助 悬剂和防冻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本行业常用的其他助 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或湿润剂;可以是离子型 的或非离子型的。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酸和木质素磺酸的钠盐 和钙盐;分子中含有至少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脂肪胺与环氧乙烷和/环 氧丙烷的缩聚产物;甘油、十二烷醇-1、十四烷醇-1、山梨醇、蔗糖或季 戊四醇的脂肪酸酯;及它们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缩聚产物;它们的 缩聚产物的硫酸盐或磺酸盐;在分子中至少含有10个碳原子的硫酸或磺 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较佳的为钠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 酸钠、磺化蓖麻油的钠盐、烷芳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环氧乙烷 的聚合物、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

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和市售的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优选聚 氧乙烯脂肪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脂肪氨,例如乙氧基化蓖 麻油、聚氧乙烯(n20)苯乙基酚基醚油酸酯、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醚、烷基芳基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n20),醚磷 酸化三乙醇胺盐、二苯乙基酚基聚氧乙烯醚(n18)甲醛缩合物、二苯基酚 聚氧乙烯(n18)聚氧丙烯醚(n20)等。市售的乳化剂包括:农乳0201B、 农乳0203B、农乳100#、农乳500#、农乳600#、农乳600-2#、农乳1601、 农乳2201、农乳NP-10、农乳NP-15、农乳507#、农乳OX-635、农乳OX-622、 农乳OX-653、农乳OX-667、农乳CS-7、宁乳36#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 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油酸甲基 氨基乙基磺酸钠、环氧聚醚、对叔丁基醚、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磷 酸盐如六偏磷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 缩合物硫酸盐、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所述的湿润剂包括:月桂醇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 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 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丁二酸磺酸盐、月 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烷酰胺基牛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 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聚氧乙烯基醚等。

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既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例如羧甲基醇、聚乙烯 醇或聚乙酸乙烯酯;也可以是天然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黄原胶、明胶、 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硅酸铝镁、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酚醛树 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

本发明所述的消泡剂优选为:泡敌、硅酮类、C8~10脂肪醇、C10~20饱 和脂肪酸类及酰胺等。

本发明所述的杀螨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剂型 为液剂、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 剂、颗粒剂或胶囊剂等,所述剂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加 工、配制。

本发明所述的杀螨组合物可以直接制成成品制剂形式,即组合物中各 物质已经混合,直接用于杀螨;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由单独制剂提供, 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 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农业害螨的方法,在农作物和/或果实感染害螨 之前或之后,向农作物和/或果实及其生长或储存的场所施用本发明的上述 杀螨组合物或杀螨剂。施用方法为农用化学品的常规施用方法,如浇注、 喷射、喷雾等。施用量随气候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本发明所述的杀螨剂 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或仓库等。

本发明的杀螨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螨,特别是适用于防治柑 橘、苹果、山楂、棉花、茄子等作物上的柑橘全爪螨、苹果红蜘蛛、苹果 二斑叶螨、棉花红蜘蛛。

本发明所述的杀螨组合物也可以与其它具有杀螨、除草、杀菌性能的 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与杀线虫剂、防护剂、生长调节剂、植物营养素 或土壤调节剂混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所述杀螨组合物对害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能够杀死卵、幼螨、若螨和成螨;

(2)本发明所述杀螨组合物或杀螨剂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

(3)降低了使用剂量,减少农民用药成本;利用2种农药对害螨不 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作用机理进行合理地混配,既延长了农药使用寿命, 又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 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 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本发明中所有固体制剂的配比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液体制剂的 配比中百分比均为体积百分比,有效成分比均指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的重 量比。

一、制备实施例

1、乳油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 均匀,必要时用水浴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

实施例1(30%乳油,有效成分比2: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10%,农乳2201#7.5%,农乳600#4.5%, 二甲基甲酰胺8%,溶剂油150补足至100%。

实施例2(25%乳油,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5%,农乳500#5%,农乳0201B10%,二 甲基甲酰胺12%,溶剂油150补足至100%。

实施例3(42%乳油,有效成分比20:1)

螺螨双酯40%,丁氟螨酯2%,农乳0203B 6%,农乳0201B 9%, 环己酮8%,溶剂油150补足至100%。

2、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 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加工产品。

实施例4(25%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4)

螺螨双酯5%,丁氟螨酯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白碳黑5%, 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5(45%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8)

螺螨双酯5%,丁氟螨酯40%,十二烷基硫酸钠1.5%,萘磺酸甲醛缩 合物5%,木质素磺酸钠3%,白碳黑8%,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6(42%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20)

螺螨双酯2%,丁氟螨酯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8%,对叔丁基醚 2%,白碳黑10%,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3、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 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 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7(30%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2: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10%,木质素磺酸钠15%,甲基萘磺酸钠 甲醛缩合物5%,环氧聚醚5%,膨润土10%,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8(40%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1: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20%,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8%,萘酚 磺酸甲醛缩合物10%,可溶性淀粉8%,硫酸钠10%,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9(50%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40%,丁氟螨酯10%,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8%,萘酚 磺酸甲醛缩合物10%,可溶性淀粉8%,硫酸钠10%,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10(45%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8:1)

螺螨双酯40%,丁氟螨酯5%,木质素磺酸钠15%,甲基萘磺酸钠甲 醛缩合物5%,环氧聚醚5%,膨润土10%,高岭土补足至100%。

4、悬浮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润湿 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混合均匀后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砂磨至一定的粒径 过滤后加入增稠剂剪切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11(30%悬浮剂,有效成分比2: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10%,拉开粉1.5%,Soproplot SC 3%,黄 原胶0.15%,硅酸镁铝1.5%,418G 0.3%,BIT 0.05%,乙二醇3%,水补 足至100%。

实施例12(40%悬浮剂,有效成分比1: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20%,木质素磺酸钠5%,白碳黑0.3%, 凹凸棒土1.0%,磷酸二氢钾0.2%,乙二醇4%,磷酸三丁酯0.2%,水补 足至100%。

实施例13(25%悬浮剂,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5%,膨润 土1.0%,农乳OX-656 5.0%,丙三醇4%,磷酸三丁酯0.2%,水补足至 100%。

实施例14(36%悬浮剂,有效成分比8:1)

螺螨双酯32%,丁氟螨酯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 硅酸铝镁1.0%,黄原胶0.1%,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水补足至 100%。

5、水乳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配成均一油相, 将水,乙二醇混合搅拌配成水相,在高剪切的条件下,将油相缓慢的加入 到水相中,即可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15(25%水乳剂,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5%,溶剂油S-150 30%,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3%,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6%,乙二醇3%,水补至100%。

实施例16(36%水乳剂,有效成分比8:1)

螺螨双酯32%,丁氟螨酯4%,溶剂油S-150 30%,三苯乙基酚聚氧 乙烯醚磷酸酯4%,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5%,乙二醇 3%,水补至100%。

实施例17(20%水乳剂,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16%,丁氟螨酯4%,溶剂油S-150 30%,三苯乙基酚聚氧 乙烯醚磷酸酯3%,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丙 二醇3%,水补至100%。

6、微乳剂加工工艺: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配成均一油相, 将水逐渐加入到油相中,搅拌至均一透明即可。

实施例18(25%微乳剂,有效成分比4: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5%,N-甲基吡咯烷酮6%,溶剂油S-150 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8%,水补至 100%。

实施例19(36%微乳剂,有效成分比8:1)

螺螨双酯32%,丁氟螨酯4%,异丙醇10%,溶剂油S-150 15%,十 二烷基苯磺酸钙2%,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9%,水补至100%。

实施例20(40%微乳剂,有效成分比1:1)

螺螨双酯20%,丁氟螨酯20%,N-辛基吡咯烷酮6%,溶剂油S-150 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6%,水补至 100%。

实施例21(40.8%微乳剂,有效成分比1:50)

螺螨双酯0.8%,丁氟螨酯40%,N-辛基吡咯烷酮6%,溶剂油S-150 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6%,水补至 100%。

实施例20(51%微乳剂,有效成分比50:1)

螺螨双酯50%,丁氟螨酯1%,N-辛基吡咯烷酮6%,溶剂油S-150 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6%,水补至 100%。

二、生物活性实施例

生物活性实施例分为室内生物活性实施例和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

1.室内生物活性

实施例1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进一步了解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复配组合物对害虫的毒力,进行了 大量配方筛选试验。试验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农业行 业标准NY/T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 用浸渍法。将柑桔嫩叶片带柄剪下,插于加水的安培瓶中。接一定数量的 成螨。待成螨产卵24h后,去除成螨,将带有足够多卵的叶片浸于药液中 10s,迅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将叶片重新置于安培瓶中,自然晾干。 置于观察室(25±1℃、湿度70%~80%、16h光照/d)内培养。试验重复4 次,并设空白对照,待对照全部孵化后进行调查。调查时以不能孵化和不 能正常爬行的幼螨视为死虫。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 +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 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

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混配对供试靶标均有很高 的活性,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混配后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螺螨双酯: 丁氟螨酯=4: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显著。结果详见下表1。

表1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复配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2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对苹果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了解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复配组合物对害虫的毒力,进行了大量配 方筛选试验。试验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用浸渍 法。将苹果嫩叶片带柄剪下,插于加水的安培瓶中。接一定数量的成螨。 待成螨产卵24h后,去除成螨,将带有足够多卵的叶片浸于药液中10s, 迅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将叶片重新置于安培瓶中,自然晾干。置于 观察室(25±1℃、湿度70%~80%、16h光照/d)内培养。试验重复4次, 并设空白对照,待对照全部孵化后进行调查。调查时以不能孵化和不能正 常爬行的幼螨视为死虫。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 +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 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

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混配对供试靶标均有很高 的活性,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混配后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螺螨双酯: 丁氟螨酯=4: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显著。结果详见下表2。

表2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复配对苹果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3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对苹果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复配组合物对害虫的毒力,进行了大量配方筛 选试验。试验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用浸渍 法。将苹果嫩叶片带柄剪下,插于加水的安培瓶中。接一定数量的成螨。 待成螨产卵24h后,去除成螨,将带有足够多卵的叶片浸于药液中10s, 迅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将叶片重新置于安培瓶中,自然晾干。置于 观察室(25±1℃、湿度70%~80%、16h光照/d)内培养。试验重复4次, 并设空白对照,待对照全部孵化后进行调查。调查时以不能孵化和不能正 常爬行的幼螨视为死虫。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 +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 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

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混配对供试靶标均有很高 的活性,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混配后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螺螨双酯: 丁氟螨酯=4: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显著。结果详见下表3。

表3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复配对苹果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4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对棉花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复配组合物对害虫的毒力,进行了大量配方筛 选试验。试验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4.7-2006)和创制农药生物活性评价SOP(杀虫剂卷),采用浸渍 法。将棉花嫩叶片带柄剪下,插于加水的安培瓶中。接一定数量的成螨。 待成螨产卵24h后,去除成螨,将带有足够多卵的叶片浸于药液中10s, 迅速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将叶片重新置于安培瓶中,自然晾干。置于 观察室(25±1℃、湿度70%~80%、16h光照/d)内培养。试验重复4次, 并设空白对照,待对照全部孵化后进行调查。调查时以不能孵化和不能正 常爬行的幼螨视为死虫。

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用中的含量(%) +B的毒力指数×B在混用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若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为拮抗作用; 若大于80小于120,表明为相加作用。

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混配对供试靶标均有很高 的活性,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混配后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螺螨双酯: 丁氟螨酯=4:1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作用最显著。结果详见下表4。

表4螺螨双酯与丁氟螨酯复配对棉花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2、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

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1防治柑橘全爪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实施例3、6、9、10、12、13、15、17、18、21和 22所制备的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开化县音 坑乡戴家村,为露地栽培柑橘,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施药量为 750kg/hm2。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mg a.i./hm2;20%丁氟螨酯悬浮剂: 50g a.i./hm2。使用“合美”HM-16A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植株叶面均匀喷 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药后3天、10天、20天调查结果。根据“农 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柑橘全爪螨”的规定进行,每 试验小区柑橘叶片采用5个定点按东、南、西、北5个方位标记,每小区 调查2株,调查每株上所有活虫数。

试验结果:使用制剂实施例3、6、9、10、12、13、15、17、18、21 和22所制备的杀螨剂,药后10天、20天对柑橘全爪螨防效分别为 91.3%-97.6%和84.3%-92.3%,防治柑橘全爪螨效果均好于20%丁氟螨酯 悬浮剂50g a.i./hm2和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g a.i./hm2

请补充表中数据。如果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请补充合理的可预想值

表5丁氟螨酯·螺螨双酯混配对柑橘全爪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2 防治棉花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制剂实施例3、4、6、8、9、11、13、15、17、18、 21和22所制备的杀螨剂对棉花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山东省棉 花研究中心临清试验站,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8号。施药量为750kg/hm2。 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g a.i./hm2;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 使用“合美”HM-16A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植株叶面均匀喷雾。小区面积: 33.3m2,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喷药防治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 定点调查棉花红蜘蛛数,记载定点调查的株数和活虫数。

试验结果:使用制剂实施例3、4、6、8、9、11、13、15、17、18、 21和22,药后10天、20天对棉花红蜘蛛防效分别为92.7%-98.3%和 89.0%-97.7%,防治棉花红蜘蛛效果均好于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和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g a.i./hm2

表6丁氟螨酯·螺螨双酯混配对棉花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

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3 防治苹果二斑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制剂实施例3、6、9、13、15、18、21、22对苹果 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山东省肥城安庄镇,品种为新红星,株行 距3m*4m。施药量为750kg/hm2。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mg a.i./hm2; 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使用“合美”HM-16A型背负式电动喷 雾器,植株叶面均匀喷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药后3天、10天、 20天调查结果。每试验小区苹果叶片采用5个定点按东、南、西、北5 个方位标记,每小区调查2株,调查每株上所有活虫数。

试验结果:使用制剂实施例3、6、9、13、15、18、21、22,药后10 天、20天对苹果红蜘蛛防效分别为95.5%-97.7%和93.7%-95.9%,防治苹 果红蜘蛛效果均好于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和20%螺螨双酯悬 浮剂37.5g a.i./hm2

表7丁氟螨酯·螺螨双酯混配对苹果二斑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

大田生物活性实施例4 防治苹果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

在田间条件下测定制剂实施例3、6、9、13、15、18、21、22对苹果 红蜘蛛的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山东省肥城安庄镇,品种为新红星,株行 距3m*4m。施药量为750kg/hm2。20%螺螨双酯悬浮剂:37.5mg a.i./hm2; 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使用“合美”HM-16A型背负式电动喷 雾器,植株叶面均匀喷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药后3天、10天、 20天调查结果。每试验小区苹果叶片采用5个定点按东、南、西、北5 个方位标记,每小区调查2株,调查每株上所有活虫数。

试验结果:使用制剂实施例3、6、9、13、15、18、21、22,药后10 天、20天对苹果红蜘蛛防效分别为95.5%-97.7%和93.7%-95.9%,防治苹 果红蜘蛛效果均好于20%丁氟螨酯悬浮剂50g a.i./hm2和20%螺螨双酯悬 浮剂37.5g a.i./hm2

表8丁氟螨酯·螺螨双酯混配对苹果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

本发明的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已经通过具体的实 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 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 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 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