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

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方法,纺丝原液的组分的结构式如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7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30182.5

  • 发明设计人 虞鑫海;陈梅芳;

    申请日2012-04-27

  • 分类号D01F6/78;C08G73/10;D01D1/02;

  • 代理机构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黄志达

  •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人民北路2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8: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1F6/78 授权公告日:20140528 终止日期:20170427 申请日:201204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5-28

    授权

    授权

  • 2012-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1F6/78 申请日:2012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一类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别优异的耐热性、耐低温性、阻燃性、电气性能和力学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微电子、航空航天、激光、光电等高科技领域。 

有关聚酰亚胺树脂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已有不少报道: 

中国发明专利CN101003716A公开了一种含酚羟基聚酰亚胺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1)摩尔比为1∶1的含酚羟基芳香族二元胺化合物或其与其它芳香组二元胺的混合物和芳香族二元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于0℃~10℃下反应4~8小时后,得到均相、透明、粘稠的聚羟基酰胺酸溶液;(2)氮气气氛中,加入共沸脱水剂,加热,120℃~160℃回流共沸脱水亚胺化反应1~6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了含酚羟基聚酰亚胺粘合剂,其中共沸脱水剂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1~5。 

中国发明专利CN1927908A公开了一种含酚羟基聚酰亚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1)摩尔比为1∶1的含酚羟基芳香族二元胺化合物或含酚羟基芳香族二元胺与其它二元胺的混合物和芳香族二元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氮气保护下,于0℃~30℃下反应3~12小时后,得到透明粘稠的聚羟基酰胺酸溶液,其中,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百分数为5%~30%;(2)氮气气氛中,加入共沸脱水剂,加热升温,于120℃~160℃的温度范围内,回流共沸脱水亚胺化反应5~18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含酚羟基聚酰亚胺粉末,其中,共沸脱水剂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1~10∶1。 

虞鑫海等人【耐高温单组分环氧胶粘剂的研制,粘接,2008,29(12):16-19】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以马来酸酐(MA)为封端剂,以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BAHPFP)、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OPP)、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酐(BPADA)为主原料合成得到了含酚羟基的聚醚酰亚胺树脂(HPEI)。 

中国发明专利CN101560298A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含氟全芳型聚酰亚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特征在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摩尔比为1∶0.8~1.2的含氟芳香族二元伯胺与 芳香族二元酸酐在酚类溶剂中,与100℃~18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5-10小时后,趁热倒入高速搅拌状态下的沉析剂中,析出固体粉末,过滤、洗涤、浸泡、过滤、干燥,获得热塑性含氟全芳型聚酰亚胺粉末。 

中国发明专利CN101580637A公开了一种含脂环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特征在于:室温下,将脂环二元伯胺、芳香族二元伯胺溶解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搅拌呈均相溶液后,加入芳香族二元酸酐,搅拌,于室温下反应1-3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含脂环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调节上述含脂环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的粘度,于流延机中成膜,加热升温,进行脱水热亚胺化反应,冷却,脱膜,获得均相透明的含脂环聚酰亚胺薄膜。 

中国发明专利CN101597428A公开了一种全芳型含氟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特征在于:将含氟芳香族二元伯胺和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加入聚合瓶中,室温下搅拌,完全溶解后,冰水浴冷却至5℃以下,加入芳香族二元酸酐,搅拌,于5℃-1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3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含氟芳香族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调节上述含氟芳香族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的粘度,于流延机中成膜,加热升温,进行脱水热亚胺化反应,冷却,脱膜,获得全芳型含氟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中国发明专利CN101585923A公开了一种高可见光透过性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将二元伯胺溶解于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体系中,冰水浴冷却至5℃-10℃的温度范围内,加入芳香族二元酸酐,搅拌,于5℃-1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4-10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调节该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的粘度,于流延机中成膜,热亚胺化,获得均相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 

聚酰亚胺(PI)纤维是具有较高强度和模量、良好耐热性、耐辐射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高性能纤维之一,特别是耐辐射、电绝缘性能比其它高性能纤维更为优异,因此可以广泛应用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例如,消防、电子、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等领域。PI纤维在国内外曾有过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成本和技术等原因,目前工业化的PI纤维品种很少。 

法国Rhone-Poulenc公司推出的一种特殊的聚酰亚胺阻燃纤维,型号为235AGF,该纤维的性能主要是不燃、不熔、不形成微粒、受热不收缩。它有很强的机械强力、耐酸、耐有机溶剂。可广泛用作安全毯、座位防护罩、防护服、高温过滤等材料。 

P84是商业化最早的聚酰亚胺纤维,它是奥地利Lenzing AG公司(即现在的Inspec Fibers)于80年代中期推出的产品,是由3,3′,4,4′-四羧基二苯甲酮二酐(BTDA)和4,4′-- 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MDI)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得的。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都正在加紧研究聚酰亚胺纤维,由于高强高模的聚酰亚胺纤维属于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用于航空、航天器及火箭的制造,有关的报道比较少,但发达国家对该纤维的研究从未中断过。 

虞鑫海等人[中国发明专利CN101922061A]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采用摩尔比为1∶1的芳香族二元伯胺与芳香族二元酸酐在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体系中,于室温下搅拌反应2-4小时后,获得均相透明粘稠状的聚酰胺酸溶液,其中,芳香族二元伯胺由含酚羟基的芳香族二元伯胺和无酚羟基的芳香族二元伯胺组成,其摩尔比为1∶0.1-10;然后,将上述聚酰胺酸溶液倒入纺丝机中,螺杆挤出,经过喷丝板、凝固浴,成纤,拉伸,卷绕,得到初生纤维;最后,将该初生纤维高温处理,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聚酰亚胺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树脂分子量容易控制,分子结构也容易调整,有利于制备理想性能的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产品的产业化。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所述纺丝原液的组分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大于10,且小于60的自然数。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室温下,将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搅拌反应0.5-1小时,再加入芳香族二元伯胺 单体,搅拌反应3-5小时,得到均相粘稠的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 

其中,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与芳香族二元伯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摩尔数等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与芳香族二元伯胺单体的摩尔数之和;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与总反应物的体积质量比为3毫升-4毫升∶1克,总反应物的质量是指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芳香族二元伯胺单体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质量之和。 

所述的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乙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芳香族二元伯胺单体选自对苯二胺或4,4’-二氨基二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树脂分子量容易控制,分子结构也容易调整,有利于制备理想性能的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在常压下进行,操作简单;反应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不涉及也不产生腐蚀性物质,有机溶剂使用种类少且易回收,可反复循环再用,对环境友好;制备过程所用的合成工艺设备为通用型,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聚酰亚胺树脂的成套设备来实施本发明,非常有利于产品的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室温下,将36.6克(0.1摩尔)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320毫升N-甲基-2-吡咯烷酮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后,加入43.6克(0.2摩尔)均苯四甲酸二酐粉末,搅拌反应0.5小时,再加入10.8克(0.1摩尔)对苯二胺,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均相粘稠的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 

利用BROOKFIELD的CAP2000+椎板粘度计测其80℃的粘度为3721mPa.s。 

取适量的上述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均匀地涂覆于干净的平板玻璃片上,放入鼓风 高温烘箱中固化成膜,具体工艺为:从室温升温至110℃,保持60分钟;继续升温至160℃,保持60分钟;继续升温至300℃,保持40分钟,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水煮脱膜,干燥,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利用电子拉力机测其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27.2MPa,断裂伸长率为21.4%。 

将上述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倒入纺丝机中,螺杆挤出,经过喷丝板、体积比为1∶10的N-甲基-2-吡咯烷酮和乙醇的混合液凝固浴,成纤,拉伸,卷绕,得到初生纤维,经过150℃-350℃温度范围内的梯度高温处理,得到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 

实施例2 

在室温下,将36.6克(0.1摩尔)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340毫升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后,加入43.6克(0.2摩尔)均苯四甲酸二酐粉末,搅拌反应1小时,再加入20.0克(0.1摩尔)4,4’-二氨基二苯醚,搅拌反应5小时,得到均相粘稠的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 

利用BROOKFIELD的CAP2000+椎板粘度计测其80℃的粘度为3144mPa.s。 

取适量的上述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均匀地涂覆于干净的平板玻璃片上,放入鼓风高温烘箱中固化成膜,具体工艺为:从室温升温至120℃,保持60分钟;继续升温至170℃,保持60分钟;继续升温至300℃,保持30分钟,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水煮脱膜,干燥,得到聚酰亚胺薄膜。利用电子拉力机测其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33.2MPa,断裂伸长率为37.7%。 

将上述聚酰亚胺纤维纺丝原液倒入纺丝机中,螺杆挤出,经过喷丝板、体积比为1∶10的N,N-二甲基乙酰胺和甲醇的混合液凝固浴,成纤,拉伸,卷绕,得到初生纤维,经过150℃-350℃温度范围内的梯度高温处理,得到基于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聚酰亚胺纤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