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稳定双链DNA的方法及双链DNA稳定剂

一种稳定双链DNA的方法及双链DNA稳定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双链DNA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双链DNA保存于含有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离子的体系中;所述的金属离子为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本发明还公开了与该方法相应的双链DNA稳定剂。本发明首次发现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可促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结合,从而有效的减弱或消除非限制性内切酶、外切酶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等多种生物酶对双链DNA的酶切作用。与其他稳定双链DNA的方法比较,本发明的双链DNA稳定方法及稳定剂不需要如硅纳米颗粒或者硅纳米管等特殊的修饰,且水溶性和分散性更好,成本廉价,原料制备工艺成熟,可在需增强双链DNA稳定性的各种生物实验体系得到广泛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7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40726.4

  • 申请日2011-02-18

  • 分类号C12N15/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002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薛琦;朱水平

  • 地址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嘉罗公路201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4: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06

    授权

    授权

  • 2014-0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10 申请日:20110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双链DNA的方法及双链DNA稳定剂。

背景技术

双链DNA作为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 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使其成为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例如:基 于DNA分子特异碱基识别性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以DNA为原料的纳米机 器或纳米图形组装技术;以及以DNA分子为靶向分子进行药物运输和基因 治疗的技术等。然而,DNA分子在生物体外时,极易受环境因子影响,如 各种物理、化学、机械等因子微弱的变化,就会使其发生损伤或断裂,从而 失去其原有的功能。

目前,增强体外双链DNA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

1、物理学方法

如低温储存、冷冻干燥、通入惰性气体并避光等,该过程可抑制外界环 境因子导致的生物化学损伤。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DNA的运输和保藏 过程。但由于需要专业的设备,并不适用于日常使用的DNA产品。

2、化学添加剂方法

如可添加一定pH条件的Tris-EDTA(TE)缓冲液,以保护DNA的碱 基完整性,放置其开环或断裂,从而增加DNA的稳定性。该方法是目前应 用非常广泛的溶液体系稳定DNA的方法。添加TE缓冲液后,由于组分中 含有大量EDTA,可以络合多种生物酶反应的金属离子,因而增加了双链 DNA的稳定性。但该方法中,通常对原始DNA的浓度要求较高,因而将 DNA用于多种生化反应过程时,必须对DNA原液中的TE含量进行稀释。

3、商品化稳定剂

BioMatricaTM公司开发出了名叫的DNA保护系统,其公 司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可使干燥的DNA处于低湿休眠的状态,然后使DNA 获得长时间的保存而不被损伤。应用该方法可保证DNA产品运输稳定性, 但与传统物理学方法类似,使用时需将DNA干粉再溶解。

4、纳米材料保护DNA的方法

近年来,纳米材料对DNA稳定性的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 应用碳纳米管保护寡核苷酸进入细胞的药物传送体(Carbon nanotubes protect  DNA strands during cellular delivery,ACS Nano.2008,2(10),2023-2028.); 使质粒DNA吸附在带有经过氨基修饰的硅纳米颗粒表面或者硅纳米管内部 (Bioconjugated nanoparticles for DNA protection from cleavage,J.Am.Chem. Soc.2003,125,7168-7169;Preparation of fluorescent silica nanotub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gene delivery.Adv.Mater.2005,17,404-407.),从而保护基因 工程的质粒DNA在细胞内不被降解;通过纳米金颗粒与寡核苷酸结合 (Nano-flares:probes for transfection and mRNA detection in living cells.J.Am. Chem.Soc.2007,129,15477-15479.),从而增强核苷酸稳定性用于生物检 测等。

但是,作为一种优秀的碳二维晶体材料,氧化石墨烯对DNA稳定性影 响研究刚刚开始。现有文献(Constraint of DNA on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improves its biostability and specificity.Small 2010,6(11),1205-1209.)报道, 氧化石墨烯可增强短单链DNA的稳定性,单链DNA与氧化石墨烯通过π-π 相互作用结合后,可防止其被DNase I酶切,但当其互补单链DNA存在时, 形成的双链可以被DNase I酶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稳定双链DNA的方法或 者需要专用设备,或者操作不够简便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双链DNA的 方法及双链DNA稳定剂。

本发明人基于大量实验的摸索,意外发现,对DNA酶的活性有促进作 用的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反而可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结合,从而达 到显著的增强优异的防止DNA酶酶切双链DNA的作用。基于此,本发明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双链DNA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双链DNA 保存于含有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离子的体系中;所述的金属离子为一价和/或二 价金属离子,较佳的为镁离子、钙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量以可有效的减弱或消除DNA酶酶切双链 DNA的用量为准。经本发明筛选,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在体系中的浓度较佳 的为0.005~0.3mg/ml。

其中,所述的金属离子的量为可使氧化石墨烯有效的减弱或消除DNA 酶酶切双链DNA的用量为准。经本发明筛选,所述的金属离子在体系中的 浓度较佳的为0.05~250mM。所述的金属离子可以盐的形式加入体系中。所 述的盐为本领域可接受的对DNA无损害的水溶性盐类,如氯化盐、硫酸盐、 硝酸盐或碳酸盐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链DNA稳定剂,其包括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离子; 所述的金属离子为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较佳的为镁离子、钙离子、钠离 子和钾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金属离子的存在形式可为盐,所述的盐同前述。

所述的双链DNA稳定剂可还包括水,为溶液形式(能直接使用的溶液 形式,或需经稀释才使用的浓缩液形式),也可为固体干粉形式(如冻干粉)。

所述的双链DNA稳定剂中,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离子的量以可有效的减 弱或消除DNA酶酶切双链DNA的量为准,较佳的以使用时经稀释或不稀 释能达到前述在体系中的较佳浓度为宜。

所述的双链DNA稳定剂可为所有成分混合的单一试剂形式,也可为包 含独立包装组分的成套试剂盒形式。

本发明的双链DNA稳定方法和稳定剂对双链DNA的保护作用不受 DNA酶的酶切方式的限制。因此,本发明的双链DNA稳定方法和稳定剂可 适用于减弱或消除各种限制性或非限制性DNA酶对DNA的酶切活性,例 如对不具特异识别位点的非限制性外切酶(如Bal31)和内切酶(如DNase I), 以及具有特异识别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如EcoRII)。

本发明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可为现有的各种氧化石墨烯,可通过市 售获得,或按现有方法制备。现有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均参照文献 (Preparation of graphite oxide.J.Am.Chem.Soc.1958,80,1339)中所述通过 氯酸钾、硝酸、高锰酸钾或硫酸等氧化剂氧化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例如,具体可参照下述文献方法制备(1)Graphene and Graphene Oxide: Synthesis,Properties,and Applications.Adv.Mater.2010,online.;(2)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via L-ascorbic acid.Chem.Commun.,2010,46, 1112-1114;(3)High Yield Preparation of Macroscopic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J.Am.Chem.Soc.2009,131,898。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可得到本发 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或可按文献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首次发现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可 促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结合,从而有效的减弱或消除非限制性内切酶、 外切酶以及限制性内切酶等多种生物酶对双链DNA的酶切作用。与其他稳 定双链DNA的方法比较,本发明的双链DNA稳定方法和稳定剂不需要如 硅纳米颗粒或者硅纳米管等特殊的修饰,且水溶性和分散性更好,成本廉价, 原料制备工艺成熟,可在需增强双链DNA稳定性的各种生物实验体系得到 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效果实施例1中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金属离子存在下,氧化石墨烯 与双链DNA混合样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2为效果实施例2在金属离子存在下氧化石墨烯抑制非限制性内切酶 DNase I对双链DNA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3为效果实施例3在金属离子存在下氧化石墨烯抑制非限制性外切酶 Bal 31对双链DNA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4为效果实施例4在金属离子存在下氧化石墨烯抑制限制性内切酶 EcoR II对双链DNA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 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 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由上海交通大学郭守武教授课题组按照文献 (Preparation of graphite oxide.J.Am.Chem.Soc.1958,80,1339.)所述的制 备方法合成。

效果实施例中,双链DNA的来源为:以pBR322DNA环状质粒为模板, 进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886bp的DNA目标片段(上游引物:TGA CGA CCA TCA GGG ACA;下游引物:TAAAGC GGG CCA TGT TAA);DNaseI 从Sigma公司购买;Bal 31和EcoR II从TaKaRa公司购买。

实施例1

双链DNA稳定剂:单一溶液形式(能直接使用)。将需要保护的双链 DNA加入该双链DNA稳定剂,溶液体系中含0.005mg/ml氧化石墨烯,以 及10mM硝酸镁。

实施例2

双链DNA稳定剂:单一溶液形式(能直接使用)。将需要保护的双链 DNA加入该双链DNA稳定剂,溶液体系中含0.3mg/ml氧化石墨烯,以及 0.05mM硫酸钠。

实施例3

双链DNA稳定剂:固体干粉试剂盒形式,包括分别独立包装的150mg 氧化石墨烯和5mol碳酸钠。使用时,用水配制为氧化石墨烯悬浊液,以及 氯化镁溶液,将需要保护的双链DNA加入该双链DNA稳定剂,溶液体系 中含15mg/ml氧化石墨烯,50mM碳酸钠。

实施例4

双链DNA稳定剂:单一溶液形式(浓缩液,使用时用水稀释)。用水稀 释该双链DNA稳定剂,加入需要保护的双链DNA,溶液体系中含0.15mg/ml 氧化石墨烯、20mM氯化镁、20mM氯化钙、20mM氯化钠和20mM氯化钾。

效果实施例1  一价和二价金属离子促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的结合

一、不同浓度镁离子促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的结合

1、实验方法

将双链DNA分别加入无镁离子或含不同浓度镁离子(终浓度分别为5、 2.5、1、0.5、0.25、0.1、0.05mM),以及氧化石墨烯(终浓度0.15mg/ml) 的溶液中,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各体系进行目标位置DNA量的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1的a所示,与双链DNA的阳性对照(泳道1)相比, 在没有镁离子参与下双链DNA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后没有变化(泳道2),混 合不同终浓度镁离子后(泳道3~7镁离子终浓度分别为5、2.5、1、0.5、0.25、 0.1、0.05mM),氧化石墨烯和双链DNA结合形成较大的双链DNA-氧化石 墨烯复合体,表现为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或点样孔滞留。

二、不同金属离子促使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的结合

1、实验方法

将双链DNA分别加入含氯化镁(终浓度2.5mM)、氯化钙(终浓度 2mM)、氯化钠(终浓度100mM)和氯化钾(终浓度20mM)、氧化石墨烯 (终浓度0.15mg/ml)的溶液中,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各体系进行目标位置 DNA量的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1的b所示,与双链DNA的阳性对照(泳道1)相比, 在没有金属离子参与下双链DNA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后没有变化(泳道2), 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mM氯化镁(泳道3)、2mM氯化钙(泳道4)、100mM 氯化钠(泳道5)、20mM氯化钾(泳道6)后,氧化石墨烯和双链DNA结 合形成较大的双链DNA-氧化石墨烯复合体,表现为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和 点样孔滞留。由上述结果说明,不同的其他一价和/或二价金属离子均可促使 氧化石墨烯与双链DNA的结合。

效果实施例2对非限制性内切酶DNase I的酶切活性的抑制

一、氧化石墨烯抑制DNase I对双链DNA的酶切

DNase I是一种非限制性核酸酶,可从DNA的任意位点进行酶切作用, 直至将全部DNA片段酶切为单个核苷酸为止。本发明使用非限制性内切酶 DNase I对添加或未添加氧化石墨烯的DNA体系进行酶切,以考察氧化石 墨对抑制DNase I对双链DNA的酶切作用。

1、实验方法

两种DNA体系:一个是常规保存(水中,4℃)的双链DNA,另一个 在常规保存溶液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0.15mg/ml的氧化石墨烯。

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两种DNA体系中分别加入10×酶切反应缓冲 液(体系中含终浓度2mM氯化镁),以及1U DNase I,37℃温浴条件下进行 酶切反应。对常规保存的双链DNA体系,反应1min,添加有氧化石墨烯的 体系延长至10min和30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DNA量进行比 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2的a所示,与双链DNA的阳性对照(泳道1)相比, 未加氧化石墨烯的双链DNA,经过37℃温浴1min后,目标位置双链DNA 完全消失,(泳道2);而加入氧化石墨烯后,将温浴时间分别延长至10min (泳道3)和30min(泳道4),目标位置双链DNA仍然存在,但荧光强度 减弱。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氯化镁存在下,氧化石墨烯可抑制DNase I对双 链DNA的酶切,且保护时间可达30min以上。

二、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抑制DNase I对双链DNA的酶切

1、实验方法

分别采用添加终浓度为0、0.025、0.05、0.1、0.15、0.2和0.25mg/ml 氧化石墨烯的DNA体系。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各DNA体系中分别加 入10×酶切反应缓冲液(体系中含终浓度2mM氯化镁),以及1U DNaseI, 经37℃温浴10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DNA量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2的b所示,双链DNA的阳性对照为泳道1,泳道2-8 中,氧化石墨烯终浓度依次为0、0.025、0.05、0.1、0.15、0.2和0.25mg/ml。 该结果表明,在氯化镁存在下,0.025~0.25mg/ml的氧化石墨烯均可在较好 保护双链DNA,减弱DNase I的酶切作用。随着氧化石墨烯浓度逐渐增加, 在阳性对照的位置,双链DNA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氧化石墨 烯终浓度为0.1~0.15mg/ml时,保护作用最显著。

效果实施例3对非限制性外切酶Bal 31酶切活性的抑制

一、氧化石墨烯抑制Bal 31对双链DNA的酶切

Bal 31核酸酶为一种外切酶,可从双链DNA的两端同时进行酶切反应, 直至将全部DNA片段切为单个核苷酸为止。本发明使用非限制性外切酶Bal 31,对添加或未添加氧化石墨烯的DNA体系进行酶切,以考察氧化石墨对 抑制Bal 31对双链DNA的酶切作用。

1、实验方法

两种DNA体系:一个是常规保存(水中,4℃)的双链DNA,另一个 在常规保存溶液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0.10mg/ml的氧化石墨烯。

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两种DNA体系中分别加入5×酶切反应缓冲 液(体系中含终浓度为240mM氯化钠、4.8mM氯化钙、4.8mM氯化镁), 以及2U Bal31,37℃温浴条件下进行酶切反应。对常规保存的双链DNA体 系,反应2min。添加有氧化石墨烯的体系延长至30min和60min。经琼脂 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DNA量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3的a所示,与双链DNA的阳性对照(泳道1)相比, 未加氧化石墨烯的双链DNA,经37℃温浴2min后,目标位置双链DNA完 全消失(泳道2);而加入氧化石墨烯后,将温浴时间分别延长至30min(泳 道3)和60min(泳道4),目标位置双链DNA仍然存在,但荧光强度减弱。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存在下,氧化石墨烯可抑制 Bal 31对双链DNA的酶切,且保护时间可达60min以上。

二、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抑制Bal 31对双链DNA的酶切

1、实验方法

分别采用添加0、0.05、0.1、0.15、0.2、0.25和0.3mg/ml氧化石墨烯 的DNA体系,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各DNA体系中分别加入5×酶切反 应缓冲液(体系中含终浓度240mM氯化钠、4.8mM氯化钙、4.8mM氯化镁), 以及2U Bal 31,经37℃温浴2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DNA量 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3的b所示,双链DNA的阳性对照为泳道1,泳道2-8 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依次为0、0.05、0.1、0.15、0.2、0.25、0.3mg/ml。结 果表明,在该体系下,0.05~0.3mg/ml氧化石墨烯均可保护双链DNA,随着 氧化石墨烯浓度逐渐增加,在阳性对照的位置,双链DNA的荧光强度也逐 渐增加,0.1~0.25mg/ml的氧化石墨烯(泳道4-7)保护双链DNA的效果最 好。

效果实施例4对限制性内切酶EcoR II酶切活性的抑制

一、氧化石墨烯抑制EcoR II对双链DNA的酶切

EcoR II核酸酶是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对具有特异识别位点的双链 DNA位置进行酶切反应,针对本实施例中的双链DNA(886bp),该内切酶 作用位点在该序列的第371bp处,可将该双链DNA酶切成371bp和515bp 两种长度的DNA。本发明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I,对添加或未添加氧化 石墨烯的两种DNA体系进行酶切,以考察氧化石墨对抑制EcoR II对双链 DNA的酶切作用。

1、实验方法

两种DNA体系:一个是常规保存(水中,4℃)的双链DNA,另一个 在常规保存溶液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0.05mg/ml的氧化石墨烯。

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两种DNA体系中分别加入10×酶切反应缓冲 液(体系中含终浓度2.5mM氯化镁、25mM氯化钾),以及2U EcoR II,37℃ 温浴条件下进行酶切反应。对常规保存的双链DNA体系,反应8min。添加 有氧化石墨烯的体系延长至30min和60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 DNA量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4的a所示,与双链DNA的阳性对照(泳道1)相比, 未加氧化石墨烯的双链DNA,经37℃温浴8min后,目标位置双链DNA完 全消失,在其下方产生了两条DNA产物条带(泳道2);而加入氧化石墨烯 后,将温浴时间分别延长至30min(泳道3)和60min(泳道4),虽然仍有 少量双链DNA被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但大部分双链DNA被保留下来。从 图中可以看出,在氯化镁和氯化钾的作用下,EcoR II存在下,氧化石墨烯可 抑制EcoR II对双链DNA的酶切,且保护时间可达60min以上。

二、不同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抑制EcoR II对双链DNA的酶切

1、实验方法

分别采用添加0、0.005、0.125、0.025、0.05和0.06mg/ml氧化石墨烯 的DNA体系,按试剂盒说明书,向上述两种DNA体系中分别加入10×酶 切反应缓冲液(体系中含终浓度2.5mM氯化镁、25mM氯化钾),以及2U EcoR II,经37℃温浴8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标位置DNA量进行比较。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4的b所示,双链DNA的阳性对照为泳道1,泳道2-7 中,氧化石墨烯浓度依次为0、0.005、0.125、0.025、0.05和0.06mg/ml。 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石墨烯浓度逐渐增加,目标位置的双链DNA的荧光强 度略有下降,但被EcoR II降解的产物也减少。该结果表明在这个体系, 0.005~0.06mg/ml的氧化石墨烯均能起到保护双链DNA的作用,但从特异性 和产量综合考虑,0.05~0.06mg/ml的氧化石墨烯用量更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