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培养液

用于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培养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培养液,按重量比,包括:NaN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93061.3

  • 发明设计人 陈月忠;黄万红;李振华;杜琦;

    申请日2011-04-13

  • 分类号C12N1/12;

  • 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松亭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山路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1: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12 授权公告日:20130724 终止日期:20160413 申请日:201104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7-24

    授权

    授权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12 申请日:201104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培育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在鲍幼体培 育养殖生产中大量培养卵形藻等适合鲍幼体摄食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定向培养液。

背景技术

在鲍鱼苗种的培育过程中,优质饵料的充足供应是保证育苗生产顺利成功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以底栖硅藻为开口饵料和唯一饵料来源的初期匍匐幼虫期、围口壳幼虫 期、上足分化幼虫期及稚鲍期等幼体培育阶段,为鲍幼体所提供的底栖硅藻的种类、数量和 质量将严重地影响着育苗的成功率、出苗率和苗种的健康,甚至决定了育苗的成败。2002~2006 年鲍幼体频频发生脱板问题,导致鲍养殖业遭受严重损失,面临崩溃的严重局面就与鲍幼体 附着基的藻相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底栖硅藻的育苗效果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较 为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卵形藻、舟形藻、双眉藻等几种藻类是众多的海洋底栖硅藻中较为 适合鲍幼体生长需要的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种类,采用这几种底栖硅藻进行鲍幼体培育,不仅 大小适合、营养丰富,且生长稳定,可获得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建议在培育鲍苗过程 中人工接种上述几种底栖硅藻藻种进行底栖硅藻的纯种培养供鲍幼体摄食。但由于底栖硅藻 的保种和藻种的大量纯种培养尚存在着许多难题,所需的培养时间又较长,其实际生产量也 仅能供应小型的鲍人工育苗实验,而要开展大规模的鲍苗生产就完全无法满足需求,严重地 制约了鲍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目前的鲍苗生产实践中多数都未能进行底栖硅藻的纯种 培养,而是采取在海水中大量施肥的粗放式随机培养方法来培养底栖硅藻。但如此方式培养 的底栖硅藻往往种类非常复杂,常常造成以下问题:一是鲍苗的养殖微环境因藻相不稳定而恶 化导致鲍频频脱苗;二是由于鲍苗的适饵性问题个体大的底栖硅藻因难以被摄食而大量生长 形成优势种,除抑制了适饵性藻类的生长,使得鲍幼体因适饵性饵料的不足而营养缺乏外, 更严重的是随着这些不能被摄食藻类的老化、死亡、腐烂,养殖环境会迅速恶化,造成鲍苗 中毒死亡;第三,如果在附着基上大量生长的是以立体方式生长的底栖硅藻则容易造成鲍苗 深陷其中而窒息。此外采取上述方法生产底栖硅藻还同时存在着成本高、速度慢、培养时间 长、藻类容易老化、营养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是根据海洋底栖硅藻在鲍幼体附着基上生长稳定性的不同开发出一 种能快速定向地大规模培养卵形藻等一些适合鲍幼体生长需要的底栖硅藻的培养液,以保证 鲍幼苗期间的优质饵料供应,改善鲍苗的养殖环境,提高鲍苗的育苗成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培养液,按重量比,包括:

NaNO3  50-80份;         NaH2PO4·H2O 0.3-1份;

FeC6H5O7·5H2O  1-2份;  Na2SiO3·9H2O 3-5份;以及

硅藻营养元素4-6份。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硅藻营养元素包括复合维生素和海泥提取液。其中 复合维生素为促进卵形藻等适合鲍幼体生长需要的底栖硅藻的营养需求,海泥提取液含有底 栖硅藻生长繁殖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溶解有机物质,包括某些具有辅助生长作用的营养物 质,而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络合剂作用,易于保持溶解态及被藻类吸收,是解决微量元素供应 的有效途径。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按重量比包括:

维生素B12 0.5-1份、   维生素B1 100-200份、

维生素H 0.5-1份 以及  叶酸 0.0002-0.0005份。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配比的维生素混合后加水100000份配成复合维生素母液 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硅藻营养元素中,复合维生素母液与海泥抽提液混合 比为,按体积比1∶1-1∶4。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复合所述硅藻营养元素中,复合维生素母液与海泥抽提液 混合比为,按体积比1∶1.5-1∶2.5。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海泥提取液由以下方法得到:

(1)选取沿海滩涂中软泥,清除其中的小树枝和小石块等杂物,以体积比算,1份泥加 1.5-3份水充分搅拌均匀,静置,待粗砂、小石下沉后,取上层泥浆;

(2)每1000毫升泥浆加入NaOH 0.5-2克,不断搅拌,煮沸20-30分钟后静置,吸取上 清液使用。由于海泥含有大量的腐植酸,加入NaOH既可起中和作用,也可清除一些有害物质。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海泥抽提液吸出后,除当天使用外,装 入大烧瓶中再经煮沸1-2次,保存备用。

一种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前述的培养液。

比之传统底栖硅藻培养方法,采用本发明用于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饵料的培养液可 将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培育时间由20-100天缩短至15-30天,不仅藻体新鲜,内容物 营养丰富更加有利于鲍幼体的摄食和生长,而且大大提高了养殖设施的使用效率,并且由于 生长的底栖硅藻基本上是以卵形藻等优势底栖硅藻种群为优势种,减少杂藻生长对鲍幼体的 危害,避免过去在鲍幼体的培育过程中经常遭遇的藻相不稳定、底栖硅藻优势种类不适合鲍 幼体摄食或藻体已老化等造成优质饵料不足、底栖微环境恶化的一系列问题,减少鲍苗脱板 的发生,提高育苗的成功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鲍幼体优质饵料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定向培 养技术操作简单、容易进行,成本较低,适宜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2008年9月当漳浦县前亭鲍育苗场的一批稚鲍顺利培育成功准备转入四角砖养殖期时, 申请人将这些附满稚鲍的鲍幼体附着基塑料薄膜逐一捞起,小心地将稚鲍从鲍幼体附着基上 剥离下来,然后将这些育过鲍苗的附着基塑料薄膜收集起来进行初步挑选,颜色金黄的薄膜 放回已经过清洗消毒处理并加满过滤海水的藻类培养池,从中随机抽取100片附着基薄膜分 别剪下一小片用于检测,其余部分放回藻类培育池继续培养。剪下的小薄膜片每片大小为2cm ×2cm用5%福尔马林固定,然后分别用刀片将薄膜上的藻类刮下,蒸馏水洗入试管,静置沉 淀后浓缩为20ml,摇匀取适量藻液,加入等量的98%浓硫酸于95~100℃水浴10~30min, 然后水洗至pH6~7,浓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大小,分析其生长方式、附着能力和运动能 力等生理学特性并拍照做初步鉴定,未鉴定出的硅藻样品再经浓缩、摇匀后吸取5μl平铺于 微孔铜网上自然凉干,置于TEM或SEM下观察拍照做进一步的分析鉴定。部分薄膜的底栖硅 藻种类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的各种底栖硅藻的生长方式、附着能力和运动能力等生 理学特性的观察结果及其在附着基上的生长稳定性评价如表2所示。

从表1可看出来自同一个鲍苗池的薄膜其底栖硅藻的群落构成基本相似。不同鲍苗池的 附着基薄膜底栖硅藻群落结构虽有所差异,但也基本上都是以卵形藻、双眉藻、舟形藻、菱 形藻、奇异棍形藻、针杆藻、念珠直链藻等几种底栖硅藻为主,特别是卵形藻具有较高的丰 度,在所分析的100个附着基样品中有91个的分析样品上的卵形藻密度总百分比超过80%, 有的薄膜样品上的卵形藻密度甚至高达97%。进一步分析底栖硅藻的生长特征可发现这些底栖 硅藻在附着强度、生长方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严重地影响着 底栖硅藻在鲍幼体附着基上的生长附着情况(即底栖硅藻在薄膜上的生长稳定性)。其中盾卵 形藻微小变种、盾卵形藻、卵形藻由于是以俯卧式生长、附着强度较强而运动能力很弱,因 此其在薄膜上的黏附性和生长稳定性最强;而咖啡双眉藻、曲壳藻、琴式菱形藻、多枝舟形 藻虽也多是以俯卧式生长为主,但由于它们在附着强度或是运动能力方面略有不足,使得其 在薄膜上的黏附性和生长稳定性方面逊于卵形藻;而奇异棍形藻、长菱形藻、弯菱形藻、针 杆藻、念珠直链藻等藻类更是因它们主要是以附着或直立式生长、且附着强度弱而运动能力 较强,因而在薄膜上的黏附性很差,生长很不稳定,在水流的冲击下极易脱落,特别是奇异 棍形藻、曲舟藻等。

将附着基薄膜分别用清洗机配合水枪进行清洗直至附着基薄膜表面已基本清洗干净但在 阳光下仍可见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物质为止。停止清洗后再分别在上述取样分析的附 着基薄膜上分别剪下2cm×2cm的薄膜片段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检测经技术处理的附着基薄 膜上底栖硅藻的群落构成变化情况,特别是卵形藻的生长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经过清洗 处理,虽然附着基薄膜上的底栖硅藻数量明显减少,但种类更加集中,那些以附着或直立式 生长、附着强度弱而运动能力较强在薄膜上的黏附性很差的底栖硅藻种类如奇异棍形藻、长 菱形藻、弯菱形藻、针杆藻、念珠直链藻等藻类经过上述的技术处理后基本都没了踪影,而 那些以俯卧式生长、附着强度较强而运动能力很弱,在薄膜上的黏附性较好,生长稳定强的 底栖硅藻种类的细胞密度百分比反而有了相应的提高,特别是盾卵形藻微小变种、盾卵形藻、 卵形藻等3种藻类的总细胞密度百分比大多提高至90%以上,甚至于接近100%。

将附着基薄膜用橡皮筋裹上鹅卵石扎成花束状投放入已加满了二次过滤海水的藻类培养 池中,施加底栖硅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NaNO3 60mg/L,NaH2PO4·H2O 0.5mg/L,FeC6H5O7·5H2O 1.26mg/L,Na2SiO3·9H2O 4mg/L,硅藻营养元素3mg/L),在1500~2500lx的光照下连续充气 培养5~10天,期间每隔3~5天换水1次,并根据换水量相应补充营养液,待底栖硅藻在薄膜 上附着并大量生长达到一定的密度后,将薄膜取出再次用专用的清洗机配合水枪进行清洗, 使得卵形藻等优质饵料底栖硅藻在附着基上形成更大的附着密度百分比,然后在含有底栖硅 藻快速定向培养营养液的新鲜过滤海水中继续培养4~7天,如此过程重复2~3次就能获得大 量生长优势、营养丰富、适合鲍幼体摄食的卵形藻等优质饵料底栖硅藻。

其中,所述的硅藻营养元素为复合维生素和海泥提取液,制作方法为:

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2 0.5-1mg、维生素B1 100-200mg、维生素H 0.5-1mg叶 酸0.2-0.5ug,纯水1000ml配成1000ml的复合维生素母液。海泥抽提液:取云霄沿海某滩涂 中砂质较少,有机质较多、光泽度好而又不是过分淤黑的软泥,清除其中的小树枝和小石块 等杂物,以容量计算1份泥加2份水充分搅拌均匀,静置1~2分钟,待粗砂、小石下沉后, 把上层泥浆倾入容器中,弃去底部粗砂、石块等杂物,按每1000毫升泥浆加入氢氧化钠(NaOH) 1克的量加入氢氧化钠(NaOH),不断搅拌,煮沸20~30分钟后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 使用,海泥抽提液吸出后,除当天使用外,可以装入大烧瓶中再经煮沸1-2次(每天1次), 可作较长时间的保存,使用时应再经煮沸。使用时复合维生素母液与海泥抽提液混合组成硅 藻营养元素,配比为1∶1-1∶2。

表4是部分附着基薄膜在经过再次处理后的卵形藻的生长优势变化情况。从表中可见: 经过清洗-增殖培养-再清洗的反复技术处理,绝大多数薄膜上的卵形藻细胞密度总百分比均 可达到99%以上,甚至100%。虽然有的薄膜上的种类仍有6~9种,比首次清洗之后的种类数 还多(见表3),但卵形藻的细胞密度百分比却大大提高了,之所以仍有一些其他的底栖硅藻 生长主要是因为进行底栖硅藻的大规模培养由于用水量很大只能使用天然海水,而这些天然 海水虽然有经过2次过滤,但仍会有着少量的各种杂藻存在,这些杂藻会或多或少地附着于 附着基薄膜上生长。尽管如此,由于这些杂藻在附着基上的附着力都较弱,且数量很少,其 细胞密度百分比大都小于0.01%,通过清洗处理就很容易被清除掉,因此这些杂藻的影响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根据生产实践的观察,在鲍幼体的附着前期(3~7天内)提供少量的小环 藻、舟形藻、直链藻、菱形藻、曲壳藻、双眉藻等一些鲍幼体容易摄食的微型藻类作为鲍幼 体的开口饵料反而对提高鲍幼体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好处。

表5是几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的优劣性比较,相较于目前在鲍育苗生产中普遍采取在海 水中大量施肥的粗放式随机培养底栖硅藻的方法以及在底栖硅藻研究中采取的纯种接种法来 说,本法的培养时间较短,藻类的密度大、纯度较高、成功率也高,在生产中应用容易推广; 而传统粗放式培养方法虽然生长较快、培养容易,但种类很杂、藻相不稳定,藻类易老化脱 落;至于采用纯种接种法更因为技术复杂、且藻类需要逐级扩大培养、海水需要特殊处理等 原因,要达到能满足鲍幼体的摄食需求的藻类数量难度很大,在大面积生产难于应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 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表1 部分薄膜的底栖硅藻种类的检测结果

表1(续)

表2部分鲍鱼幼体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的种类、生长特征及在附着基上的生长稳定性评价

表3部分附着基薄膜在处理后的底栖硅藻的优势种群构成情况

表3(续)

表4部分附着基薄膜在经过2次处理并进行强化培养后的底栖硅藻生长变化情况

表4(续)

表5:几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的优劣性比较

  本法   传统粗放式方法   纯种接种法  时间(天)   15~30天   7~60天   45~180天  培养用水的处理方法   过滤或除氯消毒   过滤   除氯消毒  藻类细胞密度(×103/cm2)   400~700   10~200   10~700  卵形藻纯度   98%以上   20~80%   99%以上  藻类培养的成功率   ≥95%   ≥80%   ≤5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