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助剂

一种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助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助剂,该助剂由氟碳表面剂全氟烷基甜菜碱、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纳米级微细蒽醌、右旋糖复配而成。在硫酸盐法制浆中,本助剂跟NaOH、Na2S溶液混合,随着温度的升高,加速蒸煮药液的渗透,帮助深度脱除木质素,同时保护纤维素末端醛基,抑制剥皮反应发生,以达到提升制浆得率、提高浆的强度与白度、缩短蒸煮时间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6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佰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84955.0

  • 发明设计人 罗宝林;

    申请日2012-03-28

  • 分类号D21C3/22(20060101);

  • 代理机构43113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马强

  •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麓天路8号橡树园8栋403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0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D21C3/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3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1-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D21C3/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3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6-18

    授权

    授权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21C3/22 申请日:2012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领域中的助剂,尤其涉及一种硫酸盐法制浆的蒸煮助剂。

背景技术

在制浆造纸企业中,化学制浆基本采取硫酸盐法,其机理是根据绝干木片的量,用 一定比例的NaOH、Na2S与水混合形成混合液,对绝干木片按1∶3至1∶4的液比与木片一 起置于蒸煮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药液开始往木片中渗透,其中进入木片内部的OH-、 HS-开始与木质素发生反应,木质素分子在OH-、HS-离子的作用下,从大分子变成小分 子从纤维表面脱落下来,溶于碱液中,而碱液中的S2-离子与木质素小分子发生反应,防 止了木质素小分子的再一次缩合。保留下来的纤维素经洗涤、筛选、漂白后即形成漂白 浆,可用于造纸。

硫酸盐制浆是近代制浆的一大创举,目前化学制浆90%以上的企业采用硫酸盐法。从 此过程看,存在如下问题:1、碱液渗透速度较慢,会增加制浆过程中的蒸汽消耗;2、 碱液渗透速度较慢,必须要提高蒸煮温度、增加蒸煮时间,而温度和时间的提高又会造 成纤维的降解,从而影响浆的强度;3、OH-、HS-离子在脱出木质素的同时,与纤维素 的末端醛基发生反应,造成剥皮反应发生,使制浆得率受到影响。4、蒸煮药液与木片混 合不均匀,导致木片蒸解不均匀,粗渣量较多。5、硫化物排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蒸煮助剂,总结起来,可分为如下几 类:

1、表面活性剂类

2、蒽醌类(AQ)

3、蒽醌衍生物类

4、表面活性剂与蒽醌复配类

表面活性剂类主要作用是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促进蒸煮药液的渗透,并不能帮助 脱除木质素,所以浆的得率和强度得不到提高,但能缩短一定蒸煮时间。而且很多被用 于蒸煮的表面活性剂并不耐强碱和高温,很多在130℃-150℃时会分解,所以,其作用 有一定的局限性。

蒽醌(AQ)的作用是:AQ首先与纤维素的末端醛基发生反应,把纤维末端醛基氧化成 羧基,而AQ本身被还原成AHQ,AHQ电离成二价AHQ2-离子,AHQ2-又与木质素亚甲基 醌的β芳基醚键反应,使木质素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溶于碱液中,其本身又被氧化成 AQ。由此可见,AQ有脱除木质素和保护纤维素的作用,并可取代部分或全部Na2S,但 没有帮助渗透的功能。而且AQ多为晶粒状,基本不溶于水和碱液,对蒸煮均匀性有一定 影响,而且未溶解的蒽醌可能会堵塞筛板和引起管道结构,所以其作用也有一定局限 性。

蒽醌衍生物作用基本与蒽醌类似,尽管不会产生结构,其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弱于蒽醌。

蒸煮助剂的发展趋势基本就是第4类,即表面活性剂与蒽醌复配类,目前市面上有这 一类产品,要么就是蒽醌颗粒太粗,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会发生分层,要么就是渗透剂效 果不佳,与蒽醌达不到协同作用,实际上其作用就是往蒸煮药液中同时加入蒽醌和表面 活性剂,对蒸煮帮助不大。本发明采用新的配方与新的技术成功克服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助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酸盐法制浆蒸煮助剂,由如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成份复配而成:

氟碳表面剂全氟烷基甜菜碱(C15H15F17N2O4S)0.1%-5%,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 (C9F17OC6H4SO3Na)0.1%-5%,十六烷基磺酸钠(C16H33SO3Na)10%-50%,蒽醌(C14H8O2) 5%-30%,右旋糖(C6H12O6)1-30%;

优选地,由如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成份复配而成:

氟碳表面剂全氟烷基甜菜碱2%、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2%、十六烷基磺酸钠28.5%、 蒽醌25%、右旋糖5%、去离子水37.5%。

其中,所述蒽醌颗粒为纳米级,粒径为:D50<550ns,D90<6.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体现在:

本发明把氟碳表面活性剂用于蒸煮,主要是C-F比C-H有更高的键能,在用量极少的 情况下可大幅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从而使蒸煮药液更加快速渗入木片内部,同时氟表 面活性剂又是非常好的分散剂,可使改性纳米级微细蒽醌快速分散于蒸煮药液中,与木 片非常均匀的混合,增加浆的均匀性,减少粗渣排放。全氟烷基甜菜碱 (C15H15F17N2O4S)、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C9F17OC6H4SO3Na)复配使用,利用各自性能特 点,使得蒸煮药液渗透性更强、固体微细颗粒分散性更好。十六磺基磺酸钠也是一种常 规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于湿润的特点,进入木片内部后,其亲油基进入木片的树 脂、果胶中,在外力及温度的作用下把木片中的树脂、果胶拉入水中;同时又是一种良 好的乳化剂,防止产品因放置而分层。普通蒽醌是晶粒状,容易吸附于木片表面,造成 反应不完全,影响蒸煮均匀性;而纳米级微细蒽醌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在氟表面活性剂 的分散作用下,与木片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完全。一般情况而言,蒸煮药液中的Na2S在 达到160℃时,对AQ的还原反应有催化作用,大量实验证明,右旋糖(C6H12O6)在135℃ 左右就可催化AQ还原成AHQ,AHQ电离溶于水并电离成二价离子,在同样蒸煮时间 内,AHQ→AQ的氧化-还原次数增多,提高AQ的使用效率,用量大幅减少,同时杜绝晶 粒状AQ反应不完全而引起管道堵塞和蒸解不均匀等情况发生。

本发明中,特殊表面活性剂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使用,大幅降低蒸煮药液的表面 张力,促进药液渗透润湿;分散剂的使用使微细蒽醌颗粒与木片混合更均匀充分,还原剂 的使用在单位时间内增加蒽醌的氧化-还原次数,因而大部分解决目前蒸煮过程中存在的各 种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准备标准一吨乳化机一台,375kg 80℃的去离子水,250kg纳米级微细蒽醌,285kg 十六磺基磺酸钠,20kg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20kg全氟烷基甜菜碱,右旋糖50kg。

往乳化剂不朽钢桶中加入去离子水、纳米级微细微细蒽醌、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转 子转速开在1200转,转动35-45分钟;再加入十二磺基磺酸钠,转子转速提升1500转, 转动30-40分钟;然后再加入全氟烷基甜菜碱,转子转速降低到1000转,转动20分钟, 最后加入右旋糖,保持转速不变,转动20分钟。即得到一种乳白色略带浅黄的均匀液体, 即一种新型的制浆蒸煮添加剂。

实施例2

准备标准一吨乳化机一台,440kg 80℃的去离子水,225kg微细蒽醌,250kg十六磺 基磺酸钠,22kg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18kg全氟烷基甜菜碱,右旋糖45kg。

往乳化剂不朽钢桶中加入去离子水、微细蒽醌、全氟壬烯氧基磺酸钠,转子转速开在 1200转,转动35-45分钟;再加入十二磺基磺酸钠,转子转速提升1500转,转动30-40 分钟;然后再加入全氟烷基甜菜碱,转子转速降低到1000转,转动20分钟,最后加入右 旋糖,保持转速不变,转动20分钟。即得到一种乳白色略带浅黄的均匀液体,即一种新 型的制浆蒸煮添加剂。

实施例3本发明产品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分析

1试验原料

木片:取自削马尾松木片,平衡水份时间较长,木片合格率较好,水份均匀。

蒸煮助剂:1#为本发明实例一工艺生产的蒸煮助剂,2#为本发明实例二工艺生3#某国 产助剂(常规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蒽醌复配型),4#某美国品牌蒸煮助剂(表面活性剂与普 通蒽醌复配型)

蒸煮碱液:商品烧碱和硫化碱,从车间取样,分别标定浓度,备用。

2试验方法

蒸煮在15L带四群罐的电热式蒸煮锅中进行;浆料置于布袋中洗净后,用平 板式筛浆机筛浆,收集细浆在实验室进行次氯酸钙单段漂白;漂白是将浆料放入塑料袋 后置于水浴锅中完成;未漂浆是在日本KRK产型号DR-200的抄片器上抄片,手抄片经 恒温恒湿处理后,按国家标准检测各项物理强度。

3结果分析

3.1蒸煮工艺与浆料质量

蒸煮升温曲线:空转10min,加热70min升温至150℃,再加热25min升温至174℃, 高温保温60min,全程155min(不包括空转时间)。蒸煮液比1∶3.5。

表1蒸煮工艺条件及浆料质量

3.2次氯酸盐单段漂白结果

表2漂前浆质量与漂白结果

从上述实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助剂,性能指标超过同类的国际国内产 品。制浆得率提升细浆1.5%以上,说明纤维受到本发明助剂在高温、高碱性条件下,比同 类产品更能防止纤维降解与剥皮反应发生,纤维更长,这样,同样的浆,所用原材料会节 约。同时裂断长提升12%以上,撕裂指数提高28.3%以上,说明因为纤维长,所以在成纸 时强度也大幅提高。同时因为木木质素脱除较彻底,可漂性增加,在同样漂白条件下,白 度也有提升,这样能减少漂白药品的消耗。

所以,本发明的助剂在节约原材料消耗、节约漂白药品消耗、提升制浆强度等方面优 势明显,若得到推广,客户的制浆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