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附加虚拟质量的框架结构损伤方法

基于附加虚拟质量的框架结构损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附加虚拟质量的框架结构损伤方法,属于质量结构监测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利用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和模态力锤对框架中各构件分别测量来识别框架结构的损伤。对框架中的构件逐个进行局部动力测试,利用虚拟变形法由测量的加速度响应和激励时程构造加虚拟质量后的频率响应,从而实现在各个构件上附加虚拟质量,提高各构件对损伤的灵敏度。本发明克服了框架结构对局部损伤不敏感和损伤定位的困难,实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和识别准确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5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54236.9

  • 发明设计人 侯吉林;李冬生;喻言;欧进萍;

    申请日2011-12-30

  • 分类号G01N29/12(20060101);G01N29/44(20060101);

  • 代理机构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梅洪玉;李宝元

  • 地址 116024 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51: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29/12 授权公告日:20131016 终止日期:20151230 申请日:201112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0-16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9/12 申请日:2011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量结构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于应用在框架结构损伤识 别的方法,具体的说是基于虚拟变形方法(VDM)在框架各个构件上附加虚拟质 量、再联合附加虚拟质量后的频率进行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健康监测(SHM)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结构损伤识别 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为结构的监测、预警、安全评定以及全 寿命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构模态是结构最基本的特征信息,最容易获 得和识别,它不随着外界激励而改变,所以基于模态特别是频率信息的损伤识 别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土木结构的损伤识别中。

框架结构受力合理,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成熟,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是 土木工程领域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相 关性很强,且构件损伤对整体框架结构的模态影响较小,即模态关于构件损伤 的灵敏度较低。一般实际工程只能识别出一些低阶模态,只利用少数的低阶模 态很难识别出大型框架损伤的位置和大小。目前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多将 结构简化为剪切框架模型,剪切框架模型的特点是每层框架只有一个自由度, 一层的刚度简化为一个剪切刚度,一层质量简化为一个集中质量,这样简化大 大降低了识别的未知数目,降低了识别的难度。但是显然剪切模型太简单,有 时候不能准确表达框架结构实际情况,特别对由梁和柱组成的普通框架模型, 目前针对普通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的方法还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只利用少数传感器进行 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

组成框架结构的构件包括梁和柱。利用一个可移动布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和 一个模态力锤,对框架中的构件逐个进行局部动力测试;然后利用所测量的加 速度响应和力锤激励时程,基于虚拟变形方法(Virtual Distortion Method,VDM) 分别计算在框架各个构件上附加虚拟质量后的频域响应,并识别对应的频率; 最后联合所有附加虚拟质量后的频率识别框架结构的损伤。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附加虚拟质量的框架结构损伤方法,该方法对框架中梁和柱的局 部动力测试方法相同,不失一般性,以柱为例介绍传感器布置和激励方式,见 图1,在构件1的中间位置布置加速度传感器3,用来测量垂直于构件长度方 向的加速度,然后在构件中间位置沿传感器测量方向利用模态力锤4进行激励, 并测量激励时程。

假设一个框架由n个构件组成,在框架的第i个构件的中间位置布置加速 度传感器3,利用模态力锤4激励,测量加速度响应时程为yi(t),激励的时程 为fi(t)。表示傅立叶变换,则第i个构件中点的加速度频率响应可由式(1)计 算。

Hi(ω)=Yi(ω)Fi(ω)=F(yi(t))F(fi(t))---(1)

虚拟变形法(VDM)的基本思想是,结构发生改变后的响应等价于原结 构在相同外荷载与由于结构发生改变所产生的虚拟力共同作用下的响应之和。 若附加质量m后框架的第i个构件在单位脉冲作用下的加速度频率响应为 则由于附加质量m所产生的惯性力为即 为虚拟变形法中的虚拟力。也就是说,在原结构上第i个构件在脉冲激励和虚 拟力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频率响应,与附加质量m后结构加 速度脉冲频率响应相同,即公式(2)。

Hiv(ω,m)=Hi(ω)-mHiv(ω,m)Hi(ω)---(2)

由式(2)可以求得附加虚拟质量m后的加速度脉冲响应为式(3)。 由式(3)可以看出,给定任意质量m,附加质量后框架第i个构件中点的加速 度脉冲频率响应都可以由原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和激励时程的傅立叶变换代入 公式(3)计算得到。进而对应的附加质量m后框架结构的频率可以由频率响 应识别出。这里频率可以利用峰值提取法由构造的频率响应来识别频率。

Hiv(ω,m)=Hi(ω)1+mHi(ω)=Yi(ω)Fi(ω)+mYi(ω)---(3)

利用公式(3)可以计算在框架上第i个构件上附加任意虚拟质量m后的 频率响应并识别出对应结构的频率,从而可以给定一个最佳虚拟质量mi,并且 从所有识别的频率中挑选出一阶灵敏度最高的频率,假设为第ki阶,对应频率 记为最佳质量mi和模态阶数ki,需要利用理论有限元模型的模 态灵敏度分析来估计和确定。设{ω1i(m),ω2i(m),...}为在第i个构件上附加质量 m后理论模型的频率,其中ωji(m)为在第i个构件中间附加质量m所对应理论 模型的第j阶频率。计算各阶频率的相对灵敏度ηji(m)为对 应的第j阶频率关于第i个构件的相对灵敏度, 为对应的第j阶频率关于第i个构件的灵敏度 计算公式,μi为表示第i个构件的损伤因子,为对应的第j个振型,Ki为第i个构件的扩展刚度矩阵。从而关于第i个构件的最佳附加质量mi和所选 模态的阶数ki可由最大相对灵敏度来估计和确定,即由公式(4)来进行确定, 所对应的频率记为当利用理论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将各个构件对 应的最佳质量和频率阶数确定下来之后,则分别对各个构件进行局部动力测 试,由公式(3)构造对应的频率响应,并识别具有较高灵敏度的频率 将由所有频率排列为向量形式为ωv(见式(5)),那么ωv即可 以作为实测频率来识别框架结构的损伤。

(mi,ki)满足ηiA(ωk,i(mi))=maxj,m(ηji(m))---(4)

ωv={ωiv,ωiv,L,ωiv}T---(5)

下面介绍利用ωv识别框架结构损伤的方法。设μ={μ1,μ2,L,μn}T为构件损 伤因子排列而成的列向量,为待识别的值。为损伤因子的初 始值。表示结构的损伤因子为μ时,在第i个构件上附加最佳质量后 所挑选出来的灵敏度最高的频率,则可以按照式(6)进行一阶泰勒展开 近似。将这些频率排列为向量为式(7)。

ωiA(μ)=ωiA(μ0)+Σj=1nβjiA(μj-μj0)---(6)

ωA(μ)={ω1A(μ),ω2A(μ),L,ωnA(μ)}T---(7)

联合式(6)中所有频率和对应的灵敏度,并带入实测频率则按照式 (8)的方式可排列为矩阵形式。式(9)为利用灵敏度进行迭代求解损伤因子 的表达式。矩阵βA为所挑选频率关于各个构件灵敏度矩阵,所以为对角占优的 方阵,通过求解式(9)可近似获得损伤因子μ,然后将μ0=μ作为初始值,通 过迭代方式可求得框架的损伤。

Δω=ωv-ωA(μ0)βA=β11Aβ21ALβn1Aβ12Aβ22ALβn2AMMOMβ1nAβ2nAKβnnAΔμ=μ-μ0---(8)

Δω=βAΔμ                    (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利用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力传感器,由虚 拟变形法分别在框架的每个构件中间上附加虚拟质量,使每个构件都有对其灵 敏度较高的频率,然后基于灵敏度方法的迭代识别损伤因子,克服了由于框架 结构对整体模态灵敏度低而且识别困难的不足。本发明试验成本低廉,操作方 便容易实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介绍传感器布置和模态力锤的激励方式。

图2是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及构件编号。

图3是在构件5(构件a)上附加的质量与前5阶频率的相对灵敏度关系。

图4是所挑选的频率关于构件损伤因子的相对灵敏度矩阵。

图5是框架结构的损伤因子。

图6是小锤激励的模拟时程。

图7是构件5(构件a)中点处的加速度响应时程。

图8是由利用虚拟变形法构造的频率响应。

图9是迭代4步识别的损伤因子。

图中:1柱;2梁;3加速度传感器;4模态力锤;5构件a;6构件b;7构 件c;8构件d;9构件e;10构件f。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两层框架共1.2m,每层高0.6m,跨宽0.6m,梁和柱的截面尺寸相同,截 面都为3×10-4m2,惯性矩为9×10-10m4。材料的弹性模量2.1Gpa,密度 7850kg/m3。框架由4个柱子和2个梁组成,一共6个构件,每个构件均匀划 分4个单元,构件编号见图2。

首先介绍根据灵敏度分析确定最优的附加质量和选取频率阶数。分别在理 论有限元模型的各个构件中间附加质量m,并计算框架结构模态关于所附加质 量构件的相对灵敏度根据各阶相对灵敏度与附加质量的关 系,从中挑选出对构件灵敏度较高的频率阶数和对应所附加的质量,选取的结 果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中第一列为构件5(构件a)的中间位置上附加 3kg虚拟质量后选取第3阶频率,其他列含义相同。

下面以构件5(构件a)为例,介绍确定频率阶数和附加质量的过程。在 构件5(构件a)的中间位置附加质量,利用理论有限元模型计算前5阶频率 关于构件5(构件a)的相对灵敏度随附加质量变化的关系,见图3,可以看出 第三阶频率的相对灵敏度随质量上升较快,在附加质量为3kg时灵敏度达到最 大,所以在构件5(构件a)上附加的虚拟质量为3kg,选取模态的阶数为第3 阶。

将附加虚拟质量后的结构定义为虚拟结构,那么表1中6个构件对应了6 组虚拟结构,分别利用这6组虚拟结构计算所选取的频率关于这6个构件(a~f) 的灵敏度,其相对灵敏度矩阵为图4,可以看出灵敏度矩阵为对角线明显占优 的矩阵,具有很好的条件数。

表1附加质量和选取频率阶数

设结构发生损伤,其6个构件(a~f)的损伤因子见图5。下面介绍基于附 加虚拟质量的方法识别这6个构件的损伤因子。

首先以构件5(构件a)为例介绍获得结构附加虚拟质量后频率的方法。 利用图6模拟小锤激励f(t),考虑5%的白噪声。采样频率为1×104Hz。小锤 水平作用在损伤框架结构中构件5(构件a)的中间位置,计算时间为2s,考 虑5%的白噪声,图7为构件中点水平方向前0.2s的加速度响应y1(t)。利用公 式(3)所计算出来的附加3kg虚拟质量后的频率响应为图8,与直接利用附加 质量的损伤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两者频率响应峰值很一致,验证了利用虚拟 变形法附加虚拟质量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峰值提取法由构造的频率响应识别附 加虚拟质量后的第三阶频率为30.85Hz,利用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的频率为 30.61Hz,两者也很接近。

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分别按照表1在各个构件附加虚拟质量,所获得的频 率结果见表3(VDM)。表2中第二列(未损伤)是利用未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 的附加虚拟质量后的频率,第三列(损伤)为利用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的附加 虚拟质量后的频率,第四列(VDM)为利用虚拟变形法构造和识别附加虚拟 质量后的频率。

以表2中第四列(VDM)的6个频率为目标,由表1中对应的6组结构 和图3的灵敏度,利用公式(7)迭代4次就可以准确求得损伤因子,见图9。 利用识别的损伤因子修正理论模型,修正后6组虚拟结构对应的频率见表2第 五列(修正后),与第三列(损伤)利用理论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的频率也基 本一致。

表2频率比较/Hz

综上,利用虚拟变形法的思想,在框架构件的中间附加虚拟质量可大大提 高构件的灵敏度,然后采用灵敏度的迭代方法可快速识别框架的损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