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无压烧结制备方法

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无压烧结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方法,属稀土掺杂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单相亚微米级Ce:Lu2SiO5陶瓷粉体,将上述粉体经干压、等静压成型后在流动的H2气氛条件下于1600-1800℃进行无压烧结获得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获得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8.5%以上,在X射线激发下表现良好的发光行为,主发射峰位于440nm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5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07992.1

  • 申请日2012-01-12

  • 分类号C04B35/16(20060101);C04B35/50(20060101);C04B35/64(20060101);

  • 代理机构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顾勇华

  • 地址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8 20:31: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01

    授权

    授权

  • 2012-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35/16 申请日:20120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Lu2SiO5为基体,Ce3+离子为激活离子的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涉及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Ce:Lu2SiO5粉体及其在H2气氛无压烧结致密化方法,属于闪烁光学陶瓷制备技术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1983年美国GE公司陶瓷实验室首先开发出了名为HiLight的陶瓷闪烁体(Eu掺杂的Y2O3/Gd2O3固溶体的透明陶瓷),开创了陶瓷闪烁体研究开发的先河,随后日立金属和西门子公司分别开发了Gd2O2S: Pr,Ce,F  和 Gd2O2S:Pr (UFC)陶瓷闪烁体。在二元Re2O3-SiO2(其中Re=Lu3+、Y3+、Gd3+)稀土硅酸盐体系中,Ce:Lu2SiO5材料因为具有高吸收、快衰减、高光产额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被作为综合闪烁性能最佳的闪烁材料。自1992年第一次生长出Lu2SiO5单晶以来, 大多数研究工作局限于对Lu2SiO5闪烁单晶进行生长实验和性能优化研究。在晶体生成中依然存在组分偏析、晶体表面粘附铂金颗粒和出现Lu2O3包裹物等问题,造成生长温度高、设备要求苛刻和晶体材料性能不稳定等缺陷。自2000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研制多晶Ce:Lu2SiO5发光材料是推进该材料应用的有效途径。

     2008年Lempicki 等通过热压工艺在1700℃首次成功制备了多晶Ce:Lu2SiO5闪烁光学陶瓷,开创了Lu2SiO5闪烁体制备和研究的新篇章。2009年Yimin Wang 等以纳米级多晶Lu2SiO5粉体为原料,通过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半透明Ce:Lu2SiO5闪烁光学陶瓷,相对密度达99.8%。与单晶生长相比,多晶Ce:Lu2SiO5制备技术有助于大大提高Ce离子组分的一致性和分散均匀性。同时制备工艺大大简化,目前已成为Ce:Lu2SiO5闪烁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热点。从已有报道来看,Ce:Lu2SiO5陶瓷的致密化进程大多要在压力辅助下完成,不可避免地造成样品污染和局部开裂,同时也增加了对设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无压烧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a.       设计确定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化学分子式:

化学分子式为(Lu1-xCex)2SiO5;其中,x为掺杂稀土Ce离子的摩尔含量,x=0.0025-0.01;

b.      以氯化镥(LuCl3)和正硅酸乙酯(Si(C2H5O)4)为原料,以硝酸铈(Ce(NO3)3)为掺杂剂,按上述摩尔比溶解于适量的异丙醇((CH3O)2CHOH)中,且以环氧丙烷(C3H6O)为反应助剂,在室温下经湿化学反应得到沉淀物Ce:Lu2SiO5粉体前驱体,将干燥的上述粉体前驱体在900~1300℃温度下经过2~6小时煅烧合成,得到单相Ce:Lu2SiO5发光粉体;

c.       将上述获得的高烧结活性的单相粉体现在1~8 MPa的压力下,于不锈钢模具中初步成型,然后于100~300 MPa的冷等静压下压制成圆片状得到Ce:Lu2SiO5陶瓷素坯;

d.      将上述获得的素坯置于氢气炉中,按预定的升温制度进行无压烧结,以2~5℃的升温速度升至1600~1800℃,保温时间在2~8小时,自然冷却得到Ce:Lu2SiO5烧结体;

e.       对获得的烧结体进行双面细磨抛光,得到紫外光激发下发射蓝光的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360 nm紫外光激发下,存在两个快衰减成分,衰减时间分别为13.14和2.86 ns。

本发明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Lu2SiO5发光粉体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流动H2气氛烧结技术,在常压条件实现Ce:Lu2SiO5半透明多晶闪烁陶瓷的充分致密化制备,所得Ce:Lu2SiO5陶瓷样品的具有良好的闪烁性能。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所述:

(1)             采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Ce:Lu2SiO5多晶闪烁陶瓷粉体,其化学组成精细可控,粉体粒径大小控制在纳米至亚微米尺度,烧结活性优良。

(2)            本发明在成型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粘合剂,减少了制备的中间步骤,简化了制备过程。

(3)            在还原性气氛中实施无压烧结,有效防止了掺杂的Ce3+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氧化生成Ce4+,从而保证了所制备Ce:Lu2SiO5陶瓷的高发光强度,快衰减特性。另外,除了Al2O3烧结舟外,无其他外来杂质影响,确保了材料组分不受污染。

(4)            所得陶瓷在X射线激发下表现良好的发光行为,主发射峰位于440 nm处。

(5)            本方法采用无压条件气氛烧结,有利于在未来实现大规模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沉淀物前躯体于1100℃煅烧2小时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图。

图2为沉淀物前躯体于1100℃煅烧2小时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图。

图3为沉淀前驱体经过1100℃煅烧2小时后获得粉体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4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紫外灯下激发下发蓝光的照片图。

图5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断口形貌。

图6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X射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图。

图7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3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衰减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子

现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1

将20 g的氯化镥(LuCl3)和8.05ml的正硅酸乙酯(Si(C2H5O)4)溶解于142.5 ml的异丙醇((CH3O)2CHOH)中,另加入0.68 ml浓度为0.522 mol/L硝酸铈(Ce(NO3)3),随后加入99.61 mol环氧丙烷(C3H6O),经搅拌反应30小时后获得白色凝胶状沉淀物。将沉淀物置于空气气氛60℃条件下干燥24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1100℃下进行煅烧合成,保温2小时,得到亚微米级0.5mol%Ce:Lu2SiO5发光粉体。

 将获得的粉体先置于内径为Φ10 mm的不锈钢模具中,在1 MPa的压力下双压成型,然后将样品密封后置于200 MPa的冷等静压下压制成相对密度为51%的素胚。最后,将成型后的素坯置于氢气炉中进行H2气氛下无压烧结工艺,于1720℃保温4小时,可得到相对密度为99.5%的Ce:Lu2SiO5烧结体。对样品进行细磨抛光,得到在X射线激发下具有良好发光行为半透明的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

实施例2

将40 g的氯化镥(LuCl3)和16.1 ml的正硅酸乙酯(Si(C2H5O)4)溶解于142.5 ml的异丙醇((CH3O)2CHOH)中,另加入0.68 ml浓度为0.522 mol/L硝酸铈(Ce(NO3)3),随后加入199.22 mol环氧丙烷(C3H6O),经搅拌反应30小时后获得白色凝胶状沉淀物。将沉淀物置于空气气氛60℃条件下干燥24小时,然后在马弗炉中1100℃下进行煅烧合成,保温2小时,得到亚微米级0.25mol% Ce:Lu2SiO5发光粉体。

将获得的粉体先置于内径为Φ20 mm的不锈钢模具中,在4 MPa的压力下双压成型,然后将样品置于200 MPa的冷等静压下压制成相对密度为50%的素坯。最后,将成型后的素胚置于氢气炉中通过还原气氛无压烧结工艺,于1750℃保温4小时,得到相对密度为99.2%的Ce:Lu2SiO5烧结体,对样品进行细磨抛光,得到得到在X射线激发下具有良好发光行为的半透明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

经多项仪器检测,测试结果表明于以下各附图中。

图1为沉淀物前躯体于1100℃煅烧2小时后的TEM图片,表明粉体颗粒分散性良好。

图2为沉淀物前躯体于1100℃煅烧2小时后的SEM图片,表明粉体颗粒平均尺寸大约100 nm。

图3为沉淀前驱体经过1100℃煅烧2小时后获得粉体的XRD图谱,表明产物为单一的Lu2SiO5相。

图4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紫外灯下激发下发蓝光的情况。

图5为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的断口形貌,表明陶瓷的致密性良好,平均颗粒尺寸大约为5.6 um。

图6表明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X射线激发下具有良好的发光行为,主发射峰位于440 nm处。

图7表明Ce:Lu2SiO5多晶闪烁光学陶瓷在3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衰减曲线,样品具有两个衰减成分,衰减时间分别为13.14和2.86 ns。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